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收割20000清華畢業生,通過這兩種手段,我們不能效仿嗎?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矽谷共有華人員工約25萬人,而在這25萬人當中,有近2萬人是清華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美國矽谷通過某種方式和手段收割了2萬清華畢業生。
要知道每年清華畢業的人數也不過7000人左右。2萬人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而且這還忽略了美國矽谷以外的清華畢業生。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在一次訪談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收割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而美國收割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靠著豐厚的待遇,而另一種則是寬鬆的工作方式。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多麼通俗易懂的道理,美國就憑藉著這個道理收攏了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謂的寬鬆自由的工作方式,或許就是人才的伯樂,就一個寬鬆的工作方式,或許就收割了全球很多頂尖的人才。
個人觀點
可是我們為什麼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呢?我們不能創造新的方式,為什麼不能模仿別人的方式?既然美國可以通過高薪和寬鬆的工作方式,在全球收割頂尖人才,包括我國的頂尖人才,那為何我們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收割全球頂尖的人才呢?
或許說不太好聽,那麼為什麼我們就不能通過一些手段去吸引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呢?
國家競爭的核心,歸根結底是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不論是本國的人才還是外國的人才,只要為我所用,都能夠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
如果我們沒有世界一流的大學,自己封的不算,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和手段來吸引世界一流的人才。
對於如何留住我國的人才和吸引世界各國的頂尖人才,我們或許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方式。
首先是高薪的招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才也不例外。人才更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享受優渥的生活。
其次我們也可以採取寬鬆的工作方式。如今網際網路科技如此發達,我們也可以進行雲辦公,讓頂尖人才在我國足不出戶就輕鬆完成工作。
最後,影響或許比較微弱的一條,我們也可以大力的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人才在出國之前有更多的牽掛。
其實清華學子出國不歸未必就是崇洋媚外,國外的月亮未必比國內的圓。如果錢多活少離家近,報酬豐厚,工作環境寬鬆,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呢?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你覺得我們如何留住國內的頂尖人才,同時又招攬世界頂尖的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