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發 徐豔
僅日照就有十餘人上當
水能變汽油?普通人一聽就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在香港籍男子陳某的鼓吹和每月最低15%返利的誘惑下,50多名受害者5個月時間內先後投資380多萬元。等他們發現這是陷阱時,已經落得個血本無歸。
事情要從2011年9月說起,一個名為 「華爾街新能源環球基金投資公司」的網站上線了,這家公司的負責人陳某是香港人,自稱是留美博士,已經成功研製出了水動力汽車,且已在國家相關部門立項,和上海市公交總公司籤訂了改裝協議,即將拿到上海市政府的3億元改裝補貼。因公司準備在美國上市,現在正對外發行原始股,等公司上市後,所有人手中持有的原始股會得到最低15%高額利息。
「高科技」加上「高利潤」,很多群眾信以為真,紛紛投資,僅山東省日照市就有10餘人上當。
2012年2月,「華爾街新能源環球基金投資公司」網站突然打不開了,隨後陸續有受害人到日照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支隊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後,發現該案件涉及全國10餘個省市。
同年2月20日,專案民警在上海一家賓館將陳某在內地的同夥韓某抓獲。6天後,民警在深圳羅湖口岸將企圖出境的陳某抓獲。
陳某被抓後,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受害者紛紛到日照討要投資,但投資者的血汗錢早已被嫌疑人揮霍一空。
「合伙人」也曾是受害者
韓某落網後,很快向民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韓某,女,50歲,湖北人。她在認識陳某前,在當地就是一專門在網上搜尋投資機會的「領頭人」。
2011年9月,韓某在網上無意中發現了 「華爾街新能源環球基金投資公司」網站,並先期投資了7000元,按照網頁信息標榜的投資返現標準,100天後韓某可以連本帶息收到12000元,但那天她只收到了12000元的「電子幣」。
而此時,遠在香港的陳某一直在尋找一個「合作人」,韓某的人脈和機靈讓陳某覺得韓某就是他要找的合適人選。於是陳某便告訴韓某,只要她能發展下線投資,就可以將帳戶的「電子幣」兌換成人民幣。
就這樣,韓某在陳某的指使下,開始大量吸收投資者投資。投資者交錢後,陳某或韓某在網站上為其註冊會員帳號,「華爾街新能源環球基金投資公司」根據投資款每日返還相應的電子幣到投資者的網絡帳號,投資者每天所獲的返利,只是不斷增長的電子幣 「數字」,要想將電子幣兌換成人民幣,就必須不斷發展下線。
「留美博士」不懂英文
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陳某落網後,面對民警的審問始終拒不交代,還一直不斷向民警吹噓自己的身份地位是如何顯赫,曾受過多個國家總統的親自接見,聲稱自己是留美博士,總公司就坐落在夏威夷。可當民警問他「夏威夷」用英文怎麼說時,陳某要麼轉移話題,要麼閉口不答。
民警降低難度,繼續提問陳某一些常見的英語單詞,陳某都說不知道。一個留美博士怎麼連常用英語單詞都不會?
自陳某落網後,辦案民警就開始了艱難的調查取證,先後遠赴深圳、包頭、呼和浩特、巴彥淖爾等地對所掌握的80餘名受害者進行調查取證,同時也藉助 「跨區域辦案協作平臺」在全國多個地市發起協查,逐漸查清了犯罪嫌疑人的涉案資金流向,取得了認定涉案資金的第一手證據,最終確定了50餘名受害人、涉案資金380餘萬元。
今年10月16日,因為警方證據確鑿,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陳某在拒不交代的情況下最終因涉嫌非法集資詐騙被東港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罰金30萬元。另一涉案嫌疑人韓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