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兔技術|家兔和野兔的區別

2021-02-12 毛氏部落

以前無意中抓住一隻野兔,單獨放在兔籠內,沒幾天卻死亡,不知其原因。後來才了解到現在飼養的家兔都是由歐洲野生穴兔經過人工長期馴化而成的,而一般,我們習慣上稱呼的野兔屬於一種和穴兔不同的曠兔類,也就是說野兔是兔科動物中除家兔以外的統稱。從來源來講,家兔保留著歐洲穴兔的各種特點,而野兔繼承著曠兔的所有習慣,穴兔和曠兔的區別實際上就是家兔和野兔的不同點,二者主要區別如下。

一、家兔與野兔生態特徵的差異

1、家兔是穴兔屬,而野兔是曠兔屬

2、家兔生活習性有夜行性,、穴居性、群居性,而野兔早晚活動,無穴居和群居性。

3、家兔被毛顏色一年四季無變化,而野兔隨著季節而變化。

4、家兔妊娠期30~31天,而野兔為40~42天。

5、家兔只要溫度合適,一年四季均可產仔,並且產仔數量多,一窩能產4~10隻,而野兔只在春秋倆季產仔,產仔數量比較少,一窩枝產1~4隻。

6、家兔初生仔兔裸體無毛,閉眼,不會站立活動,聽不到聲音,而野兔初生仔有毛,睜眼,能自由活動,且能聽到聲音。

二、家兔與野兔解剖差異

1、家兔頂間骨終生與上枕骨不癒合,翼內窩窄,其兩側壁向內側呈弧形彎曲,顎部較寬,而野兔相反。

2、家兔後肢骨顯短,不善奔跑,野兔與之相反。

3、家兔的染色體2n=44,而野兔2n=48。

三、家兔與野兔飼養差異

家兔易馴化,在家養條件下容易成活,而野兔不易被馴化,在家養條件下難成活,即使成活也難繁殖。

結束語:家兔兔野兔看著相似,其實有著質的區別,野兔難以群居與繁殖,是飼養的難點。

相關焦點

  • 帶你區分家兔和野兔的區別!!
    但情況有的時候比較複雜,此種類如非州紅免和瀕危的阿薩姆兔(粗毛兔)一般認為是野兔,即使它們的行為很像家兔。體型和官能野兔和兔屬的家免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這兩類動物在面對人侵的掠食者時採取的策略不同,生殖策略也不一樣。基本上長腿的野兔能逃脫它的追捕者——在極度驚嚇情況下一些野兔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72千米,而短腿的家免則會跑到茂密的掩蔽物或者地下洞穴中尋找安全。
  • 農村野兔少見了,家兔放生野外,能變野兔?農村老人:想多了
    曾幾何時,農村野兔是很常見的,隨便田間一轉,乃至村莊裡面,都會見有它們飛快的身影,一身黃土色,短短的尾巴、長長的耳朵,尤其秋冬農閒時節,常有好兔之人四處尋之。但隨著時代更迭,農村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因作物秸稈等藏身地的缺失,又加之有人好食,農村野兔變得很少見了。
  • 4個養殖野兔的方式方法,和家兔的養殖方法截然不同?你知道麼
    4個養殖野兔的方式方法,和家兔的養殖方法截然不同?你知道麼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現在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衣食住行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對於美食這一方面,他們都是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於一些雞鴨鵝肉來說,兔肉更是受到了他們的廣大的歡迎但是一般的兔肉卻沒有辦法滿足他們對食物的要求,大家應該也都知道野生的兔子和家兔味道相差可以說是非常大的,那麼如何養殖野兔的四個方式方法你知道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家兔在動物學上的分類,家兔品種應具備的條件
    現今人們飼養的各種家兔,都是由野兔馴化和培育而來。在分類學上,人們將野兔分為兩類:一類稱穴兔類( rabbits),另一類為曠兔或兔類( hares)。經考證,分布在我國各地的9種野兔全屬兔類( hares)即曠兔,其家兔品種應具備的條件家兔品種是養兔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人類為了生產和生活上的需求,在一定的社會和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
  • 你知道家兔和野兔的區別嗎?
    一般人都認為兔子可分為家養兔和野生兔兩種。事實上兔科動物共有44種,分屬若干屬,其中主要的是「穴兔屬」「野兔屬」和「棉尾兔屬」等3屬。野兔還有一雙很大的眼睛,凸出在臉的兩側,視野很廣,能及早發現敵情:野兔的鼻孔很寬,一次可以吸入大量氧氣,以滿足它們全速逃離險境時的需氧量。
  • 冷知識:家兔不是兔
    中國常見的中國野兔(Lepus sinensis)長這個樣子:歐洲常見的歐洲野兔(Lepus europaeus)是這個樣子:家兔的祖先是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它們是唯一一種被馴化的兔形目動物。長這個樣:
  • 家養的兔子放生野外,能否成為野兔?為什麼?
    把家兔放生野外變成野兔,這個說法乍一看沒毛病,畢竟野X是家X的祖先是共有的認知,比如家豬的祖先是野豬、家牛的祖先是野牛等等。但是,事實上,你無論放生多少家兔,它們最終都不會變成野兔。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家兔放生為什麼變不成野兔?
  • 養兔技術|提高家兔繁殖性能的8個主要措施
    影響家兔繁殖力的因素眾多,如種兔的品種、年齡、營養水平、配種制度和飼養管理、環境以及生殖疾病等。根據家兔生殖生理特點,通過選擇優良家兔品種、加強飼養管理、適宜的配種時間和配種方法,可顯著提高種兔的繁殖力。
  • 養兔技術|家兔成長所需要的水溶性維生素及營養作用
    家兔飼料中廣泛存在,且可在體內合成,因此很少發生缺乏症。維生素B6,又叫吡哆素,包括比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種物質。吡哆醇在體內可轉變成吡哆醛,吡哆醛和吡哆胺可相互轉變。它有抑制嘔吐、促進生長發育等功能。當體內缺乏吡哆素時,會引起家兔生長緩慢,易嘔吐,易患皮炎,運動失調、痙攣等神經症狀。
  • 野兔是草原上常見的哺乳動物,逃跑迅速,和家兔有啥區別呢?
    野兔是我們常見的脊椎動物中草食性哺乳動物之一,與家兔不同的是野兔在野外自由生活而不像家兔一樣經過馴化的物種。野兔身體分為頭頸部、軀幹、四肢和尾,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臼齒。野兔生性機警,聽覺和視覺非常靈敏,逃跑非常迅速,繁殖力強。
  • 養兔技術|家兔的配種技術
    搞好配種,減少空懷,提高配種受胎率,是提高家兔繁殖力和養兔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措施。一、年齡選配模式在肉兔的繁殖中,要發揮壯年兔的核心作用。適宜採用的模式為青年公兔×壯年母兔、老年公兔×壯年母兔、壯年公兔×壯年母兔、壯年公兔×青年母兔、壯年公兔×老年母兔。
  • 為什麼狗相比於狼,家兔相比於野兔更可愛?只為了賣萌討好人類?
    為什麼狗相比於狼,家兔相比於野兔更可愛?只為了賣萌討好人類?不知道大家怎麼定義可愛這個詞彙,可愛的特徵是什麼?可愛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有些難?但是我想這個概念在寵物身上被具體化了。比如狗與狼、家兔與野兔、家豬和野豬等。難道這些動物只是為了賣萌討好人類?還是我們替他們進行了選擇?可能事情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複雜。有一位科學家。他很多年前就發現了這個現象。但是他未能解決這個疑問,只是將他發現的東西整理成冊。
  • 成群的穴居生活,在歐洲野兔中是司空見慣的,而其他兔屬動物不同
    沒有幾種哺乳動物像歐洲野兔那樣,幾個世紀以來和人類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它可能在羅馬時代的北非和義大利就開始被馴化,今天共有超過100種的家養野兔來源於古代一個單一的種類。另外,同一世系的野生或是馴化的野兔後代,通過侵襲或者有意的引進,現在遍布全世界,許多種群達到了極度的繁榮甚至成了有害動物。然而歐洲野兔只是50多種兔科動物中的1種,還有一些已經到了瀕危的境地,其數量只有幾百隻而不是成千上萬隻。兔科動物從廣義上來說可以分為兩大組:兔屬類的野兔,以及其他10個屬的家兔。
  • 野兔是保護動物嗎?野兔養殖要辦什麼手續?
    野兔是保護動物嗎?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那麼它是保護動物嗎?2018養殖要投資多少錢?養殖場建設要求有哪些呢?據動物百科資料顯示,野兔的種類有很多,在我國、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區的雪兔(我國有八種)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除雪兔外、巖兔屬、粗毛兔屬和其他兔屬野生動物則不在國家保護動物名錄之內。
  • 養兔技術|家兔人工授精方法
    兔人工授精技術是以種兔的培育和商品兔的生產為目的而採用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科學養兔、實現養兔生產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相比,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提高經濟效益。能充分利用優良種公兔,提高兔群質量,迅速推廣良種,還可減少種公兔的飼養量,降低飼養成本、減少疾病傳播,克服某些繁殖障礙,如公母兔體型差異過大等,便於集約化生產管理。但需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和必要的設備等。
  • 一種新型致命動物在北美爆發,可能造成野兔滅絕,威脅生態平衡
    據悉,該病毒能夠造成出血性疾病,該病毒在上周已經蔓延至南加州,專家表示,該病毒可能會造成野兔的滅絕。對此,俄克拉荷馬大學的哺乳動物學家Hayley Lanier說道:「現在的情形十分嚴峻,野兔的生存受到威脅,但是我們只能隔岸觀火」。20世紀80年代,出血性野兔病毒首次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嚴重威脅到中國和歐洲的家兔種群。
  • 家鄉的野兔(鹿奉俊美文欣賞)
    野兔一般每天兩進食,喜乾燥。野生野兔幾乎全身沒有脂肪,只是骨架和瘦肉,體長一般20——30公分,體重均在4~6斤。不論是野兔或是家兔,通常是聽不到它們的叫聲,甚至認為兔子不會叫喚,但其實不然,在受到驚嚇或被捕捉時會發出尖叫聲,尤其是被捕捉時會發出類似嬰兒啼哭的聲音,膽小的會覺得害怕。
  • 兔子一個月生一窩,繁殖速度比肩老鼠,為何養兔致富的人卻很少?
    有人說兔子一個月生一窩,繁殖速度比肩老鼠,為何農村養兔致富的相對少些?讓小編先談談個人觀點:據小編的了解,並非兔子每月生一窩,而是確確實實30天一窩。讓我來詳細談談,從家兔的發情配種到出生一隻小家兔只需30天,但還會有31天,32天,這不是偶然的,生下來基本就沒有活兒了,也就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