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而這一次的選舉也是全部的臺灣人一同參與和所有的人關注的複雜,驚心動魄的一場連續劇,更是有很多的人因為太過於投入劇情而導致選舉之後難以走出情緒。
雖然許多人在選舉當中一再地表示臺灣的民意是民主的,但是在中美合作的大環境之下,這樣的臺灣民主更多的是「統獨」意識。而對於絕大部分的海內外華人來說,更為關心的問題不是最後誰當選,而是臺灣是否能有一個純粹,並且真正地體現中國人民,民主素養、民主能力的民主環境。
選舉實際上「統獨」之爭
這一場選舉,雖然表面上是民主選舉,但是根本上是醜陋的,他所代表的是對壘的雙方力量不對等,最後是「統獨」之爭,民進黨更是一再的和媒體進行配合,形成鋪天蓋地無休止的人格毀滅,而最終的選舉結果也代表的是網絡時代,無網無勝利,網絡會比街頭更加重要的情況,而且民進黨在最終的選舉結果當中也可以看得出來贏得了青年人的選票。至於韓國瑜,他雖然所代表的是國民黨的候選人,但是國民黨內部卻派系林立,對於他的支持沒有團結一致。
選舉當中的四醜
在這一次的選舉當中,最大的丑角便是用各種空手套白狼,子虛烏有的手段而制勝的當權者,蔡英文在之前執政期間所展現出來的都是她的腐敗與無能,但是在選舉當中卻依然著憑藉自己執政的優勢,還有境外勢力的支持,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再一次的連任。而韓國瑜作為這一次民進黨的對手,也是民進黨髒策略的正式實施,全面的醜化韓國瑜,無中生有,雪上加霜。
而第二大醜角便是私心作祟之下自毀長城的一些國民黨領袖人物,將國民黨內打成了慘敗。許多國民黨領袖人物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沒有去支持,韓國瑜在內部搞分裂,這是因為個人的私慾導致,救黨有功的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把自己變成了丑角,在這一次選舉當中,吳敦義並沒有盡全力的去凝聚黨,支援韓國瑜,這其實體現的都是他私心作祟。
第三大醜角便是群體是沉淪的臺灣主流媒體,這次民進黨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多的選票,是因為媒體成為了民進黨髒字戰略的執行者和幫兇。最後一個便是選舉之後,瀰漫在全島的精神迷亂落井下石,一方是國民黨在自己的選舉當中被打趴,一直都在推卸責任,沒有人審視選舉失敗的真正原因,而另一個是民進黨一直在對外大肆地發出「臺獨」的聲音。
來源:臺海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海峽頭條發布,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