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線小學數學教師正確看待小學生的計算錯誤, 正確解讀學生的計算出錯的根本原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於在計算上出錯的原因,不僅老師著急,學生家長也是抓耳撓腮,看不到真正的原因所在, 不能僅僅總是一句「不認真、看題不清,太馬虎」等就一帶而過。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尋找原因,對症下藥。 在教學中,大樓實驗學校小學部的做法值得推廣:
(1) 教師要求學生每人自備錯題本 ,把每次作業的錯題記在本子上,要求學生每日必看。
(2) 教師要求學生家長配合 ,家長每日必問孩子的錯題原因,幫孩子找錯,解錯。 每星期開一次家長會,在家長會上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錯題的原因,分析徹底。
(3) 教師經要求學生進行錯題的分析 ,要求家長會監督家長把孩子的錯題原因寫出分析過程。
通過微信家長群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的翻看知道自己為什麼錯,以避免下次再犯。 同時,對於分析、總結能力差的學生,不知道該怎麼分析整理錯題,這項工作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容易操作的,而對於低年級的孩子「玩」 心強,自控力弱,利用嚴格的檢查的形式進行「糾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大樓實驗學校低年級部的老師們想出來用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記住自己的錯誤,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也使孩子對學習數學感興趣, 孩子們在數學的遊戲中掌握數學知識。再進行評講、總結那些錯題,使學生的理解更系統化。
2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算理教學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採取糾錯計算錯誤的業界流行加強算理教學的方法,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 數學中的算理是較抽象的,即在教授新知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溫習舊知識充分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引發學生思考聯想,從而將舊知識作為新知識學習的梯子,對於新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 加深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儘可能的去預設好的教學方案,採用一些適當的教學手段,教學中常見的演示法, 直觀教學法,形象教學法等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教學法,同化數學算理,形象教學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正確掌握教材算式。 直觀類比教學方法, 從而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遷移來掌握新的知識。
例如:教學部編教材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的長方形的面積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在進行本節內容的教學, 引導學生學會推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首先確定長和寬,然後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的基礎上,認識了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長×寬=面積,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運用知識的遷移的規律,培養學生利用舊知學習新知的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數學素養的啟蒙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要提高 計算能力,必須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學習
(1) 每天 20 題,口算天天練。錯題本挎包裝,要常態化,網上線下與家長多聯繫溝通,課前 5 分鐘,算式記心中,口算一些題目,課前調動學生的數學思維,堅持不懈, 達到部編教材的教學目標,真正形成學生的口算能力。 每節課前用 5—6 分鐘的時間進行口 算練習如 :40+20=60; 80-40=40;58+30=88;90-70=20 等,練到見到題目脫口而出,久而久之,學生個個練出見題吐答的本領,在區數學競賽中奪得好成績。 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不能操之過急,大樓實驗學校的老師們有體會。 不斷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注學生學習計算的心理過程,科學地進行口算練習,並要求讓全體學生參與,口算還可以與聽算、視算結合,培養計算能力。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形式要多樣化,讓學生多感官參與,手、腦、口、眼並用,提高學習興趣,如開火車、搶奪高地等,以此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人人都有進步。
(2)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重點部分加強練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計算錯誤是常見的,計算方法的鞏固和應用是教師在家長學校特別注重的問題, 因為正確的計算對新課具有鋪墊作用, 對於那些容易出現錯誤的題目, 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正確的計算方式,然後還要多多訓練學生的計算,要求熟能生巧,特別是屬於數學教材中的重點部分,那往往就是學習的難點。 例如:兩位數乘法,兩位數除法是重點。 要經常練,務求熟練。 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重點,小學生是未成年,其自控力,學習能力, 意志品質等方面都是啟蒙發展階段,有位名人說過:一位優秀的小學教師的綜合素養,甚至優於大學教授。 這種觀點得到教育學界的認同的。
(3) 培養學生計算多樣化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設計的題型要多元化,不能緊盯著難點部分專項練習,要循序漸進。 一位名人說過: 目標的設定不能過高, 而是要學生跳跳就能摘到果子,這樣的預設才是科學的,這樣的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就會得到好的教學效果。 要尊重學生計算方法的自主選擇,引導學生解放思想,放開思路,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去解題,去計算,去尋求答案。 解題中要注重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經過不斷練習,使學生熟能生巧,一步一個臺階的進行引導。 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是一個層級的,有的是喜歡,這樣的學生好引導,有的學生對數學興趣不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要氣餒,對這類學生要多關心,多講解,多檢查,多動腦,可以因材施教, 針對不同的學生, 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 多途徑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生計算能力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應得到重視。小學生的計算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和提高起來的,而是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提高的。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先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然後加強對學生的口算、聽算、視算結合,培養計算能力。最後還要積極收集錯題類型,並在教學中及時糾正學生計算中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