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陪5歲女兒弱視訓練 每晚去醫院堅持百餘天

2020-12-08 騰訊網

從2017年12月到今天的一百多天裡,每天晚上六點多,在鳳城一路到自強西路五公裡多的路上,都會出現兩個疾馳的身影:一個年輕的媽媽騎著電動車,後面坐著一個背著書包的小姑娘,從不間斷,風雪無阻。

這是張女士載著5歲的小女兒劉佳佳(化名),前往位於自強西路上的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進行弱視矯正訓練。去年下半年,佳佳雙眼查出散光與弱視,需要每天在醫院做矯正訓練,張女士只能六點下班後才能帶孩子過來,為此,為了這雙眼睛的未來更清晰,她和孩子的主管醫護一起,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加班「陪練」!

斜著看琴譜引起媽媽注意

佳佳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學鋼琴,沒學多久張女士就發現孩子看琴譜時總習慣側著臉看過去,這種情況發生了幾次之後她就覺得可能是孩子的眼睛出現問題了。於是趕緊帶孩子就近去了家醫院做了檢查,果然不出她所料:佳佳雙眼均查出散光和弱視。從沒聽說過這種眼病的張女士當時都急哭了,和孩子爸爸開始了解和打聽關於這方面眼病的情況。去了好幾家醫院,但對治療方案都不太滿意,最後經人介紹帶孩子來到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斜視及小兒眼科,找到了在治療小孩眼病方面更有經驗的程鷺主任。

孩子散光被忽視,引起弱視

程鷺主任對佳佳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證實了之前的診斷:雙眼散光、弱視。「一般有散光的患者都會表現出來側視症。如果散光度數超過200或250度就會引起弱視。這個孩子可能出生就有散光,但一直沒有被重視,後來就引起了弱視。」程鷺主任對於佳佳的情況,做了詳細介紹,並針對檢查結果,配了合適的矯正眼鏡,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按療程進行個性化矯正訓練,並定期複查,根據階段性矯正結果調整訓練方法。

程鷺主任在門診

醫護每天加班,極力配合治療時間

佳佳媽媽對程主任專業詳盡的治療方案非常信任,但是需要長期且每天堅持來醫院進行的矯正訓練讓她犯了愁:她和佳佳爸爸平時需要上班,下午六點多才能帶孩子趕過來,矯正訓練至少得一小時,而醫院的訓練室護士如果按常規這個時間都已經下班了。

「對於治療弱視來說,六歲以後就比較困難了,不能再因其他主觀因素耽誤孩子治療。我們科室也經常會遇到不能按點來陪孩子做訓練的家長,所以我們考慮到大家的情況會適當延長訓練室的下班時間,儘量讓每位患者都得到治療。」對於比別的孩子可能都要晚來的佳佳,程鷺主任和護士協商後,每天會加班到保證佳佳完成當天矯正訓練。

「對於程主任和護士們對我們的這種特殊的照顧很感動,她們都能堅持每天加班陪我們訓練,我跟孩子更應該堅持了!」佳佳媽媽有些激動地說到。於是從去年12月開始,張女士每天都在下班後帶佳佳過來治療,每天訓練室的護士都會在等她們,認真地給她逐一安排訓練內容,並細心指導,直到當天的訓練全部結束。

為了讓孩子的眼睛得到最理想的恢復,佳佳媽媽和科室訓練室的護士們至今已經連續加班一百餘天了,包括去年寒冬的幾場大雪也堅持來。當然,也離不開孩子自己的堅持。

正在做弱視矯正訓練的佳佳

多留意孩子眼睛,散光弱視儘早治療

佳佳在堅持矯正訓練的同時,還要定期接受複查。程鷺主任會根據階段性的檢查結果對她的後續訓練做出適當調整。比較可喜的是,從目前來看佳佳的視力及雙眼視功能已經有了很好的恢復,相信通過接下來的治療會更為理想。

散光、斜弱視是比單純的近視危害更大的眼疾,但並不被家長們重視,因為初期的隱匿性往往被忽視。散光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引起弱視,弱視的最大危害是患兒不僅視力低下,而且沒有完善的雙眼視功能,沒有精細的立體視覺,不能準確地判斷物體的方位和遠近,如果不及時防治,視力便會永久低下,給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對於這種情況,程鷺主任提醒各位家長,如果孩子有側視、眯眼、頻繁眨眼等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確診要及時治療。3歲到6歲是弱視訓練的黃金年齡段,治療效果最為理想,嚴格按照治療方案進行矯正並定期複查大多都會治癒。隨著年齡增長視覺發育趨於成熟,6歲以後治療就會越來越困難了。

相關焦點

  • 6歲弱視女童視力三個月從0.25提升至0.8 這三點很關鍵
    醫院專家李曉檸診斷為,雙眼屈光不正,左眼屈光參差性弱視。根據薈薈的檢查情況,李曉檸給予了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屈光遠視矯正+視覺訓練+家庭遮蓋。在詢問薈薈基本情況時,發現薈薈在平常學習中經常會把「q」寫成「p」名字也會寫反,個性化的在訓練中加入了「視覺空間」的訓練。 經過20次的訓練,薈薈的視力從0.3提升到了0.5。
  • 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母親,一個月有20天一起睡
    前些天,方女士打進85100000熱線,她說看到快報上外孫為外婆搞小發明的報導,想到自己和媽媽。「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
  • 1歲慧貞發燒39.5度,鹹素媛不讓去醫院,堅持用豆腐冰敷退熱
    鹹素媛一點都沒發覺到女兒的異樣,反而是陳華發現了女兒頭髮燙。這個媽媽真的不稱職,眼裡只有工作和賺錢,沒有花一點心思在女兒身上。體溫計一量發現已經發燒到了39.5度。有過孩子的朋友都知道,小孩子發燒38.5度以上是要吃退燒藥的。38.5度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溫。這也是最基本的常識。
  • 看不清未必是近視 小心弱視找上孩子
    紅網時刻6月5日訊(通訊員 張維夏 肖茜予)孩子上課「看不清黑板」一定是近視嗎?不一定!家住陶家山社區的劉女士帶著8歲的女兒到湖南省人民醫院眼二科眼視光中心配鏡,說孩子眼睛近視了,看不清黑板。但經過檢查後發現,孩子並不是近視,而是「弱視」,且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視力恢復效果可能不理想。得知結果,劉女士很疑惑:「孩子看不清不是近視嗎?
  • 7歲女兒做了C14檢測,母親很不安
    8月2日,網友 「母親在憤怒」發帖「7歲女兒要被輻射6萬年……」稱7歲的女兒得了急性腸胃炎,就醫時,大夫讓孩子做了C14檢測。回到家後,得知這是一項輻射性檢查,她心裡萬般不安。  一天時間,該帖的點擊率就超過44萬。
  •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
    宜昌孩子弱視近視怎麼辦?看看眼科專家怎麼說!(宜昌近視兒童孩子哪裡治療,宜昌弱視孩子能治好嗎,宜昌弱視治療哪家醫院好)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爸媽已經開始提倡「科學育兒」,但再怎麼嚴謹和細心,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孩子成長上的難題。
  • 治療弱視 3~7歲為最佳時期
    原標題:治療弱視 3~7歲為最佳時期   除了影響顏值,斜視、弱視對於職業選擇、日常生活等都會造成影響。如何矯正斜視、弱視?記者就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採訪了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眼科主任周利曉。
  • 8歲確診真性近視150度以後,我都做了些什麼?
    每次25分鐘提醒的時候,暖暖就離開書桌,喝喝水、抓抓小貓、去陽臺上看看遠方。讓緊張的睫狀肌休息一下。 2.每天堅持白天的戶外運動1小時 這個我之前在文章裡也解釋過。戶外運動,除了能看6米以外的遠處,讓睫狀肌得到放鬆以外,還能讓眼睛適當的攝入大自然中的紫外線。
  • 菏澤華廈眼科醫院曹素燕:撥雲見日,終結眼睛斜弱視
    斜弱視矯正,無數患者在曹主任治療後,不但告別了眼疾,更是開啟自己自信、明亮的人生。菏澤華廈眼科醫院斜弱視矯治專家、小兒眼科學科帶頭人、副主任醫師曹素燕主任是山東省康復醫學會委員,從事眼科工作近20年,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專業論文多篇。曾在省級眼科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兩家醫院進修工作3年。具有豐富的臨床手術經驗。
  • 一歲女兒患上藥物性耳聾 一聲「媽媽」來之不易
    在1 歲多的時候,爸爸抱著雯雯,計恩芳拿著撥浪鼓搖晃,叫著雯雯、雯雯,可女兒似乎無視了這一舉動,不笑也不看。夫妻倆來回試了好幾遍,撥浪鼓都吸引不了女兒的目光。第一次將女兒帶到醫院檢查,結果讓兩人震驚了。「藥物性耳聾!」這是計恩芳第一次聽說,可愛的女兒竟然是一個耳聾患者,而她能回憶起的女兒症狀起因,大約是女兒不滿一歲時,曾發燒不止,持續了一周多,最終靠藥物控制住。
  • 母親突患白血病四處求醫 女兒捐獻骨髓為母續命「只要能救媽媽,抽...
    家住鹹豐縣高樂山鎮杉樹園村的21歲女孩張譽靚,以超乎尋常的勇氣抽骨髓,捐造血幹細胞,為苦苦與白血病抗爭的母親帶去生命的希望。張譽靚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近日,她在網上發起了滴水籌,只為救自己48歲的媽媽李秋香。去年年底,常年在深圳務工的李秋香突然覺得四肢乏力,去醫院檢查,發現血小板偏低。但當時正值母親病危,所以她沒有仔細檢查就回到鹹豐老家照顧母親。
  • 杭州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媽媽 一個月有20天陪她一起睡...
    都市快報訊 前些天,方女士打進熱線,她說看到外孫為外婆搞小發明的報導,想到自己和媽媽。「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
  • 你清楚近視與弱視的區別在哪裡?
    你清楚近視與弱視的區別在哪裡?弱視與近視根本不是一種病,各自的發病原因、症狀都完全不同,因此,治療的方式也完全不同。那麼,近視與弱視的區別有哪些呢,為了幫助大家理解認識,我們請泰恆眼科醫院的眼科專家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講解,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迎接新生命和活到100歲
    不同於一般人60歲退休的慣例,他堅持到74歲才離開樂團,而且堅持每天練習拉琴。 談及突然走紅,他曾有些「不好意思」:「拉了一輩子小提琴都沒什麼名氣,只是個普通的演奏員,卻因為這張照片成了名人,受到大家的關注。」出院後的王欣仍堅持每日正常演奏訓練,不過因為已近90歲高齡,體力和精力很難恢復到年輕時候的狀態了。
  • 愛眼日:3D技術幫助弱視兒童重獲「立體感」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毛偉豪、孟菁)弱視是兒童眼病發病率中排名第二的疾病,患兒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不僅視力低下,還將一輩子生活在一個近乎平面的世界,沒有立體感。在國內臨床使用近5年的視感知覺3D系統,被證明可有效幫助弱視兒童恢復良好的雙眼視覺功能,重獲「立體感」。
  • 腦出血驚險十餘天后:母親打敗了死亡,但她指著女兒叫弟弟名字
    母親在縣醫院做了一天高壓氧倉,做的時候可能非常難受,但母親偶爾能說清「你」「吃飯」這樣的詞了,一句話裡有了一個關鍵詞,對我們理解母親的意圖很有幫助,我和父親開心不已。可縣醫院只有這一個康復項目,我們轉到了市裡最出名的康復醫院,他們的康復訓練非常系統,有恢復腦神經的藥物,有語言康復師,還有行動康復師,但花費較高。
  • 孩子弱視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恐終身不愈!
    專家普遍認為弱視的危害大於近視,因為單純的近視在驗光配鏡後的矯正視力即可達到正常,不需要其他治療。而弱視則不同,如不及時治療(戴鏡及弱視訓練),患眼的視力將會永久低下。 弱視如何得到有效治療 01 把握治療黃金期 一般兒童12歲以後,視功能已發育完善,這個年齡再治療,視力就不容易提高,精細的立體視覺更無法建立。
  • 楊冪前公公曝7歲小糯米近況,網友:楊冪一年沒去香港看女兒了?
    小糯米今年7歲。7年前,楊冪在香港某醫院生下了她,因為是在端午節前一天生的,所以小名就叫「小糯米」,也有「甜甜蜜蜜,永遠粘著爸爸媽媽」的意思。04生下小糯米那年,楊冪28歲,女兒的到來並沒有打亂楊冪在事業上不斷突破的規劃,她估計也沒有想過從此退隱娛樂圈,守著女兒做相夫教子的全職媽媽。其實這一點,從楊冪在香港生下女兒就能看出。
  • 菏澤華廈眼科醫院曹素燕:工作近20年,斜弱視矯正界的專家
    11月11日,做完斜視矯正手術的小李(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和菏澤華廈眼科醫院小兒眼科主任曹素燕告別,開心地走了。斜弱視矯正,無數患者在曹素燕治療後,不但告別了眼疾,更是開啟自己自信、明亮的人生。曹素燕是是菏澤華廈眼科醫院斜弱視矯治專家、小兒眼科學科帶頭人、副主任醫師,是山東省康復醫學會委員,從事眼科工作近20年,在國家級刊物發表專業論文多篇。
  •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2019-04-01 18:27: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