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琳(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自稱被無線電波控制了,這是孩童囈語,還是奇幻小說裡的超能力?
儘管我們生活在一個電磁波無處不在的世界,但被電波控制思想和身體仍是匪夷所思的。在精神科臨床,卻常常會遇到這樣的訴說。
一、真實案例
丁丁(化名)是一個快遞小哥,年輕又害羞,工作簡單也很辛苦,但他一直做得都很好。
3個月前,父親發現丁丁出現一些變化:完全不能與人說話,工作上難以與同事交流;送快遞時也不能專心,差點出交通事故;回到家中更是悶悶不樂,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父親問他怎麼了,但他什麼都不肯說。父親只好帶丁丁來到醫院。
在醫生面前,雖然丁丁依然拘謹,但還是慢慢分享了自己的心事。
他說,感覺自己的大腦會突然變得混亂,身體也會突然不舒服,因為有一種奇怪的無線電波在控制自己。
他很想擺脫這種控制,卻無能為力。他會因為受無線電波的影響突然想跳起來,情緒激動,因此無法繼續工作。
電波在家裡也會控制自己,令他頭痛、胃痛。本來就內向的丁丁變得更加煩惱,不願意與人講話。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小結
在醫學上,丁丁的症狀屬於「物理影響妄想」,即認為自己的精神活動均受到外力幹擾、控制、支配等,或認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軀體,產生種種不舒服的感覺。
患者對這種體驗的解釋往往是,受到某種儀器的影響,而這些體驗常伴有明顯的不自主感、被控制感、假性幻覺,構成一種叫「精神自動症」的表現。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精神自動症」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徵性症狀之一,但這不代表一定是精神分裂症,需要進行必要的臨床檢查和鑑別診斷,才可以確診。
醫生結合病史、精神檢查和輔助檢查,最後診斷丁丁是精神分裂症。
經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丁丁很快就不再感受到無線電波的控制,能正常與人溝通交流了。
醫生特別叮囑他:雖然你的症狀有所好轉,但請記住,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並不是一個短期的過程,在症狀緩解後還要維持治療不少於兩年。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堅持,定期複查、隨訪非常重要。
不要隨隨便便地停藥或不規律服藥,否則很容易復發,而復發後的治療時間會更長。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