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現在的飛行旅行比人們想像中要安全

2020-09-03 cnBeta

據外媒報導,在擁擠的地方花大量的時間辦理登機手續、放下行李、通過安檢然後在擁擠的飛機上坐上幾個小時再抵達目的地,這些則都是常規飛行體驗的一部分。特別現在又是新冠大流行非常時期,本來就煩人的飛行體驗就變得更令人感到恐怖了。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似乎表明,在健康危機期間乘坐飛機可能比大多數人想像的更安全,尤其是考慮到航空公司採取的安全措施,像要求乘客佩戴口罩等。

資料圖

幾天前的一項研究稱,在3月中旬從特拉維夫飛往法蘭克福的飛機上至少有兩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他們可能在飛機起飛前一周跟接觸過該病毒的人有過接觸。不過這項研究存在一些關鍵限制,比如研究人員無法判斷這兩人是在四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感染的還是在機場感染的。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沒有掌握其他乘客的數據,所以他們不知道在那次航班之後是否有更多的人被感染。

除了這項研究之外,CNN還詳細介紹了另外兩個在飛機上對乘客進行新冠病毒篩查的實例。

在其中一起實例中,一架從美國飛往中國臺灣的航班上發現了12名無症狀病毒攜帶者,隨後32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接受了檢測。這次旅行發生在3月31日,其他人的SARS-CoV-2檢測都為陰性。在另一起實例中,3月2日一架從英國飛往越南的航班上有一名乘客感染了新冠病毒,這名乘客將病毒傳染給了機上的其他14人以及一名機組人員。

所有這些航班都發生在新冠病毒在歐洲和美國爆發的最初幾周。從那之後,航空公司就開始不遺餘力地確保他們能提供儘可能安全的飛行體驗。他們通常會讓中間的座位空著、機組人員開始穿戴個人防護裝備、飛機也展開了更頻繁的清潔,另外他們還開始要求乘客戴上口罩。

此外,現代飛機上的空調系統會每兩到三分鐘就會更換一次機艙空氣並過濾空氣中99.99%的顆粒物,這使得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得到進一步降低。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統計學教授Arnold Barnett試圖量化飛機上傳播的風險。他發現,在每個人都戴上口罩、兩邊各有三個座位的短途航班中,感染比例為1/4300;如果中間的座位空著,比例則會降至1 / 7700。但這仍然不是零,而且只要新冠病毒大流行還在這個數字就永遠不會是零。

相關焦點

  • ...CEO:不僅要帶人們到太空旅遊 還要帶人們在地球上以超音速飛行
    據外媒報導,維珍銀河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啟動首次私人商業太空旅遊飛行,但該公司也在努力給地球上的空中旅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希望讓人們乘坐有翼飛行器以超音速飛行。」維珍銀河的「團結」號宇宙飛船和另外兩艘在建的宇宙飛船也承諾加快各大洲各大洋之間的旅行。「我認為這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東西。誰不想更快地飛躍大洋或者更快地出行呢?」懷特賽茲說。在太空旅遊之外發展業務,有望讓維珍銀河在全球航空服務市場開啟數十億美元的新業務。維珍銀河估計這個潛在的市場規模為9000億美元。
  • 太空旅行的健康風險是什麼?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公布的研究結果吧
    我們可能已經開發出了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並使他們安全返回家園的技術,但是科學家們仍在弄清楚太空旅行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是從長遠來看。在進行任何計劃的前往火星的任務之前,這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這些重要飛行中太空人的健康和安全。
  • 太空旅行的健康風險是什麼?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公布的研究結果吧
    我們可能已經開發出了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並使他們安全返回家園的技術,但是科學家們仍在弄清楚太空旅行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是從長遠來看。,以使更安全的人類太空探索能夠超越[低地球軌道],包括月球、火星和深空任務,」研究人員在該系列的首要綜述文件中寫道。
  • 深圳首個航空飛行基地落戶大鵬金沙灣 飛行門檻比想像中低
    1月31日下午,趁著弱冷空氣來臨之前,深圳市航空運動協會(下稱「深航協」)工作人員在金沙灣沙灘上試飛熱氣球,為春節長假的載人飛行做好準備。人群中很容易一眼認出深航協會長江毅,平頭、一身結實的肌肉,是過往職業運動員生涯的標記。「我曾是位職業柔道運動員,因為看了電影《阿凡達》而愛上了航空飛行運動。」
  • 以現在的航天技術,在宇宙中飛行一光年需要多久?
    幾千到幾萬年吧,現在人類的航天以化學燃料推動飛船效率還比較低,飛行速度要達到16.7km/s的第三宇宙速度要靠引力彈弓,而一光年等於9.5萬億公裡,剩下就是計算題了。都知道現在飛行最遠的人類飛行器是旅行者1號和2號,大約飛出去了200多億公裡,這個距離還不到1光天,飛處一光年需要的時間大約是它們已經飛行的時間的400倍,算下來至少也一萬多年了。
  • 太空旅行安全嗎?史上最大太空人數據集揭曉答案
    愛因斯坦在雙生子佯謬中提到,有一對雙生兄弟,一個長期太空旅行,另一個留在地球。結果當旅行者回到地球後,他比兄弟更年輕。人們一直未能驗證這一理論,直到Scott Kelly和Mark Kelly成為NASA太空人。
  • ...US)CEO:不僅要帶人們到太空旅遊 還要帶人在地球上超音速飛行
    美股 維珍銀河(SPCE.US)CEO:不僅要帶人們到太空旅遊 還要帶人在地球上超音速飛行 2020年3月3日 07:34:30
  • 航天技術上車帶來無限想像,飛行汽車不再是夢想
    至於目前航天技術與汽車工業結合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張玉花告訴鈦媒體,動力問題是人類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一大約束點,但她認為,技術的進步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她在從事航天工作之初,用的電池還是鎳鉻電池,後來使用鎳氫電池,隨著鋰離子電池的進步,目前航天上主要應用的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一直在研究中,但要在工程中得到很好的應用,還要有一定的距離。
  • 旅行中需要遠離的「最危險湖泊及水域」中國的也有,現在來看看吧
    旅行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大家會去遊泳划船或坐著亨受寧靜旅行的快樂。現在要告訴你或是提醒的,世界上哪些危險的湖泊及水域。旅行要遠離它們。有時候它只是典型的絕妙景色的火山湖,人們可以偷偷溜進去遊泳,我說偷偷是因為這裡嚴格禁止在湖中遊泳,因為滾燙熱水代表只要在湖裡,你就有生命危險。我認為在湖中被煮沸的盜獵者會被稱為燙到的人,我是這麼想的了。
  • 翼龍是研究古動物如何開始飛行的最好樣本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英國科學家首次結合統計方法、生物物理模型以及考古學信息,證明正是自然選擇,使動物從起源到滅絕,並不斷提高飛行效率。研究以翼龍為例,指出經過1.5億年的演化,翼龍的飛行變得更為高效。翼龍是研究古動物如何開始飛行的非常好的樣本。
  • 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隨著人類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對宇宙的浩瀚越來越了解,不少人產生了一種悲觀情緒,認為人類有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星際旅行。那麼星際旅行真的有可能實現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我們生活的地球,距離單位以米為基準,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基本的距離尺度單位是光年,1光年(ly)=9.4607e+15米(m),這是一個龐大到我們無法想像的數字。
  • 空客想搞飛行汽車,現在草圖都已經畫出來了
    至今為止,在Uber的帶動下,這個誘人的行業已經吸引了很多初創公司,準備調動其所有技術資源投入到空中的士的研發中。但是,在這群隨大流的公司中,有一家公司非比尋常,那就是空客。空客近半個世紀以來都在嚴肅認真地造飛機,而現在它也在認真籌備無人汽車的製造。空客已經捲入了這場空中的士的競賽中,並且其準備採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取得成功。
  • 120年前的人們怎樣想像空戰
    這些19世紀的精美插畫展示了當時人們如何想像未來的空中作戰。它們看起來很壯觀,也有著古怪的先見之明。飛行的多炮塔戰艦寄託著人類對於力量的終極想像小說中的飛行戰艦這些插圖是喬治·格裡弗斯的小說《革命的角度:關於即將到來的恐懼的傳說》和它的續集《奧爾加·羅曼諾夫》(又名《天空的汽笛》)的插圖。
  • 安全飛行五千萬小時之思考
    近10年來,我國民航的安全水平比世界民航同期水平高10倍。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作為一名中國機長,面對5000萬小時的安全紀錄,我自然豪情萬丈。但在心情平靜下來之後,不免想起7年前的那起空難。或許,經過2000個日日夜夜的消磨洗滌,人們對事故之殤逐漸淡忘,但仍要高度警惕當前安全形勢以及安全運行中的各種風險隱患,進一步做好風險防控工作。
  • 2020太空旅行指南
    可就在幾十年前,人們都還在為了搞清楚地球到底長什麼樣而苦苦研究。1946年,搭載了35mm照相機的美國V-2火箭拍下了第一張地球的黑白照片。▼1961年,尤裡加加林代表人類第一次完成了108分鐘的繞地球飛行,彼時,他終於看到了地球真實的模樣。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斯大學(Sanford Burnham Prebys)開發、老化和再生計劃的助理教授凱倫·奧科(Karen Ocorr)博士說:「我們首次看到了可能在太空人研究中發現的心臟疾病的潛在細胞和分子變化。」 「我們開始這項研究是為了了解微重力對心臟的影響,現在我們有了一個路線圖,可以用來開始制定戰略來保持太空人心臟強壯和健康。」
  • 空客發明新技術,顛覆飛行模式,15年內現在所有飛機全被淘汰?
    「十八個月前,當人們談論航空航天業中的氫時,人們以為你有點瘋狂。」克蘭菲爾德大學航空航天學系主任伊恩·格雷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Travel說道。格雷說:「但是現在,氫已成為每個人都認為是解決零碳問題的非常重要的解決方案。」
  • 太空旅行要緩緩!國際空間站蠕蟲研究顯示低重力會改變基因 尤其是...
    蠕蟲研究的第一作者蒂姆·埃斯裡奇(Tim Etheridge)博士說,了解哪些基因會受到太空旅行的影響,可以幫助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降低太空旅行的危險性。自從2000年第一批太空人抵達國際空間站以來,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包括蠕蟲、果蠅、老鼠和人類在內的一系列調查。
  • 星際旅行中宇宙飛船動力級別,人類文明使用的是最低級別!
    然而我們又要被太陽系困住多少年呢,反正旅行者1號至今也沒能走出太陽系。人類如果想走的更遠,去看看宇宙外面的世界,就需要更先進的科技和動力源才有可能實現。化學火箭也就是人類目前正在使用的航空火箭。早期人們使用的汽車、輪船、飛機等都是用油或然氣作為燃料來驅動的。
  • 論雷暴對飛行安全的影響及危害
    [摘要] 只是由於人們的認知水平和預報條件有限,才會使得飛行陷入危險的境地,而在夏季飛行中,雷暴又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和討論的重點,認識它,掌握它,最大限度的減少雷暴對飛行安全的影響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