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動力療法(PDT)是治療原發性腫瘤,特別是表皮癌的一種相對安全、有臨床應用前景的治療方法,但對遠處轉移的影響微乎其微。有鑑於此,四川大學錢志勇等人報導了一種多功能納米系統(HPR@CCP),結合光動力學和免疫治療,以增強對原發性腫瘤和遠處轉移的治療效果。
本文要點:
1)此納米系統是通過靜電吸附帶負電荷的透明質酸「殼」和帶正電荷的「核」而獲得的,該「核」由靶向Ptpn2基因的CRISPR-Cas9系統(Cas9-Ptpn2)和靶向線粒體的改性chlorin e6 (TPP-PEI-Ce6)組成。
2)細胞實驗表明,HPR@CCP納米粒子對B16F10 細胞具有很高的轉染效率,其中的TPP-PEI-Ce6由於在雷射照射下能在線粒體中高效地產生單線態氧而具有顯著的PDT效應。
3)通過體內主動和被動腫瘤靶向,腫瘤內納米粒子的蓄積會導致納米載體中的Cas9-Ptpn2質粒破壞Ptpn2基因,從而通過增加IFN-γ和TNF-α信號轉導和促進CD8+T細胞的增殖,使腫瘤對免疫治療增敏。
4)此外,通過預先給予透明質酸酶以破壞凝聚的細胞外基質中的透明質酸,並從納米系統中去除透明質酸「殼」,隨後導致氧氣和治療劑的增強滲透。幸運的是,經過PDT免疫聯合治療後,實驗動物的原發性腫瘤和遠處腫瘤均得到了明顯的抑制。
綜上所述,這種易於構建的納米藥物可作為一種潛在的腫瘤聯合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Chengli Yang, et al. Chlorin e6 and CRISPR-Cas9 dual-loading system with deep penetration for a synergistic tumoral photodynamic-immunotherapy. Biomaterials, 2020.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194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194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