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2020-11-26 中國網



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一隻斑海豹的屍體,以及一堆堆死去的海膽、海星等其他海洋底棲生物被衝上哈拉科特爾斯基海灘。

攝影:ALEXANDR PIRAGIS / SPUTNIK VIA AP

撰文:ALEC LUHN

9月14日,哈拉科特爾斯基海灘迎來了難得的晴日。風吹向大海,捲起海浪,水溫12度,比氣溫還高。這樣的天氣非常適合衝浪,至少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冰火之地」堪察加半島上是這樣。

Katya Dyba是太平洋海岸當地衝浪學校斯諾韋(Snowave)的管理人員,她從浪峰下來半個小時後,情況不妙:視力開始變得模糊,喉嚨疼痛。她的一位同事甚至睜不開眼睛。

起初,衝浪者以為是陽光太耀眼,或者風過於猛烈。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開始感到噁心、嘔吐、腹瀉和發燒。他們意識到,海洋裡有有毒的東西。最終,共有16人去了醫院,一些人被診斷為角膜灼傷。

與此同時,一堆堆無生命的海膽和海星被衝上堪察加半島的東岸。海灘遊客捏著觸手,拾起柔軟的紅色章魚。一灘散發著惡臭的黃色泡沫,長几公裡,寬幾百米,沿著海岸順流而下。潛水員估計,在一些地方,95%的海洋底棲生物已經死亡。

「我完全被弄糊塗了,因為在哈拉科特爾斯基海灘,海水總是很清澈,以前從未發生這樣的事情,」Dyba說。一個月過去了,她的眼睛依然乾澀。

問題向西南方向蔓延,圍繞著半島,影響到了食物鏈的上層:上周,在堪察加半島的西海岸,人們發現了幾千條死魚,大部是海底魚類;有幾隻棕熊因為吃了這些魚,出現嚴重食物中毒。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

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

「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整個海岸帶都被感染了

堪察加半島位於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像一條垂下的尾巴,這是地球上活火山最集中的地方。河流在熔巖區流淌,冰川水流入廣闊的沼澤,也為6種海洋鮭魚提供了完美的產卵地。這些鮭魚又是棕熊、斑海豹、逆戟鯨,以及數量不斷減少的虎頭海雕和虎頭海獅的食物。鮭魚、灰鯨和極度瀕危的露脊鯨通常以堪察加半島營養豐富的洋流裡的浮遊生物為食。

雖然堪察加半島盛產鮭魚,但這裡也生活著各種底棲魚類、軟體動物、海葵、海星和海膽,它們為海象和水獺等哺乳動物提供了食物。由於無法遊出被汙染的水域,這些底棲生物大量死亡。

黃色泡沫湧上哈拉科特爾斯基海灘。地方當局最初懷疑是工業化學品或石油洩漏,但現在的證據指向有毒藻類大規模增長。

攝影:ALEXANDR PIRAGIS / SPUTNIK VIA AP

「這個生態系統裡的一個重要元素突然消失了,」綠色和平組織俄羅斯分部的氣候項目負責人Vasily Yablokov說,他一直在勘察加半島收集樣本。

面對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科學家很快排除了火山活動的原因。在哈拉科特爾斯基海灘收集的樣本裡,苯酚、鐵、成品油、磷酸鹽離子和汞的含量超出正常水平好幾倍。但這些濃度,以及9月23日的一艘過往船隻傾倒的廢水,似乎都不足以解釋大規模死亡。官員們還排除了附近農藥傾倒和軍事試驗場地洩漏的可能性。

上上周,科學家飛過海岸尋找線索。他們發現黃色、綠色和紅色的水,讓人聯想到赤潮。這些微小的浮遊植物提供了地球上多達一半的氧氣,但當徑流中的營養物質「過多」或者水溫升高時,這些物種就會不受控地瘋長。這時候,它們會釋放出毒素,消耗水中的氧含量;死亡後,它們在海底腐爛分解。Vinnikov說,這或許可以解釋勘察加半島的底棲動物的高死亡率。

「我們向堪察加半島以南飛了100公裡,看到幾乎整個沿海地區都出現了這種變色現象,」他說:「整個海岸帶都被感染了。」

之後,科學家在水和沉積物樣本中發現了幾種裸甲藻的DNA,它們的毒素會刺激人的鼻子和喉嚨。根據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Raphael Kudela的說法, 9月下旬的衛星圖像顯示,在堪察加半島東南側的阿瓦恰灣,葉綠素(植物和藻類的光合作用色素)的濃度雖然不高,卻是月平均值的兩倍。


赤潮,紅色警報

在勘察加半島,赤潮並不少見。但Vinnikov說,與近幾年相比,這次假定事件的範圍更廣,持續時間更長。

除了無脊椎動物,鮭魚的屍體也被衝上了岸,而鮭魚是當地食物供應鏈和經濟的基礎。每年這個時候,銀鮭魚會從海洋遊回來,逆流而上產卵,可能穿過赤潮。

「赤潮期間遊過這一區域的魚,如果赤潮面積足夠大,魚很有可能受到影響,甚至因為急性接觸強烈的毒素而死亡,」伍茲霍爾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Don Anderson說。但他補充說,海水混合可以很快清除掉水中的汙染。

魚類、浮遊動物和底棲生物處於食物鏈的底層,會把藻類毒素傳遞給海象和鯨魚等捕食者,或者因為缺氧大量死亡,導致捕食者缺乏食物。

到目前為止,海膽的死亡數量遠超魚類,這讓人們開始擔心海獺的生存,因為海膽是海獺的主食。蘇聯解體後,堪察加半島開放密集捕魚;如今,在半島南部,海獺的數量從幾千隻驟降至約200隻。海膽的減少「會給這個物種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Vladimir Burkanov說,因為海獺很少像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那樣去遠處覓食。Burkanov是位於海參崴的太平洋地理研究所勘察加分所的首席科學家。

根據Anderson的說法,勘察加半島當局應該繼續調查化學汙染的跡象,汙染可能與引起赤潮的營養物質有關。預計全球赤潮現象將會增加,主要原因在於氣候變化;與減緩氣候變化相比,解決汙染問題更容易也更直接。

北極地區面對赤潮越來越脆弱,但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數據說明,位於亞寒帶地區的堪察加半島是否也是這樣。「一般來說,海水變暖會帶來更多這樣的赤潮現象,但這實際上很複雜,」Anderson說:「海水變暖也會迫使一些(藻類)離開這片海域,向北移動。」

Burkanov稱之為「赤潮和紅色警報」,現在科學家在呼籲對勘察加半島的水質做更多的監測。

「如果真的是前所未見的大規模赤潮,那麼這次事件就是一個警告,」他說:「這甚至比化學物質造成的局部汙染還要嚴重。」

(譯者:Sky4)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竟是海藻惹的禍?
    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   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   「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 俄羅斯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自然資源部長歸咎於有毒藻類
    在勘察加半島的海灘上,死亡動物已經被海水衝上了海灘 俄羅斯將俄羅斯東北部偏遠火山地區的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歸咎於有毒藻類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本月早些時候,在勘察加半島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生物死亡」。 據稱,動物屍體被衝上了海灘,海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並開始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據該環保組織稱,衝浪者也有喉嚨痛、眼睛痛以及嘔吐的報告。
  • 俄堪察加海水汙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衝浪者發燒嘔吐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一處黃金觀光海域最近發生海水汙染,測出石化產品,據環保組織表示,海水已經變色,海灘可見一些海洋生物的屍體,一些衝浪者甚至出現發燒嘔吐症狀。當地已展開調查,並稱將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 美國軍艦闖入南部海域,大量海洋生物離奇死亡,原因曝光令人髮指
    如今,美軍艦闖入南部海域後,南部海域傳來噩耗,大量海洋生物離奇死亡,原因曝光令人髮指。海洋生物離奇死亡是什麼原因?相關機構分析認為,美國軍艦在航行過程中使用主動聲吶對海底進行偵察,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看過《美人魚》的人應該明白,聲吶系統一旦開啟,海洋生物無法生存。目前,科學界對於軍用聲吶可以傷害甚至殺死海洋生物沒有爭議,有研究顯示,聲吶與海洋生物的死亡率有很大關係。
  • 堪察加半島海洋生物死亡未發現人為原因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聯邦資源利用監督局局長拉季奧諾娃在俄科學院圓桌會議上表示,該局專家在堪察加半島生態災難發生地開展了近五千次研究,都沒有發現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人為原因。
  • 堪察加半島大批海洋生物死亡,日本上空瀰漫惡臭,真相值得警惕
    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與日本上空瀰漫惡臭同時發生,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地球上的地震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板中地震,還有一種是板緣地震。
  • 俄羅斯一個偏遠的海岸上,大量的動物的都死了!到底怎麼回事?
    ,最近被衝上遙遠的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海岸。據最新調查顯示,一次不明汙染事件,可能將大量有毒化學物質洩漏到水中。在衝浪者和當地人的報告浮出水面後,潛水員證實了大規模死亡的存在。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稱這次事件為「生態災難」。這些被廣泛傳播的照片和視頻,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抗議,也引發了當地新聞機構的猜測。
  • 地球上最大的「魚缸」,淡水裡卻生活著大量海洋生物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湖總容積23.6萬億立方米,最深處達1637米。湖長636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由地層斷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 俄堪察加大量生物死亡,包括章魚、海膽等生物,是什麼原因?
    而最近根據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表示,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俄堪察加)海岸又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異常情況,我們來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從生物的死亡情況來說,本次死亡的生物包含了海豹,章魚和海膽等海洋生物,這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毀滅性影響。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裡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勞倫斯·莫裡斯女士非常惋惜地說:「最近,我們發現了一隻雛鳥的遺骸,經解剖發現其胃裡裝滿了塑料,因為成鳥曾餵它食入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 俄堪察加大量生物死亡,包括章魚、海膽等生物,對生態影響多大?
    而最近根據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表示,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俄堪察加)海岸又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異常情況,我們來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章魚和海膽等海洋生物,這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毀滅性影響。
  • 俄羅斯漁民分享各種怪異海洋生物
    據英國《太陽報》11月27日報導,一名俄羅斯漁民分享了來自挪威、巴倫支海和大西洋海岸的一些「可怕生物」。來自摩爾曼斯克的Roman Fedortsov在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經常會遇到形似外星人的海洋生物。
  • 海南島西部沿海部分海域發生赤潮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新華社海口2月11日電(記者  夏冠男)海南島西部沿海儋州、洋浦、昌江等海域近日出現魚蝦等海洋生物死亡現象。海南省海洋漁業部門組織專業單位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取樣調查,初步查明原因為球形棕囊藻異常繁殖引發局部赤潮,造成海洋生物死亡。    據海南省食安辦通報,在洋浦等地近海海域出現不同程度的死魚現象。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可能滅絕大量海洋生物
    中新網6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 美專家稱核輻射恐令日本海洋生物死亡或發生變異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4月1日報導,有專家表示,如果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繼續流入海洋,海洋生物的生存將面臨威脅,甚至會令海洋生物發生「怪誕變異」。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過去一周時間裡,研究人員對核電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樣本進行檢測後發現,包括銫137和碘131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升高。3月28日的海水樣本檢測結果顯示,銫的濃度達到安全限值的20倍。
  • ...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  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  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27名頂尖專家今年4月在牛津開會,綜合各方對全球海洋生態問題的評估,集結成報告。報告指出,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的三個因素,都是人類活動直接產生的後果,分別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現象。
  • 身為淡水湖卻出現大量海洋生物,貝加爾湖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作為著名的淡水湖,這裡出現的大量海洋生物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據悉,貝加爾湖享有「西伯利亞明礬」的美譽,即便平均深達730米,這裡依然清澈見底,呈現出獨特的美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與此同時,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在對貝加爾湖地區進行深入研究時發現,這裡存在大量海洋生物,包括海綿、海螺、海豹甚至鯊魚等海洋動物,這完全不符合生物生存和演化的重要方向。科學家們驚奇的發現,貝加爾湖裡面的海洋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漸漸適應了淡水環境,如果貿然將其放入大海,反而會對其產生致命的打擊。
  • 噴發巖漿的海底活火山發現大量海洋生物[圖集]
    噴發巖漿的海底活火山發現大量海洋生物[圖集] 據英國媒體報導,一個科學家小組5月6日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一座不斷噴發巖漿和有毒氣體的海底活火山竟然是某些海洋生物的「安樂窩」。科學家表示,研究這些生物或許有助於揭開海洋生命如何適應全球日漸呈現酸性的海洋環境之謎。
  • 大量海洋生物遭「毒手」,600噸螺旋槳成兇手,鯨魚也無法逃脫
    然而隨著航母和大型軍艦不斷問世之後,航行在海洋的上艦艇數量越來越多,導致大量的海洋生物遭到「毒手」。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拿航母來說,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當屬核動力航母,其中的代表便是福特級。該航母最高航行速度達到30節左右,此外位於航母底部的螺旋槳重量高達600噸,而且一個螺旋槳的葉片直徑大約在6米左右。再加上還使用鈦合金材質打造,幾乎讓海洋生物無一倖免。
  • 超級地震前兆已出現,俄羅斯恐受到波及
    據近期日媒報導稱,日本多地空氣中充滿惡臭,經過日本民眾的大量舉報後,日本相關部門對此展開調查。據日本相關專家的說法,這一現象恐怕是發生超級地震的前兆,早在11年發生的日本特大地震中,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狀況。不僅如此,俄羅斯地區也出現了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的事件,如若日本真發生地震,俄羅斯此次恐怕也會遭受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