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分類學上,科學家根據家兔的起源、生物學特性與頭骨的解副特徵等,飼養的家兔分類為:動物界( Animalia)、脊索動物『門(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哺乳綱( Mammalia)、兔形目( Lagomorpha)、兔科( Leporidae)、兔亞科( Leporine)、穴兔屬( Oryctolagus)、穴兔種( Oryctolaguscuniculus Linnaeus)、家兔變種( Oryctolagus cuniculus var. domestics Imelin)。
現今人們飼養的各種家兔,都是由野兔馴化和培育而來。在分類學上,人們將野兔分為兩類:一類稱穴兔類( rabbits),另一類為曠兔或兔類( hares)。經考證,分布在我國各地的9種野兔全屬兔類( hares)即曠兔,其家兔品種應具備的條件家兔品種是養兔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人類為了生產和生活上的需求,在一定的社會和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
特色的類型,並通過雜交、選擇、選種和選配,進一步形成形形色色的品種家兔品種應具備的條件為①相同的來源。凡屬一個品種的家兔,應有共同的來源,如紐西蘭白兔的共同祖先是弗朗德兔、美國白兔和安哥拉兔:塞北兔的共同祖先是法系公羊免(垂耳免)和比利時的弗朗德巨免。由於血統來源基本相同。其遺傳基礎也極為相似,這也是構成一個「基因庫」的基本條件。
②相似的性狀和適應性。由於血統來源、培育條件、選育目標和選育方法相同,這就使同一品種的家兔在體型結構、生理機能、重要經濟性狀以及對自然條件的適應性方面都很相似,構成該品種的特徵,據此很容易與其他品種相區別。例如紐西蘭白兔的重要特點是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早期生長發育快,兔肉品質好;加利福尼亞兔則具有明顯的「八點黑」特徵,且母性和產肉性能都較好。
③穩定的遺傳性。作為品種,必須具有穩定的遺傳性,才能將典型的優良性狀一代一代遺傳下去。這不僅使品種得以保持,而且在與其他品種雜交時能起到改良作用,即具有較高的種用價值。這是品種兔與雜種兔的最根本區別。④獨特的性狀和較高的生產性能。品種應具有獨特的性狀,如產毛、產皮、產肉等,並具有較高的生產性能,能滿足人類一定的要求。
⑤定的結構。在一個品種內應由若千個各具特點的類群所構成,而不是由些家兔簡單地匯集而成。據全國家兔育種委員會推薦(1990),在新品種選育時,每個品種應建立3~5個品系。品種內存在這些各具特點的品系,就是品種的異質性,從而使一個品種在純種繁育條件下仍能得到改進和提高。⑥足夠的數量。數量是質量的保證,品種內個體數量多,才能保持品種的生命力和廣泛的適應性,進行合理選配而不致被迫近交。
據全國家兔育種委員會推薦(1990),每個品系有基礎母兔群200~300隻,每個品種有基礎母兔群600~1500隻,推廣群生產母兔20000隻以上。目前世界各國飼養的家兔品種被公認的約60多個,此外,還有許多品系或品種群。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