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的危害大家應該都知道,但依然有些人會依賴它,希望通過抽菸來緩解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其實緩解壓力也只是一時的,只不過是香菸裡面的尼古丁刺激到大腦的神經系統,讓人感受到一時的放鬆而已,回到生活中依然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
在中國,菸民的數量龐大,每位老菸民都信奉一句話:飯後一支煙,快活似神仙。
有些菸民被另一些打著戒菸噱頭的非傳統香菸吸引,如電子菸、「低焦油香菸」、「淡味香菸」。認為既可以過一過這個「癮」,又不會對身體傷害,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電子菸等非常規香菸不是煙?
有研究表明,吸菸的人比不吸菸的人,患慢性阻塞性肺部問題的機率高2-4倍,患肺癌的機率高4-6倍。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戒菸的輔助產品,電子菸就是最熱門的替代品。
可是,電子菸的煙油與器具沒有監管,無法確切得知煙霧和蒸汽的主要成分是什麼,這也使得電子菸成為現在明令禁止的產品。
電子菸由儲液管和霧化器構成,用吸水性材料製成的油棉將液體送到金屬線圈,加熱後形成小的蒸汽液滴吸入肺部。為了增加電子菸的口感,裡面還添加了蔬菜甘油,它能產生大量的煙霧,讓人產生抽菸的幻覺。
電子菸中還存有丙二醇,雖然它是安全的,但在液態噴霧中會成為過敏原,導致頭痛、頭暈、睏倦。甚至在電子菸中,含有和普通香菸一樣的尼古丁,液態的尼古丁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比顆粒狀尼古丁更大,輕者嘔吐,重者抽搐。
早前哈佛大學就對電子菸做了研究,發現有75%的電子菸都含有二乙醯增味劑,它的口味類似於黃油,但它可造成呼吸道疾病——爆米花肺。
爆米花肺又稱為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其損害是不可逆的,輕則呼吸受阻,重則肺組織纖維化,喪失肺部基本功能,可見二乙醯對肺部的傷害不比尼古丁輕。
除了電子菸,記住這兩種煙,就算菸癮再大,也別碰
1、掐滅過的煙
對於一些想戒菸的人,一般菸癮來了之後點上一根吸幾口過過癮就把它掐滅,等到下次菸癮犯的時候再繼續點上,這樣雖然節省但是這種吸法最傷肺了。
因為香菸點過一次,口水沾到上面容易滋生細菌,等到下次點燃的時候這些細菌就會隨著煙和尼古丁一起進入人的五臟六腑,給肺帶來很大的傷害。建議菸癮再大,這種掐滅過的煙都要少吸。
2、細煙
直白地說,同時抽一口細煙或者普通的香菸的話,如果它們當中的成分相同,那麼吸一口細煙的危害比我們吸一口普通香菸的危害更大。
但是對於一些菸癮大的人來說,不管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會覺得細煙沒有普通的香菸抽得過癮,這個時候就會多吸幾口細煙,總之不管細煙還是普通香菸,對我們的身體都有傷害,最好不要碰。
那如何保護我們的肺部呢?
肺容易受內外因素損害,是人體最易失守的防線。
因此在飲食上,要以潤為主,若不注意秋季保護肺部,冬天就可能因為不適應寒冷而生病。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有提到一組經方,其中包括食材:胖大海、羅漢果、決明子、枇杷葉、甘草等。
胖大海
《本草綱目拾遺》:有記載,胖大海性寒,味甘,歸肺、大腸經,因其遇水侵泡膨脹成海綿狀而得名,分布於廣東湛江、海南、廣東東興、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各家論述張壽頤:"此藥亦曰大發:以其一得沸水,即裂皮發脹,幾盈一甌故也,近人用之,性溫,故能散寒風,然其味極談,微含甘意,決不如此。
羅漢果
羅漢果在我國多本醫書上都有有記載:《嶺南採藥錄》:"味甘。"《廣西中藥志》:"性涼,無毒,入肺、脾二經。"
平時可以通過泡水的方式服用,具有潤肺,開音等作用,現代醫學表明,羅漢果營養價值豐富,乾果含糖30%左右,蛋白質10%左右,每100克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 100毫克。其果仁含油量高達40%,而且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亞油酸,約佔70%左右。
枇杷葉
枇杷葉在各本中醫書上有記載《別錄》:"味苦,平,無毒。"歸經入肺、胃經。
《重慶堂隨筆》:枇杷葉,凡風溫、溫熱、暑、燥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肅治節;香而不燥,凡溼溫、疫癘、穢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氣而廓中州。
《本草》但云其下氣治嗽宛,則偉績未彰,故發明之。
甘草:味甘,性平,歸肺、心、脾、胃經。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具有益氣等。
將胖大海、羅漢果、決明子、枇杷葉、甘草組合在一起,效果更甚。
如果讓我們自己去尋找那麼多原材料,然後自己製作、加工那肯定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對於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來說無疑是不太可能的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現成的茶包,每種原材料都能看得見,天然植物、人工摘取、自然曬制,經過合理的比例搭配,讓你喝的更加放心
不添加其他物質
無硫燻過程,自然存放
拿在手裡都是真材實料。
單獨茶包包裝,讓你使用更方便,攜帶更便利
無論是在家還是辦公室,就算是出差,也能隨時隨地享受一杯熱飲
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僅需三步:投茶、倒水、品飲
投茶:取一茶包放入杯中
倒水:導入150毫升左右的熱水
品飲:靜置2-3分鐘,即可飲用。
可以反覆衝泡2—3次
而秋天真是燥氣盛行的時候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尤其需要保護好我們的肺部
肺好、呼吸好
這樣才能為我們全身提供足夠的氧氣
而我們人體是離不開氧氣的
讓身體各個部位維持正常的工作
參考資料:[1]《中醫基礎理論》 孫廣仁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2]《秋冬咳嗽 知名中醫談養肺護肺妙招》,羊城晚報,2018-11-20[3]《老中醫總結秋季養肺16個三字經,要牢記》,360個人圖書館,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