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堪察加海水汙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衝浪者發燒嘔吐

2020-11-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一處黃金觀光海域最近發生海水汙染,測出石化產品,據環保組織表示,海水已經變色,海灘可見一些海洋生物的屍體,一些衝浪者甚至出現發燒嘔吐症狀。當地已展開調查,並稱將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表示,堪察加半島哈拉克特爾斯基(Khalaktyrsky)海灘周圍抽取的水樣測試顯示,石油含量比平時高四倍,酚含量也高出2.5倍。

  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汙染程度尚未確定,但在沿海發現了死亡動物這一事實,證實了這一情況的嚴重性。」該聲明稱該事件為「生態災難」。

  該組織在聲明中表示:「海水……已經變色,對人們健康構成危險。過去幾周,接觸過海水的人都出現不良反應。」一些衝浪者甚至出現發燒和嘔吐症狀。

  據報導,俄羅斯當局10月3日通知堪察加地區的民眾遠離一處原始海灘,因發生不明原因的海水汙染。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這是當地發生「生態災難」的證據。

  據《莫斯科時報》報導,人們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這場環境災難感到擔憂,此前當地人稱,發現了數十種海洋動物的屍體從太平洋被衝上海灘。周末在社交媒體共享的汙染海灘圖片顯示,被衝上海灘的有章魚、海膽、螃蟹和其他海洋動物的屍體。

  俄羅斯當局表示,初步檢測發現,海水有高含量的石油產品和化學物質苯酚。綠色和平組織要求當局儘速找到汙染源。

  此外,根據該地區自然部的消息,哈拉克特爾斯基海灘,大小拉戈爾納亞灣和巴布亞灣都發現死亡的海洋動物。海水,沙子以及死亡動物已被取樣並通過飛機運送到莫斯科進行化驗。

  俄羅斯總檢察院發言人伊萬諾夫表示,俄羅斯總檢察院已經控制對勘察加邊疆區汙染情況的調查。

  伊萬諾夫表示:「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院已經控制勘察加邊疆區檢察院對有關哈拉克特爾斯基海灘水域被汙染的消息進行的檢查工作進程和結果。根據有關發現汙染地區的額外信息,檢查活動已經擴大,大小拉戈爾納亞灣和巴布亞灣也正在進行檢查。」

  據悉,勘察加地區間檢察院已經邀請相關部門專家參與檢查,並監測所採集樣品和樣品的結果。

  勘察加地區間自然保護檢察院臨時院長波多普利戈拉已經前往事發地。

  伊萬諾夫指出,在有理由的情況下將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對涉及人員的行動進行刑事程序評估。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起初,衝浪者以為是陽光太耀眼,或者風過於猛烈。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開始感到噁心、嘔吐、腹瀉和發燒。他們意識到,海洋裡有有毒的東西。最終,共有16人去了醫院,一些人被診斷為角膜灼傷。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 俄羅斯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竟是海藻惹的禍?
    起初,衝浪者以為是陽光太耀眼,或者風過於猛烈。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開始感到噁心、嘔吐、腹瀉和發燒。他們意識到,海洋裡有有毒的東西。最終,共有16人去了醫院,一些人被診斷為角膜灼傷。這只是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帶來的漣漪效應之一。   起初,很多人懷疑是汙染的緣故,但現在科學家表示,死亡可能是赤潮造成的。這帶來了更麻煩的問題:氣候變化會對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環境之一造成怎樣的影響?這裡生活著硬頭鱒、海獺等瀕危物種。   「我們沒想到赤潮的區域會如此之大,」遠東聯邦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Kirill Vinnikov說:「前所未見。」
  • 俄堪察加大量生物死亡,包括章魚、海膽等生物,是什麼原因?
    從生物的死亡情況來說,本次死亡的生物包含了海豹,章魚和海膽等海洋生物,這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毀滅性影響。並且根據自然保護區的伊萬·烏薩託夫表示,這些生物的死亡數量較多,在水下5米至10米的區間都是大有存在,並且所有的生物堆積在一起的死亡率高達95%。而剩下沒有死亡的只有極少部分的大魚,大蝦和螃蟹,所以這次俄堪察加大量生物突然死亡,是一次生態系的毀滅性影響。
  • 俄堪察加大量生物死亡,包括章魚、海膽等生物,對生態影響多大?
    ,章魚和海膽等海洋生物,這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毀滅性影響。並且根據自然保護區的伊萬·烏薩託夫表示,這些生物的死亡數量較多,在水下5米至10米的區間都是大有存在,並且所有的生物堆積在一起的死亡率高達95%。 而剩下沒有死亡的只有極少部分的大魚,大蝦和螃蟹,所以這次俄堪察加大量生物突然死亡,是一次生態系的毀滅性影響。
  • 俄羅斯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自然資源部長歸咎於有毒藻類
    在勘察加半島的海灘上,死亡動物已經被海水衝上了海灘 俄羅斯將俄羅斯東北部偏遠火山地區的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歸咎於有毒藻類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本月早些時候,在勘察加半島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生物死亡」。 據稱,動物屍體被衝上了海灘,海水的顏色發生了變化,並開始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據該環保組織稱,衝浪者也有喉嚨痛、眼睛痛以及嘔吐的報告。
  • 堪察加半島海洋生物死亡未發現人為原因
    拉季奧諾娃說:「截至目前,我們已開展了近五千次研究,採集了數百個樣本,所有研究都表明,死亡水生生物的棲息地沒有受到明顯的人為因素影響。」她指出,專家在有關水域、軍事試驗場、排水設施和熱電站都進行了取樣,部分樣本的某些指標超標,但不會造成這樣大規模的海洋生物死亡。
  • 俄偵查委員會啟動堪察加半島海水汙染檢查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地區調查局通報,偵查人員在堪察加半島的海洋動物大規模死亡後啟動檢查,那裡出現大片汙染水域。當地的衝浪者早些時候講述了哈拉克特爾斯基海灘上海水的顏色變化,還聲稱他們的眼睛腫脹,皮膚受到刺激。專家們查明,海水中油品的含量超標3.6倍,酚超標2.5倍。
  • 俄羅斯一個偏遠的海岸上,大量的動物的都死了!到底怎麼回事?
    數千隻章魚、海星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屍體,最近被衝上遙遠的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海岸。當地人說,堪察加半島周圍原本純淨的水域已經變色,並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氣味;衝浪者說,海水在輕微灼傷他們的眼睛。據最新調查顯示,一次不明汙染事件,可能將大量有毒化學物質洩漏到水中。在衝浪者和當地人的報告浮出水面後,潛水員證實了大規模死亡的存在。
  • 堪察加半島大批海洋生物死亡,日本上空瀰漫惡臭,真相值得警惕
    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海洋生物大規模死亡,與日本上空瀰漫惡臭同時發生,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地球上的地震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板中地震,還有一種是板緣地震。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
  • 「技術交流」海水養殖汙染與生態修復對策
    01海水養殖汙染物類型及生態影響1.1 有機質及營養鹽汙染海水養殖中產生的有機質汙染與營養鹽汙染具有較為密切的關係,且在需要大量投餌的網箱養殖、池塘魚蝦養殖中較為常見。有機質降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將使養殖底質環境長時間處於厭氧還原狀態,滋生有害病原體,引起硫化物含量升高,對海洋生物生長、繁殖產生影響。由於有機質的降解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導致養殖活動對水環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累積性和滯後性,也使得當外源營養鹽輸入得到控制時,由於養殖海域沉積物中有機質的降解釋放大量氮、磷等元素,使水質在較長時期內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出現漁場老化現象。
  • 美專家稱核輻射恐令日本海洋生物死亡或發生變異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4月1日報導,有專家表示,如果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繼續流入海洋,海洋生物的生存將面臨威脅,甚至會令海洋生物發生「怪誕變異」。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過去一周時間裡,研究人員對核電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樣本進行檢測後發現,包括銫137和碘131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升高。3月28日的海水樣本檢測結果顯示,銫的濃度達到安全限值的20倍。
  • 渤海五分之一海水遭汙染 海洋生物瀕於滅絕
    但從事渤海保護的人士知道,更嚴重的其實是來自陸地的汙染。渤海是中國惟一的內海,黃河、遼河、海河三大水系40多河流,攜帶著GDP洶湧增長伴生的高汙染,在過去30多年裡不停注入渤海。渤海已成為一個垃圾桶,五分之一以上海水均被汙染。  渤海面積僅7.7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18米,在浩瀚大洋之中只是一隻「小海盆」。
  • 報告稱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可能滅絕大量海洋生物
    中新網6月22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珊瑚礁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為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場所,同時也被認為是非常敏感的生態系統之一。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珊瑚礁被譽為「海洋中的熱帶雨林」,為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場所,同時也被認為是非常敏感的生態系統之一。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
  • Hydralyte電解質水 防治寶寶發燒、嘔吐、腹瀉及成人運動必備
    身邊朋友有寶寶的不在少數,在澳洲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寶寶發燒嘔吐腹瀉,GP(私人醫生)是不會給打針打點滴或者吃消炎藥抗生素的,通常辦法就是讓父母去藥房買電解質水或者衝劑給孩子喝:禁食,補水,補充電解質,使體內電解質平衡,自然就會退燒止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