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輪胎中的化學物質導致銀鮭魚急性死亡

2021-01-15 科學網

橡膠輪胎中的化學物質導致銀鮭魚急性死亡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6:35:22

美國華盛頓大學Edward P. Kolodziej研究團隊發現,橡膠輪胎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導致銀鮭魚急性死亡。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3日在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示,在美國太平洋西北部的銀鮭魚(Oncorhynchus kisutch)中,成年鮭魚遷移到城市小溪繁殖時,暴雨接觸每年都會導致無法解釋的急性死亡。

通過研究此現象,研究人員確定了6PPD(N-(1,3-dimethylbutyl)-N'-phenyl-p-phenylenediamine),一種全球通用的輪胎橡膠抗氧化劑)的高毒醌轉化產物。對美國西海岸的代表性徑流和受暴雨影響的小溪的回顧性分析表明,在有毒濃度(LC50為0.8±0.16 μg/L)下普遍存在6PPD-醌(<0.3-19 μg/L)。

這些結果揭示了6PPD抗氧化劑對水生物種的意外危害,並提示了輪胎橡膠殘留物的毒理學意義。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ubiquitous tire rubber–derived chemical induces acute mortality in coho salmon

Author: Zhenyu Tian, Haoqi Zhao, Katherine T. Peter, Melissa Gonzalez, Jill Wetzel, Christopher Wu, Ximin Hu, Jasmine Prat, Emma Mudrock, Rachel Hettinger, Allan E. Cortina, Rajshree Ghosh Biswas, Flávio Vinicius Crizóstomo Kock, Ronald Soong, Amy Jenne, Bowen Du, Fan Hou, Huan He, Rachel Lundeen, Alicia Gilbreath, Rebecca Sutton, Nathaniel L. Scholz, Jay W. Davis, Michael C. Dodd, Andre Simpson, Jenifer K. McIntyre, Edward P. Kolodziej

Issue&Volume: 2020/12/03

Abstract: In U.S. Pacific Northwest coho salmon (Oncorhynchus kisutch), stormwater exposure annually causes unexplained acute mortality when adult salmon migrate to urban creeks to reproduce. By investigating this phenomenon, we identified a highly toxic quinone transformation product of N-(1,3-dimethylbutyl)-N'-phenyl-p-phenylenediamine) (6PPD), a globally ubiquitous tire rubber antioxidant.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roadway runoff and stormwater-impacted creeks of the U.S. West Coast indicated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6PPD-quinone (<0.3-19 μg/L) at toxic concentrations (LC50 of 0.8 ± 0.16 μg/L). These results reveal unanticipated risks of 6PPD antioxidants to an aquatic species and imply toxicological relevance for dissipated tire rubber residues.

DOI: 10.1126/science.abd6951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12/02/science.abd6951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一種普遍存在的輪胎橡膠衍生化學物質導致銀鮭魚急性死亡
    在美國太平洋西北部的銀鮭魚(銀大麻哈魚)中,當成年鮭魚洄遊到城市溪流繁殖時,每年的暴雨都會導致無法解釋的急性死亡。
  • 最新研究:輪胎劇毒無比,化身「神秘殺手」
    幾十年來,在流經美國西北海岸城市的河流中,記錄了無法解釋的銀大馬哈魚(銀鮭魚)死亡,即使西雅圖在1990年代開始致力於恢復魚類種群,沿著河流移動產卵,大雨後依然多達90%的成年大馬哈魚可能會意外死亡。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導致大馬哈魚神秘死亡的原因,希望找到這個神秘殺手。
  • 科學家發明可室溫分解廢舊輪胎等橡膠製品的化學方法
    (原標題:科學家發明可室溫分解廢舊輪胎等橡膠製品的化學方法)
  • 新加坡利用廢棄輪胎製成橡膠氣凝膠 可用於汽車隔音隔熱解決方案
    廢棄輪胎 – 一個嚴重的浪費問題 每年,全球大約會產生10億個廢棄輪胎,而橡膠輪胎非常耐用,又不可降解。只有40%能夠被回收製成低附加值產品,49%都被焚燒,用於發電,至少還有11%被填埋。雖然被填埋是很常見的操作,但是現在填埋區的土地正在逐漸耗盡,隨之產生的瀝濾物還會導致環境汙染。
  • 聖奧化學舉行「青科大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儀式暨橡膠輪胎技術...
    8月29日上午,聖奧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聖奧化學)與青島科技大學(簡稱青科大)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儀式在滬舉行,聖奧化學CEO蘇賦、青科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孫洪廣共同為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這標誌著聖奧化學為打造一體化、深度化、精細化的「產學研」高端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 新加坡科學家將廢舊輪胎橡膠轉換為多用途氣凝膠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數據,只有40%的廢棄輪胎被回收利用-其餘的要麼被燃燒以發電,要麼被扔進垃圾填埋場。 但是現在該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將舊輪胎橡膠轉換為高價值氣凝膠的方法。由新加坡國立大學Duong Hai-Minh副教授和Nhan Phan-Thien教授領導的團隊首先將廢棄的汽車輪胎切成細橡膠纖維。然後將那些纖維浸入由水和少量「生態友好型」溶劑組成的溶液中,後者使纖維彼此交聯。機械攪拌該混合物20分鐘,形成凝膠,其中連接的纖維均勻地懸浮在其中。然後將該凝膠倒入模具中,並在-50?C(-58?F)的溫度下冷凍乾燥12個小時。
  • 通用橡膠(泰國)輪胎項目投產
    14083次閱讀 作者:謝雲輝   來源:中化新網    2020年01月06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月3日,從通用橡膠
  • 震驚:加拿大發現三文魚感染類似呼吸道冠狀病毒的新病毒,導致野生和養殖鮭魚死亡
    (三文魚)種群中發現新病毒」的消息[1]。卑詩省產卵場發現的死亡奇努克鮭魚,加拿大漁業部Kristi Miller-Saunders供稿UBC的研究人員表示,在瀕臨滅絕的奇努克鮭(Chinooksalmon)和紅鮭魚(sockeye salmon)種群中發現了三種新病毒(鮭魚鱗狀病毒(SPAV),奇努克水族病毒(CAV),太平洋鮭魚病毒(PsNV)) [2],其中一種病毒是之前從未被報導過能夠感染魚類
  • 挪威鮭魚死亡數字已達240萬條!
    漁業局諾德蘭地區經理Janne Andersen告訴媒體:「周一早上我們得到了壞消息,藻華已經遍布Ofotfjorden峽灣,兩個遭遇襲擊的新地點鮭魚死亡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儘管尚未確定魚類死亡數字,但據說已經死亡了「成千上萬條魚」。 其中Ellingsen Seafood公司表示目前每籠的死亡率在500至1,000鮭魚之間。」 這次藻華疫情尚未影響到任何一家挪威上市公司,但預計將影響全球供應量和價格。
  • 廢輪胎神奇變身橡膠軟化油
    9月10日,由石家莊瑞威橡膠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科技大學開發的利用廢輪胎膠粉生產環保型橡膠軟化油技術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與鑑定。專家鑑定認為,該技術是國內首個將廢輪胎膠粉生產成為環保型橡膠軟化油的技術,為廢輪胎回收再利用開闢了新途徑。
  • 阿拉斯加捕撈的鮭魚中粉紅鮭魚高達93.7%
    阿拉斯加KTUU根據魚類與獵物部的數據,過去一周三天中,有超過100,000條紅鮭鮭魚通過了基奈河下遊,但一些河流使用者認為該部門的魚類數量在增加紅鮭的數量不正確地將粉紅鮭魚視為紅大馬哈魚。該部門還應管理商業性漁業,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北部地區銀大馬哈魚,後期的基奈河國王和基奈河銀大馬哈魚的種群,以便為個人使用,運動和有指導的運動漁民提供合理的機會來收穫鮭魚資源。」在商業,體育和個人用途漁業之間,ADF&G將管理該漁業,以實現到2020年河內擒縱目標範圍為100萬至120萬隻紅鮭的目標。聲納計入上流魚類的總數,魚輪收集魚的樣本,部門從中測量各種鮭魚的比例。
  • 在瀕臨滅絕的野生鮭魚種群中發現新病毒
    奇努克鮭魚和紅鮭的數量持續下降,人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魚呼腸孤病毒(PRV),但一項新發現表明人們對鮭魚種群特有的其他病毒還知之甚少。加拿大卑詩省和漁業與海洋部在瀕危的奇努克鮭魚和紅鮭種群中發現了三種新病毒:一種從未出現過但可感染魚類的病毒,一種幼年洄遊鮭魚較為常見的病毒,以及在進化上與呼吸道冠狀病毒有關的病毒。儘管尚不清楚這三種病毒對鮭魚健康的影響,但均與導致其他物種嚴重疾病的病毒有關。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河流在熔巖區流淌,冰川水流入廣闊的沼澤,也為6種海洋鮭魚提供了完美的產卵地。這些鮭魚又是棕熊、斑海豹、逆戟鯨,以及數量不斷減少的虎頭海雕和虎頭海獅的食物。鮭魚、灰鯨和極度瀕危的露脊鯨通常以堪察加半島營養豐富的洋流裡的浮遊生物為食。雖然堪察加半島盛產鮭魚,但這裡也生活著各種底棲魚類、軟體動物、海葵、海星和海膽,它們為海象和水獺等哺乳動物提供了食物。
  • 生意社:多因素支撐強勁 天然橡膠「銀十」季已漲23%
    泰國等地陰雨不斷,2020年因疫情、乾旱等多因素造成國內外橡膠產區原料產量釋放緩慢、減產已是必然,近幾月泰國等地又逢降雨影響,外加疫情期間外國勞工減少,泰國膠量產出形勢更加緊張;同時,醫用手套等的需求大幅增加,乳膠需求良好,煙片膠產出則減少,原料供應端偏緊導致價格高位,不但上月天膠價格已有上調,本月貨源缺乏且價格持續上漲有很強的條件支撐。
  • 山東橡膠行業協會:我國橡膠生產需求及發展前景
    在由上海有色網主辦的2018年(第六屆)中國氧化鋅產業鏈交易峰會上,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主任李心尚先生向大家講述了我國合成橡膠生產情況、輪胎行業發展對橡膠產品的影響、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對橡膠產業的影響以及行業對於天然橡膠進口關稅的意見。 天然橡膠 橡膠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兩大類,其中天然橡膠被國家列為戰略物資,合成橡膠為基礎性原材料產業。
  • 日本宣布未來不再生產橡膠輪胎
    現代高性能輪胎,是由眾多原材料和添加劑複合製成的。其中一大類是天然橡膠、植物性纖維等非化石系的天然材料(一般佔輪胎總重量的40%左右),另一大類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化石系材料(一般佔輪胎總重量的60%左右)。
  • 矽烷偶聯劑改性無機填料及其在橡膠中的應用
    為了改善橡膠材料的特性,並降低橡膠製品的生產成本,其有效途徑是進行填充和改性。但由於無機填料與有機聚合物在化學結構和物理形態上存在著顯著差異,為增加無機物與有機聚合物之間的親和性,一般可用偶聯劑來解決這個問題。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竟是海藻惹的禍?
    鮭魚、灰鯨和極度瀕危的露脊鯨通常以堪察加半島營養豐富的洋流裡的浮遊生物為食。   雖然堪察加半島盛產鮭魚,但這裡也生活著各種底棲魚類、軟體動物、海葵、海星和海膽,它們為海象和水獺等哺乳動物提供了食物。由於無法遊出被汙染的水域,這些底棲生物大量死亡。
  • 正新橡膠、玲瓏輪胎、通用股份等輪胎企業密集上調報價
    近日,玲瓏輪胎、通用股份等A股輪胎公司陸續發出漲價函,上調輪胎產品價格。據業內專家指出,輪胎漲價源於中國車市開始復甦,汽車產業鏈景氣度好轉,此外,上遊原料天然橡膠等上漲也是主要因素之一。漲價潮是由國際巨頭率先發起。全球輪胎巨頭正新橡膠近日宣布:自2020年8、9月起,對豪華轎車胎、高性能運動休旅車胎、機車胎及自行車胎漲價,平均漲幅3%至5%。正新的卡客車胎暫時不進行漲價。
  • 重慶:用廢舊輪胎生產橡膠瀝青鋪路
    廢舊輪胎再利用一直是個難題,有關專家表示,橡膠瀝青為廢舊輪胎再利用提供了全新途徑。瑞典籍華裔科學家曾華洋博士在重慶表示,近年來,發達國家將廢舊輪胎用於生產橡膠瀝青道路工程材料,已經成為廢舊輪胎再利用的全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