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精靈」閃電被抓拍50餘次
專家:系大氣特殊放電現象
6月9日,山東淄博一位天文愛好者拍攝到了萊州灣上空的「紅色精靈」大規模爆發現象。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網上流傳的圖片中看到,夜晚的天空中有大片的火焰狀紅光出現,照片中還可以看到多顆流星的痕跡。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現象「太壯觀了」,希望能了解其中的原理。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從青島艾山天文臺臺長周昆處了解到,「紅色精靈」是一種特殊的大氣放電現象,「是比較特別的閃電,雷雨天常常會有,但很少被人們肉眼看見,國內也很少被捕捉到影像,所以這次大規模的影像抓拍才顯得罕見。」
55個「紅色精靈」
合成在一張圖中
周昆告訴北青報記者,此次拍攝到「紅色精靈」的天文愛好者,是該天文臺發起的中國流星監測組織臨淄站點的負責人王磊。當晚,王磊設在臨淄的監控設備一共抓拍到了50多次「紅色精靈」現象,十分罕見。「很多人看到圖片覺得很不可思議,是因為那張圖是把當晚拍到的55個『紅色精靈』合成在了一起,所以顯得特別壯觀。」
對於此次拍攝的真實性,周昆表示,每個站點檢測到的影像都需要6種不同的證明材料支持,「從照片,到視頻,還有一系列的天文數據,我們才會認定屬實。」
身處拍攝點百公裡外
遠程操控進行拍攝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聯繫到了視頻的拍攝者王磊。他表示,這次捕捉到大規模的「紅色精靈」是自己2017年開始天文監測拍攝以來,最興奮的一次拍攝成果。
「很多人質疑我怎麼可能運氣這麼好,正趕上拍到『紅色精靈』,這可能是對天文監測拍攝的一種誤解。」王磊告訴北青報記者,拍攝當天自己並不是在設備邊蹲守了一晚,當晚他身在距臨淄觀測點100多公裡外的東營。
王磊介紹,目前流星觀測的拍攝設備都是遠程操控的,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動拍攝。「我們之前了解到6月9日凌晨200公裡外的萊州灣有大規模雷電活動,而臨淄正好晴天,這樣的天氣有利於『紅色精靈』的拍攝,所以我遠程調整了拍攝設備的角度,對著那片天空就行。晚上,如果鏡頭中有流星、『紅色精靈』或者閃電之類的現象,拍攝設備會自動錄像,我只需要第二天早上起來在電腦上花半個小時篩選傳輸回來的圖像就行。」
此次拍攝涵蓋
「紅色精靈」大部分形態
中國氣象局氣象工程師卞贇告訴北青報記者,「紅色精靈」是一種特殊的伴隨著雷雨所產生的高空大氣放電現象,通常發生在雷雨云云層頂離地面約30到90公裡的高空。
青島艾山天文臺臺長周昆則表示,目前國內針對「紅色精靈」的研究相對較少,影像記錄也比較少,「這次王磊拍到的大規模『紅色精靈』爆發,一方面數量很多,另一方面基本上涵蓋了『紅色精靈』的大部分形態,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影像素材。」
文/本報記者 李濤 李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