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液能致人於死地,但也能治療心臟病和癌症!

2020-12-05 IT之家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通常毒液都是很危險的,但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是致命的毒液也可以拯救生命!

毒理學家佐爾坦·塔卡克斯(Zoltan Takacs)博士稱,毒液是地球上唯一進化選擇、可在一分鐘內殺死生命的分子!2015年,牛津大學熱帶醫學專家戴維·瓦雷爾(David Warrell)表示,每年大約有20萬人死於毒蛇咬傷。

新型抗蛇毒血清的研製工作仍在進行中,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在毒液中發現的毒素也可以幫助治療人類患者,一些以毒液為主要成分的藥物已投入使用,以下是用於造福人類的四種動物毒液:

1、蛇毒

卡託普利(Captopril)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被應用於治療高血壓和某些類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該藥物的主要成分來自於具竅蝮蛇毒液。

蛇毒涵蓋各種不同的毒液,一些蛇毒能夠快速致命,而另一些蛇毒作用慢,需要一些時間,大多數蛇通過毒牙釋放毒液,毒牙的作用方式與注射器相似,一旦毒牙刺入獵物身體,毒液就會通過牙齒直接進入獵物血液,唯一例外的是那些吐出毒液的蛇,例如:莫三比克射毒眼鏡蛇。

由於毒液種類較多,不同蛇類的潛在醫學價值也不相同,塔卡克斯解釋稱,蛇毒是用於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和心臟病發作的頂級藥物成分,它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類藥物的來源,可以說具竅蝮蛇比人類歷史上任何動物都拯救更多的生命。

2、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被列為一種瀕危物種,雖然當前其數量非常穩定,但是仍需做好物種保護工作,科莫多巨蜥的毒腺與蛇的毒腺工作原理不同,科莫多巨蜥使用的是一種毒液滲出法,而不同於蛇牙「注射器法」,當科莫多巨蜥咬住獵物時,毒液會從它的牙齒間多個囊狀結構中擠出來,毒液與獵物的血液混合在一起,防止傷口凝結,這就是為什麼獵物被攻擊後會持續流血,雖然科莫多巨蜥的毒液對於獵物是致命的,但是該毒液的抗凝血特性具有重要的醫學用途,它可用於治療中風、心臟病和肺栓塞

3、蠍子

噬魂蠍的毒液是比較有效的,依據2008年一項研究,每年至少有120萬人被蠍子螫傷,導致大約3250人死亡,雖然這種蠍子的名字令人感到恐怖,但是蠍子毒液在治療癌症方面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噬魂蠍強大的毒液含有一種叫做綠毒素的物質,這種毒素正被開發用於診斷癌症和治療腫瘤的輸導系統。

4、北部短尾鼩鼱

由於北部短尾鼩鼱不會冬眠,在每年冬季的幾個月裡,其數量大幅減少,毒液在哺乳動物中並不多見,雖然鼩鼱體內毒液不足以殺死一個人,但會導致疼痛和身體腫脹。

分泌毒液的鼩鼱未引起民眾的注意,但頗受科學家的青睞,原因是它的毒液正在被科學家研製,用於治療癌症。

塔卡克斯稱,這是可能實現的,因為一些腫瘤細胞能傳達一種分子,該分子結構與毒素的天然目標非常相似,通過利用這種相似性,將毒素轉化為治療或者診斷癌症的藥物似乎是可行的方案。

相關焦點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
    近年來,科學家致力研製新型抗蛇毒血清,然而研究人員發現毒液中的毒素也可以幫助治療其他疾病,一些基於毒液的藥物正在被人們使用。大多數蛇是通過類似注射器的毒牙釋放毒液,一旦毒牙刺入受害者肉體,毒液就會由牙齒釋放進入受害者血液。此外,還有吐出毒液的蛇類,例如:莫三比克的眼鏡蛇(Naja mossambica)。由於蛇毒種類很多,不同種類蛇的醫學應用各有不同,當前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使用了從蛇上提取的毒液。塔卡克斯解釋稱,蛇毒液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是治療心臟病的頂級藥物。
  • 動物毒液可怕但也能造福人類:蛇毒治療心臟病-動物,毒液 ——快...
    此外,還有吐出毒液的蛇類,例如:莫三比克的眼鏡蛇(Naja mossambica)。由於蛇毒種類很多,不同種類蛇的醫學應用各有不同,當前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使用了從蛇上提取的毒液。塔卡克斯解釋稱,蛇毒液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是治療心臟病的頂級藥物。
  • 吃辣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
    根據上周以數字形式呈現的初步研究,經常食用辣椒的人死於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可能會 「顯著降低」。這項最新研究涉及分析數千項現有研究,最終調取了多個國家57萬多人的健康和飲食記錄數據。研究人員比較了吃辣椒的人與沒有吃辣椒的人,發現這種辛辣的蔬菜與一些潛在的好處有關。當與不吃辣椒的人相比時,研究發現,那些吃辣椒的人因心血管原因導致的死亡減少了26%,全因死亡率減少了25%,因癌症死亡減少了23%。
  • 世界上最危險的螞蟻——傑克跳蟻,不用毒液卻能致人死地
    但是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螞蟻都是溫柔和人畜無害的。生活在亞馬遜河流流域周圍的行軍蟻就是一個可怕的存在,憑藉著可怕的數量橫掃周圍的一切蟲類,比行軍蟻數量更加的恐怖的是矛蟻,它們擁有著比行軍蟻更加恐怖的額數量,所有周圍的一切生物都需要小心,不然就會被它們以數量優勢消滅。但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並不是行軍蟻和矛蟻,而是一種名為「傑克跳蟻」的螞蟻!
  • 研究:澳洲蟾蜍毒液能殺死前列腺癌細胞
    中國日報網9月17日報導(信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澳大利亞劇毒蟾蜍甘蔗蟾蜍的毒液能殺死前列腺癌細胞,同時能保留健康細胞。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帕裡克博士(Harendra Parekh)表示,一名學生發現了澳洲蟾蜍也有類似中華蟾蜍的藥用價值。
  • 動物的毒液如何推動醫學進步?
    當龍的下顎夾在獵物上時,毒液從龍齒間的多個「麻袋」中擠出來。毒液與獵物的血液混合併防止其凝結。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的獵物在襲擊後繼續流血的原因。這種毒液雖然致命,但其抗凝特性是其潛在醫學用途的關鍵。這些毒素可用於治療中風,心臟病發作和肺栓塞,所有這些均可源自血塊。
  • 深海中的「巨仙子」,體重達400斤,釋放的毒液能致人死亡
    但是,你能想到嗎?有一種水母,它們攜帶毒液,科學家都怕它。你了解水母嗎?在介紹這種隨身攜帶毒液的水母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水母大家族。大家對水母的了解可能止於表面,畢竟我們鮮少見到它們,它們很少出現在人類的生活區域。另外,大家了解水母的方式多為閱讀書籍了解或者查閱網上資料了解,這些方式雖然方便快捷,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接下來,便跟著筆者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水母。
  • 深海中的「巨仙子」,體重達400斤,釋放的毒液能致人死亡
    但是,你能想到嗎?有一種水母,它們攜帶毒液,科學家都怕它。如果水母允許被私人飼養的話,相信很多人會對它們寵愛有加。以人體為例,在大多數情況下,若被水母蜇傷,短時間內傷口會出現灼痛、發紅等現象,但只要及時敷上消炎藥或者用食醋塗抹,幾天過後,紅腫感和疼痛感便會慢慢消失。但是,若被野村水母蜇傷,不僅會出現疼痛、紅腫等情況,甚至可能出現休克,更嚴重時可能致人死亡。野村水母的毒液為何如此可怕?
  • 藍環章魚 —— 一口致人死亡
    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於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毒性:藍環章魚與箱水母是兩種最毒的海洋生物,它體內的毒液可以在發作後數分鐘內置人於死地,醫學上仍未有解毒的方法。人被這種章魚蜇刺後幾乎沒有疼痛感,一個小時後,毒性才開始發作。幸運的是藍環章魚並不好鬥,很少攻擊人類。
  • 毒蛇毒液的藥用價值
    在人們的日常觀念中,蛇毒是一種可致人死亡的可怕毒液,但其實蛇毒還可以應用在其他方面。通過現代科學手段,蛇毒的部分成分可被提取、分離、純化、加工,在醫學上的應用研究也越來越廣泛。目前已經發現蛇毒分為三類:神經毒、血液循環毒和混合毒。被毒蛇咬傷之後,毒液會迅速進入到人體皮下組織或者肌肉組織。毒液產生的影響非常明顯,並且發病快速,治療毒蛇咬傷講究時效性,因此被毒蛇咬傷要及時進行治療,情況一旦惡化,就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那麼被毒蛇咬傷之後該如何取得救治呢?目前,抗蛇毒血清是蛇毒救治中最有效的特異性治療藥物之一。
  • 世界上最大蜥蜴的毒液,能幫助人類治療致命疾病
    據澳大利亞ABC電視臺8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昆士蘭的副教授Bryan Fry發現,世界上最大蜥蜴科莫多巨蜥的毒液,可以被用作治療和預防危及人類性命的血凝塊。其實在11年前,科學家們才發現有些蜥蜴是有毒性的,它們的毒素可以引起人類皮膚的疼痛和腫脹。
  • 雞心螺,不僅有起效最快的毒液,還有比嗎啡更強效的止痛劑
    不過,讓雞心螺出名的不是帶有獨特圖案的螺殼,而是見血封喉的劇毒毒液。 雞心螺毒,起效最快的毒液,幾秒內就讓中毒的魚兒停止掙扎,等待被食。雞心螺毒的毒性毫不遜色於它的速度,1毫克毒液就致成年人於死地。
  • 心臟病藥物治療能讓斑塊縮小嗎
    核心提示:心臟病患者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0%以上,需要做支架,如果堵塞面積過大,支架不能完全撐開,可以做搭橋繞過堵塞血管。狹窄率低於70%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防止狹窄,從而避免支架。   山東讀者雷先生問:我今年51歲,患有心血管疾病,去年由於胸悶疼痛住院治療,出院後今年1月CT檢查結果是:左主幹未見異常,左前降支中段見非鈣化斑塊形成,管腔狹窄約70%。影像診斷:左前降支中段見非鈣化斑塊形成,管腔中度狹窄。請問如果不做手術,通過用藥治療能否使斑塊逐漸變小?
  • 不妨試試阿司匹林:或許能治療重症新冠肺炎
    由於凝血似乎是病情嚴重的徵兆,或者說是能致人於死地的新冠病毒的特徵,周博士和馬茲菲開始研究阿司匹林(一種能阻止血栓形成的血液稀釋藥物)是否有助於改善預後情況。周博士解釋說:「阿司匹林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血小板藥物。」血小板是血細胞碎片,激活後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凝塊。
  • 《毒液》20個彩蛋解析:毒液不吃人,與蜘蛛俠聯動
    電影中艾迪與毒液達成協定,其中一條就是毒液不能吃人,而毒液似乎也答應了,那麼毒液為什麼會喜歡吃人呢?事實上,毒液並不是喜歡吃人,而是喜歡吃人腦內分泌的苯乙胺,苯乙胺是一種刺激人類大腦的化學物質。而這一物質後來毒液發現在巧克力中也能獲取,因此毒液也特別喜歡吃巧克力。
  • 王海打假範圍越來越大,究竟是「乘勝追擊」還是「致人死地」
    王海打假範圍越來越大,究竟是「乘勝追擊」還是「致人死地」?辛巴「假燕窩」事件暫告一段落,最終辛巴履行一賠三方案,粉絲得到了相應的補償,這算不算辛巴給粉絲創造的一份福利呢!本來以為事情到此打住,但是打假鬥士王海卻不這麼認為,因為憑藉職業打假人的嗅覺,他知道有更大的瓜等著他曝。這不,王海又把辛巴之前銷售過的進口乳膠枕頭,賓利授權的月餅,和沒有馬油的馬油皂一併拿來曝光了。這個瓜簡直太勁爆了,原來除了燕窩,還有這麼多的料等著。
  • 《自然—遺傳學》:兩遺傳變異致人衰老更快
  • 心臟居然能進行「光合作用」!為心臟病治療提供全新思路
    作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心臟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血管堵塞導致的供氧不足而造成的,現在全球每年約有600萬人因心臟病突發死亡。但目前,除了服用藥物溶解血栓,或者植入血管支架外,並無其他有效治癒方法。圖丨接受細菌治療過後的小鼠心臟既然心臟病突發導致死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心肌缺氧。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能主動為心臟細胞提供氧氣?
  • 偏方能治療癌症?真的有效?
    前兩天我們小編就看到了一條新聞:有一些癌症晚期患者在吃一種給狗驅蟲的藥,用來治療癌症。   看完這篇報導後,覺得很荒謬,為什麼他們會相信這種不靠譜的方式呢?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 第一,病急亂投醫。
  • 美國首次發現可殺死人的「大黃蜂」 毒液數量是蜜蜂的7倍
    綽號為「殺手大黃蜂」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黃蜂,身長可達6.4釐米,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致人死亡。而且,它還會襲殺蜜蜂,並用蜜蜂軀體餵養後代。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昆蟲學家正在計劃消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