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日漸提速的「快時尚」消費節奏,一家運營多年的泉州男裝企業,近日把自主品牌授權給區域代理商,公司總部只把控整體品牌形象,實際的組貨權、經營權都下放給代理商。這種虛擬經營模式,在業界引起了爭論。
一種觀點提出,品牌經營權「分封」給各地代理商後,有利於實行區域訂貨甚至單店訂貨,不同的城市銷售不同的產品,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公司總部既沒生產線又缺乏研發設計的統一性,很難保證終端產品的質量水平和統一品牌風格,而且資金鍊的風險轉嫁給代理商後會產生新的風險。專家分析表示,組貨權下放代理商在國內並非個案,對泉州企業是否合適,要根據品牌自身的文化積澱、管理能力、市場基礎和發展階段等具體情況進行判斷、慎重選擇。
品牌授權會取代訂貨會
上月,天皇星(福建)織造實業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品牌授權會,以此取代以往的訂貨會。公司董事長林昭星表示,這雖然是企業在當前市場低迷時候的無奈之舉,但公司想通過授權區域代理商的方式,看能不能讓品牌有個新的轉機,迅速打開局面。
所謂的品牌區域授權,即品牌商把自己的品牌授權給代理商使用,代理商在店鋪、產品等方面體現品牌的標誌,品牌商則在整體的品牌設計、視覺設計以及品牌管理和宣傳方面進行配合。
據介紹,以往的訂貨會,貨物從品牌商到代理商手中,價格起碼上浮20%,但現在通過授權的模式,品牌商則只收取一定的品牌管理費,「差不多就相當於5%左右的成本」,這就大大降低了代理商的經營成本。「現在很多品牌專賣店做不下去,其實不一定是品牌的產品不好或者質量不行,只是因為成本層層疊加,產品的價格都太高,在消費市場低迷的時候,自然影響了品牌的銷售。」他說,希望通過授權的模式,降低代理商的成本,讓品牌產品的性價比提升,從而促進銷售。
「這種方法完全取代了以往的運營模式,而且授權給不同區域的代理商,代理商自己分區域去做,自主經營、自主管控,靈活度大很多。」林昭星說,這次的品牌授權會,有6個區域的代理商籤約,大家都正在嘗試。
各區域代理商自行組貨
代理商取得了品牌商的授權後,還擁有了產品的自主權。「公司可以協助代理商組織產品,以成本價批發出去,代理商也可以自主選貨,根據自己所在區域的氣候以及消費者的喜好,自己調整產品結構。也可以兩者相結合,代理商沒有能力自己組貨或者部分產品需要品牌商協調組貨的時候,雙方進行合作。」林昭星說,這是因為在以往由品牌商組貨、代理商訂貨的模式下,各個區域的流行趨勢和節奏不一樣,有些款式在某個區域可能根本流行不起來,造成嚴重的滯銷,這就給代理商和品牌商都帶來了庫存的壓力。
他認為,以往的經營模式,品牌商搶不到「快」的時機。「如今,代理商可以成為應季的買手,可以根據店鋪銷售情況來選貨、組貨,只需要統一使用品牌標誌就行。」他說,就像當今一些做得不錯的外貿小店,產品款式都很有個性,抓住的都是市場上的流行趨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能夠生存。
不過,品牌商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研發。據悉,品牌商仍然會請研發團隊開發樣衣,保證新款的更新。「服裝企業畢竟還是需要創新的意識,我們這邊畢竟還是有原輔料產量的優勢,只是市場信息反應速度欠缺。交給各個區域的代理商,他們能夠有更好的信息反饋系統。」林昭星說。
記者從業界了解到,把組貨權下放給各個代理商,國內已有一些品牌選擇這麼做,南極人內衣便是其中一家。面對一小部分產品因價格偏高而銷售不暢的問題,南極人董事長張玉祥曾表示,在大幅度增加營銷相關費用的前提下,不僅會下調供應商的品牌管理服務費,還會擴大獎勵的份額。同時,要求供應商承諾,同類、同質產品,價格只能比主要競爭對手低,不能高,否則高出部分將補還差價。這樣做,有利於控制產品成本,有利於供貨商、品牌商、經銷商彼此深度合作,進一步做強、做大品牌,提高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