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區與區時、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時的區別及計算

2021-01-08 木木老師地理課堂

一、時區與區時的區別

要了解時區與區時的區別,首先要知道「時區」和「區時」是怎麼來的。

「時區」怎麼來的呢?這又跟「地方時」有關。如下圖所示,a、b、c三條經線的時間是不同的,太陽直射a經線,a經線為正午12點;c經線為午夜0點;b則介於兩者中間,為早晨6點。這種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間,就是「地方時」。

全球有多少種地方時呢?

全球有無數種地方時(地球儀上,可以畫出無數條經線,而每一條經線都對應一個地方時)。

因為全球有無數種地方時,如果各地都用自己的地方時,這個時間換算就太麻煩了。

為了便於時間換算,國際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15個經度(見下圖)。這就是「時區」的來源。

每個「時區」都以本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整個時區的統一時間,這就叫作「區時」,又稱「標準時」,其中0時區的區時(即英國倫敦時間)為「國際標準時」。

弄清楚「時區」和「區時」的來源,我們就知道,「時區」是空間概念,「區時」是時間概念。

相關焦點

  • 時區劃分及區時計算
    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 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很大不便,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在會議上確定了時區劃分和區時標準。1、時區劃分(1)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15個經度。
  • 【微專題】地方時、時區、正午太陽高度角
    根據兩地的地方時,地方時數值較大的地區,位於東面;較小的位於西面;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1小時,經度間隔15°(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③計算時區。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時間每間隔1小時,間隔1個時區。
  •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高考地理知識點:時區和區時計算 2012-10-18 17:4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地方時=北京時減去時區差
    地方太陽時,就是當地時間,本地時間。而不是通用時間,北京時間,手錶時間,手機時間,不是我們熟悉常用的時間當地的太陽處於什麼時辰上,熱量,光照度有多強,就是當地的真實時間,古人在空曠的平地上豎一直棍,中午影子最短時就是午時。
  • 高考地理—最簡單的地方時與區時計算技巧,學地理的看過來
    如上圖地方時的計算地方時的計算依據:地球自轉,東早西晚,1度=4分鐘。東加西減,經經計較,分秒必算。計算時具體可分為四個步驟:一定時,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圖解:一定時,確定出用以計算的參照時間晝、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分別為12時、24時(或0時),如ND、NB;晨、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分別為
  • 地理小常識:時區的計算
    每次大家出去旅遊入住酒店的時候,會看到大廳裡面會懸掛好幾個表,上面標註著倫敦時間、北京時間、東京時間和紐約時間等。那你知道為什麼地球上有這麼多時間?他們是怎麼定義的?地球上共有360度經度,按照15度一個時區,將全球分為24個時區。
  • 你知道區時怎麼計算嗎?(小夥伴點名要的,收藏吧~)
    地方時是地球自轉產生的一個重要影響,在地理學上通常指的是地方的時刻。我們知道,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時間會因為地球自轉而不一樣,這是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東邊的地點總是比西邊的地點要先看到日出,東邊地點的時刻較早,西邊地點的時刻則較晚。
  • 我國地跨五個時區,為何選用最靠東邊的北京時間(東八區)?
    每個時區的區時由中央經線上的時間所代表,稱為區時。至於為啥把零時區放在英國,因為英國當時比較厲害,全球頂級,日不落帝國。二、中國的時區和區時1、中國疆域比較大,縱橫一萬裡(上下五千年)中國東西和南北所跨領土都超過了1萬裡,中國東西跨度按照全球24個時區劃分,跨越了東五區、東六區、東西區、東八區和東九區,共五個時區。2、那麼為什麼統一北京時間呢?
  • 「北京時間」是北京的時間嗎?
    請隨我們進入「時間」的故事。 「北京時間」 是我國官方統一的國家標準時間。 要了解什麼是北京時間, 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世界時區的概念。
  • 這座城市的時間才是真正標準的「北京時間」,比北京還要準時!
    北京時間世界時間是以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為起點計算,每向東一個時區加一小時,向西一個時區減一小時,比如英國所在0時區的時間是0點,那麼東一區的時間就是1點。中國幅員遼闊,橫跨了5個時區,如果嚴格按時區劃分,那麼有的省份用的時間必然將不相同,大家想要約定同一個時間見面都需要換算時差,非常影響使用。所以為了使用方便簡單,實際上大家只使用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東八時區標準時,即「北京時間」。
  • 北京時間其實是「西安時間」?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為「北京時間」來自首都北京。其實不然。真正的北京時間,其實並不誕生在北京。反而是在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西安。西安中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從東五區到東九區橫跨5個時區。在民國時期,中國也劃分了5個時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單一時區制,以東八區的北京時間為標準時。中國的5時區劃分制也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國際日界線、遠日點、極夜)
    地球上每間隔15°為1個時區,共分為24個時區。(1)地方時的計算根據經度,可以計算地方時,計算步驟如下:①計算兩地的經度差。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大」),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
  • 「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時間
    決議案之四:提倡採用世界時,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時或標準時。 決議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線的零時為起點,民用日也從子夜零時開始。 而中國那個時候還處於滿清政府時期,因此直到1902年,即清光緒28年,中國海關制定了海岸時,以東經120度之時刻為標準——因京師(即現在的北京)離東經120度最近,因此取的這個時間。
  • 中國有五個時區,為什麼只用一個時間
    事實上即使是在同一時區內從東到西的各地區之間仍存在時差,只不過大家統一使用該時區的區時。理論上地球上存在無數個地方時。說得簡單粗暴點就是:每15個經度區間範圍內大家使用統一的區時,但這並不是說這一區間範圍內大家就不存在時差了。
  • 百達翡麗世界時腕錶回歸北京時間
    那還是在1879年,Sandford Fleming第一次提出「全球時區」的概念;並且在他多年的積極推動下,《世界標準時間方案》於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經緯會議上正式通過。方案將全球劃分為東西各12個時區,自此後各國開始啟用世界標準時間(GMT)。
  • 格林威治時間、英國標準時間、國際標準時間、北京時間裡的說道
    兒時聽廣播,到了整點,就會有「嘟、嘟、噠,剛才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X點整」,這樣的報時聲。那時,好一點的掛鍾或座鐘,還會在半點,甚至一刻鐘會有一個報時的「當」音。一直以為北京時間就是北京的時間。其實,我們現在稱謂的北京時間是臨潼時間。這話怎講呢?很多人都知道「世界大同」一詞。它是國際組織的政治術語,受中國的墨子與道教的影響而來。意思全人類是一個高度互助的社會形態,即「地球村」。既然是地球村,那時間應該要制定一個標準吧,於是國際天文組織把經度為零,即本初子午線穿過那個地方的時間設定為世界標準時間。
  • 你知道嗎,北京時間其實不是北京時間!
    這要從「北京時間」的確定說起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是靠太陽來確定時間的。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都按太陽來計算時間,各地就會存在時差。好在當時交通不發達,人們也沒有察覺到什麼問題。直到航海時代到來,生活在東海沿岸的人們,每天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這時麻煩就出現了,人們急需一個統一的時間。
  • 名師講解:算命時應該用「北京時間」還是「真太陽時」?
    那時,工業革命進展迅速,但時間測量還沿用中世紀的方法:以日晷等測量的太陽時作地方標準。在此之前,類似原因的刮蹭已發生多次,但並不引起大家的重視;導致火車相撞事故的重要原因:各地的時間標準不同。半徑達3000公裡的範圍內,人們第一次從收音機裡聽到日後耳熟能詳的"……嘀",現在是北京時間×點整。現在統一使用的北京時間,就是上面說到西安臨潼當地此時的時間,而名字取為北京時間而已,而不是北京當地的時間。
  • 趣味地理——如何利用地方時,計算赤道日出的經度(晨線)?
    圖1 晨昏線示意圖2、利用地方時,計算經度地方時,即為當地時間。地球上每間隔15°為1個時區,共分為24個時區。已知地方時,也可以求經度:①判斷東、西方向。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大」),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
  • 為什麼南亞國家印度的區時,會選擇東5.5區作為國家標準時間
    不過「地方時」只適用於小範圍區域,因為經度不同,地方時就會不同,每隔15個經度,地方時就會相差1個小時。在國際上,如果採用地方時作為時間體系,那麼就會有無數個時間,給交流帶來極大不便,那麼全球能不能採用一個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