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同濟天佑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內科綜合樓項目奠基,總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提供500張「可轉換」床位。
承建單位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方面介紹,內科綜合樓地下2層,地上19層。其中1—5層裙樓為急救急診室、門診大廳、住院大廳、掛號收費處、藥房、各門診醫技用房、ICU、負壓手術室及報告廳。7樓以上為平戰結合住院區,平時用作內科病房,疫情時經過簡單改造即可轉換為標準的「三區兩通道」傳染病房,可提供500張床位。
與普通住院大樓相比,平戰結合大樓的汙染區和清潔區給水管道嚴格分置,接入汙染區、半汙染區的管道安裝防倒流設置,防止發生回流汙染。疫情時,汙染區排水採取預消毒處理。另外,平戰結合大樓的手術室可實現正負壓一鍵切換,戰時供負壓使用,平時供正壓使用。
「基礎建設上去了,軟體配套也絕不能落後。」院長王劍明表示,醫院在前期引進3.0T高端磁共振和256層CT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PET等高精尖設備,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智能化建設,提高救治能力和服務能力,打造一個人文、高效、健康的智慧型醫院,構築居民健康「安全島」。
2019年初,天佑醫院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共建「同濟天佑醫院」,同濟醫院共派駐天佑醫院1名院長、2名副院長、3名兼職專科主任,共28名知名專家來院坐診、查房、手術。近兩年,該醫院發展駛入「快車道」。2020年疫情期間,醫院1029名職工全員參與抗疫,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07人。5月中下旬,武漢開展全民核酸檢測期間,同濟天佑醫院建立了100個核酸檢測小分隊,累計完成核酸採樣和抗體檢測50多萬人次。
「同濟天佑醫院醫聯體」成立後,多個科室迎來發展黃金期。2020年,同濟天佑醫院獲批全國規培基地。王劍明介紹,醫院將以「三甲複評」為抓手,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實施以學科和DRGS(疾病診斷相關分類)導向的績效考評體系;引進同濟醫療團隊和醫療管理模式;綜合治理臨床藥物及耗材使用;大力加強臨床路徑與單病種管理、醫保管理,積極推進按病種付費工作;培植一批院內重點專科,打造一批省級重點專科。同時,加強文化和價值體系建設,樹立全院職工與醫院榮辱與共,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意識。打造一小時醫療技術服務圈,爭創國內一流、武漢特色、同濟風格的現代醫學中心。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北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