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們大家學禪也好,學密宗也好,大家學打坐,都想入定,對不對,什麼叫做定,這是一個問題了,那麼,一般認為定,打起坐來,有些人,他入定了,睡著了,這是昏沉,不算定,對不對。
2、大家都看了明朝憨山大師的年譜,憨山大師在五臺山打坐,他在五臺山打坐,不能入定,一個人在那裡,打坐不能入定,聽到那個溪水,譁啦啦,吵得他不能入定。
3、等於我們在都市在打坐,你何必要到山裡頭打坐,現在你要打坐,要跑到那個最吵最鬧的火車站去打坐,你看你定不定,你說我山上定得好好的,到了火車站就不定了,那還修個屁,那有什麼用,修得光在山上有什麼用,那個清淨了,那當然沒得想頭了嘛。你跑到最鬧的地方,你是永遠是寧靜的,這才叫做定嘛,對不對?
4、你在地獄,鬧市裡頭最痛苦的地方,甚至在集中營做勞動時候,你心境,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容萬物,差不多了。所以你們講入定,結果憨山大師看到這個溪水這一鬧不能定,他一生氣拿個蒲團乾脆坐到這個橋上來,開始定不了,慢慢一下聽不見了,一出定二十一天了,這個憨山大師年譜記載。
5、好不好,好啊,睡著了,二十一天,什麼都不知道,這是一種定,這是什麼定,定有百千三昧,佛說的,百千三昧,你看佛經,各種各樣的境界的定不同,一百個、一千個三昧,「三昧」剛才解釋過梵文「三摩地」,就是定的境界,三昧,可以翻譯就是境界,每個境界不同,憨山大師這個二十一天是個境界。譬如虛雲老和尚,有時候入定二十一天,七天也不過是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