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倍望遠鏡能看清4公裡外嗎?剛入手的德國蔡司詳細測評

2020-12-02 騰訊網

很多人不知道45倍鏡的概念是什麼,通俗的理解就是4500米處的物體,用45倍鏡觀察和普通人站在距離一百米處的效果類似。但是實際生活中,我們碰到的大多數望遠鏡都無法完全達到設定倍數的效果。觀測效果除了與製造工藝有關,還與周圍天氣環境有關,在晴朗無霧霾的環境下,觀測效果會更好。

很多人會疑惑,45倍鏡能否清晰看到4公裡外的實物,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大多數望遠鏡並不能在這個距離進行正常觀測,這個距離常常會發生失真、模糊、色彩變化的顯像。

為了驗證驗證失真現象是否會在蔡司鏡頭上出現,我今天入手了一款德國蔡司的18-45x65望遠鏡。收到貨物後,打開發現這款望遠鏡的外包裝十分簡單,就是一個普通的紙盒子,正面是蔡司的logo,側面為型號、製造商和生產地址。盒子裡包括說明書、保修卡、防塵蓋、擦鏡布和望遠鏡本身主體。

蔡司望遠鏡包裝

這款望遠鏡長度為39.5cm,屬於一般望遠鏡的體型大小。

長度40cm

質量為1235克,相比較於40cm的體型來說,這個質量很合適,非常適合雙手持握。雖然不是很重,但是長時間持握依然會感到勞累,建議外出觀測時帶上三腳架。

質量1235克

物鏡採用口碑較好的蓮花鍍膜,在反光設計上有點成果,如果不是正對著鏡頭,幾乎看不到反射的光源,這點是很多綠膜無法達到的效果。

物鏡採用蓮花鍍膜工藝

目鏡同樣是蓮花鍍膜,鏡框比很大,測試了一下,上鏡速度很快,移動時也不會出現較大延遲。在觀察較遠距離目標時,才會出現稍許的延遲。

目鏡採用蓮花鍍膜工藝

這是配備三腳架時的連接口。

三腳架連接口

現在我們來到了市區絕佳的望遠鏡觀測點,天氣十分晴朗,可見度也很高,溫度舒適,拿來望遠鏡觀測也是件十分愜意的享受。

準備觀測120米處的指示牌

可以看到,120米處的路牌被完美地顯示了出來,甚至欄杆上的劃痕也十分清晰。影像效果十分完美,邊緣銳化十分到位,色彩也基本百分百還原了實際情況,整個觀測過程未出現任何失真和模糊。

畫面清晰,邊緣銳化合理

現在我們把鏡頭對向了3000米處的路口,下圖中黑色方框內所示,路口以及行人幾乎無法再用肉眼辨認,細節更是無法察覺。

準備觀察3000米處的路口

鏡頭下,3000米處的物體幾乎就在眼前,標誌牌、行人、車牌號都近乎完美得呈現在我們視線裡(保存原圖觀看)。顏色依然鮮豔,物體還原度高,邊緣銳化依然十分到位。

行人、車輛、指示牌顯示清晰

最後,我們把鏡頭對向了4000米處的位置,圖中黑色方框內的高樓吊塔,在肉眼中十分渺小,幾乎只能辨認出輪廓,如果想要再繼續觀測更多細節幾乎是不能做到的事情。

準備觀察4000米處的高樓吊塔

我把望遠倍數調到最大即45倍時,發現幾乎無法辨認的工作吊塔竟然近乎完美地展示了出來。通過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吊塔上的鋼索結構、工作狀態、運動軌跡,甚至下方吊物的繩索也能十分清晰地觀察。

這個情景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震撼,除了震撼幾乎無法再找出其他的感受和形容詞。震撼於望遠鏡的強大功能時,也為這片美麗富饒的大陸深深感動,這裡就是一片生機勃勃、廣闊無垠的精神家園、人類樂土。

45倍鏡下,吊塔顯像完美

這次測試,有力地證明了45倍鏡可以清晰觀察4000米處的情景。生活中,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顆充滿敬畏和善於觀察的心,如此才能在這唯一走一遭的機會裡,體會到這個太過精彩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揭秘:他能看清1.6公裡以外的細小螢火蟲,是怎麼「練成」的?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於1990年4月24號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飛上太空,並把目前世界上最複雜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送入離地球61 0公裡的軌道。哈勃太空望遠鏡長13米,重10噸,直徑4.3米。在太空運行3個月後,這架望遠鏡的超拋光鏡面、攝像機和其他儀器將陸續把一系列以前從未見過的離地球億萬公裡遠的星球的圖像和數據流穩定地送到地面觀察站。哈勃太空望遠鏡是由美國和歐洲空間局的專家共同研究出來的。之所以這樣命名,是為了紀念美國已故的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哈勃是河外天文學和宇宙膨脹理論創始人之一。這個望遠鏡耗資15億美元,估計每年維修費用也要花上2億美元。
  • 能目睹黑洞真容的事件視界望遠鏡有多強?能看清月亮上的一個棒球
    這次要揭曉的兩個黑洞是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和M87星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黑洞的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M87星系中心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30億倍(一說為64億倍),這兩個黑洞雖然質量巨大,但是由於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想看清它們的真面目可並不容易,人馬座a*距離我們約2.6萬光年,M87中心黑洞距離我們約5700萬光年,一般的天文望遠鏡都是辦不到的
  • 國產望遠鏡能看多遠?一個入門新手的自白
    筆者從小受戰爭片的影響,特別想擁有一個望遠鏡。那時家裡窮,父母沒錢給我買玩具,因此每次看到小夥伴手中的玩具望遠鏡都讓我羨慕不已。98年去部隊當了兵,在一次外出購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地攤上賣的那種看上去是紅色鏡片的望遠鏡,賣家說是從俄羅斯進口的軍用望遠鏡,由於我剛從學校畢業入伍,思想單純便相信了他,拿出了三個月的津貼100多元買下。
  • 現在最高級的天文望遠鏡能夠看到外星球表面嗎?
    能不能看到星球表面,關鍵還是這個星球距離有多遠。這個問題所謂「星球表面」有些模糊,不準確。月球算星球嗎?火星算星球嗎?木星土星算星球嗎?太陽算星球嗎?還有所謂「表面」也很含糊,是要求什麼樣子就算看到表面呢?現代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太陽系所有行星的表面,但也只能夠看到一個模糊的小球,最大的矮行星冥王星只能夠看到幾個像素。
  • 上班族學生黨必備德國Zeiss「蔡司」防藍光眼鏡大人小孩都能用!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來自德國 Zeiss「蔡司」的新款防藍光眼鏡—可有效阻擋紫外線、過濾有害藍光,且可見光透射比超過96%,阿貝數高達58,讓成像更清晰、色彩更準確。蔡司多年一直專注於各種光學鏡片、設備,包括眼鏡片、攝影和電影鏡頭、顯微鏡、醫療技術、雙筒望遠鏡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等光學產品的開發和生產。
  • 現在最高級的天文望遠鏡能夠看到外星球表面嗎?
    月球當然就更清晰了,不但有上百艘無人探測器到過月球,做過詳細的勘察,而且還有12個人登錄過月表,不但拍攝回了大量照片,還帶回了幾百公斤的月巖月壤,使人類對地外星球有了直觀的認識。我們現在的望遠鏡可以看到億萬光年距離的天體,但無法看到細節。
  • 在2200光年外能看到秦漢盛世嗎?或需要口徑268.4億公裡的望遠鏡
    就算我們到達了距離地球2200光年外的地方,我們也無法通過我們的眼睛直接看到秦漢盛世。我們眼睛的分辨本領不支持我們這麼做,我們需要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地球本身是一個不發光的星球,我們所看到的地球實際上是通過太陽反射光線後才使得我們能夠看到的。
  • 蔡司Terra望遠鏡 不懼惡劣天氣讓細節觸目可及
    望遠鏡放大倍率為10×25,那麼這些數據到底代表著什麼呢?前面的數字代表望遠鏡的放大倍率,相當於你觀察10米距離遠的目標的時候,它就在我們肉眼1米遠這樣距離的目標。後邊的是通光直徑,也就是物鏡的鏡片的直徑。一般來說口徑大一些且倍數高一些的望遠鏡辨別能力高一些。Terra具有10 倍放大倍率提供廣闊視野,同時保證穩定成像。
  • 如果太陽系外的星球有外星人,要用多大的望遠鏡才能看清?
    將多個射電望遠鏡有效地組合使它們能夠信息共享,從而像一個超大型的射電望遠鏡一樣工作,有效組合口徑為36km(單個望遠鏡的發射面可移動,組合口徑最大可達36km)也就是說,在極遠的L處有一直徑為S的物體,該物體相對於望遠鏡的張角約為:θ=S/L,只有當S/L>λ/D,才能看清該物體。
  • 能從40公裡外看清一枚硬幣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用來幹什麼
    在軌30年,拍攝了數百萬張照片後,哈勃已經達到了它能觀測到的最遠宇宙的極限。哈勃最遠的觀測是於2016年拍攝的GNZ11星系,該星系位於320億光年外,但因宇宙的膨脹,它的光是134億年前發出的。雖然這是大爆炸後僅四百萬年,哈勃卻因其可觀測的波長範圍有限,再也無法看到更遠的東西了。
  • 45-225放大倍率 星特朗80EQ天文望遠鏡
    星特朗PowerSeeker 80EQ是星特朗一款性能較為實用的天文望遠鏡。該望遠鏡憑藉星特朗公司雄厚的技術基礎和精湛的製造工藝,質量和性能卓爾不群。採用折射式工作原理,擁有45-225倍的放大倍率,能讓你盡情放縱在遠景欣賞上。
  • 600倍望遠鏡能看多遠?用望遠鏡看4000米外的山頂,畫面太震撼
    600倍望遠鏡能看多遠?用望遠鏡看4000米外的山頂,畫面太震撼望遠鏡大家應該都知道吧,遠處的景象在望遠鏡的作用下都會清晰可見,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望遠鏡又是比較平常的,它的放大倍數並不高,大家想像一下,600倍望遠鏡能看多遠?用望遠鏡看4000米外的山頂,畫面太震撼。
  • 有了它手機秒變望遠鏡!40倍放大超清晰,不輸華為Mate 30?
    為了看跨年煙花,守在人擠人的最前排憋尿一整天;好不容易搶到演唱會門票,卻只能在看臺聽大合唱,啥也看不清;總想拍個《動物世界》級的大片,往往剛抬腳就把小動物嚇得四散奔逃......要是手機能看得更遠一點就好了。這個想法,經常用手機拍照的朋友應該都有過。但手機畢竟不是專門用來拍照的東西,想得附加分,就得多給錢。
  • 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數十億光年外的星系,為什麼看不到一個星球的表面?
    能不能看到星球表面,關鍵還是這個星球距離有多遠。這個問題所謂「星球表面」有些模糊,不準確。月球算星球嗎?火星算星球嗎?木星土星算星球嗎?太陽算星球嗎?這些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都能夠看到表面。如果要看清楚星球上一個砂礫的樣子,目前還沒有什麼望遠鏡能夠看清楚,即便是月球表面,也無法看清楚上面的砂礫,這就像我們在地球上看物體,我們能夠看到幾十公裡的一座山,看到10公裡的一顆大樹,看到幾公裡外的一座高樓,但能夠看清楚10米遠的一隻螞蟻嗎?能夠看到手掌上一個細菌嗎?
  • 上海虹橋火車站制高點裝2臺電子望遠鏡:能看清1公裡內人臉
    上海虹橋火車站制高點裝2臺電子望遠鏡:能看清1公裡內人臉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2015-05-04 09:58 來源
  • 用20倍望遠鏡能看到多遠的星球?這是忽悠人的?
    用20倍望遠鏡能看到多遠的星球?事實上,望遠鏡的參數不以倍率為標準,而是以口徑為標準。至於能看到多遠,這與天體本身的大小和亮度有關。網上那些賣望遠鏡的JS通常會鼓吹能放大多少倍多少倍,其實這沒有什麼意義,這是忽悠人的。
  • 鑑賞戰場千裡眼——軍用望遠鏡
    單眼望遠鏡望遠鏡是許多優秀將官的珍愛之物。周恩來在蘇區一直使用的是一具8倍蔡司,彭德懷使用的是繳獲敵軍的6倍蔡司軍用望遠鏡。粟裕大將特別喜歡望遠鏡、指北針、地圖。毛澤東主席直到建國之後,到外地巡視一直使用戰爭年代所獲的美制6倍望遠鏡。
  •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深度體驗
    測評概述:這篇文章會儘量減少非必要的開箱曬圖,重點分享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這款產品的使用體驗,回答以下問題:對星特朗SCTW-80的總體評價,便攜性如何?安裝調試方便嗎,紅點尋星與光學尋星哪個更好用?
  • 2020 蔡司勝利 SF 32mm雙筒望遠鏡 試用感受
    4而蔡司的話,由於蔡司傳統的設計觀念,或者說不願意和EL為伍,邊緣成像類似SF42,畫質在邊緣有點鬆散,但是在白天仍然保持了良好的觀感。打個比方,120m市場內,兩者基本相同,而SF多出來的10米內,蔡司堅持了自己的風格。當然,這個設計風格,不是優缺點,EL可以做到的,憑著蔡司的實力也能做到,只不過蔡司不願意仿罷了。夜間看星點,也能作證,在90%的範圍內,SF可以基本保持。
  • 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數十億光年外的星系,為什麼看不到一個星球的...
    能不能看到星球表面,關鍵還是這個星球距離有多遠。 這個問題所謂「星球表面」有些模糊,不準確。月球算星球嗎?火星算星球嗎?木星土星算星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