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肄業「90後」3個月詐騙千萬元

2020-11-29 騰訊網

□本社記者 薛應軍

「檢察官,請問律師的『律』怎麼寫?」

會見「丁偉」那天,北京驕陽如火,案件承辦檢察官那娜及檢察官助理王美沒想到3個月成功集資詐騙2500餘萬元,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800餘萬元的「90後理財公司老闆」問的第一句話是如何寫「律」字。

儘管提訊之前,那娜、王美早已對涉案當事人的資料爛熟於心,但讓已有多年辦案經驗的她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名「90後理財公司老闆」,不但文化水平不高,而且還長著一張稍顯稚嫩的「娃娃臉」。

小學輟學者

成「理財公司老闆」

「他未成年就出來打工了,每年回家一兩次,常常『報喜不報憂』,和家裡人溝通很少。」據王美介紹,丁偉,原名曹某某,東北人,1991年生,小學六年級肄業,出身農民家庭。

該案承辦檢察官說,據曹某某父親介紹,他未滿18周歲,便離開家鄉外出務工,先後幹過飯店服務員、小區寬帶安裝服務員、車間流水線工人等,2012年到北京投靠姐姐。

「他在江蘇某公司打工多年,但並未攢下多少積蓄,聽說在北京某理財公司做銷售業務員的姐姐憑著『拉人做投資』,一年就能賺幾十萬元,於是就辭掉工作來到北京。」承辦檢察官說,曹某某雖未接受過專業金融知識學習,但在姐姐「言傳身教」下很快便「上手」了。

打電話、發傳單,利用網絡社交平臺等拉人做投資。在「投資圈老人」姐姐的影響下,曹某某很快業務做得「風生水起」。短短兩年時間,姐弟倆輕鬆攢下近百萬元業務提成款。但每天看到大量的投資人,將一筆筆錢轉入理財公司帳戶,曹某某不再滿足於做業務員。

2015年10月,深諳理財公司「竅門」的曹某某,通過網絡平臺租賃他人身份證件,化名「丁偉」,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了投資理財公司,並開設了銀行對公帳戶,在北京朝陽區一處CBD商務區租賃了辦公室,聘用了財務、行政、銷售等工作人員。

「對公業務都冒用了他人身份信息。」承辦檢察官說,據曾在曹某某公司擔任投資總監的一名工作人員供述,曹某某為公司幕後總經理,該公司銷售團隊一度曾達到40多人。但曹某某說「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信息是他在網上花5000元買的」。

為方便業務開展,曹某某還在三個不同第三方支付平臺辦理了5臺POS機,關聯到其實際控制的3個銀行帳戶,然後他又找到之前一起在其他理財公司做銷售的同事,成立了三個銷售團隊,按職級劃分為銷售總監、經理、業務員。至此,曹某某公司正式開始運營。

吸金2500餘萬元的空殼公司

曹某某到底是如何進行詐騙的?

案件承辦檢察官說,成立公司後,曹某某專門從網絡上下載列印了偽造的公司私募基金投資運營資質,並在公司張貼展示,還將他曾工作過的江蘇某公司,包裝為需要融資的理財項目(該融資項目與私募基金資質完全不相關)。

曹某某為省錢,直接在網絡上下載列印了沒有文號的上述資質證件,但他向公司員工、客戶介紹稱,上述公司主要生產石油管道,擬開拓國際市場,據前期調研,該管道出口後,售價可達國內的2倍。期間,為了取得業務員、投資人的信任,2016年元旦期間,曹某某以項目考察為名,親自去上述公司拍攝了車間、廠房等照片作為宣傳材料。

曹某某到底是如何獲取投資者信任的?承辦檢察官說,警方偵查發現,他們除利用在原公司積累的人脈資源外,還設置了高額收益回報,並做足了「表面文章」。「他們利用原客戶對自己的信任及高額的投資收益回報,吸引了大量他們曾服務過的客戶到現在公司投資。」

收益到底有多高?承辦檢察官說,按照曹某某的規劃,客戶投資3個月,月平均返息2%,年化利率24%;投資6個月,月平均返息3%,年化利率36%。即投資100元,3個月後,可得利息6元,按年計算利息24元;6個月後,可得利息9元,按年計算利息達36元。同時,曹某某抓住投資人關注投資安全性心理,不但偽造了一份其他公司對其投資項目的擔保函,還宣稱其理財項目都是3個月、6個月即可還本付息,時間短、安全性高。

「這還不算『現場返利』或所謂『折算投資』的獎勵的情況。比如,你實際投資11萬元,現場返還你1萬元,或你通過POS機實際支付10萬元,但公司開收據給你算實際投資11萬元。」案件承辦檢察官稱,這種高額收益誘惑了很多投資人,「有的人把準備給自己子女買房結婚的錢投了進去,有的人把自己養老的錢投了進去,有的人自己投了不算還拉親戚朋友投資進去。」

但終究紙裡包不住火,高額的公司運營成本、客戶返息、業務員提成等,在第一批投資還本期到來之際,曹某某的公司資金鍊斷裂。2016年3月,自稱正在外考察項目的曹某某突然接到公司員工電話,曾負責辦公場所裝修的公司再次上門索要裝修尾款、房東也再次催促繳納房租。更重要的是,這些消息很快通過當天前往公司考察的投資客戶迅速擴散出去。

被法院認定投資302萬元的馮某同樣很快得到了這個消息,他立即找到了介紹自己前往該公司投資的銷售總監,但銷售總監很快也聯繫不上曹某某了。無奈之下,這位銷售總監帶領馮某等多位投資人,前往公安機關報案。2016年5月24日,曹某某的姐姐被抓。

得知姐姐被抓,曹某某慌了神,他悄悄回到北京繼續「重操舊業」,在其他「理財公司」做業務員拉投資。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認定,帶領馮某等投資人報案的銷售總監涉案。後經該銷售總監舉報始知,涉案「投資理財公司」幕後老闆為曹某某,遂將其列為網上追逃人員。

不久,曹某某接到老家父親電話,其父在電話中耐心勸導曹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爭取能寬大處理。曹某某聽從父親教誨後,於2017年2月20日到公安機關主動投案。

然而,主動到案的曹某某開始堅稱自己被人利用,對投資項目情況毫不知情。最終在確鑿的證據面前,檢察官多次對其進行釋法說理,曹某某心理逐漸發生了動搖。2017年7月,一個悶熱難耐的黃昏,曹某某突然問檢察官:「我現在這個罪名能判死刑嗎?」「是不是判了無期徒刑會限制減刑」。檢察官耐心解答後,曹某某如釋重負。

「檢察官,我想重新說。」得到檢察官同意後,曹某某如實供述了其作案動機、作案過程及錢款去向後,並表示「悔不當初」,還說這三個月時間過得很快,一切就像一場夢。

2017年11月1日,經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依法審查並提起公訴,法院一審以集資詐騙罪判處曹某某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罰金40萬元。

2018年2月6日,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他小學肄業卻身家千萬 有十幾套房
    > 他小學肄業卻身家千萬
  • 團夥借投資平臺騙上億元 「大師」實為小學肄業
    團夥借投資平臺騙上億元 「大師」實為小學肄業 2017-08-15誰也沒有想到這些主動找上門的「大師」竟是小學肄業的三無人員,而所謂的專業人士都是統一包裝後的「畫皮」,投資也是只虧不賺,直到血本無歸。  近日,記者從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了解到,新吳警方歷經兩個多月,遠赴廣州打掉一個通過網上推廣,誘騙客戶進行網上平臺現貨交易的詐騙團夥,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38名,受害者涉及全國多個省市區,涉案金額上億元。
  • 小學實施學分制,不滿80學分將「肄業」
    近日,武漢某小學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小學學分制。多開32門校本課程,修不滿規定學分「肄業」,學校要求:修不滿80學分「肄業」。  語數外學了,還要學經典、練書法,如果還有興趣可以選擇學習葫蘆絲、主持、圍棋等課程,都學了才能畢業。昨日,積玉橋學校小學部在武漢率先啟動了與高中課改極為相似的素質學分制教學方案。
  • 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屢遭詐騙 受害者損失數千萬元
    澳大利亞中國留學生屢成詐騙目標 受害者已損失數千萬元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 英媒稱,在澳大利亞的中國人身陷精心策劃的詐騙案,受害者們已經支付了超過900萬澳元(1澳元約合4.93元人民幣),而中國的留學生屢屢中招。
  • 90後「花託」團夥詐騙獲刑 借女色騙受害人買花
    中新浙江網5月9日電(記者胡豐盛 通訊員葉文興)浙江麗水一犯罪團夥為非法獲利,幹起「花託」的勾當。5月8日,團夥中的胡某被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違法所得,退賠被害人。
  • 【芥末晚報】清華教授被騙千萬細節;班主任缺職業幸福感;貝爾科教...
    【芥末晚報】清華教授被騙千萬細節;班主任缺職業幸福感;貝爾科教獲8000多萬元融資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 趙本山的粉墨人生:初小肄業卻是遼寧大學二人轉教授
    原標題:趙本山的粉墨人生導讀:今年1月16日,記者就股東變更問題向本山傳媒藝術總監、新聞發言人劉雙平求證:「這是否意味著趙本山已著手淡出本山傳媒?」劉沉默良久後發來簡訊婉拒正面回應,僅稱「感謝關注,我不在瀋陽,以後有機會再合作」。
  • 3騙子虛構期刊網站 只有小學學歷敢寫碩博論文
    閩南網4月30日訊 看著專業的期刊網站,熟悉論文刊物的客服,這代寫代發論文的事,看著靠譜。10多名碩士生、博士生信了,給網站匯去10萬多元,卻從未看到過論文。他們不知道,與他們大談碩博論文的客服,其實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網站是花200元建的假貨,學術刊物資料都來自網絡。  27日,廈門思明警方在晉江將3名騙子抓獲,此案真相大白。
  • 教育整頓·治庸·安邊丨玉溪電信網絡詐騙警情通報(12月28日-1月3日)
    玉溪市每周電信網絡詐騙警情通報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日 上周,玉溪市發生的部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如下,請大家提高警惕,相互提醒。1 12月31日,江川雄關的普某某接到一個辦理貸款的電話,對方以普某某有不良記錄為由,要求轉帳刷徵信,被騙30000元。2 12月31日,新平平掌鄉的李某接到陌生微信添加好友,問其是否需要貸款,李某點擊對方發來的連結下載APP並填寫資料,後對方以銀行卡卡號填寫錯誤,要交解凍費為由,騙取26000元。
  • 遇到這些事,千萬別信,警惕網絡詐騙~
    :大慶市民被騙2萬元10月20日,沈女士剛下班,突然接到60-021開頭的電話,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民警。對方表示,讓沈女士到ATM機轉款兩萬元,他們能幫忙處理。被嚇昏頭腦的沈女士只想著快點解決事情,當即給對方轉帳兩萬元。剛轉完錢,對方又打來電話稱,這件事辦起來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讓沈女士再轉兩萬元,沈女士這才意識到事情不對,立刻到公安機關報了警。
  • 每經10點丨MSCI:首創股份等4隻個股已從指數中剔除;電信網絡詐騙...
    每經編輯:胡玲1丨MSCI:首創股份、浙能電力、雅戈爾、ST康美已從指數中剔除MSCI中國區研究主管魏震8月6日晚間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表示,基於可投資性方面的考量,MSCI在6月剔除了4隻個股,包含首創股份、浙能電力、雅戈爾、ST康美(康美藥業)。
  • 銀行卡賣給詐騙團夥後,3人截留上百萬詐騙款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11月25日,記者從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11月24日,德陽什邡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董某、李某、馬某涉嫌犯盜竊罪一案。據悉,三人是將個人辦理的銀行卡賣給詐騙團夥後,再上演了一出年度「碟中諜」,把詐騙團夥的贓款截留了。
  • 新區公安局連續阻斷3起電信網絡詐騙
    自「斷卡」專項行動部署開展以來,蘭州新區公安立足轄區實際,持續加大電信詐騙宣傳力度。近日,蘭州新區公安局中川東區派出所連續阻斷3起電信網絡詐騙,有效避免了群眾經濟損失。
  • 鬼步舞走進鄉村小學,90後校長跳嗨了
    ,90後校長李後東帶領學生在操場上大跳鬼步舞,看起來非常魔性。李後東2015年參加工作,先後在農村教學點、鎮中心小學、中心校任教,如今年輕能幹的他已是六營小學的校長。    李後東來到六營小學任職以來,一直覺得學生的活力沒有完全激發出來,就萌生了帶領學生跳鬼步舞的想法,他跟著視頻學會舞步後就當上了學生們的舞蹈教練。
  • 360金融反詐實驗室報告:假冒借貸APP電詐90後受騙佔近一半
    2020年1月該騙局較上月下降54.1%,2月增長率則攀升至35%,並衍生出會員費、高級會員費等詐騙新託詞,同時通過社交軟體和假冒APP渠道實施詐騙的比例均上升。 2月騙局增長35% 受害者遭遇連續詐騙比重上升9%自去年9月假冒借貸APP騙局出現以來,360金融反詐實驗室便密切追蹤該騙局並通過多渠道提醒公眾預防詐騙。
  • 90後不結婚,就為了封殺20後?說明你根本就不了解90後
    再過不到6個月,20後就要出生了,他們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這不是開玩笑,真的,主要就是畫風有那麼點不對而已。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騷氣」的評論?,我們只要看完這屆的90後的成長經歷便可窺得一二了。
  • 本科肄業也算是個文憑?那本科學士是個學歷還是學位?
    有很多的大學生,入學的時候只知道自己是考上了本科,而都不知道學位證書是個什麼玩意兒。難道不是本科畢業就免費送一個學士學位的嗎?說到這,相信大家都很疑惑,我們說的學位和學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居然有人為了一個學位證而選擇延遲畢業?也部分人怎麼拿到肄業證書就沒讀下去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解釋一下這些證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又有什麼用?
  • 羅田縣希望小學90後校長方榮
    方榮:傳遞「希望」的「90後」校長。視頻剪輯:劉喆從湖北黃岡到大別山區羅田縣勝利鎮,車程要3個多小時。在這個小鎮的北部,更靠近大別山深處的地方,坐落著全國第四所、湖北省第一所希望小學:羅田縣希望小學。今年29歲的方榮,是這所小學的校長,也是這所小學曾經的學生。
  • 電信詐騙案件分析報告(第30期) - 反電信詐騙 - 漢中市人民政府
    市反詐中心勸阻群眾3173人次,勸阻資金69.7萬元,封停涉嫌詐騙QQ號碼634個。總共被騙3.8萬餘元。殺豬盤類詐騙詐騙手法:詐騙分子首先通過網絡社交工具(QQ、微信、陌陌、抖音、soul等)、簡訊、網頁上發布推廣股票、外匯、期貨、虛擬貨幣等投資理財的信息。
  • 男子大學肄業11年後重新考入高校
    他沒有將肄業的事告訴家裡,只說要留在西安考研。在城中村租了一間房後,他靠著父母每月寄來的500元生活費,每天10個多小時日夜不分泡在網上玩遊戲。錢不夠了就打電話回家要錢。遠在松滋的父親早已下崗,家中每個月的收入不過1000多元。2008年6月,母親來到西安,找到學校後才發覺兒子連本科畢業證都沒拿到!為了支撐兒子的求學夢,家裡已花了上十萬元。心碎的母親,沒有跟他說一句話,掉頭回了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