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人確診,乘客飛機上全程佩戴N95口罩,只因上個廁所就被感染
全程,機組都遵循韓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KCDC)的嚴格感染控制程序。飛機飛行過程中,除了進食和使用洗手間外,所有乘客都按要求戴著N95口罩。到達韓國後,這299名乘客在政府隔離場所隔離了兩個星期,但是,卻有6名乘客,被檢查COVID-19呈現陽性,並被送往醫院。但是,這兩周內,該6名乘客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皆為無症狀感染者。但是,在隔離的第14天,一名之前陰性的28歲女性突然被檢測出新冠病毒。
-
航班乘客自殺背後,疑似重性抑鬱症在作祟
據媒體報導,9月23日,福建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飛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CA4230航班在飛行過程中機艙發生緊急情況。該航班於當晚21:29飛往長沙黃花機場。一位乘客出現了。他自殺後被緊急救援送往長沙當地一家醫院去世。
-
新冠病毒有可能在航班傳播!即使超過社交距離,也不能避免感染?
新冠病毒牛到上天了,近日,美國CNN網站發布了兩起新冠病毒飛機感染案例。第一例案例,是一名27歲的女商人和她的姐姐在歐洲旅行,分別去過了米蘭、巴黎、倫敦。返回越南,乘坐飛機途中出現咳嗽和喉嚨痛的症狀,當時還沒有要求乘客必須佩戴口罩,結果與她們一起乘坐飛機的21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有12名商務艙、2名經濟艙旅客以及一名機組人員受到感染。
-
在飛機上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有多大?
那麼航空旅行有多安全?如果航空公司遵循公共衛生專家制定的程序:強制執行口罩合規性、分配可用座位和對患病乘客進行篩查,那麼在飛機上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相對較低。飛機配備了高效空氣過濾器,類似醫院隔離室使用的空氣過濾器。HEPA過濾器可捕捉99.97%的空氣顆粒,大大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
英國數百乘客匆忙登上最後一班飛機 愛爾蘭網友急了
海外網12月21日電 當地時間20日晚,英國倫敦機場陷入混亂,數百名乘客擠上愛爾蘭針對英國禁令生效前最後一班飛機。據《每日郵報》報導,倫敦希思羅機場當晚陷入混亂,數百名乘客都想擠上最後一班飛往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航班。
-
超級感染事件震驚世界
在一個案例中,一架飛往都柏林(Dublin)的航班上,全飛機49名乘客,13人在旅程中感染新冠,又在下飛機後傳染給另外46人,造成全國性的超級感染事件!
-
美航班身亡男子是新冠患者!已有症狀同機乘客仍未收到CDC聯繫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周二發布的一份驗屍報告稱,上周在美聯航航班上昏倒不久後死亡的一名69歲男子確實為新冠肺炎患者。傑斐遜教區驗屍官將該男子死亡原因列為急性呼吸衰竭和感染新冠病毒。醫護人員將他送往當地一家醫院,在那裡這名乘客被宣布死亡。報導指出,要乘坐美國主要航空公司的航班,乘客必須確認自己在過去14天內新冠病毒檢測結果沒出現過陽性,也沒出現過類似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消息人士稱,這名乘客確實填寫了那張表格,而且宣稱沒有上述兩種情況。
-
義大利一航空公司應對冠狀病毒的策略:上飛機前人人提交檢測報告
義大利的義大利航空(Alitalia)最近開始在羅馬至米蘭的航線上為乘客提供無冠狀病毒的飛行選擇。該航班需要所有旅客在航班起飛後三天內進行COVID-19檢測或者在登機前進行抗原檢測,結果必須為陰性。雖然坐一次飛機本身並沒有被發現可以將冠狀病毒傳播得很遠很廣,但對於擔驚受怕的人們來說,這是卻是是個可靠性高了很多的選擇。航空業受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衝擊特別大。幾乎不令人驚訝,全球各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實行全國範圍的封鎖,使航空旅行業界幾乎停滯不前。即使現在一切都在緩慢但肯定地恢復開放,但對於許多人來說,航空旅行並不是現在的首要任務。
-
乘飛機感染冠狀病毒的風險有多高,麻省理工教授算給你看
先看一個案例,3月31日從美國飛往臺灣的航班,當知道飛機上有12名乘客出現症狀後,對約32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進行了冠狀病毒檢測,結果所有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檢查均為陰性。在最近幾個月, 肯定有被生病的乘客將病毒傳播給飛機機組人員或其他旅客的案例,但傳染率很低,也就是傳染的人很少。最近發表在醫學雜誌《 JAMA網絡公開》上的一項研究發現, 3月從特拉維夫飛往法蘭克福的四個小時的一次飛行,是首次發現冠狀病毒在飛機乘客中傳播。
-
研究:現在的飛行旅行比人們想像中要安全
資料圖幾天前的一項研究稱,在3月中旬從特拉維夫飛往法蘭克福的飛機上至少有兩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不過這項研究存在一些關鍵限制,比如研究人員無法判斷這兩人是在四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感染的還是在機場感染的。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沒有掌握其他乘客的數據,所以他們不知道在那次航班之後是否有更多的人被感染。除了這項研究之外,CNN還詳細介紹了另外兩個在飛機上對乘客進行新冠病毒篩查的實例。
-
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國一航空公司突然停止運轉,乘客滯留途中
來源:海外網弗萊比航空公司大量航班取消。(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3月5日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英國一家廉價航空公司日前突然停止運轉,致使大批乘客滯留機場。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疫情蔓延當下,乘坐航班出行的需求大幅下降,這讓英國弗萊比航空( Flybe)公司的經營狀況備受打擊,雖然1月份這家公司才勉強避免破產,但卻依舊面臨繼續虧損的窘境。當地時間4日,弗萊比航空突然停止運轉,大批正在出行的乘客被臨時告知所乘飛機無法繼續飛行,很多人被困在半途中的機場,一時間該航空公司的多架飛機均被貼上扣押通知。
-
長時間航班飛行會不會導致新冠集體感染?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16日消息:據共同社報導,越南團隊稱長時間航班飛行或致新冠集體感染。他們引用的例子是今年3月從英國飛往越南的航班出現一同搭乘的共16人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很可能是10個多小時的飛行途中從1名乘客擴散。
-
韓國研究顯示:廁所是飛機上最容易被感染的地方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在飛機上使用衛生間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最大。他們說,在狹小空間內,不同乘客接觸的受汙染的表面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最可能途徑。該小組研究了3月31日冠狀病毒在歐洲大流行最嚴重時,從米蘭飛往韓國首爾的一次受控疏散航班。在溫度測試排除了11名有症狀的旅客後,299名乘客登機。在飛行過程中,除用餐和上廁所外,所有乘客都必須佩戴N95口罩。抵達後,他們都接受了COVID-19檢測並被隔離。
-
乘客稱飛機將爆炸航班返航 警方查證為惡作劇
前晚,數輛消防車在飛機旁候命。由廣州飛往澳洲航班上因發現「飛機要爆炸」的「恐嚇紙條」,被迫返航。經過排查未見爆炸物,證實是一香港男子為洩私憤製造的惡作劇。《南方都市報》供圖 21日晚由廣州飛往澳大利亞的航班上因發現「飛機要爆炸」的「恐嚇紙條」,被迫返航。經過5個多小時的全面排查,現場並未發現任何爆炸物,廣州白雲機場公安局證實此事件是一澳大利亞籍的香港男子為洩私憤製造的惡作劇,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警方拘留。飛機於22日4時50分起飛赴澳。
-
聯航乘客隱瞞新冠上飛機猝死 急救人員被傳染
【僑報網綜合訊】近日,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一航班上的1名男性乘客突然昏迷,儘管飛機就近迫降,但發病乘客送醫後仍不治身亡。令人震驚的是,死者後被曝是新冠患者,他是隱瞞病情上的飛機。
-
超過社交距離,也不能避免感染?
新冠病毒牛到上天了,近日,美國CNN網站發布了兩起新冠病毒飛機感染案例。第一例案例,是一名27歲的女商人和她的姐姐在歐洲旅行,分別去過了米蘭、巴黎、倫敦。返回越南,乘坐飛機途中出現咳嗽和喉嚨痛的症狀,當時還沒有要求乘客必須佩戴口罩,結果與她們一起乘坐飛機的21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中,有12名商務艙、2名經濟艙旅客以及一名機組人員受到感染。
-
希臘飛往英國的一航班,16人新冠測試呈陽性,193人自我隔離
卡迪夫的途易航空(TUI)一航班上,有16名乘客的COVID-19測試呈陽性,直接導致航班上的193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都進行自我隔離兩個星期。一、從7人上升到16人最初,飛機上的7名旅客被確認為陽性。但不久後,這一數字被修改為16人。其中一名旅客史蒂芬妮·惠特菲爾德女士(Stephanie Whitfield)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聲稱,飛機上的口罩要求政策不嚴格,乘務人員並未強制執行。
-
疫情下坐飛機到底安不安全?
根據最近美國發布的兩項與航班有關的疫情報告顯示,如果未做安全防護措施,航班環境存在傳播風險,即使是間隔距離很大的商務艙,也不能倖免。美國CNN報導,美國疾控中心(CDC)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今年3月,在一架倫敦飛往越南的航班上,一名乘坐商務艙的27歲女乘客,在10小時的旅程中不知不覺讓另外15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這一報告讓人不禁擔心疫情下長途飛行的安全問題。
-
航班乘客疑在機上自殺,飛機緊急備降長沙,涉事乘客已身亡
9月23日,一架從福州飛往成都的航班突然備降,然而乘客所乘客機卻沒有發生任何故障。據了解當天這架CA4230的航班於20點10分從福州長樂機場出發,起飛50分鐘後開始從萬米高空下降,在將近30分鐘後,該航班備降在位於長沙的黃花機場。而根據當時航班備降原因顯示:是因為旅客原因-醫療緊急情況。
-
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旅行,其實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這種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旅行,有一種蒼涼,「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為何中國飛往美國的航班,寧願繞北極一圈,也不橫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