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廊橋遺夢》在美國上映,這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一對中年人在四天的時間裡有邂逅到深愛,再到離別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注重細節的展現,浪漫而深情。由於原書的影響力,電影自開拍就受到極大的關注。上映時更是票房口碑雙贏,堪比與《魂斷藍橋》,《鐵達尼號》等經典愛情電影相比肩。
時至2020年,正是這部電影上映的二十五周年。
原著小說的作者沃勒,是北愛荷華大學商學院的院長。就像書裡一開始介紹的那樣,這是一個讀者講述的關於自己母親的故事,還有豐富的材料,日記和相關物件。沃勒看後,和我們一樣深受感動,就寫了出來。但他只是寫給家人看的,家人看後也是喜歡的很,就建議沃勒出版。於是1992年,就有這本名為《廊橋遺夢》的薄薄小書就與讀者見面了。出乎沃勒的意料,這本小說旋即登上第二年的暢銷小說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而沃勒也因為這部小說從一個默默無名的人,成為一個百萬富翁。
暢銷書改編電影,是好萊塢一向的明智做法。比如《亂世佳人》,《走出非洲》,《瓶中信》等都是這樣的例子,原著給同名電影提前造勢,而電影給小說錦上添花,互惠雙贏。
電影的導演兼主演伊斯特伍德,原本以硬漢形象出現在熒幕上,他並不是原定人選。女主角梅麗爾.斯特裡普,也是從眾多女演員裡挑選出來的,還為此片特意增重20磅。
由於小說的持續暢銷,再加上同名電影的人盡皆知,使原型的廊橋,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找尋愛的痕跡。這座橋與1993年修建,就是橋上有蓋,左右兩側也是封閉的,所以稱之為「廊橋」,卻於1992年,也就是曉說出版的那年因為大火而燒毀。現在的廊橋是1998年,花費12.8萬美元,照原來的造型,再遺蹟基礎上,進行了翻新處理過的。
這座意義非凡的橋,被稱為"美國歷史名勝",每年秋天要舉行熱鬧非凡的"廊橋節"。
影片的結尾,弗朗西斯卡拒絕了羅伯特金凱的請求,選擇了原本的家庭。這使很多觀眾表示惋惜,也正是弗朗西斯卡這種傳統觀念的選擇,使影片更具張力和內涵。雖然講述的是婚外情,但主題思想依舊正能量。也許愛不在乎形式,而在心裡的感受和思念。弗朗西斯卡的兒女遵照母親意願,把她的骨灰撒在廊橋邊,以示對羅伯特至死不渝的愛。而原本婚姻不順的兒女,也在母親的感召下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
好的電影是能給人以啟示的,而《廊橋遺夢》就是這樣的電影。雖然時隔25年,但還是被人津津樂道,真正展現出了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