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2021-01-10 海峽資訊V

去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而這一次的選舉也是全部的臺灣人一同參與和所有的人關注的複雜,驚心動魄的一場連續劇,更是有很多的人因為太過於投入劇情而導致選舉之後難以走出情緒。

雖然許多人在選舉當中一再地表示臺灣的民意是民主的,但是在中美合作的大環境之下,這樣的臺灣民主更多的是「統獨」意識。而對於絕大部分的海內外華人來說,更為關心的問題不是最後誰當選,而是臺灣是否能有一個純粹,並且真正地體現中國人民,民主素養、民主能力的民主環境。

選舉實際上「統獨」之爭

這一場選舉,雖然表面上是民主選舉,但是根本上是醜陋的,他所代表的是對壘的雙方力量不對等,最後是「統獨」之爭,民進黨更是一再的和媒體進行配合,形成鋪天蓋地無休止的人格毀滅,而最終的選舉結果也代表的是網絡時代,無網無勝利,網絡會比街頭更加重要的情況,而且民進黨在最終的選舉結果當中也可以看得出來贏得了青年人的選票。至於韓國瑜,他雖然所代表的是國民黨的候選人,但是國民黨內部卻派系林立,對於他的支持沒有團結一致。

選舉當中的四醜

在這一次的選舉當中,最大的丑角便是用各種空手套白狼,子虛烏有的手段而制勝的當權者,蔡英文在之前執政期間所展現出來的都是她的腐敗與無能,但是在選舉當中卻依然著憑藉自己執政的優勢,還有境外勢力的支持,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再一次的連任。而韓國瑜作為這一次民進黨的對手,也是民進黨髒策略的正式實施,全面的醜化韓國瑜,無中生有,雪上加霜。

而第二大醜角便是私心作祟之下自毀長城的一些國民黨領袖人物,將國民黨內打成了慘敗。許多國民黨領袖人物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沒有去支持,韓國瑜在內部搞分裂,這是因為個人的私慾導致,救黨有功的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把自己變成了丑角,在這一次選舉當中,吳敦義並沒有盡全力的去凝聚黨,支援韓國瑜,這其實體現的都是他私心作祟。

第三大醜角便是群體是沉淪的臺灣主流媒體,這次民進黨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多的選票,是因為媒體成為了民進黨髒字戰略的執行者和幫兇。最後一個便是選舉之後,瀰漫在全島的精神迷亂落井下石,一方是國民黨在自己的選舉當中被打趴,一直都在推卸責任,沒有人審視選舉失敗的真正原因,而另一個是民進黨一直在對外大肆地發出「臺獨」的聲音。

來源:臺海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海峽頭條發布,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今年1月11日的臺灣「大選」,是一場在臺灣島上進行的由所有臺灣人參與投入的、各方關注的一場驚心動魄、空前複雜、峰谷迭蕩的電視連續劇。各方人物,即使是島外的海內外華人,都因投入太深太久,選舉結束後仍難以走出情緒的困擾。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當然,從臺灣地區選舉制度來看,郭臺銘參選2020年「大選」仍然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因為新民黨與「時代力量」黨在上次「立委」選舉中獲得5%以上的政黨票,具有提名「大選」參選人的資格。郭仍可選擇與親民黨合作,利用其「大選入場券」,在11月23日前登記參選,此前,親民黨也曾向郭釋出合作善意,但這種合作方式目前僅停留在理論可能的層面。
  • 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臺灣2020選戰節奏在近期不斷加快。藍綠黨內初選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民進黨蔡賴之爭已經水落石出,國民黨郭韓之爭在組織戰和輿論戰上全面展開。可見,2020選舉,各方都準備充足蓄勢待發,年底選戰懸念叢生精彩可期。對於各黨各方參選人而言,2020勝選是唯一目標。但相較於過去臺灣大選「站穩政黨基本盤,抓住中間選民」的制勝法寶,由於近些年來臺灣政黨版圖變動劇烈,再加上「素人政治」和社交媒體興起,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就昭示著2020選戰很可能會與過去臺灣的歷次大選有很大不同。
  • 大陸對臺灣「大選」態度「淡定」 到底折射出什麼意涵
    臺灣「大選」已進入最後白熱化的階段,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按既定規劃訪臺,著重文教經濟的交流,避開政治議題,並且重申大陸既定的不介入臺灣選舉的主調。大陸對於臺灣大選這種「淡定」的態度,到底折射出什麼意涵,引發人們的關注和興趣。  大陸的這種淡定,或許可以首先被解讀為「不在乎」。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有人說,臺灣不是在選舉,就是在選舉的路上,這一點沒誇張。本來以為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臺灣能消停一段時間,起碼在2020年、2021年選舉話題能告一段落,全島上下可以專心拼經濟。
  • 國民黨前「立委」預言臺灣2020大選:韓國瑜贏蔡英文80-100萬票
    據香港「中評社」10月15日報導,臺灣地區2020大選將隨著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請假參選升高加溫,前「立委」、公教軍警消暨退休人員聯合總會總會長劉盛良14日下午評估,韓國瑜可以贏蔡英文80至100萬票,甚至可能上看150萬票。
  • 2020年臺灣大選誰能問鼎?命理師說這個人最有「帝王相」
    朱立倫、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中國臺灣網12月28日訊 「九合一」剛落幕,臺灣社會現在開始關注2020大選。目前,檯面上至少有蔡英文、朱立倫、賴清德、柯文哲等人選。最終,誰能問鼎「大位」?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命理師說,所謂「帝王相」,就是「五長」或「五短」,因不是一般的人,「五長」就是身長、手長、腳長、脖子長、頭長。李登輝是五長、陳水扁為五短、馬英九五長、蔡英文五短,剛好五長五短輪流「坐莊」,若是同一個人連任就沒差。
  • 臺灣「大選」商機:候選人Q版造型饅頭贏得好評
    臺灣「大選」候選人Q版造型饅頭。(圖片來源:《聯合報》)李仲維攝  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決戰之日越來越近,臺灣街頭的選舉氣氛也日益「升溫」。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有些腦筋動得快的店家,看準了「大選」裡蘊藏的商機,用「饅頭」等文創商品搶攻市場,竟贏得一片好評。  臺灣南投縣埔裡鎮的「古記素食烘焙」店,最近推出2016「大選」參選人Q版人臉造型饅頭,3款Q版饅頭分別依序放入「尚愛臺灣」臺灣地形圖包裝禮盒。
  • 美國會要求臺灣「大選」後45天內 提「大陸幹預報告」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大選」後45天內,必須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大陸)對臺灣選舉的幹預或破壞」。該法案充滿賊喊捉賊的意味,臺網友也大呼,「這就是美國明目張胆介入臺灣選舉的證據!」
  •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
    【盤中回顧】10月23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美國大選最後一場總統辯論落幕 普京:中德正崛起為超級大國1.北京時間周五上午9點,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貝爾蒙特大學舉行。川普與拜登在新冠病毒、國家安全等議題方面進行激烈辯論。
  • 美國大選混亂「中樞無主」?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相對最好的則是拜登當選。
  • 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結果公布:「亂」字再度當選
    【解說】12月6日,「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公布,「亂」字在42個候選字中奪得最高票,獲選為年度代表字。  同時,「亂」字也是2008年臺灣首屆代表字大選中的頭名,臺灣代表字歷經12屆選拔,首次出現重複的年度代表字。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影響2020年大選的各種因素空前複雜,為選情走勢帶來更多變量。柯文哲、韓國瑜、郭臺銘等非典型政治人物崛起,說明臺灣民眾不滿藍綠對立和傳統政黨形象,導致國、民兩黨基本盤萎縮,中間選民比例持續增大,投票取向會更加捉摸不定,為選情增添了民意變量。兩岸關係將是2020年大選中的重要議題,「親中」與「反中」、「九二共識」與反「九二共識」等分歧必將牽動選情走勢。
  • 蔡英文還不知道,臺灣已陷入四大危機
    臺灣2020年選舉結果(圖/BBC)民眾的反應不僅僅是對政治制度失去耐心和走向極端,更帶來嚴重後果。一是治理難度加大。2020年民進黨還沒有改進,國民黨又轟然倒地。這實際是害了兩大政黨。如果2018年國民黨只是小贏或者在沒有足夠反思的情況下再敗,它進行的改革力度會很大,也不致於在2020年這一局表現得如此傲慢,舊病全發。
  • 美白宮呼籲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英國路透社1月14日報導,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看好將在選舉中獲勝,美國白宮呼籲,中國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以避免臺海局勢緊張。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投票選民多達1930萬人,40歲—49歲年齡層人數最多,有約374萬人;今年的「首投族」(須年滿20歲)約有118萬人。日前藍綠兩大陣營都將目光鎖定青年族群選票,呼籲這些年輕人返鄉投票。
  • 2020年美國大選北京時間 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日期哪天
    作為本周市場最關注的重磅事件,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已經進入了尾聲,川普和拜登還在進行激烈的較量,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9000萬人、佔總人口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提前做出投票,打破美國大選歷史紀錄。《紐約時報》預測,今年大選美國參與投票人數可能達到1.5億人。
  • 港媒警告:臺灣勿以為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
    臺灣現在最可怕的是,區域波濤洶湧,但臺灣人在刻意營造出來的歌舞昇平氣氛下,毫無危機意識!香港中評社刊載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率領的代表團9日下午搭專機抵達松山機場,弔唁李登輝,拜會蔡英文,預計停留到12日。美國的大動作,再度挑動了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臺灣若有11月3日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的想法,將是一項極危險的認知。
  • 2020臺灣「大選」政治獻金公布:蔡虧近2500萬,韓國瑜賺3000萬
    臺灣「監察院」今天公布2020「大選」政治獻金收支結算表,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政治獻金,在收支相抵後,虧損2413萬5237元(新臺幣,下同),至於國民黨候選人的韓國瑜、張善政剩餘3019萬5617元。
  • 牧師:神將揭示2020美國總統大選真相
    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全國範圍選舉欺詐。(圖片來源:Adobe stock) 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全國範圍選舉欺詐,目前川普總統的競選團隊已經在多個州提起選舉舞弊訴訟。知名牧師葛福臨(Franklin Graham)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神將會幫助人們了解本屆美國總統大選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