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自然資源部長歸咎於有毒藻類

2021-01-20 騰訊網

一位自然資源部長表示,這起事件是由目前海藻的毒性引起的。

在勘察加半島的海灘上,死亡動物已經被海水衝上了海灘

俄羅斯將俄羅斯東北部偏遠火山地區的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歸咎於有毒藻類,而不是人為災難。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本月早些時候,在勘察加半島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生物死亡」。

據稱,動物屍體被衝上了海灘,海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並開始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據該環保組織稱,衝浪者也有喉嚨痛、眼睛痛以及嘔吐的報告。

綠色和平組織在水面上發現了「黃色泡沫」,但表示與俄羅斯當局一起採集的樣本分析「沒有給出什麼線索」。

報告稱,可能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比如有毒的浮遊植物生長、地震或火山活動」——但也可能是人為的行為,比如「有毒廢物傾倒、燃油洩漏或油輪事故,或者軍事活動」。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汙染似乎是由一種高可溶性物質造成的。

堪察加半島位於俄羅斯東北部,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半島,長近800英裡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羅斯當局現在認為,自然產生的藻類是最可能的原因,但問題是為什麼影響如此嚴重。

自然資源部長德米特裡·科比爾金(Dmitry Kobylkin)表示:「這是藻類在這一時期的毒性所致。」

「但藻類的反應可能是最有趣和最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想看看為什麼水中的氧氣會下降……

我還沒有一個答案。」他說。

綠色和平組織收集了該地區的樣本,試圖找出原因

俄羅斯調查委員會(investigative committee)表示,他們也將自然發生的藻類視為最有可能的原因。該委員會已對此案展開了刑事調查。

該機構說,水中酚類物質(一種石油產品)含量升高並不重要,自1970年以來就在該地區發現了這種物質。

綠色和平組織警告說,即使這是自然事件,俄羅斯也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保護其巨大的自然荒野。

該組織表示,他們在堪察加半島的調查發現了許多可能在未來構成威脅的環境問題,比如危險廢物的垃圾填埋。

報告還指出,5月份在西伯利亞泰梅爾發生的數千噸石油產品洩漏事件,是可能出現問題的一個例子。

該事件使當地一條河流染紅了一層化學物質,綠色和平組織稱其有20釐米厚。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竟是海藻惹的禍?
    他們意識到,海洋裡有有毒的東西。最終,共有16人去了醫院,一些人被診斷為角膜灼傷。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   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   「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 俄羅斯一個偏遠的海岸上,大量的動物的都死了!到底怎麼回事?
    ,最近被衝上遙遠的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海岸。據最新調查顯示,一次不明汙染事件,可能將大量有毒化學物質洩漏到水中。在衝浪者和當地人的報告浮出水面後,潛水員證實了大規模死亡的存在。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稱這次事件為「生態災難」。這些被廣泛傳播的照片和視頻,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抗議,也引發了當地新聞機構的猜測。
  • 堪察加半島大批海洋生物死亡,日本上空瀰漫惡臭,真相值得警惕
    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與日本上空瀰漫惡臭同時發生,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地球上的地震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板中地震,還有一種是板緣地震。
  • Vol.59 非洲小國波札那有毒藻類致象群死亡
    今年早些時候非洲國家波札那數百頭大象死亡或是由於飲用了含有有毒藍藻的水。藻類是沒有莖或葉生長在近水處或水中的簡單植物。 About 330 elephants in thenorthwestern Seronga area died from a neurological condition.
  • 堪察加半島海洋生物死亡未發現人為原因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聯邦資源利用監督局局長拉季奧諾娃在俄科學院圓桌會議上表示,該局專家在堪察加半島生態災難發生地開展了近五千次研究,都沒有發現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人為原因。
  • 微小藻類的聚集形成了奇特場景,美麗背後的代價竟然是它?
    說到夜光藻,我國所見的是紅色夜光藻,但這並不是這種藻類本身的顏色,它並沒有色素體。紅色是由它的伴生藻類引起的,我國境內有的夜光藻密集的海域,在白天會呈現出輕微的紅。夜光藻可不像我們人類一樣,知道它們大規模聚在一起會營造出如此浪漫的氛圍。發光主要是夜光藻出於對自身的保護,進化出的一種特殊的生化反應。
  • 自然資源部首任部長,為什麼是陸昊?
    大會經投票表決,任命李幹傑為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部長,任命陸昊為自然資源部首任部長。50歲的陸昊成為本屆國務院組成部門中最年輕的部長。李幹傑從環保部部長到生態環境部部長,基本符合人們的判斷。而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首任部長為什麼會是陸昊?
  • 深潛機器人幫科學家研究死亡藻類碳吸收課題
    作為微小的碳飢餓生物,藻類在清除大氣層二氧化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突顯這種作用的重要性,科學團隊首次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調查。科學家使用先進的深潛機器人對海底進行了探查,從而研究已經死亡的海藻作為「海洋積雪」落入海洋深處後,海底所能承受的負載能力等等。
  • 德國專家警告:有毒藻類將大量爆發
    海洋酸化對於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複雜,一方面,很多海洋生物因為有著碳酸鈣的骨骼和外殼,酸性增加會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產生顯著危害,另一方面,海洋酸性的增加也會顯著改變海洋中生物種群的分布情況。由於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複雜,科學家們試圖理解其對於地球海洋的全部影響。
  • 大連通報入夏以來首個赤潮信息:由兩種藻類引起
    7月12日,大連市自然資源局通報了入夏以來的首個赤潮信息,赤潮總面積約4平方公裡,發生在香爐礁海域。據市自然資源局海洋經濟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赤潮由兩種藻類引起,其中一種為有毒藻類,可能對人體有害,本次赤潮已於7月13日消亡。
  • 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很豐富嗎?
    俄羅斯是世界國土最大的國家,面積達到1709萬平方公裡,這個面積超過了歐洲和大洋洲。幾乎是我國的近兩倍,這麼大的國土面積,自然資源自然不少。可以說,從資源的角度來看,俄羅斯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的國家」,比我國的自然資源多多了。
  • 水體藻類的危害竟然是……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把軍艦開到俄羅斯家門口,美海軍部長宣布:將定期到北極海域巡航
    11 09:43:21 來源: 赴會的大伯 舉報   根據美國防務網站發布的報導,美國海軍部長公開表示
  • 【生物】我很美可是我很危險——有毒的海洋生物
    來源:網絡海洋生物美麗多姿,色彩鮮豔,然而在美麗的外表之下,卻潛伏著諸多危險,所以小夥伴們在去潛水之前還是了解一下,這些美麗卻不好惹的
  • 【植物知識科普】從藍眼淚分析藻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大型藻類與養殖動物具有生態上的互補性,它們能吸收養殖動物釋放到水體中多餘的營養鹽,並轉化為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產品.營養物質可以通過被大型藻類吸收而去除,從而達到對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和生態調控作用。海洋生物、昆蟲、藻類、細菌以及真菌都能夠產生神奇的生物發光,而且不同的物種有著不同的原因,比如說偽裝、溝通、照明以及誘餌等。
  • 研究發現,有毒藻類在全球湖泊中的繁殖變得越來越嚴重
    最近公布的一項新研究似乎證實了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在過去的30年裡,世界淡水湖中潛在的有毒藻類大量繁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雖然,氣候變化可能不是水華惡化的唯一原因,但氣溫上升可能將會使湖泊難以恢復健康。Landsat 5近地衛星研究人員表示,近年來,從MERIS和MODIS等儀器中可以獲得更好的數據。
  • 這些有毒的魚類,說不定你吃過!
    各種海洋生物被捕撈上來,經過魚販子之手,在魚市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逛魚市的同時,我們不免經常會碰到一些有毒的海洋生物,由於自身認識不足,購買並誤食了這些有毒海鮮,就會導致悲劇的發生。網捕的小海鮮裡,一隻有毒的鱗斑蟹有毒的海洋生物的類群較大,基於自身的資源現狀,筆者通過在海南魚市走訪,收集了部分常見的有毒海洋生物,通過圖片和資料描述,讓大家認識下它們。
  • 夏威夷發出警報,不明藻類入侵破壞力驚人,近海生態面臨滅頂之災
    過去夏威夷的本土物種與珊瑚礁和諧相處,如今卻在這種不明藻類的破壞下逐漸失衡。這種破壞力很強的海藻會附著在珊瑚礁上,阻擋陽光,讓珊瑚上的共生藻類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進而導致珊瑚窒息而死。由於珊瑚礁是許多其他海洋生物的家園,這個複雜生態系統一旦根基遭到破壞,會引起近海範圍內海洋生態系統的連鎖效應。
  • 氣候變暖遠不止海平面上升這麼簡單,有毒藻類遇暖爆發或毒害人類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近30年來對數十個淡水湖進行的首次全球範圍的調查顯示,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可能對人類造成致命傷害的有毒藻類正在全球範圍內增加。有害藻華包括海洋赤潮和淡水水華,是威脅、危害海洋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一種海洋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