這些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都被判刑了!永嘉法院發布危害食品安全...

2020-12-05 食品夥伴網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著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但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卻時常發生在我們身邊……

 

  01 銷售氧氟沙星、恩諾沙星含量超標的黑魚,判刑!

 

  基本案情

 

  2017年以來,被告人王某正在永嘉縣碧蓮鎮農貿市場水產攤位經營水產品。2019年10月16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對被告人王某正銷售的黑魚進行抽樣送檢,經鑑定,送檢的黑魚中氧氟沙星含量為23.9μg/kg。同年11月15日,永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告知上述鑑定意見,並對被告人王某正銷售的黑魚進行第二次抽樣送檢,經鑑定,送檢的黑魚中恩諾沙星含量(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為1524μg/kg。永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於同年12月19日再次告知上述鑑定意見,後於2020年1月2日對被告人王某正銷售的黑魚進行第三次抽樣送檢,經鑑定,本次送檢的黑魚中氧氟沙星含量為61.9μg/kg。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正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2020年5月,永嘉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王某正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禁止被告人王某正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02 生產的黃豆芽中加入恩諾沙星,判刑!

 

  基本案情

 

  2019年7月份以來,被告人江某平在永嘉縣南城街道某村永嘉縣某豆芽有限公司車間生產含有恩諾沙星的黃豆芽,由吳某有予以銷售。同年9月20日,溫州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對被告人江某平生產的黃豆芽進行抽樣送檢。經鑑定,送檢的黃豆芽中恩諾沙星含量為317μg/kg。同月22日,溫州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在永嘉縣某豆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查獲一包添加劑。經鑑定,該添加劑中恩諾沙星含量為308mg/kg。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江某平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在生產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為已構成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

 

  2019年12月,永嘉法院以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江某平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禁止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隨案移送的添加劑一包,予以沒收。

 

  典型意義

 

  氧氟沙星和恩諾沙星均屬於抗菌類藥物,過量食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其中氧氟沙星已經被農業部規定禁止在食用動物中使用,而恩諾沙星在食用動物中檢測到的劑量也有明確的標準限制。上述案例中,被告人在生產及銷售的水產品中檢測到氧氟沙星和超標的恩諾沙星,屬於生產有毒有害食品及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的行為,已構成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及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醒水產養殖、銷售人員在使用該類藥物的時候一定要符合規定的計量和操作準則。

 

  03 銷售添加苯甲酸鈉的掛麵,判刑!


  基本案情

 

  2019年6月份開始,被告人周某桃在永嘉縣巖頭鎮菜場路39號經營金冬柳麵條店,將苯甲酸鈉加入麵粉製作成掛麵予以銷售。2019年6月25日,相關部門對該麵條店進行抽檢,提取了麵條進行檢驗。經檢驗,該麵條店內銷售的掛麵中檢出苯甲酸,其含量為0.804g/kg,超過該添加劑在其他所有可以使用食品中的最低限值的一倍,屬超範圍濫用食品添加劑。同年7月10日,永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在該麵條店內查獲苯甲酸鈉一袋,重約14 kg。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周某桃違反國家食品管理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2019年10月,永嘉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決被告人周某桃拘役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禁止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三年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典型意義

 

  苯甲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起到食品防腐保鮮的作用,其在不同類型食品中添加均有相應標準,但本案中的掛麵不屬於可使用苯甲酸及鈉鹽的食品範圍內,屬超範圍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加工者在使用食品添加劑時一定要清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範圍及最大使用量或殘留量。

 

  04 毒狗後銷售狗肉供他人食用,判刑!


  基本案情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14日,被告人陳某、呂某正開車在平陽縣、永嘉縣等地,通過使用含有毒物的鴨脖、藥丸、毒鏢等方式將狗偷走,宰殺後將狗肉銷售給他人食用。至被查獲時止,被告人呂某正、陳某共偷狗8隻,銷售狗肉獲利達人民幣1250元以上。

 

  裁判結果

 

  經審理,永嘉法院認為,被告人陳某、呂某正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2020年5月,永嘉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十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判處被告人呂某正有期徒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禁止兩被告人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五年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追繳兩被告人違法所得人民幣125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典型意義

 

  毒狗類案件中罪犯經常使用的藥物就是氯化琥珀膽鹼,屬於一種骨骼肌鬆弛藥物,殘留的氯化琥珀膽鹼能夠引起人的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等不良反應,極易危害人體健康,為保護公眾生命健康,法院通過司法審判活動,嚴懲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行為。

相關焦點

  • 山東省高院公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審判委員韓芳麗介紹說,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不僅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還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社會影響惡劣,人民群眾反應強烈。依法運用刑罰懲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是嚴防嚴控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民法院職責所在。
  • 食品安全,你必須知道的這些!
    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審判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和《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上鐵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俞巍,上鐵法院刑庭、民庭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並作通報。上鐵法院黨組成員、綜合辦公室主任陳雷主持發布會。 據悉,上鐵法院自2017年5月1日起集中管轄原由閔行、徐匯、黃浦、楊浦四區法院審理的涉食品藥品安全民事案件,2018年1月1日起集中管轄本市的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刑事案件。
  • 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
    信息 食藥監總局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 》,規範網絡食品交易行為,保證網絡食品安全,2016年7月1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畢井泉局長籤署第27號令《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藥店和醫生銷售假藥,危害他人身健康安全!
    作為一名藥店經營者、衛生室醫生為了利益,在網上聯繫銷售人員購買假藥銷售給他人,不僅危害他人的人身健康安全,而且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他們的良心何在?法律將怎樣處罰?何為假藥?網上銷售假藥應一律追究刑事責任嗎?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整理。
  • 甲醛加工食品、違規用農藥…青島中院通報危害食藥品安全典型案例
    今天,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了14起危害食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胡某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保健食品,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應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點評「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系列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第一批)》中的物質。
  • 浙江溫州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自2019年1月至今年6月,溫州兩級法院共受理危害食品安全一審刑事案件171件,審結177件,生效判決被告人306人。溫州地區食品安全犯罪呈現出以下特點———涉案食品種類繁多,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各個環節,有的是在蔬菜種植、動物養殖中使用禁用農藥、獸藥;有的是在饅頭、豆腐、熟食等食品中超範圍、超量添加甜蜜素、防腐劑、著色劑等。
  • 兩高發布食品安全犯罪司法解釋 首次明確非法添加法律適用標準
    裴顯鼎說,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利用「地溝油」加工食用油等,《解釋》首次明確此類「反向添加」行為同樣屬於刑法規定的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明確國家禁用物質即屬有毒、有害物質,凡是在食品中添加禁用物質的行為均應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處罰;針對在減肥保健食品中添加副作用危害嚴重的
  • 四川食品安全犯罪逐年遞增 辣椒裡加蘇丹紅比較多
    省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新聞發言人陳明國表示,結合法院審理的情況,我省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數量大約佔到全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數量的十分之一,在辣椒裡添加蘇丹紅的案件出現得比較多,但地溝油案件目前還沒有案件移送至法院。  涉及領域已擴散到食品多個方面  陳明國介紹了近3年來全省法院食品安全犯罪的審理情況。
  • 民生無小事,上鐵法院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
    2020年10月30日,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審判情況通報》以及《上海鐵路運輸法院涉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以下簡稱「典型案例」),其中典型案例包括十件各類型的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
  • 泰州警方通報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來源:泰州網警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偵辦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7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9名,3起案件被省公安廳掛牌督辦,破獲全國首例生產、銷售假「太歲」保健品案和全國首例生產、銷售罌粟花粉案,確保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轉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規制研究
    一般食品安全問題僅僅是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但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還包括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第二,危害的潛在性。一般食品安全產生的危害問題都是比較直觀,一旦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人體就會立即或者相對不太長的時間內表現出食物中毒之類的病症。
  • 食品安全手抄報: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這兩句話充分說明了食物對人們的重要性,因此對於食物的安全程度,我們不得不關心。但是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食品的安全程度,似乎變得不再重要,一些黑心的廠商就是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才弄出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 淺析加拿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式方法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檢查人員有一定的行政處罰權限,但當企業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或對風險隱患整改不到位時,監管部門就把企業起訴至法院,進入司法程序。比如,多倫多市公共健康部在2001年~2010年,共處理食品安全問題6698起,其中提交法院2346起,約佔總數的30%。三是信息公開機制。加拿大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在培養居民健康飲食習慣,激勵企業加強自律,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三部門發布上半年食品安全監測「黑名單」
    原標題:三部門發布上半年食品安全監測「黑名單」 隨著我國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食品安全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生產與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11日召開的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以「零容忍」的舉措懲治食品安全違法犯罪。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究竟崔永元自費拍片調查轉基因是怎麼進行的呢?崔永元邀請美國的採訪團隊,採訪了各類人,包括專家、普通的市民,還有一些民間組織,大約50人,去了洛杉磯、芝加哥、西雅圖。崔永元解釋稱,自己沒有辦法阻止轉基因食品的進口、種植,但是他建議在商場設置轉基因食品專櫃,剩下的商品保證不含轉基因,那麼誰願意吃轉基因食品就誰買。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發現進口食品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進口商應當立即停止進口,並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召回。;  (三)封存被汙染的食品相關產品,並責令進行清洗消毒;  (四)做好信息發布工作,依法對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處理情況進行發布,並對可能產生的危害加以解釋、說明。
  • 首個世界食品安全日來臨 聯合國機構呼籲確保食品安全
    新華社羅馬6月7日電(記者李潔)今年的6月7日是首個世界食品安全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當天在總部羅馬呼籲人們積極參與世界各地的線上和線下活動,加強對食品安全的關注。 今年世界食品安全日的主題是「食品安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八條  國家鼓勵社會團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和知識的普及工作,倡導健康的飲食方式,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和知識的公益宣傳,並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全文
    (四)發現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五)需要判斷某一因素是否構成食品安全隱患的;(六)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為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其他情形。發現進口食品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進口商應當立即停止進口,並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召回。
  • 食品安全專家批駁「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說法
    轉基因產品安全問題等方面引發的論戰持續升溫,人民網推出《激辯轉基因》系列微訪談。今日(11月11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訪談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濱指出,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沒有任何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