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利奇馬」命名背後:由越南取名,原是一款熱帶水果

2021-01-09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理8月10日報導:風王「利奇馬」於今天凌晨已強勢登陸浙江,成為今年以來登陸我國強度最強的颱風。儘管它威力超強,這幾日讓「包郵區」的人們叫苦連天。但事實上,「利奇馬」卻是一種外表軟萌的亞帶熱帶水果。

  相信不少人都會好奇為什麼這次的颱風叫利奇馬?颱風命名有講究嗎?東方網記者了解到,颱風命名其實都是「有跡可尋」。

  「利奇馬」原是一種熱帶水果

  據相關資料顯示,用水果為颱風取名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上一個類似的颱風,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颱風「山竹」了。

  此次超強颱風「利奇馬」,國際編號:1909,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

  事實上,「利奇馬」也是一種熱帶水果,即山欖科桃欖屬植物利馬果(Pouteria lucuma),原產南美洲的秘魯和厄瓜多。

  其果實球形,果肉黃色,像煮熟的雞蛋黃,因為直接吃偏幹,通常添加在風味飲料、奶昔和冰激凌中食用,與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栽培的蛋黃果特別像。

  吃貨們腦補完畫面後,是不是覺很「利奇馬」颱風也變得軟萌可愛起來了?

  颱風如何命名?各國提供「創意」

  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已經開始給產生巨大影響的颱風命名了。

  1887年,澳大利亞氣象學家克萊門特·拉格(Clement Wragge)最早為西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提出了正式的命名系統。1907年,拉格退休後,這套命名系統也隨之棄用。

  在颱風命名的國際規則出臺之前,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同一颱風的命名各不相同。為了避免名稱混亂,造成稱謂混亂,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決定統一颱風命名規則,2000年起投入使用。

名風名稱表(來源於多識百科)

  該新系統中的名稱由西北太平洋地區及周邊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總共有140個名稱,編成5個列表,每個列表28個。在名稱使用上,同樣是所有編號颱風按這5個列表順次命名,後一年接續前一年,第5個列表中的名稱用完了再從第1個列表開始,如此周而復始。

  命名規則:溫柔名命 意寓和平

  從這些颱風的名字,也看出了各個國家的「小心思」,比如中國大多以神話命名,日本大多以星座命名,美國大多以人名來命名,東南亞國家則多以水果、自然植物命名。

  此次「利奇馬」就是越南取的名字,而「山竹」就是泰國取的名字。

  從字面上看,不少颱風用了偏女性化、溫和的名字,以期待它帶來的傷害能夠小一些。截至2018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已經發布了178個颱風名稱,其中有34個退役名稱。

  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表是穩定不變的,而被除名的颱風名字一般由於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使用的名稱從命名表中刪去。

相關焦點

  • 超強颱風「利奇馬」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
  • 颱風利奇馬停止編號是什麼意思?颱風利奇馬被除名的詳細情況
    超強颱風利奇馬的介紹及造成的經濟損失超強颱風利奇馬(英語:Super Typhoon Lekima,國際編號:19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利奇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 「黑格比」怎麼來,給颱風命名是件正經事兒
    之前,「鸚鵡」成為今年首個登陸中國的颱風。或許你會好奇,去年來勢洶洶的颱風「利奇馬」、「蝴蝶」、「海貝思」……這些名字都是誰起的?我國的颱風命名規則由何而來?它們背後有沒有蘊藏著什麼深意?01 究竟是誰在給颱風取名?
  • 颱風「利奇馬」會被除名嗎?
    8月11日20時50分「利奇馬」又以熱帶風暴級在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二次登陸!「利奇馬」給浙江、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帶來了嚴重風雨影響於是,有人判斷「利奇馬」要被除名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颱風名字從何而來?究竟什麼是除名?颱風的名字為何千奇百怪?到底是誰在給颱風命名、除名?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據傳,20世紀前葉,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這是颱風第一次有了名字。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人們開始用人名來命名颱風。
  • 超強颱風利奇馬或被除名,颱風除名的意義是什麼?
    超強颱風利奇馬(英語:Super Typhoon Lekima,國際編號:19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利奇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為一種水果。
  • 再見,颱風「利奇馬」!颱風活動路徑有規律可循嗎?
    颱風本體:為渦旋區,也叫「雲牆區」,它由一些高大的對流雲組成,颱風的暴雨和最大風力就在這一區域裡。其直徑一般為200公裡,有時可達400公裡區,危害最大。,如果颱風在遠海轉向,主要襲擊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颱風在近海轉向,大多向東北方向移動,影響朝鮮,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後期會折向西北行,登陸於我國遼魯沿海。
  • 臭名昭著的利奇馬,你被除名了!颱風炒麵、颱風臭豆也要來了?
    (不考慮通貨膨脹),因此,中國氣象局對造成嚴重災害的颱風利奇馬提出除名。進入我國東海時的颱風利奇馬西太平洋的颱風命名系統是由14個受西太平洋颱風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提供10個名字,組成140個名字的命名表,由日本氣象廳按順序給達到8級風力的熱帶風暴命名,自2000年開始執行這一命名規則。
  • 颱風「利奇馬」已降低為熱帶風暴,我們能掉以輕心嗎?絕對不能
    已經降低為強熱帶風暴!未來將在連綿的浙北山區中繼續消耗能量,風速將會繼續下降,但降雨量卻未必,颱風的未來可能的行進路線上仍可能出現超強降雨量,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一、聽說颱風名字循環命名的,「利奇馬」和「桑美」還會回來嗎? 我們得先來了解下颱風的命名規則, 颱風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 「風王」利奇馬登陸!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央視網消息 8月9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預警最高等級紅色預警:9號颱風「利奇馬」正逐漸向浙江沿海靠近。每年的夏秋,總有颱風的身影出現,比如今年的「利奇馬」、去年的「山竹」、前年的「天鴿」。那麼颱風的名字都是誰起的呢?為什麼要這樣起?有些颱風為什麼還要被除名?快來學習一下背後的知識吧!
  • 颱風是如何命名的?
    颱風是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是夏秋季節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最重要氣象災害,關於颱風的命名,以前是沒有統一的,也就是各個國家自己命名,這樣會帶來很多的交流等麻煩。因此在第三十一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通過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
  • 冷知識 | 利奇馬為什麼叫利奇馬?颱風的命名和除名,原來是有規定的...
    圖來自浙江在線所以大家是不是跟小初一樣好奇——颱風的名字是誰取的?為什麼有時候叫「悟空」、有時候叫「山竹」,這次又叫「利奇馬」?實際上颱風只是它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稱謂,而在印度洋地區,颱風被稱為風暴,在大西洋和東太平洋地區被稱為颶風。歐美國家為颶風命名的歷史比較悠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葉。
  • 那些因惡名昭著而被開除的颱風……猜猜利奇馬會不會上榜?
    在浙江停滯20小時後,穿過江蘇移入黃海,成為滯留浙江時間最長的超強颱風。11日夜間,再次登陸山東,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熱帶風暴級),迅速穿過山東半島後進入渤海,繼續它的海上流浪。自登陸以來,它共在陸地停留44個小時,是個相當長壽的颱風。13日早晨,「利奇馬」減弱為熱帶低壓,14時,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
  • 問吧精選|超強颱風「利奇馬」兩次登陸,離除名還有多遠?
    淄博一村民在移除被水衝倒的樹木。@野渡l老師,能具體說下颱風是怎樣產生的嗎?@周冠博(1)需要有一個初始胚胎(熱帶擾動)(2)對流層中下層水汽充沛,溼度大。(3)熱帶洋面上這個擾動上空大氣層結存在較強的位勢不穩定,激發擾動內部的對流和上升運動,使擾動獲得能量。
  • 漲知識丨「風王」利奇馬登陸!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此番颱風登陸可謂「來勢洶洶」。每年的夏秋,總有颱風的身影出現,比如今年的「利奇馬」、去年的「山竹」、前年的「天鴿」。那麼颱風的名字都是誰起的呢?為什麼要這樣起?有些颱風為什麼還要被除名?快來學習一下背後的知識吧!
  • 「利奇馬」成2006年以來影響沈城最大颱風(圖)
    8日就盯上「這匹馬」發布氣象信息4萬餘條次  在夏季熱帶海洋面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渦旋,它們就是颱風的「胚胎」。由於影響其發展的因素較多,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詭異多變的颱風路徑。「利奇馬」此次就任性地在已經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在渤海灣轉圈後再次增強。
  •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圖)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 最強科普|超強颱風利奇馬來了,它究竟是匹什麼「馬」
    最近最火的一詞當屬「利奇馬」,全中國都已經做好迎戰超強颱風利奇馬的準備,就算今天一覺醒來,天氣陰沉而涼爽,空氣裡也都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超強颱風利奇馬究竟有多強超強颱風利奇馬,國際編號1909,為201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颱風「利奇馬」於2019年8月4日15時許獲得日本氣象廳命名,8月7日5時許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颱風 ,8月7日23時許被中央氣象臺進一步升格為超強颱風,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向浙江沿海靠近。
  • 颱風「山竹」和「溫比亞」被除名了!還有這種操作?
    颱風的命名和除名 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被稱為颱風。20世紀前葉,澳大利亞預報員克裡門蘭格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這是颱風第一次有了名字。 1945年,在西北太平洋地區,人們開始用人名來命名颱風。
  • 颱風巴威來了!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命名颱風?
    周圍高氣壓區空氣向低氣壓區流動 當這個風的速度達到10.8m/s,人們就叫它熱帶低氣壓;風速達到17.2m/s,人們就叫它熱帶風暴;風速達到24.5m/s,就稱為強熱帶風暴;如果風速達到32.7m/s就稱為颱風。
  • 颱風咋命名 為何除名?
    中央氣象臺昨日消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颱風強度排行榜中,「利奇馬」排第5位。有專家認為,因給我國帶來嚴重災害,「利奇馬」會被除名。一般情況下,颱風命名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一旦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為了防止它與以後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表中刪去。被刪除後空缺的名稱,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