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時間是大陸「出手」最佳時刻
據悉,為了應對美國大選結果,民進黨當局分別為川普和拜登各自準備了方案對策。如果是川普當選,那麼臺灣地區和美國的交流會進一步增加,而民進黨當局需要做好投入更多錢的準備。那如果是拜登當選的話,蔡英文就必須轉變思路,將更多重心放在經濟和防務上,因為接下來的美國局勢將會變得更加動蕩,美國可能會無暇關注臺灣,那麼臺灣就需要自行處理好防務的相關事宜。
-
臺灣大選:蔡英文上臺了,大陸怎麼辦?
善解人意的島叔知道,你們心裡有根刺:為什麼在兩岸籤署了這麼多經貿協議,上千萬大陸遊客去了臺灣,兩岸關係好到前所未有的時候,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國民黨會輸得這麼慘,抱著「臺獨黨綱」不放的民進黨反而大獲全勝? 牌技 淡定,先別急著吐槽。兩岸牌仍是國民黨的好牌,只是這次沒能扭轉乾坤而已。
-
大陸齊心忙未來,臺灣上下茫出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儘管雙方在開幕式中簽署了一紙效期五年的備忘錄(MOU),以「綁約」美國拜登政府未來的對臺政策。但首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舉行的同一天,美國總統川普試圖翻轉大選結果卻接連碰壁,「這為臺美對話增添不少首屆成終屆的懸念」,且「未來的美中關係發展,勢必將影響此對話機制落實的程度」。
-
美白宮呼籲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英國路透社1月14日報導,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看好將在選舉中獲勝,美國白宮呼籲,中國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以避免臺海局勢緊張。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當然,從臺灣地區選舉制度來看,郭臺銘參選2020年「大選」仍然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因為新民黨與「時代力量」黨在上次「立委」選舉中獲得5%以上的政黨票,具有提名「大選」參選人的資格。郭仍可選擇與親民黨合作,利用其「大選入場券」,在11月23日前登記參選,此前,親民黨也曾向郭釋出合作善意,但這種合作方式目前僅停留在理論可能的層面。
-
美國會要求臺灣「大選」後45天內 提「大陸幹預報告」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在臺灣「大選」後45天內,必須提交報告,說明「中國(大陸)對臺灣選舉的幹預或破壞」。該法案充滿賊喊捉賊的意味,臺網友也大呼,「這就是美國明目張胆介入臺灣選舉的證據!」
-
臺灣「大選」商機:候選人Q版造型饅頭贏得好評
李仲維攝 距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決戰之日越來越近,臺灣街頭的選舉氣氛也日益「升溫」。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有些腦筋動得快的店家,看準了「大選」裡蘊藏的商機,用「饅頭」等文創商品搶攻市場,竟贏得一片好評。 臺灣南投縣埔裡鎮的「古記素食烘焙」店,最近推出2016「大選」參選人Q版人臉造型饅頭,3款Q版饅頭分別依序放入「尚愛臺灣」臺灣地形圖包裝禮盒。
-
美國大選混亂「中樞無主」?蘇起:對臺灣最兇險
美國大選尚未徹底開完票,「臺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分析,可能有三種結果,但對臺灣而言「最兇險」的情況,應是美國可能從11月3日起至明年1月20日,最長連續79天「中樞無主」;第二危險的是川普連任;相對最好的則是拜登當選。
-
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而柯文哲也一改往日坐山觀虎鬥的態度,除了接受專訪系統闡述兩岸主張外,將推出新一波網紅影片試圖創造新的輿情「痛點」。可見,2020選舉,各方都準備充足蓄勢待發,年底選戰懸念叢生精彩可期。對於各黨各方參選人而言,2020勝選是唯一目標。
-
港媒警告:臺灣勿以為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
臺灣現在最可怕的是,區域波濤洶湧,但臺灣人在刻意營造出來的歌舞昇平氣氛下,毫無危機意識!香港中評社刊載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率領的代表團9日下午搭專機抵達松山機場,弔唁李登輝,拜會蔡英文,預計停留到12日。美國的大動作,再度挑動了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臺灣若有11月3日美國大選前是安全期的想法,將是一項極危險的認知。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毒氣彈攻擊大陸?蔡英文為選票說瘋話,其他臺灣政客也愛「表演」
有臺媒近日稱,臺軍計劃把火箭炮部署到金門,搭載神經毒氣彈可打擊大陸沿海城市。不管實力如何,如此直言「武力對抗」,挑動兩岸關係之心昭然若揭。這不,眼見香港「修例」引發騷亂,蔡英文立刻緊跟美國高聲叫好;郭臺銘也強蹭熱點,一會兒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了,一會兒說自己在大陸的工廠「關就關,誰怕誰」。一眾政客集體口出狂言,究竟怎麼回事?種種離譜言論與異動,其實不難理解。2020年,臺灣地區將迎來新一輪領導人選舉。票選政治刺激之下,為了求得一紙選票,候選人開出「空頭支票」、做出競選承諾,也屬司空見慣。
-
臺灣在發生什麼,讓大陸突然發出「懸崖勒馬」警告?
過去二三十年,每次「懸崖勒馬」出現在大陸對臺態度宣示中,都是臺海局勢被「臺獨」分子推到懸崖邊緣的極度危險時刻。而蔡英文近來一直公然挑釁大陸,她甚至聲稱「不排除兩岸開戰」,她的這一「美夢」可能成真嗎?01這次嚴正警告,背後是「臺獨」勢力最近的異常猖獗。
-
大陸遊客參觀臺北101大樓遇地震 淡定拍照(圖)
原標題:大陸遊客參觀臺北101大樓遇地震 淡定拍照(圖) 6.3級地震劇烈晃動,淡定遊客在101大樓88層觀察臺,站穩腳步、擺好Pose,照拍不誤。(截取自101提供錄像畫面) 中新網4月21日電 20日上午,臺灣發生6.3級地震,是今年以來臺灣地區最大地震,據臺灣《旺報》報導,地震發生時,全臺最高樓臺北101明顯搖晃,當時不少大陸遊客在88層樓參觀,有「淡定」陸客自顧自拍照紀念。
-
光的折射,到底折射出了什麼深奧的道理?
對於學生黨而言,sin(θr)=n*sin(θi)的折射公式早就背膩了,做光折射的題也做得夠煩的了。再說,就算你不知道這個公式,只要看看上面那張圖,那就連你奶奶也都知道光的折射是什麼了吧!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還要專門寫一篇推送,介紹這如此無聊的光的折射呢?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其在2018年底臺灣縣市「九合一」選舉失利後,在蔡英文主導下,原「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當選黨主席,蘇貞昌接替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加強內部整合,重新起勢。蔡英文趁勢宣布參加黨內「大選」初選,賴清德不甘失去機會,決議挑戰蔡英文,雙方廝殺激烈。蔡英文操縱黨中央多次修改規則,強勢通過對其有利的初選辦法,最終贏得黨內初選。
-
張忠謀為何不出走_張忠謀對大陸的態度
打開APP 張忠謀為何不出走_張忠謀對大陸的態度 發表於 2018-03-15 15:56:34 2017年3月28日林全指臺積電若不在臺灣投資,很可能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發生問題。蔡當局連日喊話留人,問題是臺灣政經環境一直惡化,如何留得住。 臺積電是臺灣最出名的晶片廠商,也是臺灣最大的標誌性企業,今次傳出要到美國落腳設廠的項目,是臺積電最先進的3奈米晶片,投資金額高達5000億元新臺幣。
-
2020「大選」剛落幕又開始談2024,臺灣的選舉真能當飯吃?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有人說,臺灣不是在選舉,就是在選舉的路上,這一點沒誇張。本來以為2020年1月「大選」落幕後,臺灣能消停一段時間,起碼在2020年、2021年選舉話題能告一段落,全島上下可以專心拼經濟。
-
國民黨前「立委」預言臺灣2020大選:韓國瑜贏蔡英文80-100萬票
據香港「中評社」10月15日報導,臺灣地區2020大選將隨著中國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請假參選升高加溫,前「立委」、公教軍警消暨退休人員聯合總會總會長劉盛良14日下午評估,韓國瑜可以贏蔡英文80至100萬票,甚至可能上看150萬票。
-
島內專家: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還會更高
臺灣前「國發會主委」、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25日出席論壇指出,臺灣今年出口正增長那麼多,絕大部分都是賣到大陸,再轉到其他地方,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9、10月約46%,全年約43%;這趨勢明年也不會有太大改變。未來幾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度會變得更高,而不是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