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論壇落幕 協作科學精神獲全球科學家讚譽

2020-11-02 第一財經

為期三天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昨天晚上落下帷幕。三天會期中,來自全球的最強大腦不斷碰撞,聚焦了不少全球熱點科學問題,其中包括尋找新冠特效藥的有效途徑、實現最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方法等,對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都是怎麼說的一起來看記者的採訪。

相關焦點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聚焦青年科學家推動代際傳承,論壇開展15場青年論壇、5場博士(後)論壇、1場小院士論壇,與會的青年優秀學者超過百人。在延續往年「桌布論壇」基礎上,更是全新推出「科學T大會」品牌,頂尖科學家、青年科學家、與科學少年,通過不同代際之間的對話交流,共同探討科學教育,感受科學之美。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規模最大的科學界盛會。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今年,習主席在視頻致辭中再次表示,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這正是我們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的目標。」新冠「疫魔」仍在全球肆虐,但擋不住科學家們對真理的追求。
  • 頂尖科學家論壇|鍾南山院士: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鍾南山院士如是說。「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永恆主題。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極端氣候和環境事件頻發、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當下,其意義更為凸顯。正因如此,仍然奔忙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欣然應邀發表視頻演講。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資料圖片)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論壇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吸引了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參加。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性問題,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帶來怎樣的科技創新新動能?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在去年的論壇上這樣表示。在即將到來的第三屆盛會中,200餘位全球優秀青年科學家、青年學者等將與150餘位頂尖科學家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阻礙雲端相會,在線演繹「桌布」交流的盛況。六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則將全球首次「全息」同臺,共同代表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出科學聲音、表達理性態度,話題也包含了「促進基礎科學研究」。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 與會者評價「特殊時期論壇如期舉行意義重大」
    ■這場全球科學盛會將永不落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已規劃落戶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本屆論壇71場活動的視頻回放均向公眾在線免費開放昨晚,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上海,因科學而再次刷屏
    本屆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圖為論壇上的「人類共同命運」科學對話。新華社記者王翔攝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 上海,因科學而刷屏——來自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報導
    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分布在四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200餘位優秀青年科學家,將在3天的會期雲上相聚;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百位科學頂星雲端薈聚 百場論壇活動精彩紛呈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本月30日開幕
    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永不落幕的雲端科學盛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介紹,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系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論壇始建於2018年,於每年10月底在中國上海舉行。
  • 百位科學家雲集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人民網上海10月20日電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140位科學大咖出席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從10月20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將有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本周五召開
    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習近平主席視頻致辭,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滬開幕
    上海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深化國際科技合作作出應有的貢獻。科學無國界,各國科學家、研究機構在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必將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將深化與上海的全方位合作,依託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和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平臺載體,邀請各國科學家來滬參與並開展前沿科學研究、貢獻智慧力量。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盛大開幕
    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分別就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展開討論。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系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紅杉中國慈善基金會作為全球戰略夥伴,支持第三屆論壇的舉行。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放,包容,合作,這本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
    比如黑洞,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首張黑洞照片的締造者謝普德·多爾曼就談道:黑洞是一種打破身份和地域隔閡,將人類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紐帶。這不是科學家的「雞湯」。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們意識到,災難面前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加強全球協作、共同戰「疫」。遵循這樣的共識,全球科學家們協力尋求抗疫之道,在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跨國合作,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 頂尖科學家即將「雲」聚滬上,助力上海深度融入全球科創網絡
    科學「後浪」將對話頂尖科學家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介紹,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有個重要宗旨:培養青年科學家。「希望中國年輕科學家積極參與全球基礎科研,並有更多突破,協會願意提供更多幫助。」「如果我們堅持與中國的年輕人交流合作,將會長效提升科學和教育水平。」頂尖科學家們視「傳承」為至寶,希望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在晚輩手中薪火相傳。當不再年輕的「最強大腦」們提出這樣的殷切希望,上海已經開始行動——既要有高峰高原,也要厚積薄發,培育氛圍強大的磁場,吸引青年科學家的集聚。
  • ChromaDex科學顧問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講話
    中國,上海—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The 3rd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hromaDex公司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博士在論壇上發表了主題為《基礎科學:人類進步的希望》的演講。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是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
  • 科學盛會彰顯開放熱力「最強大腦」呼籲全球協作
    距離國家會展中心(上海)20餘公裡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內,「雲聚」百餘名世界頂尖科學家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正在召開。一周之內,兩場盛會將在黃浦江兩岸輪番啟幕,彰顯中國開放熱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要將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他與會者集聚一堂,難度可想而知。「可能眼下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表示。疫情之下,作為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仍決定來到上海。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開幕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介紹,第三屆論壇將安排開幕式與主題會議、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共同家園峰會、科學態度大師講堂、青年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實驗室論壇、校長論壇、經濟峰會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和人工智慧、轉化醫學、精準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