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四害」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把蚊子、蒼蠅、老鼠和蟑螂這四種動物,被公認成為是要消滅的對象,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每年都要進行對「四害」動物進行滅殺活動。
之所以把蚊子、蒼蠅、老鼠和蟑螂定義為四害,那也是因為這4種動物不僅破壞人們的生產,滋擾大眾的生活,並且還傳播疾病,不利於環境衛生,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威脅,因此才成為了人們要消除的對象。
但是現在有人把喜鵲、野豬、野兔和野雞,這4種動物說成是農村「新四害」,還說這四種動物影響了農業生產,這樣亂給動物「扣帽子」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不妨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來探討一下。
1、喜鵲
喜鵲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鳥類,由於它長有黑白相間的羽毛,因此也被農民稱為是花喜鵲。原則上來講,最初喜鵲並不讓農民反感,因為在農村常有一種說法,喜鵲早晨在誰家院子裡叫,是一種吉祥的徵兆。
喜鵲原本以蝗蟲等昆蟲類為食,這樣還能夠消滅一些害蟲,對於農民來說還是有一定益處的。但是隨著農業生產當中大量農藥的投入使用,昆蟲的減少,喜鵲就開始把農民的農產品當作了食物,無論是地裡的莊稼,還是果園裡的水果,無一能夠在喜鵲嘴下倖免,因此也讓農民很是反感。
2、野豬
野豬多在山區,平原地帶是沒有的,平常野豬都會藏匿於山裡樹林中,原則上來講,並不會對農民的農作物帶來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生活在山區的農民,種植在山下的農作物,也常受到野豬夜晚出來侵犯。
野豬這種動物和人們養殖的豬也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不僅喜歡偷食,並且還愛在田地裡撒歡,這樣對於農作物的破壞性也是比較大的,也讓農民防不勝防,常常有農作物被破壞,因此每當提起野豬,也讓山區的農民很是頭疼。
3、野兔
野兔是田野裡很常見的一種動物,並且分布範圍廣泛,無論是山區還是平原,到處都能夠見到野兔的蹤跡,野兔的食物不僅是雜草,對於農作物的果實和莖葉也喜歡獵食。
農民種植的農作物,從種子開始就會被野兔刨出來吃掉 ,一直到成熟,農作物的整個生長過程期間,幼苗和莖葉都會被野兔啃食,就拿現在田野裡的麥苗來說,就有整片整片地被野兔吃掉,農民拿它也是毫無辦法。
4、野雞
野雞也是分布範圍比較廣泛的一種動物,山區通常在林地內藏身,平原地帶夏季隱藏於農作物中,冬天就會躲在溝渠的雜草內等處,野雞原則上和喜鵲有著相同之處,也是以螞蚱等昆蟲和草籽為食。
在昆蟲數量減少的情況下,野雞也就把食物轉嫁在了農作物上,這樣一來同樣會對農民所種植的農作物造成破壞。並且和野兔有著相同的破壞性,那就是會刨食種子,啄食農作物。
總結:如果按照對農業生產的破壞性而言,喜鵲、野豬、野兔和野雞被說成是農村「新四害」,還真是有道理的,但是為什麼過去農民就沒有太在意呢?
雖然說過去這4種動物在農村也一直存在,只是以前在沒有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的時候,野生動物的食物鏈相對破壞較少,野外有更多的食物替代了農作物。
另外,過去這些動物並沒有被嚴格進行保護,有一部分被農民進行了捕獵,在數量上被控制了,然而現在這些動物都納入到了保護動物的行列內,數量上有所增加了。
正是因為動物的食物鏈受到了影響,並且加強了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野生動物的數量增加了,這樣一來,野生動物在自然界中無法獲取更多的食物,所以它們也只有把農民的農作物當作了捕食的對象,因此對農業生產帶來了不良的影響,讓農民既恨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