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太陽能轉化燃料是未來方向

2020-12-05 科學網
在日前於大連召開的學術會議上,中外專家指出
太陽能轉化燃料是未來方向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日前,第四屆太陽燃料和太陽電池國際會議暨第三屆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國際清潔能源科學會議在大連召開。來自美、英、法、德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暢談太陽燃料和太陽電池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各國政府的相關政策等問題。

我國陸地每年接收的太陽輻射總量相當於2.4×104億噸標準煤,屬於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利用太陽能,將水和二氧化碳高效轉變為燃料或是光伏發電,不僅能消除二氧化碳的影響,而且可以使碳資源有效循環起來。

「在國外看到很多房頂、院落裡、牆壁上有各色各樣的太陽能裝置,既節能又美觀,使都市裡的『水泥森林』變成『自然森林』。」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孫立成說。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託馬斯·方斯向記者描述了太陽能的發展藍圖。他說:「在城市的建築上安裝相應的太陽能裝置,就能讓這些建築發揮類似植物的功能。現在普通公眾對太陽能的認識還局限於太陽能發電和太陽能熱水器等,不知道太陽能還可以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太陽能燃料。未來,人們可以利用太陽能,通過人工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人工植物甚至食物(人工光合成食物)。」

中科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燦說:「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研究中,通過大量的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證明,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燃料作為可再生能源使用,在原理上都是行得通的。太陽能電池已經應用在衛星上,將太陽能轉化成像汽油一樣的液體燃料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現在關鍵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堂免一成介紹說,近年來,日本政府建設了很多兆瓦級的太陽能電站;而在他主導的太陽能燃料研究方面,計劃到2022年,能夠將相關科研技術轉讓給那些參與研發的企業,推向商業化發展道路。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教授侯哥·道說,德國政府很早就用稅收等作為槓桿,抬高使用化石能源發電的電價,降低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電價,市民可將剩餘電量併網賣給國家,促進很多能源公司發展清潔能源,使清潔能源深入人心。結合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成功的經驗,侯哥·道說,要推進太陽能的發展,需要政府持續、穩定、增長性的支持以及市場的推動和企業的幫助,更需人才的培養。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麥可·瓦謝列斯克表示,希望公眾能給予太陽能研究穩定持久的支持,特別是年輕人,應對太陽能研究保持更多的熱情,並參與到其中來。

法國科學院院士馬克·豐特卡夫則指出,公眾需要認識到,太陽能的研究,特別是太陽能燃料的研究是一項長遠的研究,不可能在幾年內就實現,化石能源、核能等傳統能源與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之間的替換,「應該根據各國的情況進行平緩過渡,不宜採取統一模式」。

《中國科學報》 (2014-12-23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瑞典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可用作汽車燃料
    ,將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林雪平大學的Jianwu Sun及其同事正試圖模擬此種稱作「光合作用」的反應,即利用此種反應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甲烷、乙醇和甲醇等化學燃料。目前,此種方法還處於研究階段,科學家們的長遠目標是將太陽能高效地轉化為燃料。
  • 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有新方法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7日發表的一篇能源論文稱,科學家展示了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新方法。這種用溫室氣體生產燃料的方式,或將能為人類提供一種可持續能源。太陽的熱輻射能清潔且可持續,但是要儲存它卻十分困難,因為電池只有有限的存儲容量和壽命。所以研究人員提出,用太陽光的能量生產燃料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 科學家努力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將水轉化為燃料
    通過使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能源行業可能越來越接近開發新的燃料來源。在研究人員馬斯達爾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都看著用催化劑的潛在促進更快,更高效分解水的過程,並使其在通過太陽能產生氫氣更具有可持續性。
  • 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
    打開APP 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1-01-04 14:44:37   燃料電池概述
  •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太陽燃料合成是未來減排的根本途徑之一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主任李燦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可運輸的燃料(太陽燃料)被認為是科學界「聖杯」式的難題。簡言之就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水,生產清潔可再生的甲醇等液體燃料,我們也稱其為「液體陽光」。這將是未來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根本途徑之一,也是將間歇分散的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收集儲存的一種儲能技術,是「道法自然光合作用」,實現人工光合成綠色能源的一種過程。
  • 科學家發文探討碳一分子溫和條件下催化轉化—新聞—科學網
    甲烷、一氧化碳、甲醇等碳一分子的催化轉化在碳基能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人工樹葉」系統可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燃料
    5年來該中心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首次使用高效、安全、集成的太陽能系統分離水分子並製造出氫氣燃料,新研究的系統實驗證明可將10%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這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新系統包含三種主要部件:兩個電極——一個光電陽極、一個光電陰極,還有一層薄膜。光電陽極利用陽光來氧化水分子,產生質子、電子和氧氣。光電陰極將質子和電子結合起來產生氫氣。
  • 模擬綠葉光合作用 太陽能可變燃料
    原標題:模擬綠葉光合作用 太陽能可變燃料 本報訊(記者 談潔 通訊員 楊芳) 世界納米界頂級專家、去年與諾獎擦肩而過的華人科學家楊培東教授昨天在南京工業大學舉行的「2015光電子學、材料與能源國際研討會」上透露,他和團隊模擬「綠葉」進行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陽能直接變成燃料。
  • 矽納米晶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原標題:矽納米晶體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籤約儀式現成   科學網8月18日上海訊(通訊員朱泰來記者黃辛
  • 二氧化碳被轉化為燃料,且無汙染
    所以科學家研究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為別的化合物十分的迫切。除了這一方面的原因之外,其實我們現在全球能源的消耗也在逐年的增加,而且全球範圍之內的不可再生資源日益的枯竭,對於可再生資源的需求量卻在不斷的增加,所以科學家試圖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為我們可以使用的燃料以緩解這種能源緊張的問題。
  • 太陽能輔助下二氧化碳的可再生燃料
    瑞典林雪平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將二氧化碳(一種溫室氣體)轉化為利用太陽光產生的能量的燃料。最近的結果表明,可以使用他們的技術從二氧化碳和水中選擇性地生產甲烷,一氧化碳或甲酸。該研究已經發表在ACS Nano上。 植物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高能糖,它們用作「燃料」來生長。他們從陽光中獲取能量。
  • 太陽能「光合」電池變二氧化碳為燃料
    研究人員展示他們的突破性太陽能「光合」電池。科技日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常麗君)據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網站消息,該校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能直接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碳氫化合物燃料,整個過程廉價而高效,有助於加快淘汰化石燃料。
  • 我國科學家在太陽能燃料研究中獲進展
    近年來,聚光太陽能利用逐漸成為能源領域中的國際前沿熱點,太陽能熱化學循環製取太陽能燃料被認為是具有發展前景的聚光太陽能熱利用方式之一。聚光太陽能可實現不同聚光比條件下驅動碳氫燃料參與的化學反應和太陽能互補系統的燃料轉化。
  • 應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挑戰,中國科學家如是說—新聞—科學網
    「由於鈣鈦礦具有弱光下優異的光電轉化效率,室內供能應用也是鈣鈦礦光伏區別於傳統矽基電池的一大優勢,可以將室內照明和弱的太陽光利用起來,」陳永華表示,此外,由於鈣鈦礦光伏材料具有輕、薄、柔、透等特點,在未來柔性電子供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 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
    二氧化碳轉化為航空燃料 2020-12-27 08:02:33 來源 : 科學在線 英國化學家生產了一種廉價的催化劑,用於從二氧化碳生產液態烴
  •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找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光合作用是植物用於將太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由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使用半人工光合作用探索生產和儲存太陽能的新方法。他們利用自然陽光,利用生物成分和人造技術的混合物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該研究現在可新用於可再生能源生產的系統。如何開發他們的平臺來實現無輔助太陽能驅動的水分解。
  • NRL:獲太陽能微生物燃料電池專利
    NRL:獲太陽能微生物燃料電池專利 來源:蓋世汽車網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7-12   今日/總瀏覽:1/2984
  • 中國首個太陽能燃料合成工程快速推進,發電造甲醇,背後是何原因
    作為國內首個液態太陽能燃料合成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技術開發項目,實現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從而電解水制氫及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這樣做有兩個好處:利用太陽能發電,使用電力製造氫氣,捕獲二氧化碳,製造出液態燃料甲醇,方便能源流通。2.西部電力資源豐富,將電力能源轉化,降低傳統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壓力,實現能源運輸、使用精細化。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與此同時,我國從事太陽能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隊伍也迅速壯大,社會大眾也越來越關心太陽能的發展,科學引導和普及太陽能基礎科學和技術知識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之下,李燦院士適時撰寫了《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一書。該書全面介紹了太陽能轉化的主要科學和技術,以及相關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進展,並規範了大部分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