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遙遠?時間已經可以預見

2020-09-16 極客晚八點

在你的印象中,飛行汽車是怎樣的,我們想像的飛行汽車都只是存在於各種科幻大片中,高度科技化的城市中,來來往往穿梭著飛行汽車!

這是一種充滿幻想的飛行器,人類誕生開始,就渴望有一隻自由飛翔的翅膀,各種上古神話,也以能在天空自由翱翔為力量的象徵,後來人類有了飛機,實現了翱翔在天空的夢想,又有了火箭,可以將人類送上宇宙!但是,都還稱不上自由翱翔,而飛行汽車可以說承載了人類的這一夢想!

飛行汽車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創意,早在1937年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造出了第一輛飛行汽車,而且這輛飛行汽車還能夠成功的起飛,而在當時,因為飛機才剛剛面世,這種新型飛行器不幸夭折了,而後,又有很多前輩前僕後繼的對飛行汽車進行探索,直到1986年,美國人泰勒發明的飛行汽車獲得了政府的飛行許可證,標誌著飛行汽車正式被市場接受!

但是,在汽車人均佔有率還沒有那麼龐大的時代,人們似乎對飛行汽車並沒有那麼狂熱,而且飛行汽車本身就存在很高的安全隱患,所以至今,我們都不能再生活中見到飛行汽車。直到21世紀,人類的居住環境城市化越來越高,汽車人均佔有率也飛速增長,面臨地面交通的擁堵不堪,各大汽車供應商和科技公司再次將目光聚焦到飛行汽車上!

而最近,全球有名的汽車製造商日本豐田宣布,他們旗下公司所研製的飛行汽車試飛成功,並將在2023年投入量產,這是第一個宣布即將投入量產的飛行汽車,轟動了整個科技界跟 汽車製造業,也讓我們越發的感覺到,飛行汽車離我們的生活已經不在遙遠,在未來的十年內,將有希望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雖然這臺被命名為SkyDrive的飛行汽車在公開的試飛記錄裡,只是保持了10分鐘的時間,但是已經實現了和普通汽車相當的靈活度,比如垂直起降,轉向,空中懸停等操作!而豐田表示,他們有信心在2023年將飛行汽車的飛行時間提高到30分鐘。

其實在飛行汽車的研發方面,歐美國家起步要更早,而且各大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都已經入局開始自己的飛行汽車的研發,有一些飛行汽車,甚至已經面向了市場預訂,比如荷蘭的PAL-V公司研發的飛行汽車,早在2017年就開啟了客戶預訂,而最早在2018年就有人拿到了飛行汽車的鑰匙!其售價40萬美金起!

不過這款飛行汽車,在公開的視頻資料上看來,依然算不上嚴格的飛行汽車,只能說這是一款可摺疊的直升機,因為這款汽車的起飛依然需要助跑才能實現,其造型和機翼都藉助了小型直升機的設計。

同樣已經開售的還有斯洛伐克公司的AeroMobil飛行汽車,早在2014年,這款飛行汽車就宣稱接受客戶預訂,但是,在設計與飛行原理上依然沒有擺脫小型飛機的原型,這款飛行汽車市場接受度還是不高!

而加拿大的一家新創公司,開發的一款名為BlackFly的飛行汽車,也獲得了美國的使用許可,他們宣稱這是一款不用駕照的飛行汽車,非常容易就可以上手,其最大的特點是,這款飛行汽車是一款電動飛行器,充電時間為三十分鐘,可飛行25英裡,但是從它碩大的機翼造型來看,這依然只是一款高節能的飛行器,也算不上飛行汽車!

與之比較類似的還有空客開發的飛行汽車,空客作為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商之一,到目前為止已經開發了多款號稱飛行汽車的飛行器,包括與奧迪聯手開發的模塊式飛行汽車,什麼是模塊式飛行汽車呢,就是飛行器與汽車分離,看起來就像大號的無人機播種時的操作!

飛行汽車作為未來的藍海市場,中國在這一行業同樣沒有缺席,早在2017年,吉利汽車就通過收購美國著名的飛行汽車研發商,從而彎道超車進入飛行汽車製造領域。

相比之下,吉利汽車所研發的飛行汽車,更接近人們對飛行汽車的幻想,而吉利的飛行汽車據說在今年已經量產出了第一批,售價200萬美金,第一批將在美國上市!但是到目前為止,這款飛行汽車依然被歸類到小型直升機一類,如果要駕駛吉利飛行汽車,依然需要飛行執照!

和吉利飛行汽車一樣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還有中國的億航飛行汽車,這家作為中國知名的無人機製造商,早在2017年就與杜拜籤約,並在杜拜投入了試用,據稱億航的無人汽車只需要輸入目的地,汽車就會自動駕駛將客人載往目的地,據稱,杜拜將採購億航汽車作為城市交通的一部分,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但是真正投入使用的時間,卻一再的延後!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日本的SkyDrive,為何這麼多已經號稱上市的飛行汽車,卻不如這一輛飛行時間僅10分鐘的飛行汽車關注度高呢!這就必須要我們仔細思考,什麼才是飛行汽車,如果僅僅是小型飛機原理的飛行器就可稱之為飛行汽車,那麼能製造這樣的飛行器的廠商不在少數!而真正的飛行汽車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懸停起降,在地面行駛的時候是否會影響地面交通,如果一輛飛行汽車在正常的交通路線上起飛的時候需要助跑,需要展開機翼,自身所佔用的空間過大,等等問題,這都將導致無法取代汽車,成為日常出行用品!正是因為這樣,SkyDrive的10分鐘才如此驚豔!

不管怎樣,夢想還是要有的,從萊特兄弟發明第一架飛機開始,人類自由翱翔的夢想就註定會實現!相信飛行汽車成為尋常家庭代步車的那一天也許不會太遠了!為這些敢於嘗試的公司點讚。

相關焦點

  • 何小鵬透露第二代飛行汽車設計草圖,翱翔藍天離我們還有多遠?
    其內容就是關於小鵬第二代飛行汽車的設計草圖,並且附上了一段相關說明:分享一些小鵬匯天第二代飛行汽車之前的設計草圖,部分方向不錯但是因技術不成熟而放棄。今天小鵬匯天已在飛行汽車領域探索7年,安全載人飛行測試上萬架次,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方案,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走過很多彎路。第二代僅僅針對飛行方面做更多的研發和驗證。
  • 轟腳油開上天 飛行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飛行模式下,Liberty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80km/h,並且可以在空中飛行500km。不過,這款汽車如果想上天飛行,還需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航空認證。什麼是飛行汽車?而在一些特殊領域,飛行汽車的威力更是可以大施拳腳,完成其他方式不能實現的任務。由於飛行汽車能夠在1分鐘以內升高到百米,且其載荷能力極強,所以在高層建築的消防營救、森林滅火、邊境巡邏、野外勘探、偏僻地區救援、急件投遞等都可以用到它。
  • 坐馬斯克的火箭去火星太遙遠?這些公司的飛行汽車可都能上天了
    前不久日內瓦車展上,保時捷對媒體提到了一個新詞,「三維出行」,說的就是城市中還潛藏著一個沒有堵車的空間,車企們完全可以在這個維度大展拳腳一番。雖然還沒有任何概念產品拿出來,不過保時捷已經表達出了對飛行汽車的濃厚興趣。
  • 飛行汽車距我們有多遠?
    飛行汽車距我們很遠又很近。近期,飛行汽車有了新進展。據美聯社、紐約時報、雅虎財經等外媒報導,日本公司SkyDrive表示,已經完成了其垂直電動汽車的載人飛行測試。這款飛行汽車名為SD-03,是世界上最小的eVTOL汽車(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ehicle,電動垂直起降汽車),它只有一個座位,搭載四對螺旋槳,配備單獨的馬達,並設有故障保護裝置,防止因動力系統故障而產生的意外。此次演示視頻,SD-03在試飛區飛行了4分鐘,其飛行高度約為三米。
  • 日本的飛行汽車試飛成功,人人都能在天上飛,離我們還能有多遠
    他們認為,包含汽車在內的交通運輸工具擴大了人類生活的「移動性」,但興建基礎設施如機場、跑道、馬路、橋梁等需要大筆的投資,因此他們提出「飛行汽車」的概念,不需要特定的道路或跑道即可升空,團隊的未來目標是希望在2050 年打造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飛行的世界。
  • 飛行汽車離我們有多遠?想解決上班堵車,它未必比自行車更強
    (Terrafugia TF-X)還有一種飛行汽車本質上就是放大的多旋翼飛行器,可以在狹窄的地方垂直起降,提供從 A 點到 B 點最快速(直線)的運輸服務,弱化或不具備與汽車相同的行駛能力。Kitty Hawk 官方網站公布的一段預告片預示著他們的首款機型可能就是多旋翼飛行器。
  • 《星際穿越》裡的蟲洞離我們還有多遠?
    比方說:墨菲定律、蟲洞、接近光速飛行、奇點、黑洞、時空彎曲、牛頓第三定律、引力可以跨越時間和維度等。這部影片最難得的地方在於,這些對於普通人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在片中都用最貼近生活的例子被闡述解釋,比方說對於蟲洞的描述,主人公通過一張紙為我們開啟了新知識的大門。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登門拜訪」變得不再遙遠。作為超輕固體,它有97%的多孔性,這意味著光可以穿過材料;而二氧化矽納米層的相互連接會捕獲紅外輻射,大大減緩熱傳導。如果這項技術可行,未來的火星居民可以居住在氣凝膠製造的溫室「大棚」裡,溫室裡的水保持液態,植物可以生長,溫度適宜居住。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即使我們解決了水、氧氣和溫度,還要面對輻射暴露的問題。
  • 一言不合就上天,科幻電影裡的飛車出行離我們還有多久
    如果你看過《傑森一家》這樣的科幻電影,你一定會突發奇想,嚮往電影裡的出行方式,坐飛機去上班,擺脫交通堵塞,雖然以現在的科學技術來說,讓普通大眾坐飛機上班還不太現實,但是另一種空中出行方式——空中飛行計程車的到來會離我們更近。
  • 化學爆炸——離我們有多遙遠?
    事件的緣由,則是化學爆炸,這個看上去離我們很遙遠,實則就在眼前的詞語它的傳遞可以理解為同時產生半徑越來越大的同心圓,所以離波中心越近,波傳播速度越大。國家對於硝酸鹽,基本上都是嚴格管控,以防萬一硝酸銨(NH4NO3)的分解分多步進行,溫度不同,產物不同,分解最低溫度110℃。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爆炸發生了兩次。
  • 飛行汽車 暫難「飛」進現實
    近日,一家日本公司成功試飛了一輛「飛行汽車」,這輛汽車將試駕者帶到了空中,在數英尺高(1米至2米)的半空中盤旋了4分鐘,令人們離飛行汽車夢想更加靠近。英國《每日郵報》網站題為《要去哪裡,我們不需要路》的報導稱,日本「天空駕駛」公司的汽車近日載著一名乘客在測試場地的半空中盤旋了4分鐘。據悉,該飛行器的大小相當於兩輛汽車,裝有八個螺旋槳以幫助其進行飛行。
  • 日本公司「飛行汽車」試飛成功
    人們一直夢想著有一輛能在天空中飛翔的汽車。日本的SkyDrive已經成功地進行了一次飛行汽車載人的適度試飛。這只是世界上眾多「飛行汽車」項目中的一個。他說,他希望這種飛行汽車能在2023年之前走進人們的生活。不過,他指出了安全的重要性。他對美聯社說:「在世界上100多個飛行汽車項目中,載人試飛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我希望很多人想要駕駛飛行汽車,並且有安全感。」
  • 2020年,科幻世界裡的未來生活離我們還有多遠?網友:指日可待!
    2020年在很多科幻作品中都是一個頻頻提到的年份,比如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就將故事放在了2020年,還有寫於1968年的科幻小說奠基之作《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也描述過2020年的「未來」生活,科幻漫畫《阿拉基》的故事也發生在2020年。而現在。
  • 日本飛行汽車試飛
    飛行汽車和飛機都有什麼區別?現在我們談及的「飛行汽車」主要是對一類飛行器的統稱,這類飛行器既具備飛機的基本結構如旋翼、機翼、起落架,也融合了汽車的特點,比如不需要飛行的時候可以像汽車一樣在公路上行駛,駕駛方法相對簡化,日常停放不需要佔用很多空間。
  • 無線電波怎麼遙控指揮遙遠的人造天體,哈勃望遠鏡離我們多遠?
    我想,這位朋友的認知和語文水平實在不適合提出這種問題的,但我們這個平臺就是這麼寬容,既然如此問題都能夠出來,並邀答,覺得還是有必要來說一下,以正視聽。我們這個世界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電磁波本身的媒介是光子,依靠光子傳播能量,因此速度和光一樣,也是光速。
  • 《黑豹》裡的黑科技離我們也沒多遠了
    黑豹的國家叫Wakanda瓦坎達,設定是一個與世隔絕但技術水平「領先世界幾個時代」的非洲國家,但如果仔細盤點一下電影中出現的黑科技的話,似乎離我們的世界也並沒有那麼遙遠。以下內容輕微劇透,介意的小夥伴請謹慎閱讀。
  • 氫燃料電池汽車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2019年商務年會,各大車企更是展出多臺氫燃料商用車。可見,大部分主機廠已經開始氫燃料車型的研發,跟電動汽車一樣,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2018年之後,氫燃料電動汽車在商用車也得到了推廣應用,但目前主要應用在氫燃料電池客車上,載貨汽車只是剛剛起步,受成本影響,氫燃料電池載貨汽車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外太空離我們遠嗎?我們可以做什麼?
    因此,我們想和同學們一起聊聊「航天教育」這個話題。外太空離孩子們遠嗎?我們可以做什麼?標誌著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挖土工作。
  • 飛行汽車、瞬間移動、人造人,這些曾經的科學幻想,能實現嗎?
    轉眼間已經2020年了,許多90後的朋友會表示一下子十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十年前自己還在讀小學,十年後就即將踏入社會了。實際上這十年來世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光是在科技方面就已經讓大多數人意想不到。有些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幻想過的設計、產品如今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例如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虛擬實境等等。除此之外,下面還要介紹三種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就被提出來的科幻夢想,它們至今實現了嗎?首先要介紹的第一種科學幻想是會飛的汽車。筆者記得很清楚,上小學的時候讀一些兒童科幻讀物,偶爾能夠看到這種車的概念模型。
  • 空天飛機離我們還有多遠?最終能不能當作戰鬥機?
    我們取得了這麼大成功,那麼空天飛機離我們還遠嗎?這裡大家要注意一個官方的說法,這次實驗著落的是我國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和美國的太空梭一樣,它並不具備在大氣層內動力飛行的能力。不過,從技術角度上來說,我們的這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已經達到了美國的X-37B基本相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