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在昆運營共享單車企業將成立統一管理機構 每家確定一種主流...

2021-01-08 澎湃新聞

為迎接COP15,充分展示世界春城花都、國際知名旅遊城市形象及中國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供綠色低碳共享出行成果,規範共享單車文明有序出行秩序,5日,市委城管委辦公室下發《關於昆明市共享單車運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有關內容進行補充完善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通知》,在昆運營共享單車企業將成立統一管理機構負責無證車輛回收、檢查企業及運維單位單車停放秩序等工作。同時,主城區共享單車總量嚴格控制在10萬輛左右,每家企業只能確定一種主流車型在昆投放,其餘車型即日起將進行回收。

每家企業將確定一種主流車型

車型過大的共享助力車將全部回收

按照《通知》,《昆明市共享單車運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適用範圍由主城五區和三個國家級開發(度假)區調整至昆明市各縣(市)區、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度假園區。除主城五區和三個國家級開發(度假)區外,其他縣(市)區和開發度假園區將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管理措施,滇中新區城市管理部門將參考執行。此外,利用城市道路投放兩輪電動車組織運營、租賃,向市民提供共享出行服務的,均列入昆明市共享單車運營服務管理範圍。

「目前來說,在昆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雖然只有3家,但各家投入的車型都過於雜亂,新型車和舊型車混雜。針對這一情況,《通知》中規定,在昆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將確定一種主流車型進行投放,以確保企業投放的共享單車風格樣式統一、質材型號統一,不影響市民騎行體驗及城市市容景觀。除主流車型外,其餘車型將立即開始進行回收,將來要更換新型車時,也需要將舊型車輛進行回收。」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秩序管理處處長金小海介紹說,同時,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共享單車上粘貼小廣告,已粘貼的小廣告應當發現一起清理一起。

「自2020年昆明開放共享助力車投放後,部分企業投入運營的共享助力車沒有腳踏板,還有的車型過大,不時會出現一輛共享助力車乘載兩人甚至三人的情況,針對這些問題,《通知》中也明確,投入運營的共享助力車應堅持輕便、易轉運調度、安全係數高原則,不得設置踏板,須真正具備腳踏助力功能,僅限一人騎行(用戶掃碼時APP頁面設置彈窗提醒),整車車重控制在35kg(±5kg),坐墊長度控制在20cm(±5cm),車速不得超過20km/h。」金小海說,「比如說,目前昆明市場上美團投放的有踏板、座椅過大的一款車型就必須全部回收,哈囉投放的一款沒有腳踏板的車型也必須全部回收。」此外,投入運營的共享助力車必須依照有關規定在公安機關管理部門辦理登記註冊,並領取、懸掛號牌。若交通管理部門有佩戴頭盔要求的,各運營企業必須為共享助力車配備安全頭盔。

駛入危險區域或將車停在機動車道

6個月內將禁止再次使用共享單車

《通知》中明確,共享單車企業須加強車輛電子圍欄建設和管理,提高定位精準度,做到可實時監控管理。要根據各區域、節點單車使用量,科學分布設置電子圍欄,避免出現車輛區域性堆積或無車可用的兩極分化現象。

「在軌道交通車站、交通樞紐、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旅遊景點等非機動車停車需求大,但地面空間不足的區域,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協調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國資公司取消部分路內機動車停車泊位,設置非機動車停放區,滿足市民、遊客非機動車停放需求。」金小海表示,在人行道資源不足,非機動車道相對寬敞的區域,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協調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選擇在非機動車道適當位置施劃非機動車停放區,滿足市民非機動車停放需求。加強對城中村、城郊結合部共享單車停放秩序管理,對停車設施不足、停車資源相對有限的城中村、城郊結合部,可利用電子圍欄設置為禁停區。

《通知》規定,車輛必須設置人性化語音提醒功能,對即將駛出電子圍欄區域的,提醒用戶及時停止用車,就近(在電子圍欄區域內)還車。對仍繼續騎行的,及時進行技術性斷電處理,並語音提醒用戶將車輛還至非機動車停放區內。

「我們不鼓勵、不支持以超範圍為由多收取調度費。特殊情況下,因用戶不顧安全規定,將車輛駛入高架、快速通道、高速路出入口等危險區域,或將車輛停放在機動車道,嚴重影響他人安全的,可收取高額調度費以示警告,企業應將其列入信用黑名單,6個月內禁止其再次使用共享單車。」金小海表示,各企業應在APP、小程序等頁面設有交通違法警示,對經提示、催辦仍不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罰的,通過採取列入黑名單等方式,限制、禁止其使用共享單車。

《通知》表示,鼓勵採用新材料減輕助力車自重,鼓勵採用新技術規範共享單車停放,鼓勵企業研發的可規範管理共享單車停放秩序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昆明進行試驗並率先投入使用。「對於在昆明投放新型車輛的,可在保持其主流車型的同時進行少量投放,在試驗期結束後,根據試驗情況,或全部更換新型車輛,或依舊使用原有主流車型。」金小海解釋說。

主城區共享單車總量將嚴控在10萬輛左右

無共享自行車在昆投放企業不允許投放共享助力車

「目前我市共享單車總量在18萬輛左右,其中共享自行車數量為16萬輛左右,共享助力車數量在2萬輛左右。根據我市主城區地鐵運營、公交線路升級及試點置換投放共享助力車等情況,決定將主城區共享自行車減至6萬輛以內,每家共享單車企業需將自家共享自行車數量降至2萬輛以內。」金小海表示,「我們將適當增加定位更準、科技含量更高、更易管理、更受市民歡迎的共享助力車數量,但主城區共享單車總量必須嚴格控制在10萬輛左右,而且,這不意味著共享助力車數量將達到4萬輛。各共享單車企業除原有每家3000輛共享助力車配額外,須在共享自行車減量達到要求範圍內,才可批准投放新增共享助力車。新增配額按以往考核成績進行排名,總數量控制在1.5萬輛以內。」

同時,主城區共享助力車繼續採用與共享自行車置換方式進行投放,無共享自行車在昆投放企業不允許投放共享助力車。此外,其他各縣(市)區投放量由市城市管理局商各縣(市)區城市管理局統籌安排。為加強各縣(市)區共享單車管理,不鼓勵投放共享自行車,以投放便於管理的助力車為主。

《通知》明確,投放運營企業應當具備在省會及以上城市運營管理經驗,具有良好信用度,能夠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非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險。建立有與投放量相匹配的、符合電氣、消防等有關安全標準的充電倉庫、具有廢舊蓄電池處理能力等。同時,將持續加大維護人員及調度車輛配備。每150輛共享自行車至少配置1名維護人員,每100輛共享助力車至少配置1名維護人員(不包括換電人員);企業應當採用可入城的貨運車輛(鼓勵採用新能源貨運車輛)組織共享單車調運,加大調運頻次,每投放500輛共享單車至少配置1輛小型調度車組織車輛調運(調度車至少應滿足裝載20輛共享自行車或15輛共享助力車的運力)。

此外,將嚴格落實一車一牌制度,所有入市車輛必須電子入庫,由市城市管理局重新製作牌照,統一組織上牌。對不符合標準、質材型號、風格樣式不統一的車輛由企業負責收回,符合標準的新產品、新車型投放必須報批。

實施統一維護

加大考核力度

按照《通知》,昆明將成立共享單車統一管理機構,逐步建立電子監管平臺,採用交叉閉環式監督,並實行無差別化維護。

由入駐昆明運營的三家共享單車企業(青桔、美團、哈囉)抽調相關工作人員,選擇符合運輸、儲存條件的場地,共同出資成立共享單車臨時管理機構,臨時管理機構主要負責車輛入庫登記、牌照發放、無證車輛回收、檢查企業及運維單位單車停放秩序等,共同維護好共享單車運維秩序及市場營商環境。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非機動車管理所派駐人員進行監督管理。

市城市管理局將統一接入三家共享單車企業數據平臺,在保護企業數據、用戶信息安全基礎上,做到實時、動態、透明化掌握共享單車運維情況,以加強監管力度,嚴格規範市場秩序。「我們將把主城區劃為三個片區,分別由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對應實施統一維護管理,每四個月組織一次輪換。各企業間形成相互監督、公平公正公開的運營環境,對運營企業超量違規投放的行為互相監督,及時向監管部門舉報並配合做好回收工作。」金小海表示,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共同商定勞務派遣公司或第三方機構對運維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對街面所有共享單車(不區分品牌)停放實施無差別維護管理,車輛調度、換電等仍由各企業自行負責,按標準配備的運維人員將統一移交至各區城市管理局進行調配使用。

此外,還加大共享單車考核頻次與力度以及企業誠信投放考核力度。「對於考核成績優秀的企業,加大其投放配額獎勵,第一名將獎勵600輛共享助力車配額;考核結果差、整改不力的企業,減少和限制其投放總量,最後一名減少300輛共享助力車配額;長期維護管理不力,情節嚴重的,勒令退出昆明市場。」金小海介紹說,對於超額超量投放、製作假牌照的共享單車企業,第一次予以警告,沒收所有違規車輛,第二次責令回收全部共享助力車並暫停運營三個月,第三次將勒令退出昆明市場。

主城區共享單車投放不允許代理

各企業應適當提高管理及運維人員工資待遇

《通知》還對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服務保障等內容進行了完善。其中規定,昆明市主城區共享單車投放業務不允許實行代理制,必須由允許入駐的企業實施直營模式,以防止出現多頭管理、無序亂投車現象。在昆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必須明確一名城市經理統籌管理共享自行車和共享助力車,確保政令暢通、指揮有序。不得實施雙線管理,各自開展相關業務工作,以避免業務線亂投車,政府事務線管不了等亂象發生。

同時,結合昆明市騎行周轉高、可騎行天數長、企業收益高、管理運維人員勞動強度大的實際,《通知》要求各企業適當提高昆明市管理及運維人員工資待遇,以穩定運維團隊,實現車輛高效運維調度。

此外,街面車輛停放不到位的,各級執法機關應當責令企業做好維護,對多次責令仍未整改的,可實施代為回收。

來源:昆明日報

原標題:《官宣!在昆運營共享單車企業將成立統一管理機構 每家確定一種主流車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井幫智慧管理平臺,賦能共享單車智能化管理
    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後,共享電單車出行迎來了新的結構性機會。隨著各大平臺穩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布局,未來五年用戶對共享電單車的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激發,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量將超過800萬輛,收入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 朝鮮街頭的共享單車為什麼無人問津?
    在朝鮮旅行期間,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平壤街頭能見到共享單車。大家都知道,共享單車在我國一度非常火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共享單車,由此也造成了各種亂象。現在共享單車已回歸理性,管理也更加規範。騎共享單車出行,如今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共享單車是一種新鮮事物,對我們來說都很時髦。
  • 共享單車智慧調度 大數據運營破「潮汐」現象
    活動現場,通過實地演練,城管執法部門快速反應,針對共享單車早晚「潮汐」現象,聯合哈囉出行智慧運營管理,通過哈囉大腦大數據平臺科學調度、高效協同,有效解決重要堵點早晚高峰區域擁堵亂象,最大化滿足民眾高峰期交通出行需求。
  • 共享單車競爭發展對策及建議
    共享單車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性  共享單車是將傳統公共自行車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實現的一種實時租賃模式,但由於其創新性,許多管理模式和技術尚未成熟,由此也導致了定位不準確、用戶實名制信息安全等問題。
  • 城市共享單車監管的創新整合之道
    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和新公共管理模式都無法有效解決這類新型複雜問題,都帶來社會治理的碎片化和政權體系內部的分裂等一系列問題,面對許多跨界社會問題,卻無法提供最佳方案。在政府管理實踐層面,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已將公共部門改革的重點從結構性分權、機構裁減和設立單一職能的機構轉向整體性治理,大力推進有效的「跨界」合作治理改革。
  • 停車難「有救了」,共享電單車規範停車黑科技將攻克行業運營難題
    (原標題:停車難「有救了」,共享電單車規範停車黑科技將攻克行業運營難題)
  • 共享單車困局:共享單車為何成了無人認領的「殭屍車」?
    如此一來,無序堆放的單車越來越多,形成了各種規模的「垃圾山」。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為何將這些車輛棄之不顧?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帳,企業若是回收廢棄單車,加上搬運維修費、日常人力成本費等,甚至比一輛新車的成本更高。一家尚在營運的大型共享單車公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17年該公司就與一家回收企業籤訂了協議。
  • 超380000輛共享電單車!長沙出手了
    記者從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目前,在長沙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正在加快對超量投放的共享電單車開展集中清運回收。截至2日,全市已回收違規投放的共享電單車38萬餘輛。據介紹,根據長沙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亂象整治要求,長沙將全面清退違規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保留已上牌的6.3萬餘輛。
  • ...Report」獲1000萬美元A輪融資,幫政府機構解決共享滑板和單車...
    Ride Report在2015年成立於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與共享出行服務商合作,給政府機構提供共享滑板車和共享單車的運營監測報告,以幫助政府獲得更準確真實的數據、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共享出行服務的影響,從而做出更好的監管決策。
  • 襄陽共享單車嚴管來啦!
    [摘要]為進一步優化樊城區共享單車停放的監管,破解共享單車停放亂象,日前,樊城區城管局召開共享單車企業2020年第2次緊急集體約談會,明確單車停放管理「十必須」、「十不準」。其中明確要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要推廣應用電子圍欄等技術,綜合採取經濟懲罰、記入信用記錄等措施,有效規範用戶停車行為。 樊城區共享單車企業停放管理責任清單「十必須」 一、必須加強服務能力建設,充分利用車輛衛星定位、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強對所屬車輛的經營管理,創新經營服務方式,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提高服務水平。
  • 廣州市共享單車運營商招標結果出爐 青桔單車、摩拜等中標
    近日,廣州市2019年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商招標評標結果公布,青桔單車成功中標,份額為10萬。同時中標的還有摩拜和哈囉。公示日期為2019年6月4日至2019年6月10日。據了解,本次招標公告4月29日正式發布,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3家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商,未來3年內廣州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投放運營配額為40萬輛。
  • 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是什麼樣子?
    今天,極客公園和大家聊聊共享單車的升級版會是什麼?尚且遙遠的未來極客公園在《文章中,從「越來越主流的實心胎」、「導航提示+夜間車燈需要完美結合」、「地下車庫」幾個方面,介紹了一些對共享單車的期待。共享單車都添上屏幕了,但我們需要的真的不止於此》不過,根據中國的國情,有的可能真的還尚且遙遠,畢竟共享單車目前也就出現 2 年左右,相應的政策都還沒有跟上,而且共享單車什麼地方應該停多少量車這樣統計學的問題還沒有很好的解決,建造地下車庫這種耗資巨大並且需要政府統一規劃的舉措,真的不是一家創業公司可以幹得了的。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隨著運營時間和裡程的增長,不少車輛出現不同程度損壞,加之三年強制報廢標準的施行,到2020年,全國將有至少1000萬輛共享單車面臨報廢,不僅佔用公共空間和土地資源,還將產生數以萬噸計的固體廢物。而對其如何處理,目前還缺少明確規定。記者從天津市交通管理部門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在該部門備案的共享單車投放量為74萬輛。業內人士稱,市面上實際投放的共享單車數量還要大於這個數字。
  • 我的共享單車運營方法論:1個核心、3大體系、5項策略、7種能力
    筆者親身經歷的共享單車市場同樣如此,共享單車完美融合前沿的軟體與硬體技術,是全球第一場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大規模服務的成功實踐,共享單車最終輸贏的比拼,歸根到底考驗的還是團隊的運營能力,是否能夠通過強運營滿足到用戶的具體需求,這成為了最終規模化取勝的關鍵。毫不誇張的說,運營經過長達二十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最初單一的信息編輯已經躍升為驅動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力量。
  • 南京多部門共治共享單車 有望運用城管數位化平臺
    另據各單車企業提供的運營數據,南京共享單車註冊用戶已超過100萬,日租借量超過50萬人次。 伴隨大量單車「湧入」南京市場,問題也來了。地鐵口向來是各單車企業的必爭之地。3月22日上午,記者在南京地鐵4號線龍江站出口看到,密密麻麻的共享單車被隨意擺放在道路一側,有的單車甚至被擱在路中央,讓本來就不寬的便道愈發狹窄。
  • 10年前就出現的共享單車,為啥在中國火了?共享單車的前世今生
    最初引入商業公司的目的是,共享單車投放後,後續的維護成本對政府財政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完全免費的運營模式,無法支撐項目的持續運營。因此,第二代共享單車就引入了車身廣告的形式以獲取收入。車輛的使用依然偏重公益性,採取免費的形式。之後第三代和第四代共享單車開始將身份驗證和付費使用引入其商業模式之中。
  • 共享單車企業破產:單車按噸甩賣後50元在售,用戶押金難討回
    村子裡上萬輛的酷奇單車他們被整整齊齊地碼在那裡,等待著被二次出售。AI財經社以想要買車的名義聯繫到這批共享單車的擁有者陳放(化名)。他表示,存放在村子裡的共享單車共有1萬多輛,小藍單車和酷奇單車均是由四川拜客出行授權其進行運營的。
  • 共享單車網上叫賣? 平臺方:嚴禁買賣發現將報警
    通過app找到離你最近的共享單車,不僅解決了困擾上班族的「最後一公裡」問題,甚至成為了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但和所有共享經濟一樣,以善意和法制為基礎的模式,一旦流行起來,就免不了遭遇惡意和貪婪的圍攻。比如,最近就有人把共享單車放到二手車交易平臺上出售,說的再不客氣一點兒就是堂而皇之的偷自行車並在網上叫賣。賣共享單車這事,有人管嗎?誰來管?
  • 廢棄的共享單車,都去哪兒了?
    所幸的是,1號單車在聲明中表示,用戶可以將微信中繳納押金的付款憑證提交至微信公共帳戶,工作人員收到信息核實後即可退還押金,退換時間為提交信息後3個工作日完成。而且,1號單車在去年8月才上線運營,直至停運僅僅不到半年時間,其甚至沒有融資消息。可以推測,受影響的用戶數量並不會太多。
  • 共享單車「寒冬未過」 上海鳳凰逆勢推資產重組動機待解丨問詢風雲
    目前,交易標的對價尚未公布,這場收購到底是否值得,也需要等待上海鳳凰更詳細的內容披露《投資時報》研究員 餘飛在前兩年共享經濟的催生下,共享單車的火熱也給自行車生產企業帶來一個春天。但是由於單車大規模投放加上管理欠佳等因素,泡沫最終破裂,導致很多用戶的押金至今無法退回,這無疑也影響到了自行車製造企業,後者的生產需求也顯著降低。在這種行業情況下,上海鳳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鳳凰,600679.SH)卻在日前推出一份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打算一口氣整合三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