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認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儒家倡導「仁義禮智信」,朱熹提出「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從古至今,義是人們公認的道德文明的關鍵基因,並通過行為外化為品格。在東陽人的身上,「以義為先、義利並舉」的特質非常鮮明,湧現了眾多能人義士。此次參加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對「義」也有著獨到深刻的理解。
「義是鄉情滿懷、回報桑梓。」市政協農工界委員金俊傑說,這是他對「義」字體會最深刻的一點。「我們農工黨東陽市委會在市特殊教育學校、佐村鎮石橋村和西營村,設了3個『同心實踐基地』。特別是市特殊教育學校同心基地,已經走過了30餘年,農工黨東陽市委會堅持為師生義務體檢、捐款捐物,精心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金俊傑說,自己是東陽中學的教師,全程參與了東陽中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成立,校友們以及各界社會愛心人士對東中的情懷,對東陽教育發展的關心讓人感動。儘管許多校友早已畢業甚至早已在外工作生活多年,但他們一直與東中緊緊相連,牽繫著他們和母校的就是「義」。
「義是義利兼濟、回饋社會。」這是市政協經濟界委員、浙江浪人工藝品股份有限公司金勝經營企業18年來一直堅持的理念。從創辦企業開始,他堅持每月11日發工資,從不拖欠。「哪個月因為資金回籠不到位,我就去借錢發工資。借錢只是打亂了我一個人的計劃,但是拖欠了工資就打亂了幾百名工人的計劃,孰輕孰重一目了然。」而且,只要哪個員工家裡出現困難,他都會第一時間出手相助,因為他覺得企業要生存發展就離不開工人,所以一個員工都不能落下。
金勝的「義」不僅僅表現在對員工的關懷上,他還積極回饋社會。除了給南馬鎮慈善協會捐款,前段時間他還特地聯合另外兩家企業給慰問環衛工人,還踴躍參與社會活動……「企業不是生活在真空裡,企業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回饋社會是應該的。」
「義是敬業奉公、為情為義。」市人大代表、湖溪鎮鎮西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明在任職的9年時間裡,全身心地撲在村莊建設上,村莊面貌改變翻天覆地。爐莊小城鎮環境整治、馬上橋研學基地開發、黃大戶十美村創建,等等。對3個自然村的各項工作,他都自己蹲點督促,每天的工作都是高強度。誰能想到他在前幾年還做過大手術,因為休養時間不夠,他還留下了說話嘴巴就發麻的後遺症。「作為鎮西人,為村莊奉獻是應該的,看著村莊發展越來越好,還成立了6支村義工隊,就滿是成就感和榮譽感。」
「義是勇擔使命、心懷大義。」今年68歲的市人大代表、虎鹿鎮孫宅村黨支部書記曹德其不服老,敢啃硬骨頭。2018年在曹宅自然村被評為「最美村」後,曹德其發誓要把曾經的「最差村」孫宅自然村拉進「最美」行列。通過7個月的努力,2019年,孫宅自然村如願被評為「十美村」。在村莊建設中,曹德其不僅自動帶頭捐款,還多方發動村民捐款,曹宅自然村20戶村民,每戶都自願捐出2萬元,這份「義」令人動容。「我覺得『義』首先要做好本分,踏踏實實把事情做好;其次要發揮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把義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成為有愛的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