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計算容易出錯,很大程度是這三種原因,有沒對號入座的

2020-12-07 專注小學數學

難的題目都做對了,簡單的計算題還丟個1分、或0.5分,導致與滿分失之交臂。可能不少小學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小學階段的計算,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整張試卷中,計算的分值佔比非常高,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同學都能將計算分,全部拿到手。

為什麼計算簡單,卻容易出錯?這是什麼情況?文章結尾有快速檢驗計算得數的簡便方法。

有人籠統地會把它定性為:馬虎、粗心大意。也有人把它歸結為知識點掌握不牢。

初中生跳步太大,去括號也錯

這兩種觀點呢都對,但都不全面。一般來說,小學階段計算出錯,大致可以分為這三種原因:

01粗心大意

比如說我們在做計算題的時候上面一行的數是68,抄到下一行的時候就變成了98。

數學可以說是:一步錯,步步錯。一個數字抄錯了、抄漏了,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比如說,小數點向左移動了一位,是不是相當於將原來的數除以10,而如果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那麼是不是相當於在原來的基礎上乘了一個10,那你說這個結果相差大嗎?

最後得到的結果,那可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裡。前面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以將你的所有努力前功盡棄。這種分數呢是丟的最不值得,這是由學習態度導致的,完全可以避免。

02知識點掌握不牢

這種情況其實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比例不小。對一些概念似懂非懂,處於一種一知半解的狀態。對於一些規則定義模凌兩可,例如去括號變號,有些同學真的是憑感覺,因此出錯在所難免。

除和除以是兩回事

「除」和「除以」有不會同學會弄混。比如「5除以10」(5÷10=0.5)與,「5除10」(10÷5=2),兩個式子完成不一樣,前者的5是被除數,而後面那題的5是除數,自然算出的結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應對方法:把概念理解透,這是解題的基礎。

03口算能力般,但不願意打草稿

學習習慣不是很好。

有部分同學口算能力不是很好,卻又不喜歡打草稿。簡單的計算確實不需要打草稿。但是如果說是兩位數乘多位數,建議大家在初期的時候打一個草稿。這樣呢是為了保證我們的計算準確率,沒有準確率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有些同學的草稿紙他會有,但是寫得密密麻麻。做完題之後回頭檢查,連草稿打在哪都要找半天。一定要杜絕這種情況。

大致問題已經找到了,接下來就是對症下藥了。

打好基礎

就像蓋房子一樣,你要想建100層的大廈,你得打到相應深度的基礎,如果只打了10層樓的基礎,後面的房子是蓋不了的,也就是說基礎決定了以後的高度。

小學計算有哪些基礎呢?加減法的進位與借位,九九乘法表得滾瓜爛熟吧?五年級之後100以內的質數(25個)要記牢。整數的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規則得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吧?

有人說,那分數、小數這些計算不重要嗎?當然重要,整數計算方面完全過關了,分數小數的計算是一模一樣的道理,一點就通。

提高我們的簡便計算能力以及計算速度。

從四年級開始要有意識的培養簡便計算的能力。(學奧數的可能二年級就在朝這方面靠)能夠簡便運算的題,幾乎都不怎麼需要用列豎式來計算,計算又快又對,何樂而不為。只不過簡便計算需要一定的數感。

能簡便計算

簡便運算的本質是等式的恆等變形。可能有人說這個好高深,其實一點不難理解,我們也一直在使用。

小學階段就這四種:和不變;差不變;積不變;商不變。

和不變需要滿足:一個加數加某個數,另一個加數減相同的數,也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形式。

例如:189+83=(189+11)+(83-11)=200+72

積不變:一個因數乘以一個不為0的數,另一個因數除以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不變。例如:25×56=(25×4)×(56÷4)

差不變稍有不同:減數和被減數同時加或減同一個數,差保持不變。也就是說要麼同時加要麼同時減。

比如:172-96=(172+4)-(96+4)

商不變的性質:被除數與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商保持不變。

這裡就不舉例了,我們平常做分數通分、約分、求比值,用的就是這個性質。

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句話。但它卻能體現一個人的數感強弱。數感就是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可以通過多加練習來實現。簡便運算熟練了,計算速度與正確率自然而然都會得到大幅提升。

圖片來自網絡

學一些巧算方法

比如多位數乘11,兩頭一拉中間相加。但不要過度依賴這種。因為它其實就是一個乘法分配律。

最後老生常談強調一下,計算完成後養成快速驗算的習慣。有不少同學會覺得這個過程太麻煩,我都計算了一遍,再算一遍還不是一樣嗎?未必。

當然你信心非常足,能做到一次性做對的話,那當然檢驗這個過程可以省略。

給大家一個快速、粗略檢查計算結果的方法:利用估算。可以檢查出一些比較明顯的錯誤。

檢查最後一位數字(整數、小數都可適用)法,比如:85.6×9.7如果你的得數結果不是兩位小數,不好意思,一定錯了。如果最末一位上的數字不是2的話,那麼這個計算結果也是錯誤的。

根據最末一位數字判斷,是一種挺好用的方法,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可以留意一下。原理很簡單,不過很實用。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輕鬆學:會小學乘除的豎式計算,就能快速掌握整式(尤其是...
    小學數學中學習了兩位數的乘法以及除法,並且介紹的是豎式計算法,然而很多學生到了初中甚至高中後還僅僅認為豎式計算只適合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而沒有意識到豎式計算還可以在更為複雜的整式運算尤其是多項式乘積與多項式除法中也可以同樣使用,並且還能有效避免失誤,同時還能鍛鍊個人的思維和計算能力。
  • 小學二年級數學:單位換算,很容易出錯的考點,給孩子練習!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單位換算貫穿始終。無論是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還是在生活方面,都會涉及單位換算的問題。單位換算題是小學數學學習重點之一。孩子對單位換算記憶不夠深刻,所以總是混淆運用,繞來繞去會出現計算失誤,進率錯誤等問題,而且前面的易出錯,後面也會跟著出錯,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和掌握數學單位換算的相關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涉獵的單位換算包括長度、面積、體積、重量、人民幣以及時間方面的換算。由於換算值的不統一,導致很多小學生容易把這些換算值混淆,導致考試出錯丟分,有時還會在生活中鬧笑話。
  • 小學數學:噸、千克、克的換算規律,孩子容易出錯!附專題練習!
    小學數學:噸、千克、克的換算規律,孩子容易出錯!附專題練習!前幾天,有同學在後臺問關於重量單位換算的問題:剛開始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還很驚訝,為什麼還有同學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然而,周末的時候,我看了看家裡小侄兒的數學作業,發現他在單位換算這一塊出錯率也挺高的。所以今天我們就小學生們分享一份數學學習資料,這份資料總結的是關於重量單位換算的知識點,後邊還有一套練習題,同學們在掌握好這一知識點之後,後面的習題一天一練,好好練、認真練,兩三天的時間,同學們就能掌握好這一知識點了。
  • 一年級數學第八單元測試卷,學生計算題出錯多,老師分析原因
    問我到底該怎麼抓這些孩子的數學成績。首先說說這些孩子計算能力太差的原因小學階段,只要是數學差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他們的計算能力非常差。他們10以內的加減法一定沒有學好。在講10以內數的合與分時,我就在學生群裡說這部分內容一定學好,這個是將來學計算的基礎。
  • 小學數學基礎不好?貴州名師張德民:孩子差的就在這一點……
    相較於更需要「記憶」的語言類學科,很多家長會將數學學得好不好歸結為孩子聰不聰明、有沒有天賦,並在一定程度上認為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在這種傳統觀念之下,家長們往往忽略了後天學習慣的養成對於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事實上,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循序漸進、夯實基礎的學科,高年級的數學完全是建立在熟練掌握低年級內容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學好。
  • 除法中很容易犯的錯誤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因為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教學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今天練習了幾道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不知不覺中發現了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小學數學:從9到1加減得100,家長怒斥出錯題,老師默默拿出課本
    上小學二年級的童童,拿著一道數學題去問爸爸:將數字9~1順序排列,在其中添入「+」或「-」,使算式等於100。爸爸接過題,仔細看了看,最終得出結論:這道題出錯了!數學思維本文這道題如果從前到後順序嘗試,也許可以做出答案,可是由於算式較長,一旦計算至最後發現不對,就要全部推翻重來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第1單元試卷,小學生就錯1道題,和人教版比誰難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張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學期第一單元測試卷,你能不能全部做對呢?第一部分填空題,主要考核對數的認識和乘法算式的了解程度,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應當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並且要有較高的計算準確率。否則在做這樣的題目時,就會非常困難。譬如第1小題、第4小題和第9小題,考核的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如果乘法計算不熟練的話,容易丟分不說,還會影響做題的速度。
  • 「承上啟下」的初中數學計算是如何讓莘莘學子又愛又恨?
    ,在生活中的購買過程中沒有出現自己的計算這種情況,所有的價格兒都是童叟無欺,但是我們不能單獨的否認計算在數學的作用和意義,這也是很多學生存在疑惑的地方。但是好的計算會對整個數學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幫助。二:初中計算看小學國內也興起了很多珠心算,一些小學的計算能力確實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這種計算沒有數學的邏輯,方法和思維。
  • 小學數學:1-6基礎公式大全和解題思路公式匯總!提升成績就靠它
    數學一直是很多孩子的痛,因為數學拖累總分,導致排名上不去的孩子特別多。而其中的公式類題目是小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不少孩子的噩夢。一段時間沒用,公式就記得不熟練了,半天想不起來了,好不容易想起來了,還是個錯的,從而導致題目不會做,出錯率高。
  • 小學數學:計算基礎訓練,除法豎式300題,滿分計算是練出來的
    今年除了比較自覺的孩子和家長有時間督促的以外,大部分同學的成績都有一定的下滑,而且大家都心知肚明,今年的題目是降低了難度的,這就更讓部分家長焦急,想趁著假期給孩子補一補。計算是數學的基礎,但是很多同學的計算總是出錯,那從哪裡練起呢,我建議是除法,因為除法裡面運用到的思想很多,第一步試商會運用到四捨五入和估算,第二步就是用估算出來的商和除數相乘,又練習了乘法,第三步又鍛鍊了減法,第四步是餘數和商比大小,而除法的驗算乘法裡面,又會涉及到加法,這下加減乘除就都練全了。
  • 如何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提高數學計算能力:一、知識點掌握了,方法會了,計算屢屢出錯,數學學不好。二、很多學生把運算能力低下,歸結成馬虎、粗心。三、小學和初中低年級是打數學的基礎,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計算基礎,等到初中高年級以及高中,就要用到運算能力。四、在中學高年級,老師不可能每一道題都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算,很多題,著重點出解題方法和思路。能不能算對,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運算能力。
  •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總出錯,沒想到記住這幾點,能這麼快解決問題!
    簡便計算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個難點,也是最容易出現錯誤的題型。 1 簡便計算題型 1.同種運算想交換律和結合律;交換就是為了結合。
  • 用一個寒假,根治數學計算慢、粗心難題
    據高考閱卷統計,在高考數學平均因為計算錯誤丟的分是12.67分。學習挺認真,計算總丟分,也許是習慣和規範沒找到。  但孩子也委屈:我小學初中哪見過這麼複雜、沒人性的計算題?  家長又說了:那是高中沒好好學?孩子更委屈了:高中老師不講計算啊,這都是初中小學的知識。  這就是現在學校教學的一個矛盾:高中課本裡面沒有關於怎麼做複雜計算的訓練,但高考卻有要求。小學初中教計算,但卻只做基礎的計算訓練。
  • 激發學生對數學興趣,對學生口算、聽算、視算結合,培養計算能力
    1 一線小學數學教師正確看待小學生的計算錯誤, 正確解讀學生的計算出錯的根本原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於在計算上出錯的原因,不僅老師著急,學生家長也是抓耳撓腮,看不到真正的原因所在, 不能僅僅總是一句「不認真、看題不清,太馬虎」等就一帶而過。
  • 小學「速算乘除法」8大技巧,吃透了,孩子數學遙遙領先
    小學數學的關鍵在於打好數學基礎,孩子們在學習中只要注重學習的中的重難點並逐一突破,數學成績就能得到聞不得提升。小學數學主要提升的是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計算能力,難度不大,但是想要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一低昂要注重找到有趣的學習方法,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 六年級數學計算練習,簡算、解方程和解答題易出錯,建議好好研究
    計算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在考試中常流行這樣一句話:「得計算者得總分」,可見,計算在考試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計算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而是在長期學習和訓練的基礎上培養和形成的。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了一份六年級數學下冊計算專題訓練,這是一位名叫莫農猛的學生做的試題,他考了90分,從整份試題來看,他出錯的題目在簡算題、解方程題和應用題,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份試題吧。
  • 通分是小學數學一個難點,分數大小比較不知道難倒多少孩子
    其實這是一種能夠保證正確率的方法,所以說在數學教科書中,我們一般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所以我們第一步仍然是使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一下。在圖中,我們已經把解題過程列了一個很詳細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在做題的時候仍然會出錯,我們來分析一下,到底是在哪兒出錯呢?首先在列式的第二步中,有些孩子會把8和7搞混。
  • 數學滿分不是夢!小學數學順口溜+基礎知識匯總,僅發一次!
    數學滿分不是夢!小學數學順口溜+基礎知識匯總,僅發一次!數學作為三大主科之一,也是最讓人頭疼的一個學科,更是拉分最為嚴重的一科。數學主要考察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計算能力,而且想要那高分考試就必須小心謹慎,考試因為粗心大意丟分隨處可見。小學數學相對來說比較基礎,考試出題也比較簡單。但還是有不少同學成績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在學習中,對公式定義掌握不夠熟練、理解不深、不能靈活運用、考試做題的時候不能隨時提取重視出錯等。
  • 小學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孩子得了100分,真心不容易,值得表揚
    (2)圖形裡面的三個數找到關係,然後計算出來很簡單。第10小題。判斷對錯。1.拿出十元錢買早餐,找回1元5角,買早餐花了8元5角。在計算10元-1元5角時,學生經常出錯,告訴孩子一個計算的方法,就不容易出錯了。把10元變化成這樣的形式:10元=9元10角 然後10元-1元5角=9元10角-1元5角,用元減元,角減角。不容易出錯。所以等於8元5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