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著進展!中國科研人員提出新策略,這一治療方法可降低腫瘤復發率!

2020-12-12 西安交通大學研招辦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生物醫學影像與應用研究所吳道澄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新的PTT/PDT協同治療腫瘤的策略,在降低腫瘤復發率上取得了顯著進展。該研究成果以"Highly Penetrable and On-Demand Oxygen Release with Tumor Activity Composite Nanosystem for Photothermal/Photodynamic Synergetic Therapy"為題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CS Nano上在線發表,第一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博士生王雅,吳道澄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為該論文的第一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

該研究成果是吳道澄教授課題組2019年發表光熱療治療腫瘤復發後,在降低腫瘤復發方面又一重要成果。該成果也是博士生王雅繼2019年第一作者發表"聚多巴胺長循環納米藥物腫瘤治療體系"後的又一突破性工作。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項目的資助。西安交通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為本工作提供了大量測試表徵支持。

目前納米載體介導的腫瘤光治療,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光熱治療(PTT)和光動力治療(PDT)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光熱治療腫瘤短期效果好,光動力治療持續時間較長。但無論是PTT或者PDT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單模式治療難以徹底根除腫瘤。PTT和PDT協同治療既繼承了光治療毒性低、副作用小的優點,又能使兩種治療方式取長補短,是提高療效和減少毒副作用的有效策略。通常PTT和PDT協同治療的抑瘤率都大於95%,但腫瘤的後期復發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構建一種能降低腫瘤復發率的新型PTT/PDT協同治療納米藥物體系,對腫瘤後期研究和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腫瘤活性反饋式治療策略示意圖

眾所周知,腫瘤的後期復發絕大部分原因是前期治療時沒有徹底消除腫瘤細胞。納米藥物在腫瘤內有限的滲透深度和腫瘤內部的嚴重乏氧狀況顯著降低了PTT/PDT協同治療療效(PDT治療需要氧氣的支持)。西安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聚多巴胺(PDA)作為載體同時負載血紅蛋白(Hb提供氧氣)和光敏劑(Ce6)構建小尺寸的納米顆粒,再將小顆粒包裹進酸敏感PEG-PEI膠束中,表面再修飾能夠腫瘤靶向的透明質酸(HA)成為高滲透、酸敏釋放複合PTT/PDT協同治療納米載體。如圖所示,由於腫瘤的酸性環境,該納米體系在腫瘤部位釋放出具有深度穿透能力的小尺寸聚多巴胺顆粒滲透到腫瘤各個部位,在光照條件下聚多巴胺光熱治療、Ce6釋放活性氧光動力協同殺死腫瘤。血紅蛋白釋放氧氣的量根據腫瘤活性調節,腫瘤活性越高的區域酸性越強,血紅蛋白釋放氧氣的量越多,PDT治療強度也越高,反之亦然。這種根據腫瘤活性調節治療強度的反饋式治療策略使得在腫瘤的各個活性區域PTT/PDT協同治療都能發揮出最大的療效,腫瘤組織消除更乾淨,而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極低。體內抗腫瘤實驗顯示,該方法不僅對腫瘤的抑瘤率大於98%,而且小鼠60天腫瘤復發率僅為8.3%。

歡迎選擇西安交通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西安交通大學研招辦"頭條號

部分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提出光熱和光動力協同治療腫瘤新策略降低腫瘤...
    目前納米載體介導的腫瘤光治療,特別是具有代表性的光熱治療(PTT)和光動力治療(PDT)已取得了很大進展。光熱治療腫瘤短期效果好,光動力治療持續時間較長。但無論是PTT或者PDT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單模式治療難以徹底根除腫瘤。PTT和PDT協同治療既繼承了光治療毒性低、副作用小的優點,又能使兩種治療方式取長補短,是提高療效和減少毒副作用的有效策略。
  • 復旦腫瘤醫院:卵巢癌「三步化療法」降低患者復發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廣兆 溫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一套由復旦腫瘤醫院獨創的、較有效抑制晚期卵巢癌發展的新方法——三步化療法。
  • 【學術前沿】重大進展!王紅陽院士團隊揭示膽管癌精準治療新策略
    膽管癌惡性程度高,進展快,臨床就診時多屬晚期,且多已復發轉移,可手術率低;常規放化療對膽管癌的療效非常有限,在其他腫瘤中已顯示明確療效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在膽管癌中的嘗試也鮮見成功例子。
  • 上海專家探索創建「三步化療法」大幅降低卵巢癌高復發率
    接受「三步化療法」治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無病進展期顯著延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8日電 (記者 陳靜)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經過手術和一線化療,復發率仍極高。
  • 不斷創新的聯合免疫治療策略 或可有效防治腫瘤
    效應免疫細胞可以攻擊生長在手術無法治療的區域的癌細胞。此外,免疫治療優先針對腫瘤,而不是健康的細胞和組織。因此,副作用是可以治療的,比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要輕。最後,免疫治療與免疫記憶的產生有關,在治療結束後維持長期的抗腫瘤反應。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免疫治療可能是一種對抗癌症的新方法。細胞因子治療癌症在20世紀80年代的臨床試驗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 科研人員發現改善CAR-T細胞治療新方法
    該研究從T細胞信號轉導的基礎研究出發,提出了改善CAR-T細胞治療的新方法。T細胞是人體內抗腫瘤的天然戰士,依靠T細胞受體(TCR)識別腫瘤抗原。但不是所有的TCR都針對腫瘤抗原,因此人們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為T細胞裝上特異性識別腫瘤抗原的嵌合型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改造後的T細胞可以精準「擊殺」體內腫瘤細胞。
  • 肝癌免疫治療新突破!肝癌早期復發率降低,是否靠譜?
    手術治療肝癌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是在手術後5年內出現復發轉移的風險高達60%-70%。特別是在手術後2年內復發,佔了肝癌術後復發的2/3。但是在12月23日,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出,復旦大學的專家團隊針對肝癌進行了深度研究,發現了早期復發性肝癌的癌細胞具有更強的免疫逃逸特徵,也就是說早期肝癌更容易出現復發,就是因為這種癌細胞能夠逃脫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供給,再次尋找機會復發肝癌。
  • 降低29%復發風險!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再升級」
    他提出,HER2是有別於腫瘤大小、淋巴結及激素受體外的乳腺癌重要預後因子,HER2也是腫瘤復發和生存期長短的獨立預後因子。 可以說HER2的發現,是20世紀乳腺癌領域一項偉大的發現。HER2陽性乳腺癌的抗HER2治療,顯著改善了患者的PFS(無進展生存)及OS(總生存)。
  • APBMT2020 | 吳彤主任特邀大會發言: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CART細胞治療是近10年來快速興起的一種神奇的、強有力的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新療法,為免疫治療領域的突破性進展(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這一話題進行主題演講,分享團隊在CART治療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 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CART緩解後需要橋接造血幹細胞移植嗎?
  • 2020年腫瘤治療的新進展!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臨床腫瘤學科學基金等。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上海醫學院首屆青年學者論壇二等獎等 。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腫瘤研究學術會議之一,2020年第111屆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於4月27日-28日召開。腫瘤的發展日新月異,今日給大家盤點一下本次大會有哪些腫瘤有了新進展!
  • 可消滅實體腫瘤細胞!985高校專家提出納米抗癌新策略,成果已公開發表!
    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今年以來,學校在腫瘤研究領域不斷取得新成果,為人民生命健康貢獻"天大"力量。天大設計新型納米武器精準打擊癌細胞傳統癌症化療在靶向性、耐藥性、副作用、轉移復發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
  • 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中藥草果可顯著降低血糖
    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中藥草果可顯著降低血糖 2020-11-06 10:21: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5日發布消息稱,該所天然藥物新藥研發團隊陳紀軍研究組在天然源抗糖尿病藥物挖掘過程中
  • 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貝伐單抗是一種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阻斷腫瘤血管生成的人源單克隆抗體,貝伐單抗僅改善GBM無進展生存期,並不延長總生存期。至今尚無新的治療方法能夠延長GBM生存期。腫瘤免疫治療是利用自身免疫系統激活,殺滅腫瘤細胞。
  • 免疫 | 5年0復發,這個腫瘤疫苗厲害了
    這也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角:一種被稱為GP2的腫瘤疫苗,讓乳腺癌患者5年復發率為0,堪稱臨床治癒。       隨訪5年0復發,新興腫瘤疫苗帶來治癒希望       GP2疫苗是一種含有9個胺基酸的跨膜肽,來源於HER2/neu蛋白。
  • 卵巢癌復發率高達85%!術後長生存指南快收藏|NK細胞|卵巢癌|復發率...
    近幾年,隨著醫學對於預防癌症復發的重視,讓我們變得更加主動,目前,已獲批上市了專門針對化療後病情穩定和完全緩解患者的維持療法,如一線維持治療可用於BRCA突變且對鉑類化學療法有完全或部分反應的女性。這些維持療法可以幫助卵巢癌患者大大延長潛在復發時間。 PFS也稱為無進展生存期,是指治療後病情穩定,部分緩解或完全緩解的時間。
  • 樊嘉院士團隊獲新突破:首次揭示肝癌原發腫瘤和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
    我國每年新診斷的肝癌約佔全球一半以上,其發病率在我國惡性腫瘤中居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二位。目前,手術是肝癌根治性治療的最主要手段,但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高達60-70%。早期腫瘤復發是指手術後兩年內出現的復發,佔肝癌術後復發的三分之二以上,預後差。探索肝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相關機制,有助於發現更有效的肝癌治療新策略。
  • 知己知彼 優化免疫治療策略——乳腺癌免疫治療現狀及進展
    而腫瘤的發生會打亂這一平衡,最後往往是免疫抑制佔主導,導致腫瘤的逃逸和進展。在乳腺癌病灶中,免疫細胞的組成以T淋巴細胞為主(70%-80%),其次是B淋巴細胞(10%-20%)、巨噬細胞(5%-10%)、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5%)以及呈遞抗原的樹突狀細胞。
  • 腦膜瘤復發可以預測嗎?研究表明子結構可以可靠地預測腫瘤復發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腦膜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雖然通常是良性的,但約五分之一的腦膜瘤在手術切除後仍會復發。
  • 高博醫療集團北京博仁醫院: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新...
    2019年11月15日-17日,由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湖北省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血液科承辦的「2019臨床細胞免疫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大會」在美麗的江城武漢成功舉辦。本次大會聚焦血液病熱點話題,分設造血幹細胞移植論壇、細胞免疫治療論壇、淋巴瘤/骨髓瘤論壇及多場青年論壇,眾多血液腫瘤專家齊聚武漢,分享最新研究進展和臨床成果。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前兩年的魏則西事件不就是被所謂的腫瘤免疫治療所耽誤,而撒手人寰的嗎?腫瘤免疫治療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細胞治療質量控制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特聘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科研處副處長/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教授做客健康大河南演播室,請他給大家講一講腫瘤免疫治療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