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死忠粉,想靠氫燃料彎道超車特斯拉

2021-01-21 虎嗅APP


全面復刻特斯拉軌跡


從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崔沃·米爾頓有多想成為氫能源車裡的特斯拉。電動車企特斯拉2003年創辦時採用這一命名,是為了致敬傳奇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而米爾頓2014年創業時也宣布向尼古拉·特斯拉致敬,只不過是用了這位科學家的名字。


但尼古拉可不是山寨企業。就在上周,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鳳凰城的氫燃料車企尼古拉在納斯達克上市了,股票代碼NKLA,雖然一輛車都還沒交付,股價依然大幅飆升,市值更高達130億美元。


與其他創業公司不同,尼古拉並不是通過首次公開募股上市,而是收購了前通用汽車副董事長格斯基的上市公司VectoIQ,通過借殼的方式實現迅速上市。格斯基也是尼古拉的董事會成員。


尼古拉從創辦到上市用了六年時間,38歲的創始人米爾頓因此身價40億美元,成為全球氫燃料領域的億萬富翁。而當初特斯拉從創辦到上市走了七年,至少已經開始交付Roadster跑車,上市那天伊隆·馬斯克剛滿39歲。


米爾頓從不掩飾自己對馬斯克的著迷——後者既是他的創業偶像,也是他的直接競爭對手,還是他拿來營銷的手段。他承認自己長期關注馬斯克的一言一行。


米爾頓的壯碩身材看起來和馬斯克有著幾分神似,甚至他的狂妄也和馬斯克如出一轍。「自從尼古拉推出第一輛氫能源半掛卡車,世界都在支持氫能源,追隨我們的方向。曾經被視為未來能源的氫能源,已經成為了眼下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家真正改變世界的企業。」


米爾頓從來沒有上過大學,但他從小就對機械技術有著狂熱。2010年,年僅29歲的米爾頓在猶他州創辦了一家天然氣卡車技術公司,並在2014年出售給了Worthington。隨後他帶著創業夥伴一道創辦了尼古拉。和馬斯克類似的是,米爾頓也是一個技術狂人,他幾乎每天都在和尼古拉的工程師一起工作。


切入氫燃料重卡市場


和特斯拉相比,尼古拉選擇了不同的切入市場,做的是電動和氫燃料卡車。競爭對手既包括了傳統能源的重型卡車,也包括了特斯拉在2017年發布的電動卡車Semi。


實際上,米爾頓剛創業的時候想做的是電動重卡,但隨後則將重心轉向了氫燃料車輛。雖然他的偶像馬斯克公開嘲諷氫燃料車的想法很愚蠢,但米爾頓卻認為這才是未來的汽車方向。



去年4月,尼古拉正式發布了自重9噸的Class 8級別氫燃料半掛卡車Nicola One,動力1000匹馬力,拖動18輪重卡,續航至多750英裡。相比2017年11月特斯拉發布的電動重卡Semi,尼古拉的氫燃料重卡擁有諸多優勢。


米爾頓得意的表示,如果這樣的參數是電動卡車的話,至少需要加上2.3噸的電池重量。當然,氫燃料重卡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像加油一樣迅速加滿「油缸」,而不用慢慢等待充電。


今年2月,尼古拉又發布了氫燃料和電動混合皮卡Badger。除了氫燃料電池電機之外,Badger還有一個額外的電池組,合計可以帶來將近1000公裡的續航裡程。



相比特斯拉那款科幻風格的皮卡Cybertruck,尼古拉的氫燃料皮卡設計風格要更為實際,而且就算沒有加氫站,也可以通過額外電池供電行駛。米爾頓表示,既然我們都投資了幾十億美元用於研發氫燃料重卡,為什麼不再做一款皮卡呢?


尼古拉已經在亞利桑那州購地建廠生產去年發布的氫能源和電動卡車,計劃2021年開始交付。目前Nicola One的服務訂單金額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單是美國啤酒業巨頭安海斯-布希就預定了800輛大卡車,相比之下安海斯只預定了40輛特斯拉的Semi。尼古拉預計2024年銷售額將達到32億美元。


尼古拉的主要技術合作夥伴還包括了荷蘭凱斯紐工業集團、德國的博世、美國的美馳、美國的精密鋼鐵公司Worthington、韓國太陽能方案供應商韓華、挪威水電解制氫方案供應商Nel等。其中一些企業也是尼古拉去年5億美元D輪融資的投資方,其中凱斯紐工業集團就投資了2.5億美元。



尼古拉的野心並不僅限於此。他們面向全球市場的氫燃料重卡版本稱為Nicola Tre,由尼古拉和依維柯合資生產,定於2022年開始投產。尼古拉的路線圖裡還包括了水上摩託艇Nicola Wav、全地形越野車Nicola NZT、軍用版Nicola Reckless。


氫燃料重卡優勢明顯


為了吸引企業客戶放棄柴油重卡,米爾頓還為尼古拉設計了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將在行業首推「全包」租賃,其中包括車輛、服務、維護和燃料成本,使得長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與柴油車型持平甚至低於柴油車型。這意味著客戶僅需要為使用付費,而不是買下整個重卡,大大降低了企業對新能源車前景的疑慮。



尼古拉上周宣布從挪威Nel訂購價值3000萬美元的水電解制氫設備,在亞利桑那州興建制氫工廠,每日制氫產能4萬公斤。美國西南部有著充沛廉價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可以用於制氫。雖然這只能滿足五個大型加氫站的供應量,維持250輛氫燃料重卡的補給需求,但好在長途重型卡車的運輸路線通常是固定的。


尼古拉計劃先在加州建設第一批加氫站,這裡有著美國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按照米爾頓的規劃,尼古拉2028年將擁有一個覆蓋全美、包括700多個加氫站的燃料補給網絡。


米爾頓相信,他可以把壓縮氫氣的成本降低到每公斤2.5美元,而現在加州加氫站的零售價格是每公斤14美元。米爾頓自信地對外宣稱,尼古拉的技術至少領先對手三年時間。


氫燃料重卡有著自己先天的優勢:相對於傳統柴油卡車,氫能源車是零排放汙染,堪稱最乾淨的能源;相當於電動卡車,氫能源車可以像加油一樣在幾分鐘內補充,也不需要背負笨重的巨大電池。當然,氫能源汽車也不是沒有缺點:需要事先打造加氫網絡,而且還需要有經濟高效的制氫、運氫和儲氫解決方案。



尼古拉選擇重卡市場作為切入點,顯然有自己的道理。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單是在北美市場,Class 8級別的重型卡車,每年的市場規模就達到了300億美元,約合25萬輛。據美國能源部統計,Class 8級重型卡車承載了美國80%的貨物運輸,消耗了22%的運輸能源,250萬輛卡車每年消耗280億加侖燃油,每輛卡車每年裡程數高達6.6萬英裡。


IHS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卡車的石油消耗量和小型車的消耗量大體相當,約佔全球石油消耗的五分之一。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卡車佔到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每天消耗1700萬桶石油,而且燃油需求每年增長1.9%。在這方面,重型卡車的耗油量尤其龐大。


氫燃料車市場前景巨大


政策當然是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發展優勢。雖然目前的川普政府大幅削減新能源車補貼和行業扶持,但歐洲、中國和加州等國家和地區依然在大力推動新能源市場。當然,如果拜登能在今年11月當選總統的話,美國也將重新回到扶持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的軌道,給新能源車市場帶來新推動力。


按照歐盟的氣候變化應對目標,2030年要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減少40%;去年歐盟更制定具體計劃,到2030年將重型車輛的平均排放量降低30%。在這樣的政策下,柴油發動機將成為最大影響者,也給電動卡車、生物燃料卡車等新能源卡車帶來了巨大的市場。


氫能源車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研發,通用汽車早在1966年就發布了首輛原型車,但卻從未真正投產,技術和成本始終是巨大的挑戰。直到近年來,材料和設備的價格大幅下滑,綠色能源成為行業趨勢,氫能源車才再次成為了行業關注焦點。


傳統的制氫工藝包括天然氣轉化制氫和煤制氫等「藍色制氫」工藝,因為氫氣本身就是煉油、冶金等行業的工業原料。現在更熱門的則是水電解制氫等「綠色制氫」新工藝。米爾頓的尼古拉就是採用了綠色制氫工藝。


然而,馬斯克卻完全不看好氫能源汽車前景,甚至稱之為「腦子不清醒的愚蠢想法」。馬斯克這樣解釋:「氫氣是一種儲能機制,而不是一種能量來源。你必須先制氫,比如說電分解水,而電解生產能源是非常低效的。相比直接給電池充電,試圖分解水來製得氫氣,然後又把氫氣進行壓縮液化,再注入車輛去啟動燃料電池,這等於損失了一半的能效。這完全沒有意義,為什麼要這麼折騰?」


但特斯拉不做氫燃料,並不影響諸多其他車企看好並紛紛投入這一領域。日本豐田汽車、本田汽車和韓國現代汽車作為先發者,已經有多款車型上市,加州也是主要投放市場。今年3月,豐田汽車宣布通過旗下重卡公司日野汽車,基於現有的重卡車型Hino Profia,使用豐田下一代Mirai的氫燃料電池,研發續航600公裡的氫燃料重型卡車。



米爾頓相信自己可以逐漸趕超特斯拉,因為氫能源才是未來技術,而馬斯克卻死守電動車市場。「很少有人能夠在新能源車領域超過馬斯克,而我是其中之一。尼古拉會成為重型卡車領域的新能源開拓者,而特斯拉只會跟在我們的後面。」


相關焦點

  • 想彎道超車「超重-星艦」?對不起,還真學不來
    香是香,可是馬斯克要想圓上自己吹過的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人存在這樣的想法,馬斯克就是賺噱頭,先讓他折騰,如果折騰不成就當個笑話,如果折騰成了,我們再「彎道超車」也不遲啊。然而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彎道超車」,SpaceX之所以敢這麼幹,必有它的獨到之處,它的三大法寶:超輕的結構質量,極低的發射價格,和快速迭代技術。首先是超輕的結構質量。
  • 複製特斯拉:氫燃料電池的能源革命
    我們作為新興產業觀察者,也受邀參加了會議,一覽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前景。一個感受就是,很有潛力,值得關注。01. 行業概覽:產業鏈和主要玩家特斯拉、蔚來、比亞迪、寧德時代這些新能源汽車的弄潮兒,均在「純電」的賽道上一路狂飆。鋰電是純電動汽車的主流方案,誕生於上世紀中後期。
  • 尼古拉汽車:氫燃料電池為王,撼動特斯拉?
    特斯拉汽車正是用交流電機驅動,也因此馬斯克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用以致敬尼古拉·特斯拉創造的大功率交流電機,並且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而今,尼古拉·特斯拉這個名字的另一半——美國尼古拉汽車公司(Nikola Motor Company)也將於納斯達克登陸資本市場了。
  • 「死忠粉」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死忠粉, 這個短語的表達是: die-hard fans 死忠粉,鐵桿粉絲 My dad is a die-hard Liverpool
  • 第一個「尼古拉」成功上市的汽車氫燃料電池能否複製特斯拉的成功
    他無法想像他死後,他的名字會被埃隆馬斯克和特雷弗·米爾頓用作特斯拉和他創立的汽車公司尼古拉的名字。特斯拉在電動汽車中,他已經非常流行,尼古拉也是何方神聖,讓我們詳細談談。與特斯拉電動汽車不同,尼古拉的核心產品主要是重型卡車,也就是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
  • 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一股 未上市就拿下百億訂單 會是下一個特斯拉?
    前者是我們熟悉的特斯拉,在上市後的第十個年頭,成為了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車公司,超過了1600億美元,僅次於豐田汽車。後者尼古拉汽車就比較陌生了,6月4月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當前市值約為10億美元,相比起特斯拉,還像是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不過尼古拉汽車的來頭一點也不小,作為世界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一股,其市場前景一點也不比特斯拉差。
  • 想幹掉特斯拉?國產新能源需要「換」道超車
    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在傳統汽車領域已經居於下風的中國,需要藉助新能源這一次機會,彎道超車,實現汽車強國。 這一目標後面是緊鑼密鼓的推進舉措。 從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開始有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科研計劃在執行。
  • 氫燃料電池的三大優勢
    當然,氫燃料電池不止剛剛說的質子交換膜這一種,還有其他類型,它們的反應物和電解質都不太一樣。 比如,航天中用的燃料電池,電解質是氫氧化鉀。而熔融態矽酸鹽、氧化鋯、磷酸等作為電解質的氫燃料電池,都是給發電站用的。氫燃料電動汽車用的這種電池,是比較晚才出現的一種新型氫燃料電池。
  • 特斯拉在國外其實並不是很受歡迎,但中國為什麼還支持特斯拉?
    最主要的是,未來汽車出現兩極化,以日本為代表的,是用氫做燃料,巡航長,對環境好,缺點是安全未知數,提取氫很麻煩,以中國為代表的,主推以電池為代表,首先中國有比亞迪做先鋒,但是孤掌難鳴,所以引入特斯拉做鯰魚效應,一起讓世界接受電池車才是未來的概念,也是唯一彎道超車的路子!
  • 市場要聞|通用汽車、特斯拉「電動皮卡之戰」,氫燃料或成為「雙刃...
    Nikola是美國氫燃料電池重卡公司,致力於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及核心零部件的開發工作,目前已有Nikola One/Two兩款在研車,預計2023年量產。據悉,車輛目前已經預訂了1.4萬輛,主要來自中大型物流公司和卡車租賃企業,預計折合銷售收入超過100億美元。
  • 氫燃料電池再成熱門話題,是噱頭還是「風口」?
    作為動力緩衝作用的電池,也可以在超車或急加速時提供額外動力,系統總功率可達275kW(374Ps)。哪怕像特斯拉引以為豪的超級充電站,從零開始到充滿電池通常也需要1個小時左右。由此可見,氫燃料電池車型相比純電車型在添加能量所耗時間取得了質的勝利。
  • 寶馬大戰特斯拉:氫燃料電池PK鋰電池
    由於FCV的整備質量要比純電動汽車輕(比燃油車也輕),所以76kWh的電量可以支撐500km以上的續航;而特斯拉ModelS85kWh的電量,承載著2.1噸的車身(電池重0.6噸),只能跑440km。  另外一種CCH2低壓低溫存儲技術,可以在350par的壓力下存儲7.1kg氫氣,生產237kWh的電量。
  • 電動車之戰的目標不是特斯拉 而是氫燃料電池?
    顯而易見的,伴隨著各國政府一系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推出,目前已經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再加上傳統車企的發力,全球各大汽車市場都已經在電動化領域展開動作,而這其中,特斯拉依舊是目前純電動車領域的NO.1。我們也看到了,各大車企將特斯拉視為競爭對手,諸多全新車型的推出也直接瞄準了特斯拉Model 3,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近兩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企在三電領域取得全新突破。
  • 氫燃料電池車普及還需要多長時間?
    金山加氫站之所以造在這麼偏遠的地方,主要依託旁邊的氫燃料製造配套企業,比如我們看到下圖的「上海浦江特種氣體有限公司」,諸如氦氣、氖氣、氫氣等任君選擇。配套企業生產出來的氫燃料通過管道傳輸到加氫站,這也是金山加氫站有別於另外兩個加氫站的地方——安亭點和江橋點都靠氫運輸車提供燃料,有較高的道路運輸成本,而金山點則近水樓臺先得月。
  • 百年輪迴,燃料電池與鋰電池之爭,特斯拉能否再獲命運女神眷顧
    而隨著新能源的發展,路線也開始出現了分歧,繼承了「尼古拉·特斯拉」之名的特斯拉公司與豐田主張的燃料電池開始了新一輪的明爭暗鬥,馬斯克曾公開談及燃料電池汽車,稱其是汽車製造商騙人的把戲,純粹是胡扯。但從特斯拉動作來看,顯然還是較為在意的,2014年,馬斯克宣布特斯拉推倒自己的專利牆,向所有的企業開放特斯拉電動車的專利。
  • 不僅要彎道超車,還要勇於換道超車 | 長江評論
    而碳基晶圓、晶片將有可能革新晶片的設計製造等關鍵技術,甚至在材料、設備上也會進行革新,為矽基之後的碳基集成電路等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創新跨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專家評論說,能夠助力中國芯「換道超車」。兩則新聞不約而同地關注到了「換道超車」。後發者追趕先行者,最終是要超車,而超車就有彎道和換道之別。彎道超車是將別人走過的路重新更快地走一遍,用幾十年走完別人幾百年的路。
  • 特斯拉之後 貨車界出了個尼古拉
    然而,尼古拉.特斯拉也沒想到,到了2020年,當人們談論起特斯拉的時候想到的不是他本人,而是特斯拉汽車(Tesla)的創始人馬斯克。但這個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為另外一家用了他名字的汽車公司也在崛起。也許不久後再談論尼古拉.特斯拉時,人們想起的會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以及尼古拉創始人米爾頓。
  • 特斯拉大漲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距離火星首富還有多遠?
    馬斯克身價持續暴漲專訪時談特斯拉發展戰略對於「全球首富」的新頭銜,馬斯克似乎不以為然。北京時間1月8日0點,馬斯克發布微博稱「好了,回去工作吧。」疑似對此事進行回應。2020年,特斯拉股價漲幅743%,得益於股價的飛速上漲,馬斯克的身價在過去的一年中就上漲超過1500億美元。
  • 特斯拉為什麼這麼火 國產車能不能比得過
    如果要問2020年科技領域什麼最火,我想非特斯拉莫屬。無論是最近滿街跑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還是年內已經翻三番的特斯拉股價,特斯拉儼然就是疫情陰霾籠罩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那麼問題來了,特斯拉為什麼這麼火,國產品牌電動車難道比不過嗎?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隨著政策規劃密集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賽道。在眾多地區和企業爭相搶跑的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否會彎道超車?值得行業關注。  示範區利好政策不斷  業內人士認為,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成本的降低,既需要核心技術的突破,也需要通過規模化推廣來促進總成本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