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Finfet電晶體架構未到瓜熟蒂落時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自從Intel正式對外公布22nm製程節點將啟用Finfet垂直型電晶體結構,吸引了眾人的注意之後,臺積電,GlobalFoundries等晶片 代工廠最近紛紛表態稱晶片代工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至少到下一個節點製程時)仍將採用傳統基於平面型電晶體結構的技術。他們給出的理由是,Intel手上只有少數幾套晶片產品,因此Intel方面要實現到Finfet的電晶體架構升遷時,在晶片設計與製造方面需要作出的改動相對較小,而晶片代工商則情況完全不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20134.htm

  今年5月5日,Newswires網站的記者Dow Jones發表了一篇臺積電研發高級副總裁蔣尚義對在22/20nm製程節點實現Finfet技術升級的評論文章。此前蔣尚義雖然曾經在IEDM2010會議上公開展示過臺積電20nm製程Finfet試製品的優異性能,但在這次的採訪中,他對記者說:「目前(適用於Finfet電晶體)的製造設備和電路布局方法還不夠成熟。而現有的平面型電晶體結構則在20nm以上製程才會達到其極限,那時才是我們轉向垂直型電晶體的時機。(實際上此前我們已經知道臺積電將在14nm節點啟用Finfet技術)」

  另一方面,GlobalFoundries最近也在官網上發布了一份官方聲明稱,對22/20nm節點製程而言,權衡成本,技術風險和性能三個方面,平面型電晶體技術仍是最佳選擇。並表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其客戶的產品類型從計算用晶片,消費電子類晶片到通訊用晶片,種類繁多,晶片設計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因此GlobalFoundries決定在16/14nm節點製程再轉向Finfet技術。當然,對頂級晶片代工商而言,客戶所要求的並不僅僅是產能是否足夠,因此GlobalFoundries目前已經開始為22/20nm製程節點設計全套晶片設計用軟體工具。

  聲明還宣稱,身為IBM主導的晶片製造技術聯盟(Joint Development Alliance (JDA))的一份子,GlobalFoundries研究Finfet技術也已經有超過10個年頭了,因此,他們「完全有能力在需要的應用這種技術」。

  另外,聲明中還透露,JDA聯盟已經決定在20nm節點製程時仍然採用基於平面型電晶體的技術來製作從高性能臺式機晶片到低功耗晶片的各類晶片產品。


相關焦點

  • 英特爾推出全新10nm電晶體,重新定義FinFET
    13 日,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在「架構日」正式發表與展示新型電晶體技術,這項定名為「SuperFin」的技術以 10 nm製程為基礎,預計能降低通孔電阻 30%,以提高互連效能。
  • 英特爾全新電晶體技術重新定義FinFET
    在英特爾2020年架構日新聞發布會上,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詳細介紹了英特爾在創新的六大技術支柱方面所取得的進展。英特爾推出了10納米SuperFin技術,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
  • FinFET工藝之後 電晶體技術何去何從?
    >FinFET工藝之後 電晶體技術何去何從?晶片會基於今天的FinFET工藝技術或者另一種FDSOI工藝的平面技術,有望可縮小到10nm節點。但是到7nm及以下時,目前的CMOS工藝路線圖已經不十分清晰。  半導體業已經探索了一些下一代電晶體技術的候選者。例如在7nm時,採用高遷移率的FinFET,及用III-V族元素作溝道材料來提高電荷的遷移率。
  • 英特爾最新一代10nm重新定義電晶體,Tiger Lake架構性能提升20%
    在英特爾2020年架構日上,英特爾首席架構師 Raja Koduri 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詳細介紹了英特爾在六大技術支柱方面的最新進展。全新的 10nm SuperFin 電晶體技術,可實現全擴展的Xe圖形架構,還有下一代 Willow Cove 和 Tiger Lake SoC 架構等最新技術首次亮相。
  • FinFET逐漸失效不可避免,英特爾研發全新設計的電晶體GAA-FET
    隨著製程工藝的升級,電晶體的製作也面臨著困難,英特爾最早在22nm節點上首發了FinFET工藝,當時叫做3D電晶體,就是將原本平面的電晶體變成立體的FinFET電晶體,提高了性能,降低了功耗。 FinFET電晶體隨後也成為全球主要晶圓廠的選擇,一直用到現在的7nm及5nm工藝。 隨著製程技術的升級,晶片的電晶體製作也面臨著瓶頸。
  • 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SuperFin重新定義電晶體架構,節點內...
    本周二,英特爾的頂級工程師們罕見揭開「跳票」已久的Tiger Lake 10nm CPU微架構面紗,後者將出現在9月2日發布的產品中。設計師們為這款即將面世的Tiger Lake感到驕傲,不過仍被禁止討論處理器性能。  這款被稱為英特爾第11代CPU的處理器,將與Xe Graphics 配對使用,並惠及伺服器到遊戲的所有生態成員。
  • 3D電晶體技術:FinFET
    其控制電流通過的閘門,只能在閘門的一側控制電路的接通與斷開,屬於平面的架構。而FinFET則是一種3D結構,全名為FinField-effecttransistor,鰭式場效電晶體。通過類似魚鰭的叉狀3D架構的閘門,來控制電路的接通與斷開。
  • FinFET憑什麼應用於新一代ASIC礦機晶片?
    基於如今挖礦競爭十分激烈的局勢下,隨著比特幣的流行,挖礦的過程出現較大變化,挖礦活動已逐漸轉移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上來,但是通過優化實現哈希速度,使挖礦效率提高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而FinFET的出現有效的提高了挖礦效率和哈希速度。
  • 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重新定義電晶體架構,節點內性能提升超...
    這款被稱為英特爾第11代CPU的處理器,將與Xe Graphics 配對使用,並惠及伺服器到遊戲的所有生態成員。英特爾首席架構師拉賈·科杜裡(Raja Koduri)表示,他們還將採用 SuperFin 技術。英特爾的處理器設計方法。自從不得不推遲7納米製造工藝之後,英特爾也不斷經歷著掙扎。
  • 英特爾新一代電晶體將「大變身」,打臉臺積電的製程命名「水分太高」
    意思是在同等面積下,塞入超過兩倍的電晶體。 到了 14nm 製程世代,電晶體密度又是上一代 22nm 製程的 2.7 倍,證明英特爾在電晶體密度這個摩爾定律的重要指標上,實力遠遠高於同業,且製程的命名沒有絲毫水分。
  • 探秘:英特爾22nm tri-gate電晶體技術
    如先前外界所預料的那樣,本周三Intel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會上Intel高管Mark Bohr宣布Intel在22nm製程處理器中全面啟用tri-gate電晶體技術,他並表示tri-gate電晶體技術的啟用可以極大地減小電晶體的工作電壓(51CTO推薦閱讀:首個3D電晶體 英特爾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 GLOBALFOUNDRIES推出用於下一代行動裝置的優化的 FinFET 電晶體架構
    GLOBALFOUNDRIES推出用於下一代行動裝置的優化的 FinFET 電晶體架構
  • FinFet之後,電晶體走向何方?
    摩爾定律(Moore's law)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的。其內容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經常被引用的「18個月」,是由英特爾執行長大衛·豪斯(David House)提出:預計18個月會將晶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電晶體使其更快),是一種以倍數增長的觀測。
  • 英特爾反轉?中科院FinFET專利被宣告部分無效
    微電子所訴稱,英特爾酷睿(Core)系列處理器侵犯了其名為「半導體器件結構及其製作方法、及半導體鰭製作方法」的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中文名為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專利,要求英特爾停止侵權,賠償至少2億元人民幣,並承擔訴訟費用,同時申請法院下達禁令。
  • 64核 7nm 300億電晶體,最強Arm伺服器晶片對標英特爾至強
    這顆採用7nm製程,集成了300億個電晶體的64核處理器的核心數是之前被成功應用的A1實例的4倍,將為亞馬遜的第六代EC2實例提供動力。AWS聲稱,與基於Intel的M5實例相比,M6g實例在性能和成本效率方面有了顯著提升。
  • 英特爾展示堆疊式納米片電晶體技術
    相同的電壓信號會將其中一個電晶體打開,而將另一個關閉。將它們放在一起意味著只有發生些微變化時電流才會流通,進而大大降低了功耗。這些成對的電晶體已經彼此櫛次鱗比在一起好幾十年,但是如果電路要繼續縮小,它們就必須靠得更近。
  • 電晶體:後FinFET時代的技術演進
    電晶體架構是當今半導體行業的主力軍。但是,隨著器件的持續微縮,短溝道效應迫使業界引入新的電晶體架構。在本文中,IMEC的3D混合微縮項目總監Julien Ryckaert勾勒出了向2nm及以下技術節點發展的演進之路。在這條令人振奮的道路上,他介紹了Nanosheet電晶體,Forksheet器件和CFET。其中一部分內容已在2019 IEEE國際電子器件會議(IEDM)上發表。
  • 科工力量:三星、英特爾轉向GAA FinFET步入歷史終結?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 在去年的2019年度「三星晶圓代工論壇(Samsung Foundry Forum)」會議上,三星宣布了3nm工藝,明確會放棄FinFET電晶體,轉向GAA環繞柵極電晶體技術。如今又有消息披露,英特爾在5nm節點將會放棄FinFET,也要轉向GAA。
  • 後FinFET時代,電晶體將走向何方?
    那麼究竟到了1nm之後,製程世界需要怎樣的支持?未來的工藝技術又會走向何方?我們來看一下IMEC專家的分享。FinFET電晶體結構是當今半導體行業的主力。但是,隨著微縮的繼續,人們不希望出現的短溝道效應需要引入新的電晶體結構。在本文中,imec的3D混合微縮項目主管Julien Ryckaert勾勒出了向2nm及更高技術節點發展的演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