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無論在水質和觀賞魚體質上,我們一定會遭遇到很多問題,觀賞魚有病是因為我們選魚不利,根據病情輕重度,選擇靜養或者醫治即可。
而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大多數都是靠時間來養的,絕對不會一蹴而就的事,近期有很多魚友問到了,關於魚缸內總是出現懸浮細微顆粒的問題。
我也仔細查看了我的各個魚缸,無論是上濾缸還是下濾缸,除了魂鬥羅這位二大爺,自己總是喜歡咬碎自己的糞便以外,其他的魚缸幾乎是看不到什麼懸浮顆粒的。
那麼,新魚友的魚缸中為什麼會經常出現這些問題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水質不穩,物理過濾吸附效果不佳。
濾棉、濾材雜質,不能算作是懸浮顆粒的,總有一天會被清除掉
如果我們購買一些質量很差的濾棉,或者是剪斷了新的白棉、魔毯等,它們肯定就會掉渣,或者說掉絨毛,在我們眼裡看起來,就像是一些細微雜質,事實上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些線狀物,其實很好理解,隨著過濾的加強,不斷循環水體,慢慢也就消失了。
如果實在是數量過多,我們可以用較細的魚網把它撈取出來。
濾材殘渣也是一個道理,總會出現一些粉狀物,質量重的可能會沉澱缸底,輕的必然會漂浮在魚缸水面,包括了水體太硬。
就像我之前和大家介紹的那個新的底濾魚缸,由於我這裡的水質太硬,礦物質較多,水面上總有一層白蒙,就像是一層灰塵,很長時間不會消散。
但是,隨著魚缸上水的水流不斷擊打或者推動著水面,慢慢的這些東西最終消失不見了,前後也就是半個多月的時間,我也根本沒有去做任何的處理,它們不也自動消失了?
細碎的氧氣泡,那也不能算是懸浮顆粒的,只是氣泡過多所致
還有一些魚友,見不得水面或者水體中的細碎氣泡過多,我們常把它們稱為氧氣泡,或者是由於滴流上濾盒的位置較高,水流很大、過度衝擊水面,從而導致了很多的氣泡。
對於這些東西的判斷,我們可以關掉氧氣或者過濾,查看之後的發展,有些問題可能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是我們初期設置的問題,有些則是因為水體過肥罷了,適當換換水,過段時間,慢慢也就消失了。
一般的下濾魚缸的上水處,都會多多少少有些氣泡的,我們只要調整一下,下水口的水管或者鴨嘴的角度就可以輕鬆解決,很簡單的,動動手指即可。
也有魚友會選擇在進入魚缸的出水口上,套一個魔袋,感覺這樣做,既可以承接下水的泡沫,又可以再次過濾雜質,那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點難看罷了,其實等到水質穩定了以後,這些細小雜質也會自動消失的。
最後才是我們投餵過多和觀賞魚的排洩物,被水流打碎,形成各種細小懸浮物
而真正能夠算作是水體懸浮顆粒的,主要還是一些食物殘渣和魚便,被魚缸的水流打碎後,繼而在水中不斷飄蕩。
想要處理這些東西,一個是要靠我們的物理過濾,特別是使用比較厚的舊濾棉,它們的濾除效果才是最好的,還是那個擺放原則,先粗後細,逐層加強濾棉的細密度,但是不要積水,或者採取放置魔毯等方法,都可以很好地過濾掉這些細微雜質。
這個完全依靠的就是時間和換水。
再者,魚缸裡放置一個水妖精,也是可以輕鬆處理這些細微雜質的,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還有一點就是整體魚缸的運行時間,這一點相當重要。
很多魚友會發現,剛開缸的時候,魚缸內會出現很多的粘稠物,有的說是菌膜、有的說是生物絮團,隨著時間的推移,水質出現好轉,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會消失。
但是,即使它們消失了,我們觸摸缸壁,還是會有一絲粘性,這就是我常說的,我們要把缸壁養熟。
缸壁養熟了有什麼作用?就是可以幫助吸附這些細微雜質的,這也是絕對有效的。
因此,我是從來不去擦拭缸壁的,有褐藻就依靠清道夫處理,除非是正面的缸壁過髒,有水垢殘留,影響到欣賞效果了,我才會去簡單擦拭。
而其他幾麵缸壁,根本不必去管它,雜質多了或者褐藻多了,清道夫就會去自動處理掉,缸壁既可以保持有效的吸附性,看起來也不會太髒。
當然了,如果我們長時間不換水、不處理缸壁,又沒有清道夫的輔助,那也是需要擦拭缸壁的。
但是,只要擦拭完缸壁,水體中必定會出現細微雜質的,原因就在這裡。
主要的問題,就是在於一個穩定,飼養過多、投餵過多,那是另外的問題
因此來說,我們要把水面或者說魚缸水體中的這些懸浮顆粒,一分為二的去看待,和加以處理。
其實呢,無論是濾棉掉絨、濾材掉渣還是有機物殘留,如果加以時日,它們都是可以自動消失的,唯一需要的只是時間問題,就是要把這一缸水,包括了濾材、濾棉、缸壁等,全部養熟即可。
而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又大、投餵量又多,當然這個魚缸水質養成的速度就會極慢、極慢,因此這些問題在短期內就無法得到解決,如果密度超大,水質也未必能夠養好。
所以說,新魚友們在遇到水質問題,不能著急,越著急越壞事,越著急,水質養成的速度反而越慢,比如說勤換濾棉或者大換水,還不如維持不動的好,舊濾棉的好處要比新濾棉強太多。
一個運行兩個月左右的魚缸,魚缸壁都可以自帶清除細微雜質功能的。
我們需要的,往往只是時間罷了,著什麼急呢?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