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盲從意識會淹沒個體的理性,個人一旦將自己歸入該群體,其原本獨立的理性就會被群體的無知瘋狂所淹沒。」
——《烏合之眾》
你的選擇,值得敬佩
「專科生不是大學生」,這是前幾年很普遍卻也很扎心的一句話。但實際上,他們中有很多人都很優秀,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高考失利,無奈只能選擇專科就讀。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人對專科生抱有偏見,在這種偏見之下,專科生在社會上生存愈發艱難,也因此,有很多專科生都選擇通過考研的方法提升自我。
然而,即使如此,還有人嘲笑著這部分努力考研的專科人群,笑他們「螳臂當車」,笑他們「多此一舉」。
在此,想送給所有專升本或是非全日制本科準備讀研的人士一句話:嘲諷你的,都是你周圍不如你的,你的選擇,有識之士都會贊同,包括你。
身處專科院校還願意去奮鬥考研的人,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並且願意付出努力來彌補的人,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
專科考研,這條路走得通嗎?
很多人會說,如今本科考研難度都那麼大,何況專科考研?
誠然,這是事實。但正是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認為不行的,他在今後的很多情境下都會是「不行」,而堅信可以的,他有很大的概率通過奮鬥實現學歷的提升,即使沒有,那也是人生一種抹不去的文化底蘊。
據悉,中域教育有一位58歲的考研學員。他的身份是一名醫生,雖然上了年紀,但看近幾年的私人診所都掛上了研究生學歷證書,深感自己優勢不顯,因此想要在技術之外更進一步,去考個醫學研究生,一番衡量之後選擇了在醫考領域有先天優勢的中域考研,也因此,在他的努力之下拿到了那張薄薄的但又極具分量的研究生證書。
不要以為這種上年紀考研的案例很極端,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如果這幾年有關注過新聞,想必各位應該有人還記得當年出現在南充自考考場的楊德風女士,以73歲高齡考取文憑,還立下了「再花三年考中藥研究生」的誓言。雖然5年過去了,不知這位令人敬佩的老人如今是怎樣的情況,但她當年的一番話至今回想起來都令人觸動:「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愛學習的人。人,要有知識,才受人尊敬。」
考研的難度固然大,但它抵不過你的決心。
專科考研,需要報班嗎?
說話回來,想必每一位勇於擺脫他人異樣眼光,勇敢走上考研之路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專科考研,需要報班嗎?
其實,考研報不報班,無非就是兩點:能否帶來幫助、費用能夠承受得起。
基於前文我們所提到的58歲成功考研案例,筆者以中域考研來為大家做一個分析,五個方向明晰需求:
對於找不到真題的人群,小班制教學,一對一專業課輔導,根據報考方向為學員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料和真題。
對於不會擇校的人群,中域考研有專業的老師提供擇校分析服務,用科學的數據幫助學員選擇心儀且合適的學校。
對於基礎薄弱的人群,純應試輔導,專業課劃重點,考點預測等方式顯得更為有力。
對於自制力差的人群,配上班主任跟班服務,起到督學的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約束作用。
對於無處答疑的人群,老師、同學、上岸人士,所有的班級資源都將會是薄弱環節的提分關鍵。
所以說,報不報班,完全是在自己對需求和費用直接的一個衡量上,如果自己在上述五個方面中佔了兩條以上,那麼筆者的建議還是有選擇性的報班吧,如果這五方面自己的沒有,那麼,祝君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