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城市汽車數量不斷攀升,交通擁堵不斷加劇,「空中巴士」在近幾年逐漸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在幻想飛車出行的同時,飛機製造巨頭空客(Airbus)似乎要將其變為現實。WIRED最近發表了題為「HowAirbusDreamedUptheWildDesignforItsFlyingCar」的文章,報導了這件事情。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裡才會出現的「開飛車」從幻想逐漸趨近現實。
至今為止,在Uber的帶動下,這個誘人的行業已經吸引了很多初創公司,準備調動其所有技術資源投入到空中的士的研發中。但是,在這群隨大流的公司中,有一家公司非比尋常,那就是空客。空客近半個世紀以來都在嚴肅認真地造飛機,而現在它也在認真籌備無人汽車的製造。空客已經捲入了這場空中的士的競賽中,並且其準備採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取得成功。
「似乎未來到來的比我們想像的還快,科技的融合的確已經使其變成現實。」Vahana飛行器主設計師ZachLovering這樣講道。Vahana飛行器是空客自主研發的電子飛行的士,造價極其昂貴。Lovering也提到,在未來的五年中會推出更加輕巧的材料、物美價廉的電池及更智能的航空電子軟體,以實現航空專家幻想的可以垂直起飛和降落的電子飛機。
在設計的起初階段,Vahana看起來就如同餐巾紙背後的草圖一樣,毫無吸引力。設計團隊想讓車看起來迷人點,吸引人們在現實中使用。「我們需要早點弄清楚這種形式語言,這樣我們接下來就有了方向。」Lovering說道。
Vahana有8個旋翼和機翼,供其在水平或垂直飛行中傾斜向上或向前飛行。這完全不同於空客旗下的大型客機,直升飛機或軍用飛機。一部分原因可能因為其開始是由歐洲製造業巨頭在矽谷所設的A^3公司負責開發。但是也是因為這款空中飛機將為空客開闢一條嶄新的道路。
在現代航空學看來,功能遠比外表重要。例如,起初直升機是用十字形狀的旋翼等小零件組成的,之後所有的發展都基於此之上。畢竟讓東西飛起來就已經夠難的了,沒辦法再讓他看起來也同樣炫酷。
當然,空氣動力學和工程學專家只能通過漫畫書和電影來獲取靈感。「這些交通工具都依賴於反重力學等科技。」Lovering說。Vahana可能僅僅存在於論文和電腦顯示屏中,但是其本身也「建立在」現有科技之上,比如機翼,控制臺以及起落架。Airbus稱其正在研究模型的配件,最終希望能夠以140英裡的最高時速飛行50公裡遠。
Lovering說:「我母親是一位藝術家。她啟發我去思考,可以在不做任何技術退讓的前提下,實現設計的美觀性。」這可能不完全對,但是至今他的團隊在提出更多技術方案的同時,仍能保持其最初的草圖設計,這對其本身來說就是一種成就。
為了實現更加智能的設計,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如果設計團隊能夠改進起落架的設置,將其設定為保證安全降落的特定高度,那麼就能夠使得內部設計更加方便易懂。對於新乘客來說,Lovering也在思考研究自動控制器的「大腦」,從而打消乘客的疑慮。
既然Lovering和他的團隊有了一個滿意的發展方向,那麼艱苦的開發工作也就隨之展開。他們計劃在今年底推出實體模型的飛行展示表演。未來好像真的就在眼前一樣。(郝鵬程)
本文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