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雷射雷達「何時來」 Flash/MEMS或最快落地

2020-12-05 環球無人機

雷射雷達(LIDAR)目前主要分為普通的機械式旋轉雷達、混合固態雷達和不旋轉固態雷達,前者價格昂貴,暫時給主機廠量產的可能性較低,後者則由於價格低廉,性能穩定,備受青睞,但技術還不成熟。

Velodyne亞太區負責人翁煒告訴《高工智能汽車》,傳統的機械式旋轉LIDAR在地圖領域的使用較為成熟,從發明出來到現在持續了10年左右的時間。

而自動駕駛領域的LIDAR應用,是從2015年4月才開始,大家普遍的觀點的是,LIDAR在車的大規模應用方面,會在2025年。當然,這也要看現在的這種LIDAR成本是否能夠降下來。

固態雷射雷達的三種形態

所謂的固態雷射雷達,市場上普遍的認識是不旋轉的就是固態LIDAR。通常分為三種,基於相控陣、Flash、MEMS三種方式實現的。

固態雷射雷達的優點包括了:數據採集速度快,解析度高,對於溫度和振動的適應性強;通過波束控制,探測點(點雲)可以任意分布,例如在高速公路主要掃描前方遠處,對於側面稀疏掃描但並不完全忽略,在十字路口加強側面掃描。而只能勻速旋轉的機械式雷射雷達是無法執行這種精細操作的。

採用相控陣原理實現固態雷射雷達,完全取消了機械結構,通過調節發射陣列中每個發射單元的相位差來改變雷射的出射角度。光學相控陣一般都是通過電信號對其相位進行嚴格的控制實現光束指向掃描,因此也可以稱為電子掃描技術。

相比傳統機械式LIDAR,它有掃描速度快、精度高、可控性好的優點。但也易形成旁瓣,影響光束作用距離和角解析度,同時生產難度高。

在去年美國CES展上,Quanergy展出的「固態」Solid State雷射雷達,是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其滿足了雷射雷達小型化的大趨勢,整個尺寸只有90mm x60mm x 60mm。用到的核心的技術有光學相控陣列Optical Phased Array、光學集成電路Photonic IC、遠場輻射方向圖Far Field Radiation Pattern。這款產品完全沒有機械固件,可以稱得上的純固態雷射雷達了。

Flash LiDAR 屬於非掃描式雷達,發射面陣光,是以2維或3維圖像為重點輸出內容的雷射雷達。雖然穩定性和成本不錯,但主要問題在於探測距離較近。基於3D Flash技術的固態雷射雷達,在技術的可靠性方面還存在問題。

MEMS指的是微機電系統,它會把所有的機械部件集成到單個晶片,利用半導體工藝生產。它可以取消機械旋轉結構、根本性降低雷射雷達成本,是降低雷射雷達成本的一種方式。

日本先鋒公司,利用原本用於掃描雷射影碟的光學頭,生產MEMS雷射雷達,公司表示「當訂單達到100萬,先鋒便可以把價格控制在100美元以下,預計會在2019年開始量產。」

基於MEMS的固態雷達,是通過微振鏡的方式改變單個發射器的發射角度進行掃描,由此形成一種面陣的掃描視野。目前基於MEMS方式的雷射雷達,有很多的廠家在研發。MEMS相對於前兩者,技術上更容易實現,且價格也比較低廉。因此被主機廠商也一致看好。

因低價而受追捧的固態LIDAR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機械式LIDAR,它本身就不是一款針對平民使用的LIDAR,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是一款奢侈品。因此即使未來10年內進入市場,那麼也還是一個小眾的範圍。

由於現有的機械式的雷射雷達價格短時無法降下來,為了配合自動駕駛的普及,固態雷射雷達也就逐漸成為了市場的寵兒。

在2016年的CES大會上, Quanergy發布了號稱全球第一款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S3,單個傳感器成本僅需200美元;Velodyne在2016年末宣布,他們已經在固態雷射雷達的設計上取得突破,未來在大規模生產應用之後,可以將成本降低至50美元一臺。

固態LIDAR的價格在幾百美元附近,相比較動輒成千上萬美金的機械式旋轉LIDAR,無論是LIDAR廠商,還是主機廠,都看到了大規模普及的希望。

因此無論是國外的IBEO、Velodyne、Quanergy還是國內的鐳神、速騰、禾賽等等公司,對外都有傳統機械式LIDAR的產品,對內或多或少都在研發固態LIDAR。當然國內外公司之間的發展步伐,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

《高工智能汽車》採訪了國內一些主流的主機廠人士,了解到主機廠在尋找雷射雷達的供應商方面,仍處在測試,驗證和觀望階段。

混合固態「懸而未決」

翁煒認為,純粹的固態LIDAR只有兩種,一種是相控陣的,一種是Flash的。二者都是沒有機械部件的,可以稱之為固態LIDAR。

如果再深究一步,Flash也還是有機械部件,如快門之類的東西也還在裡面,但機械部件相對成熟。今年,鐳神智能宣布與以色列NEWSIGHT公司聯合研發的3D FLASH雷射雷達V-Lidar將達到200米的測量距離,可靠性能達到車規要求,將在18年年底量產,目前已經有五到六家車廠要參與到V-Lidar 聯合研發計劃中來。

對於固態LIDAR的定義,翁煒表示,業內對於一種新產品的定義,往往是通過行業協會、主機廠廠商甚至官方組織共同協商,制定出一套官方的規範。符合規範的產品,通常也就可以作為供應商生產產品的質量保證,主機廠採購也有理可依。

目前固態LIDAR在業內還未形成這樣的共識,因此固態LIDAR的定義也總是出現分歧。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相信會有更為明確的劃分。

如此,為了適應當下的發展,「混合固態」LIDAR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了。

Velodyne 的VLP-16 PUCK首次提出了「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概念,內部有非常小的機械旋轉部件,從外部看是看不出旋轉的。類似的還有和 Valeo SCALA提供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SCALA是由IBEO與傳統汽車供應商法雷奧Valeo合作研發的,最終量產由法雷奧完成。

從內部結構來看,其小型化的實現方法也是儘量減少內部旋轉部件,而外觀上無可見的機械旋轉部件。另外Quanergy的第一代雷射雷達產品MARK VIII也是如此。

基於MEMS的方式生產的固態LIDAR,也屬於「混合固態」,它有非常複雜的機械部件,這導致它很多的測試結果沒有重複性,難以保證測試的距離,保證每一束雷射能夠收到反饋。因此目前來看,採用MEMS跟Flash的方式還不能直接大規模應用在無人駕駛上。

主機廠的疑慮

國內的機械雷達目前基本處於展示Demo狀態,以及標定數據所用,對於傳統的乘用車來說,只在造型上就無法接受。工程車可以不用過多考慮外觀而得到應用,但乘用車還是會優先考慮固態的雷射雷達。

主機廠目前使用的機械式雷射雷達和混合固態雷射雷達,均為後裝,而且主要是做預研樣車。

業內人士透露,在主動安全方面,國內廠商跟國外廠商相比,基本屬於模仿和跟隨狀態,即使掌握核心技術,但試驗數據相對不足,無法獲得更精確的標定數據和批量驗證數據。由於批量性供貨不足,其投入成本相對回收成本不平衡。

目前在L3級別已有主機廠採用了雷射雷達,國內主機廠也正在調研,在下一代產品考慮使用,但具體會是什麼方案還不確定。

相控陣LIDAR的特性非常突出,但它從概念性產品到工業級產品,再到可量產化的產品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目前的觀點是偏向於MEMS雷射雷達。

業內人士透露,未來基於MEMS的LIDAR,成本可能會在千元左右,可以很好的緩衝傳統機械式LIDAR的價格昂貴,以及相控陣純固態LIDAR短時不能落地的尷尬。如果發展順利,MEMS的LIDAR將來會取代機械式LIDAR,如果再看的遠一點,相控陣LIDAR實現,將會是最後的贏家。

對比國外廠商早早在低價策略上的口號,國內廠商還處在迎面追趕的階段。業內人士透露,國內的廠商在技術的可靠性以及滿足車規標準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與外企存在3-5年左右的差距。

國內雷射雷達市場在車載領域的應用研究,才進行了兩年左右,但機會在於距離自動駕駛市場成熟以及真正大規模應用還有5年左右的時間。這也給國內雷射雷達廠商預留了一定的時間窗口。

國內的廠商在發展LIDAR的路徑以及思維上,都有不同的考慮,但無論怎樣,都需要找到一條靠譜的盈利道路。未來的路還長,國內的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生存,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

2018 CES展部分LIDAR廠商的動作

TriLumina將展示3D固態LiDAR

TriLumina Corp.將展示採用其突破性技術的3D LiDAR和3D感應解決方案,這些利用Leddar獲得專利的數位訊號處理算法的高度優化的LiDAR參考設計,可以快速提供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所需的可靠、高性能、低成本的固態LiDAR解決方案。

LeddarTech將在CES 2018展出業內首款3D固態雷射雷達(LiDAR)晶片

加拿大LiDAR廠商LeddarTech將展出LeddarCore LCA2晶片——業界首款能夠實現車用LiDAR大規模量產的3D固態LiDAR晶片。

LeddarCore LCA2晶片已經被提名為CES 2018「汽車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嵌入式技術」兩個類目的創新大獎。可實現3D固態Flash LiDAR迅速產業化,同時滿足汽車產業在成本、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嚴苛要求的LiDAR晶片解決方案。

速騰聚創將展示MEMS固態雷射雷達

這款基於MEMS的固態雷射雷達,據稱是國內首創,並且早在10月份就已經準備就緒。這款 MEMS 固態雷射雷達等效於 200 線雷射雷達的掃描效果,量產會爭取在 2018 年年底或者 2019 年第一季度進行。

Velodyne展出VLS、Velarry(不確定是否公開)

Velodyne會展出VLS系列,Velarry系列的目前會是閉門展出,至於到時候是否公開展出還待定。由於更多的信息還處在保密階段,不便透露。作為業界的領頭羊,大家對Velodyne在展會上的展品,充滿了期待。

Quanergy會展出全固態雷射雷達

Quanergy在2016年就發布了全球第一款固態雷射雷達傳感器S3,此次展出的依然會是這個系列,這款全固態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達到150米。

相關焦點

  • MEMS雷射雷達被視為最快落地技術的三個原因
    一直以來,MEMS雷射雷達都被視為在自動駕駛領域最快落地的商業LiDAR技術路線。2019年才過去四分之一,MEMS雷射雷達領域投資的新聞以及各家新品的推出,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其落地的腳步聲越走越近!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很多人選擇鑽研深度學習和圖像識別來取消雷射雷達,也有人選擇雷射雷達的廉價化。目前雷射雷達價格高的原因包括了需求量少,組裝和調試成本高。Velodyne公司此前的機械旋轉式產品在車用雷射雷達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後續推出混合固態的產品,成本有所降低,正在逐步研發純固態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獲得百度與福特1.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到2020年左右成本降至500美金。
  • 廣東省重大專項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研發項目啟動儀式在鐳神...
    ,率先形成車規級雷射雷達新系統方案和感知算法體系,旨在取得引領下一代高端的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系統產品。,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研發平臺,匯聚了國內雷射雷達領域一流研發團隊,將從雷射雷達系統關鍵部件優化設計、裝配集成和關鍵算法入手,突破高端MEMS固態雷射雷達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完成高端MEMS固態雷射雷達系統車規級測試及裝車應用,實現高端MEMS固態雷射雷達系統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等綜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不過,後來雷射雷達商業化落地的難度增加,投融資熱度逐漸消退,產業回歸理性,只有真正擁有核心技術壁壘的公司才能後續獲得持續融資。,應該也是在雷射雷達領域出手中最準的投資機構之一,在國內機械、固態雷射雷達發展拐點之前,都領投了相應頭部企業的A輪融資。」
  •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全球首款固態雷射雷達無人物流車,定位於末端低速無人配送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10:31:32 對於在乘用車上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雷射雷達來說,商用車市場無疑是最快落地量產場景之一
  • 基於MEMS微振鏡的固態雷射雷達掃描模組、3D深度相機的簡單分析介紹
    打開APP 基於MEMS微振鏡的固態雷射雷達掃描模組、3D深度相機的簡單分析介紹 發表於 2017-12-19 09:11:40
  • CES2021丨RoboSense量產版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駕到
    4年以來,RoboSense(速騰聚創)每年都會在拉斯維加斯CES展會現場發布並演示最新版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 而今年,速騰聚創將在CES2021上展示最新的車規級高性能MEMS固態雷射雷達RS-LiDAR-M1的量產版本,厚度和功耗再度縮減,測距能力達到150m@10%,解析度為平均0.2
  • 知微傳感發布雷射雷達MEMS掃描模組
    與此同時,知微傳感還發布了固態雷射雷達的核心掃描組件MEMS掃描模組,MEMS掃描模組P1130,配置如下:- 鏡面尺寸:3mm- 振動頻率:1.2±10%kHz- 掃描角度:±30°- 角度脈衝輸出解析度:0.05° - 幅值漂移:<0.05°-
  • 一徑科技攜全套固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亮相北京車展
    [第一車市 新聞]2020年9月28日-30日,一徑科技攜全套固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亮相北京車展。  一徑科技展位:靜安莊館7號館7071  作為國際領先的MEMS 固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商,一徑科技始終堅持以先進的技術出發,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高性能、小型集成化、可量產的車規級全固態雷射雷達產品,賦予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應用可靠穩定、寬視角、遠距離及高解析度的三維深度視覺能力。
  • 獨家專欄 | 固態雷射雷達的前世今生
    主要原因還是雷射雷達的種類太多,分布十分廣泛,性能挖掘潛力巨大。雷射雷達:「三大類」和「四部分」雷射雷達按重點提供的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類似毫米波雷達,重點提供目標的速度、距離和方位角,如 IBEO 的 4 線或單線雷射雷達,某些固態雷射雷達也是如此,如通用剛剛收購的 Strobe。
  • 200線純固態雷射雷達將實現百美元級量產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加持雷射雷達的真實3D數據的輸入,不但提高了至關重要的安全性和冗餘性,還可以極大簡化感知算法的工作量和降低數據訓練的成本,使自動駕駛快速落地和擴展到更廣闊的場景。 洛微科技的團隊相信,雷射雷達遲早會像攝像頭一樣普及,成為低成本的車規級元器件。並且,這一天將很快到來。
  • Ouster正式發布首款全固態數字雷射雷達
    面向ADAS和工業自動化的最新固態雷射雷達,價格將降至100美元10月6日,Ouster正式發布基於其獨有數字雷射雷達架構而研發的最新高性能固態雷射雷達ES2。ES2是市場上第一款全固態、高解析度、長距的數字雷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 m。ES2面向車規量產項目的初始價格將為600美元,並計劃於2024年實現大批量生產。
  • 研發出360°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慧建科技」實現高性價比
    36氪獲悉,於CES2021亮相的「慧建科技」是一家雷射雷達製造商,主打高性能、低價格。該公司產品分為160線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等效150線的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兩類。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樣機已經落地,處於調參階段,下一步和自動駕駛企業洽談合作。車規級前裝式車載雷射雷達的樣機預計於今年3月落地。公司創始人告訴36氪,得益於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可以實現較低價格。
  • 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固態雷射雷達,為什麼2018沒有火?
    禾賽新發布的第三代固態雷達PandarGT 3.0可否解決這些難題?本文將逐一給出答案。遲遲沒有出現的固態雷射雷達元年雷射雷達行業有個怪現象 —— 每年CES,都會有人會煞有介事地說,機械雷達要被淘汰,明年會是固態雷射雷達的元年!
  • Velodyne推出新款固態雷射雷達
    11月16日消息,據外媒FutureCar報導,雷射雷達龍頭企業Velodyne推出了名為Velarray H800的新型固態雷射雷達。Velarray H800的最大探測距離為200米,水平視場角為120°,垂直視場角為15°;支持L2級到L5級自動駕駛,能夠被安裝在汽車的擋風玻璃後方或前保險槓上。
  • Ouster正式發布首款全固態長距離數字雷射雷達
    10月6日,Ouster正式發布基於其獨有數字雷射雷達架構而研發的高性能固態雷射雷達ES2。ES2是市場上第一款全固態、高解析度、長距的數字雷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 m。
  • 速騰聚創發MEMS Lidar 與高德高精地圖合作 加速雷射雷達應用
    車東西 文 | Origin車東西1月11日消息,雷射雷達創企速騰聚創在CES上亮出一套組合拳:發布MEMS雷射雷達、宣布與高德地圖在高精地圖上達成合作、推出雷射雷達與攝像頭數據融合算法。速騰聚創的MEMS雷射雷達M1-Pre發布於CES首日,具有探測距離長、解析度高、成本低、容易量產、面向車規五大特點。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圖片來源:https://blog.audi.de)「未來中國的自動駕駛軟硬體市場主要增量來自雷射雷達,對於採用雷射雷達路線的L3級別車輛而言,通常需要1個機械式或4個-6個固態雷達,且雷射雷達價格較為昂貴,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 感知未來世界,雷射雷達市場掃描 沙利文發布《全球雷射雷達行業...
    雷射雷達,也被稱為無人駕駛汽車、移動機器人的「眼睛」,其最大的優勢在於測量精度高,響應速度快。根據報告,預計全球雷射雷達市場在未來幾年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至2025年預計將達到135.4億美元,較2019年實現64.5%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 除了固態雷射雷達Velarray中國首秀,Velodyne在這場高規格閉門會上...
    借著這場盛會的東風,全球雷射雷達領域的知名企業 Velodyne LiDAR 聯合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在大會期間舉辦了一場閉門討論會,公司兩位高管以及眾多行業專家親臨現場,站在雷射雷達傳感器的角度上看自動駕駛未來的發展。同時,在他們的見證下,Velodyne 旗下首款可量產全固態雷射雷達產品 Velarray 完成了其國內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