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8 日,廣州市 2020 年房屋建築(含管廊)施工 " 安全生產月 " 和 " 安全生產羊城行 " 現場觀摩會在中建四局一公司廣州分公司中海左岸瀾庭項目舉行。此次觀摩會由廣州市住建局和市建築業聯合會主辦,活動主題為 " 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包括太陽能無線紅外警報器、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等在內的新技術、新工藝在保障著工地的生產安全。
活動現場圖
正在建設的中海左岸瀾庭項目。
太陽能無線紅外警報器、安全監測預警系統 …… 新技術保安全
作為觀摩交流的 " 重點對象 ",中建四局中海左岸瀾庭項目備受矚目。中建四局中海左岸瀾庭項目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亞運大道北側,佔地面積 28,801 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123,840 平方米。項目規模為地下建築面積約 35,480 平方米,地下兩層,地上建築面積 88,360 平方米,1 棟 17F 高層,1 棟 18F 高層,4 棟 32F 高層,1 棟居民健身場所及相關商業配套。項目屬於裝配式項目,採用裝配式建造 + 鋁模 + 爬架 + 輕質內隔牆等新組合施工,是當前番禺區裝配率最高的房建裝配式項目,項目總工期 710 天。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項目在安全方面採用的新技術、新工藝。例如在電梯井採用太陽能無線紅外警報器,布設到現場危險區域,當有人接近危險區域時,聲光報警器立即啟動。
在大型塔機上安裝塔機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塔吊的大臂仰角、迴轉角和載重數據,數據在雲平臺上可視,對塔機間碰撞提供實時預警,並自動進行制動控制。
在施工電梯安裝傳感器及操作司機人員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施工電梯的運行情況,實現施工電梯人員統計、電梯司機人臉識別管理等多項功能。
在塔吊標準節安裝塔吊螺栓警報器,在塔吊螺栓脫絲時,警報器會亮燈提示,及時反饋項目部,實行可視化控制。
項目還使用了智能講解機器人,該機器人擁有自主迎賓、語音交互、推廣宣傳、娛樂互動、後臺遠程操控、同聲回答等功能,可以自主迎賓,通過手機 APP 客戶端,還可以讓機器人按主人指令行走巡視。智慧機器人能主動與來訪者打招呼、對話緩解客人的疲勞,提升趣味性。同時,它還是一個宣傳員,播放項目宣傳片、企業宣傳片、項目亮點圖文展示等。
中海左岸瀾庭項目工地。
正在建設的中海左岸瀾庭項目。
颱風雷雨期間,危險區域不得有人員停留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保森指出,在督查中發現,部分主管部門和企業抓落實的態度不堅決、抓落實的作風不紮實、抓落實的能力不適應、抓落實的措施不過硬等等,反映在安全隱患排查上重形式輕內容,檢查不深入,發現問題不準確。
在疫情防控仍非常嚴峻的形勢下,各部門、各單位要繼續加強重點區域、重點人群排查和健康管理。一是落實工地封閉式管理、全天對進入工地現場人員掃碼測溫登記。二是加強施工現場的地下室、管廊、封閉建築、坑口井洞等封閉空間和狹小空間等重點區域的垃圾收集轉運、下水道清淤和消殺消毒措施,消除疫情傳播隱患。三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工地食堂安全監管。四是加強對在工地現場宿舍或周邊出租屋居住施工參建人員的出行管理。五是加強對健康管理員、門崗保安、食堂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的監測排查。
三防工作要落實 " 以防為主 "," 寧願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颱風雷雨期間,要落實工地全面停工要求,危險區域不得有人員停留。對辦公區域,工人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檢查,並採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黨政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值守責任人要按照我局關於三類人員履責的通知要求,到崗履職,嚴格落實 24 小時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
活動現場圖
活動現場圖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