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林雲鋒等《AFM》:「蜜蜂毒液」實現主動靶向治療

2020-11-02 高分子科學前沿

憑藉核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器件結構精準性,DNA納米技術為物質遞送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平臺。在這些DNA結構中,框架核酸(FNA)結構具有製備簡單、產率高的特點,至今基於FNA結構的載體研究也已發展了多年。然而,這類研究主要關注材料的靜態結構和被動靶向,除了生物傳感器研究以外,基於FNA結構的動態和主動靶向策略卻鮮有報導。

在自然界中,蜜蜂能夠安全地攜帶毒液,並在遇到危險時才釋放毒液。受此啟發,四川大學的林雲鋒/ Liu Zhan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李茜等人將蜜蜂毒液的主要成分蜂毒素(MLT)裝載進四面體FNA(tFNA)外骨架中,形成可用於主動靶向治療的納米蜜蜂機器。當這一納米蜜蜂遇到細胞膜上的靶向蛋白質時,tFNA外骨架會經歷構象變化,從而選擇性地釋放MLT並實現選擇性殺傷作用。相較與自由的MLT,納米蜜蜂包載的MLT展現了更高的選擇性殺傷能力。因此,這一納米蜜蜂的理念為設計旨在提高裝載物穩定性和降低脫靶作用的動態刺激響應型物質遞送體系提供了新的策略。相關工作以「A Framework Nucleic Acid Based Robotic Nanobee for Active Targeting Therapy」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刺激響應型tFNA外骨架的設計和製備

為了裝載MLT,研究選擇具有方便製備、高度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組織穿透能力的tFNA作為基礎結構載體。為了實現對細胞膜上核仁素的靶向,作者還在構成tFNA的其中一條DNA鏈上引入了AS1411適配體序列,可作為刺激響應單元。當納米蜜蜂與細胞膜上的核仁素結合時,AS1411的構象變化會導致tFNA外骨架解體,並釋放MLT。細胞實驗就表明,與沒有細胞膜核仁素的L929細胞相比,細胞膜上表達核仁素的HUVEC細胞更傾向於觸發納米蜜蜂的構象變化,從而釋放所載的螢光物質,展現更強的螢光信號。

圖1動態tFNA外骨架的設計和製備

貨物裝載的優化

為了優化納米蜜蜂的裝載效率,研究人員還利用G四鏈體作為支架來結合MLT。由於含有豐富的鳥嘌呤,G四鏈體不僅利用氫鍵等作用與貨物緊密結合,還可以通過氫鍵在有限的tFNA結構中進行自我摺疊,形成緻密、帶負電荷的內核,實現與貨物的最大化結合連接。此外,全原子分子動力學模擬(all-atom MD)分析也證實了經過優化後的tFNA可實現對MLT的完全裝載。

圖2利用實驗篩選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對貨物裝載效率進行優化

納米蜜蜂的治療評價

作為蜜蜂毒液的主要成分,MLT可以破壞細胞膜結構從而殺傷細胞和組織。在荷瘤小鼠的治療實驗中,納米蜜蜂展現出了顯著的抑制腫瘤生長效果。與對照組相比,納米蜜蜂對黑色素移植瘤生長的抑制率可達到50%左右。此外,單純MLT治療的小鼠表現出了嚴重的脫靶現象,造成了脾的病理變化;而納米蜜蜂的靶向能力卻能夠有效減少MLT對重要器官的毒性損傷作用。

圖3納米蜜蜂材料體系的抗癌治療評價

結論

這一研究利用tFNA通過引入可響應細胞膜核仁素進行構象變化的適配體序列來增強載體靶向能力,同時還能實現刺激響應釋放行為。研究認為,這一受到蜜蜂啟發而設計的納米蜜蜂,能夠將具有抗癌效力的MLT裝載進動態tFNA外骨架中,在治療過程中顯著提升了MLT的療效,為解決具有嚴重脫靶作用的小分子的安全施藥問題建立了範例。

參考文獻:

A Framework Nucleic Acid Based Robotic Nanobee for Active Targeting Therapy

文獻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7342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發微納生物機器人,實現主動靶向癌症治療
    中科院研發微納生物機器人,實現主動靶向癌症治療 DeepTech深科技 發表於 2021-01-12 10:10:25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蔡林濤團隊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蜜蜂毒液可殺癌細胞?
    澳大利亞哈裡·珀金斯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蜜蜂體內提取的毒液在實驗室中能快速殺滅三陰性乳腺癌的癌細胞。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新一期英國《精準腫瘤學》雜誌上。三陰性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6%左右,這類乳腺癌侵襲性強,轉移風險高,治療難度大,死亡率最高。
  • 蜜蜂的毒液還能救人?澳大利亞一研究:妙用可治療惡性乳癌細胞!
    根據一項由西澳州的哈裡柏金斯醫學研究所(Harry Perkins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蜜蜂的毒液已在實驗室中被發現能摧毀惡性乳癌細胞;但科學家提醒,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 「蜜蜂」毒液竟能殺死乳腺癌的癌細胞?關於乳腺癌,你要了解這4點!
    不過,近日一項關於「蜜蜂」的研究成果卻轟動全球。 澳大利亞哈裡·珀金斯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蜜蜂體內提取的毒液在實驗室中能快速殺滅「三陰性乳腺癌」的癌細胞。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病理檢查ER(雌激素受體)、PR(孕激素受體)、HER2蛋白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它佔所有乳腺癌的25%左右。
  • 葡萄皮、蘿蔔種子、蜜蜂毒液……都有抗癌成分,那吃它們能抗癌嗎?
    相比於常見的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抗癌治療手段,通過植物/動物的天然成分抗癌,聽起來更具吸引力與魔幻色彩,似乎相見恨晚的感嘆語已經準備好「天哪!人類攻克癌症的秘密竟然就藏在我們身邊!」「千百年不曾發現的抗癌「秘方」,竟然是這些食物」。
  • 蜘蛛毒液成就不傷蜜蜂的殺蟲劑
    原標題:蜘蛛毒液成就不傷蜜蜂的殺蟲劑   一種新的農藥可能會使蜜蜂不受傷害。蜜蜂(Apis mellifera)對美國90%的開花作物進行授粉,但近年來它們的數量已大幅減少。積累的證據表明,一些常用的殺蟲劑與蜜蜂死亡有關,這就引發了對不傷害蜜蜂的農藥的需求。
  • 「毒液效力極強」研究發現蜂毒肽60分鐘可破壞癌細胞細胞膜
    據德新社雪梨9月2日報導,西澳大利亞州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歐洲蜜蜂的毒液在殺死難治的侵襲性乳腺癌細胞方面「非常有效」。哈裡·珀金斯醫學研究所開展的這項研究利用312隻蜜蜂和大黃蜂的毒液來研究其抗癌性。目前臨床上還沒有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有效靶向療法。今日,在該研究所網站上的一個帖子中,首席研究員西婭拉·達菲說:「毒液效力極強。」「我們發現,蜂毒肽可以在60分鐘內完全破壞癌細胞的細胞膜。」
  • 被蜜蜂蟄了怎麼辦 蜜蜂有毒嗎
    蜜蜂一般是不會主動去侵犯人類的,如果一不小心被蜜蜂蟄了呢,我們應該怎麼處理?被蜜蜂蟄了怎麼辦?但是如果出現頭疼、頭昏、噁心、嘔吐、煩躁、發燒等症狀時,問題就比較嚴重了,應立即到醫院治療。蜜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這根刺連接著它身體裡的內臟,這個會產生毒素的內臟叫做「毒液腺」,當我們被蜜蜂螫咬後,毒液就會順著這根刺流進我們的身體裡,造成螫傷的部位紅腫、熱痛,有時還會產生中毒現象,引起頭暈、發燒、氣喘和噁心等症狀。
  • 男子隨手打死一蜜蜂 招來群蜂「復仇」被蟄
    昨天,市八院外科來了一名被蜜蜂蜇傷的患者,他經歷了一次與群蜂的「生死搏鬥」。專家表示,蜜蜂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如果你招惹了「蜂王」,那後果可能很嚴重。前天,市民左師傅在家中看到一隻蜜蜂飛來飛去,他將蜜蜂隨手打死。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動物,毒液 ——快...
    2015年,英國牛津大學熱帶醫學專家戴維·沃勒爾(David Warrell)評估稱,每年大約有20萬人被蛇咬傷而死。近年來,科學家致力研製新型抗蛇毒血清,然而研究人員發現毒液中的毒素也可以幫助治療其他疾病,一些基於毒液的藥物正在被人們使用。以下是四種用於造福人類的動物毒液:蛇
  • 毒液能致人於死地,但也能治療心臟病和癌症!
    2015年,牛津大學熱帶醫學專家戴維·瓦雷爾(David Warrell)表示,每年大約有20萬人死於毒蛇咬傷。1、蛇毒卡託普利(Captopril)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被應用於治療高血壓和某些類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該藥物的主要成分來自於具竅蝮蛇毒液。
  •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聚糖代謝標記
    用於腫瘤靶向治療的聚糖代謝標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7:02:38 哈佛大學David J.
  • 肺癌靶向治療前瞻
    現在看起來,要實現肺癌的靶向治療要比預期更加困難。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醫學腫瘤學家Ramaswamy Govindan仍然清晰地記得他使用吉非替尼治療的第一例肺癌患者。那是在新千年的第一年,而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患者的前景仍非常嚴峻:診斷後一年生存率僅不足40%。
  • 美國首次發現可殺死人的「大黃蜂」 毒液數量是蜜蜂的7倍
    而且,它還會襲殺蜜蜂,並用蜜蜂軀體餵養後代。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昆蟲學家正在計劃消滅它。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蜜蜂育種家蘇珊·科比說:「它們就像是動畫片中戴著巨大橙黃色面罩的超級怪獸。」
  • 3萬蜜蜂蜇死3頭水牛:蜜蜂毒性有排名 遇蟄巧處理
    &nbsp&nbsp&nbsp&nbsp3月6日早上8時許,四川夾江縣羅華村村民羅開全的3頭牛在吃草時,被李氏養蜂場的3萬隻蜜蜂(大約七八箱左右)蟄死。近日,夾江縣黃土鎮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解「蜜蜂蜇死三頭牛」糾紛,李氏養蜂場賠償水牛主人9000元。
  • 小小蜜蜂蜇死三頭牛 專家解密:為啥蜜蜂這麼毒?
    3月6日,樂山市夾江縣城郊,3頭牛被3萬多隻蜜蜂群攻後,竟被活活蜇死,致使放牛人和養蜂人雙方都損失慘重,報導一出,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其中,很多讀者表示,在自己的印象中,一般蜇死人的蜂類屬於野外的馬蜂,為何一向溫順的家養蜜蜂,也會有如此強的攻擊性和毒性呢?  毒性強?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
    2015年,英國牛津大學熱帶醫學專家戴維·沃勒爾(David Warrell)評估稱,每年大約有20萬人被蛇咬傷而死。近年來,科學家致力研製新型抗蛇毒血清,然而研究人員發現毒液中的毒素也可以幫助治療其他疾病,一些基於毒液的藥物正在被人們使用。
  • 淺談結直腸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避開「傷腸」雷區結直腸癌傳統治療與個體化治療傳統同病同治的治療手段忽略了患者的個體差異,往往治療效果不佳。個體化治療通過相關基因的檢測,可以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靶向藥物,提高治療的針對性,最大程度的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分子靶向藥物已成為結直腸癌個體化治療和綜合治療的一線方案。有問必答1、什麼是靶向治療?
  • 靶向治療多活20年?什麼是靶向治療
    近期隨著一個天價靶向藥的報導靶向治療又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到底什麼是靶向治療?為什麼說靶向治療多活20年?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飛彈」。靶向治療針對的是腫瘤特有的靶點,即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的不同所在,才能消滅腫瘤細胞,而不影響正常細胞。
  • 四川大學錢志勇Biomaterials:具有深度滲透能力的雙載系統用於協同腫瘤光動力免疫療法
    光動力療法(PDT)是治療原發性腫瘤,特別是表皮癌的一種相對安全、有臨床應用前景的治療方法,但對遠處轉移的影響微乎其微。有鑑於此,四川大學錢志勇等人報導了一種多功能納米系統(HPR@CCP),結合光動力學和免疫治療,以增強對原發性腫瘤和遠處轉移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