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農村野兔是很常見的,隨便田間一轉,乃至村莊裡面,都會見有它們飛快的身影,一身黃土色,短短的尾巴、長長的耳朵,尤其秋冬農閒時節,常有好兔之人四處尋之。
但隨著時代更迭,農村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因作物秸稈等藏身地的缺失,又加之有人好食,農村野兔變得很少見了。對於這,有人或不免感到惋惜了,以至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家中養殖的兔子,放生野外能變成野兔嗎?這個說法乍一聽,好似沒啥毛病,畢竟諸如豬牛等眾多家畜都是由野物馴養來的。然而,農村有經驗老人有著不同看法,認為這是不可能之事,誰要這樣想,他就是想多了。
野兔不但是善於奔跑的健將,而且也有著烈火般的性格,氣性很大,還膽小怕事。就像難以養活的麻雀一樣,不管大小野兔,人為養殖,不過多久便會氣絕而亡。至於原因,有人調侃為是氣si 的,也有人說是驚嚇所致。除此之外,家兔是挖洞為家、棲息繁育的,其幼崽生下來就光腚沒毛。而野外兔子露天生存,兔崽剛生下就跟貓仔狗仔一樣長有毛髮。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會打洞」,正是天性不同,在農村老人看來,家兔就是跑到野外生存下來,充其量變得野性十足了,也絕不會返野成為野兔。
其實,二者本來就不是一個品種,家兔也不是由野兔馴化而來的。有相關研究標明,家兔始祖是野生穴兔,是3000多年前被歐洲人馴化的,後流入世界各地。
穴兔,屬於兔科穴兔屬下動物,而野兔是兔科兔屬下動物,二者區別就好比貓(貓科貓屬)和老虎(貓科豹屬)一樣。況且它們染色體數目也不同,家兔和穴兔都是22對,野兔則有24對,甚至二者連雜交可能都沒有,據說即使有交配,也不會生兔子。因而來說,理想狀態下,即便家兔能返野,最多成為野生穴兔,也不會成為我們所見的野兔子。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補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