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馬斯克的火箭去火星太遙遠?這些公司的飛行汽車可都能上天了

2020-12-04 環球網

日內瓦車展上的集中爆發,或許預示著這個產業的商業化越來越靠譜了。

文 ▍砂糖兔

原本認為飛行汽車都是動漫遊戲和科幻電影裡的道具,去年我大吉利突然宣布收購了一家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讓飛行汽車這個話題在國內的熱度也直線上升。

前不久日內瓦車展上,保時捷對媒體提到了一個新詞,「三維出行」,說的就是城市中還潛藏著一個沒有堵車的空間,車企們完全可以在這個維度大展拳腳一番。雖然還沒有任何概念產品拿出來,不過保時捷已經表達出了對飛行汽車的濃厚興趣。

保時捷研發總監Michael Steiner透露他們的飛行汽車藍圖已經在起草階段了,不過等待它們「上天」還要十年時間。和保時捷才開竅不同,奧迪、戴姆勒、吉利等企業或自己研發或投資收購的飛行汽車項目,已經離商業化運營越來越近了。

吉利旗下的「太力飛車」

要不是被吉利收購,我還真不知道美國的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有個這麼怪的中文名「太力飛車」。這家由5個麻省理工畢業生2006年創立的公司,去年11月被吉利控股集團收購,讓書福哥的觸角直接從地面延伸到了高空。

收購完成後吉利方面除了提供更多資金,今年2月還開始大規模招聘中國的技術人員,要建設一個中美精英組成的大團隊。目前太力飛車已經推出過兩代Transition和TF-X產品,而根據大吉利的規劃,明年第一款飛行汽車就會正式量產了,而且太力飛車已經拿到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認證,可以在美國上路(天)。

Italdesign+奧迪+空客

2017年日內瓦車展上,大眾集團旗下的設計公司Italdesign和空客聯手推出了一個飛行汽車模型,名為Pop.Up,今年的車展現場,它們和新夥伴奧迪一起推出了更新版的「Pop.Up Next」。

看實物就能發現,這款產品的飛行系統是獨立於車身的,車身更像一臺老年代步車,不過人家本身走的就是空中計程車路線,也不用太奢華,車內就能坐倆人,小巧簡潔。而且這個小傢伙2020年就能實現量產了,到時候叫車軟體沒準就能叫到一輛會飛的小奧迪。

拿到戴姆勒投資的Volocopter

還記得今年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上,英特爾的CEO現場帶來了一架「直升機」麼,那就是德國無人機製造商Volocopter的產品。相比其他飛行汽車,Volocopter的產品更接近直升機,只不過是純電驅動的。

去年Volocopter拿到了戴姆勒的投資,讓它的前景更加廣闊,畢竟戴姆勒在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方面有很多積累,多了這麼一位大咖做朋友更有利於它今後的規模化生產。目前Volocopter已經在杜拜成功試飛了,政府打算引入它的產品作為公共運輸的一部分,以后土豪們出門可以直接叫個飛行汽車送他們去打獵。

被谷歌創始人相中的Kitty Hawk

谷歌創始人Larry Page的眼光一向獨到,三年前他投資了一家名為Kitty Hawk的飛行汽車公司,最近這家公司的空中計程車Cora已經正式面世了,在紐西蘭進行了試飛。

這也是一款純電動的兩座小飛機,能夠續航100公裡。如果進展順利的話,Cora有望三年後在紐西蘭進行商業化運營。

騰訊也沒閒著,投資了Lillium

去年騰訊投資特斯拉的消息一度刷屏,其實當時大企鵝還投資了一家德國創業公司,就是飛行汽車公司Lillium,這也是一家名校畢業生創立的公司,成立於2015年。

目前他們的雙座飛行器Lillium jet已經試飛成功了,五座飛行器正在研發中,計劃明年進行試飛,而更大的野心則是十年內讓「飛行計程車」獲批運營。騰訊談到投資這家公司的理由時則說,不管是交通不便的地區還是交通擁堵的地區,這種飛行服務都擁有廣闊市場。

荷蘭的PAL-V,已經量產了

最後再來看看同樣在日內瓦車展上大放異彩的一家公司,荷蘭的PAL-V展出了他們的Liberty飛行汽車,而且不是什麼概念產品或者模型,這款飛行汽車已經推進量產了,而且去年就開始接受預定了,明年就能正式交付客戶,一輛的價格不超過40萬歐元。

這款三輪式的飛行汽車雖然價格不貴(對於土豪來說,200多萬人民幣也就是普通跑車價格嘛)但是可不是隨便能開,要有汽車和飛行器的雙重駕照,飛行執照上的飛行紀錄還不能少於35個小時,說白了也是給私人飛機客戶們準備的。

如此看來,飛行汽車並不是什麼遙遠的未來產物,已經唾手可得了,但是短期來看,它依然是有錢人的玩具,比如華爾街大佬們不想堵車,開著自己的飛行汽車十分鐘就到公司樓頂停機坪了。但是它何時能成為價廉物美的空中計程車,還要等上很多年吧。

相關焦點

  • 人類目前最強火箭 帶輛特斯拉去火星
    &nbsp&nbsp&nbsp&nbsp他當天在發射前的電話記者會上說:「這只是一次試飛,很多東西都可能出錯,所以我們沒有設定完美的預期。只要火箭上天,不把發射臺炸成碎片,我就認為取得了成功。」
  • 人類移民去火星?馬斯克計劃轉移100萬人,能剩下多少人全靠運氣
    ,不過似乎科學家也通過研究發現了火星上有存活的生物,這無疑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對於火星探索的熱情和好奇,在世界航天領域公司可以說帶動了整個美國航天私人企業的發展公司,也是美國私人航天企業當中的最頂尖的存在,他們甚至擁有自己造火箭的科研力量。
  • 3D列印出一艘火箭,也能上火星嗎?
    ​如果有一臺技術先進的3D印表機,在自家後院裡就能造出一艘火箭——能夠飛向火星的那種。這是科幻小說都沒有想過的事。做事情,一向挺難。新冠疫情期間,包括該公司在內的許多企業都實行居家辦公,他們的技術優勢也凸顯了出來,因為那些機器可以自動操作,只需要一個人偶爾去一次來維護機器運行。Relativity Space成立於2016年初。
  • 帶火星探測器上天的火箭,為什麼有著葫蘆形狀的推進器?
    而且還是走帶著火星探測器,去火星這麼遙遠的路線。你說這個胖子怎麼這麼有信心?你還別說,火箭推進器就是類似於一個會噴火的葫蘆形裝置,火箭之所以能上天全靠這個葫蘆狀的法寶。來源:新華網火箭是太空飛行器的運載工具,能夠攜帶多種實驗器材和觀測儀器上太空,是種利用噴射的工質產生反作用力推進的飛行器。相比於普通飛機這種上天的航空器,火箭升空的速度那可是槓槓的。想要上天?小編推薦你用火箭。
  • 火箭可重複使用 SpaceX:去火星費用降至每人20萬美元
    同時他還希望把火星飛行的人均花費從傳統方式的 100 億美元,降到接近 20 萬美元。隨著 SpaceX 上周成功對回收的獵鷹 9 號火箭進行重複使用,該公司表示現在人們可以考慮購買一張去往火星的「機票」了。
  • 想坐馬斯克的飛船去火星?看完這篇文章再決定吧
    那麼,乘坐馬斯克的太空飛船到火星旅行到底是種什麼體驗呢?按照馬斯克定下的時間線,首艘飛船將於2022年飛向火星。對於這個近在眼前的預定發射日期,馬斯克信心十足,他表示:「我有信心在五年左右做出太空飛船並為發射做好準備。」不過我們也無須為太空人擔心,因為2022年的首艘飛船主要負責貨運任務。
  • 飛行汽車離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遙遠?時間已經可以預見
    ,而且飛行汽車本身就存在很高的安全隱患,所以至今,我們都不能再生活中見到飛行汽車。,並將在2023年投入量產,這是第一個宣布即將投入量產的飛行汽車,轟動了整個科技界跟 汽車製造業,也讓我們越發的感覺到,飛行汽車離我們的生活已經不在遙遠,在未來的十年內,將有希望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他說全球目前有 1700 家私人航天公司,其中 45% 在美國。太空生意最重要的是火箭,但想造新火箭的公司基本都得從頭來過2001 年,馬斯克最初的太空計劃,是在火星上搞一個植物溫室。那時候他概念化這個項目,目的還是在於希望遊說政府增加太空預算,吸引公眾對於太空探索的興趣。
  • 火箭為什麼能飛上天?
    火箭使用的是噴氣式發動機,它的燃料在燃燒室內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這種氣體從尾部以極高的速度噴出,同時產生很大的反作用力,就能推動火箭飛上天了。由於火箭本身帶有燃料和助燃用的氧化劑,不需要外界空氣來助燃,因此,他既能在大氣層內飛行,也可以在沒有空氣的太空飛行。
  • 民營火箭公司藍箭:朱雀一號後還有空天飛機,目標是洲際往返
    向未來》節目定製的科普教育衛星「未來號」去太陽同步軌道,而它也可能成為第一枚能上天的民營運載火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投入1億元人民幣經費研製朱雀一號。這家成立於2015年6月的商業火箭公司聚焦於中小型的商業航天應用市場,主要研製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及液氧甲烷火箭,創始人之一、藍箭CEO張昌武還是金融出身。
  • 帶火星探測器上天的火箭,為什麼有著葫蘆形狀的推進器?
    而且還是走帶著火星探測器,去火星這麼遙遠的路線。你說這個胖子怎麼這麼有信心?你還別說,火箭推進器就是類似於一個會噴火的葫蘆形裝置,火箭之所以能上天全靠這個葫蘆狀的法寶。來源:新華網來源:搜狐你看火箭模型,會發現火箭的pp下面有幾個小「腳」。
  • 首次點燃火箭引擎!火星殖民計劃,埃隆·馬斯克能走多遠?
    SN4的飛行時間無疑也會很短。太空技術探索公司已經在製造SN5,它將擁有三個「猛禽」發動機。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在試飛期間飛到12英裡(20公裡)的高度。最終,可運行的星際飛船將會搭載六個「猛禽」發動機,並具有足夠的動力使其能夠自行發射到月球和火星上。但是這艘將載有100名乘客的宇宙飛船需藉助幫助才能離開地球。
  • 首次點燃火箭引擎!火星殖民計劃,埃隆·馬斯克能走多遠?
    SN4的飛行時間無疑也會很短。太空技術探索公司已經在製造SN5,它將擁有三個「猛禽」發動機。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在試飛期間飛到12英裡(20公裡)的高度。最終,可運行的星際飛船將會搭載六個「猛禽」發動機,並具有足夠的動力使其能夠自行發射到月球和火星上。但是這艘將載有100名乘客的宇宙飛船需藉助幫助才能離開地球。它將從地球表面搭載一個名為「超重」(Super Heavy)的巨型火箭發射升空,該火箭將由31個「猛禽」發動機提供動力。
  • 中美阿聯扎堆火星,火箭燒的都是人民幣,航天發射如何更省錢?
    1960年,蘇聯首次嘗試發射火星探索火箭。1965年,美國水手四號(Mariner 4)第一次傳回火星數據。還有如今仍在火星地表漫步的美國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經歷了飛掠、環繞器軌道探測、著陸器登陸火星、巡視器火星地表探索四個階段。
  • 送人類去火星,馬斯克沒有「吹牛」
    據SpaceX公司規劃,未來每年將會發射至少24枚火箭,到近地太空。除了在可回收火箭方面,馬斯克與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在努力之外,對於殖民火星計劃也沒有閒著。在近日的壓力測試中,SN星際飛船原型,再次表現了其優秀的材料結構,可以適應未來的太空任務。
  • 四年後,我們去火星
    從《火星救援》到《宇宙威龍》,去火星成為科幻小說題材的由來已久,現在對於去這個星球,伊隆·馬斯克有一些想法,那麼到底是什麼呢?去年他聲稱到21世紀60年代將有百萬人可登上火星,這一最新公告更像是對該計劃進度的微調,簡要如下:BFR高100米,可發動31個引擎,將150多噸的有效載荷運送到太空,每個引擎的發動能力都綽綽有餘,足以將失敗的可能性降為零。BFR比把阿波羅送入月球的土星五號火箭略大,這麼說吧,它的空間足以攜帶8層樓高的貨物負載,除此以外,客艙的容客量比空客A380還多。
  • 轟腳油開上天 飛行汽車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飛行模式下,Liberty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80km/h,並且可以在空中飛行500km。不過,這款汽車如果想上天飛行,還需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航空認證。什麼是飛行汽車?飛行汽車,顧名思義,是一種既能在陸地上行駛,也能在空中飛行,二者可以自由轉換的交通方式。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飛行汽車是未來世界的代表元素。其實早上一百年前,就有人對飛行汽車下手了。1917年,格倫·柯蒂斯用鋁塊生產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飛行汽車。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SpaceX公司知道星艦飛船可能存在很多問題,畢竟前兩艘飛船爆炸了,但這就是馬斯克堅持不懈的研發理念,SpaceX公司的工程師們每天都要努力應對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即讓世界最大的宇宙飛船和火箭脫離地球引力,進入軌道,同時確保能夠安全著陸並再次飛行。
  • 馬斯克如何徵服火星:發射1000艘飛船,運送10萬人抵達火星
    SpaceX公司知道星艦飛船可能存在很多問題,畢竟前兩艘飛船爆炸了,但這就是馬斯克堅持不懈的研發理念,SpaceX公司的工程師們每天都要努力應對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即讓世界最大的宇宙飛船和火箭脫離地球引力,進入軌道,同時確保能夠安全著陸並再次飛行。
  • 飛行汽車不敢想?日本都開始載人實測了,3年後就能買
    汽車趣聞汽車能上天?這雖然只是在科幻電影裡看到的場景,但是無數人對未來汽車能夠在空中行駛都還是深信不疑。畢竟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人類都能夠探索宇宙了,把汽車弄上天應該也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這臺機器的長寬高分別為4/4/2m,相比一般汽車要更寬一點,畢竟有個機翼。其實說這臺機器是飛行汽車有點不太準確,因為它並沒有輪子,下方只有類似直升機的腳架,但是未來的飛行汽車會不會保留輪胎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