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摸清沿海水下家底 畫出精確海底地形圖(圖)

2021-01-15 搜狐網


  記者昨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及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了解到,經過150餘人10個多月的艱苦工作,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終於全部完成。在這次號稱史上最大規模測繪中,機載雷射雷達、船載三維雷射掃描等全世界最先進的測繪技術手段紛紛派上用場,幾百平方公里海域和灘涂短短一上午就測出最精確的數據。

  改變沿海測繪局面

  據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我市此前曾多次進行過一些海岸線測繪工程,但大多是局部、間斷、參照標準不統一的,這樣就影響了地圖測繪的精確度。而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戰略的龍頭城市,我市沿海長期缺乏基礎測繪資料對海洋、海事等部門開展工作及沿海地區的開發建設都造成了巨大影響。為此,3年前,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確定由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負責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的具體實施。

  1月18日,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驗收。來自武漢大學、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海洋局、山東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青島市籃色經濟辦公室的院士、專家對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歷時兩年多準備、十個月正式實施、一個月質檢驗收的海陸一體大型測繪項目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我市首次擁有了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徹底改變了我市沿海長期缺乏基礎測繪資料的局面。

  集急難險重於一體

  據了解,我市海洋漁業、國土資源等多個部門以前都曾組織對我市海岸線進行了測量,但因我市沿海多個區域存在礁石、軟灘分布多,颱風影響氣候等因素影響,統一比例尺標準和海水深度基準對海岸線進行整體測繪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本次一次性整體測繪尚屬首次。

  據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規模空前,集急、難、險、重於一體,在全國尚無先例可循:工期緊,協調難,項目涉及青島沿海軍事保密區、養殖區,港口和航道,項目組強化溝通和協調,不斷化解難題;工程險,作業區涉及大量礁石,航道及多變的天氣,項目組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開發了測量船GPS監控系統,對測量船作業狀態時時監控,有效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十八般兵器」上場

  據了解,我市海岸線北起丁字灣南阡鄉金口村東小河口,南至膠南紅石崖鎮的張戈莊村,全長約730公裡,海岸基本分為基巖岬角岸、穩定岸、淤積增長岸等3種基本類型。其中,軟質342.55公裡,佔91.3%,硬質32.80公裡,佔8.7%。沿海灘涂面積約375平方公裡。以前之所以沒有進行過水下地形圖的一次性整體測繪,主要是因為沿海礁石分布多,淤泥軟灘涂面積大等,常規方式很難進行精確測量。

  水下測繪不同於地面測繪,海水中存在著諸多礁石和海溝,各處水深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潮汐的影響,測繪工作面臨巨大挑戰。為保證測繪工作順利進行,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除了採用航空攝影遙感技術、單波束和多波束等傳統基礎技術外,項目還採用機載雷射雷達、GNSS連續運行基準站、船載三維雷射掃描等最先進技術,推廣的海、陸、空一體立體測繪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整個測繪工作的高精度作業。據介紹,本次測量使用的設備多達120餘套,其中探測設備有單頻測深儀、雙頻測深儀等;定位和導航設備有測量機器人、水準儀、GNSS接收機、GNSS電臺等;水深測量輔助設備有波浪補償儀、聲速剖面儀、驗流計、驗潮儀。其中,不少設備都是我市歷測繪史上首次使用,在灘涂測繪中使用機載雷達屬國內首次。

  如何「海陸空」一體化測繪?

  過去進行海岸線測繪項目時,「人工跑灘」是最重要方式,但這種傳統方法效率低下、精度較低。與傳統測繪項目相比,本次測繪項目除了規模大外,也是我市歷史上首次採用海、陸、空一體化立體測繪模式的測繪項目。例如,在對傳統測繪「老大難」項目——膠州灣西部和北部進行測繪時,項目組工作人員就採用了機載雷射雷達的方式。 「膠州灣的西部和北部是入海口,灘涂也屬於淤泥質灘涂,大部分區域即便退潮人也根本進不去,漲潮時船也開不進去,而且面積約在160平方公裡左右,人工測繪基本不可能測出精確數據。 」項目組負責人對記者說。為此,在對膠州灣西部和北部進行測量時,項目組引進了機載雷射雷達技術,裝有雷射雷達的飛機在膠州灣西部和北部飛幾圈,短短一個上午就輕鬆測出該區域所有數據。

  此外,在面積廣闊、地勢低平的海岸進行測量時,項目組會使用船載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採用這種技術後,工作人員只需駕駛裝有設備的船隻沿著海岸線跑一圈,一路下來,海岸線的長度以及礁石、灘涂的特徵點就會一一紀錄下來,測量不僅輕鬆愉快,數據還遠比人工測量精確。據悉,在國內,船載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工程上尚屬首次使用。當然,在對某些面積小、地形複雜的區域進行測繪時,人工跑灘依然是一種必須手段。

  摸清39個海島開發情況

  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對項目範圍內的39個海島的空間基礎地理信息及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對田橫島、大管島、小管島、竹岔島、沐官島、水島等39個島嶼的地理坐標、面積、組成類型、海島類型、海拔高度和自然岸線均進行了統一精確測量,為這些海島今後的開發建設和科學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另外,我市鄰近海域深度基準南北相差近0.6米,且歷史上形成的區域基準面存在起算系統不一致、計算方法不統一,基準面不連續的問題,本次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採用理論上更嚴密的技術路線,構建了整個青島市鄰近海域的高精度、高解析度的深度基準面模型。項目根據構建的平滑的基準面模型通過程序對項目所有成果進行了基準轉換,實現了成果的基準統一和無縫拼接,解決了青島市鄰近海域基準不統一的難題。有了如此精準的水下地形圖的測繪成果,將來海洋科研、管理時將有更加精確的依據,沿海地區進行統一規劃、開發建設時也將有據可循。

  有關水下地形圖的五個數字

  該測繪項目全部完成了我市沿海1708平方公裡的水下地形圖測量、205平方公裡的灘涂地形圖測量、251平方公裡的陸域地形圖更新測量、2164平方公裡的數據建庫及39個海島使用現狀調查等。

相關焦點

  • 青島畫海底地形圖 用上神器機載雷射雷達(圖)
    而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戰略的龍頭城市,我市沿海長期缺乏基礎測繪資料對海洋、海事等部門開展工作及沿海地區的開發建設都造成了巨大影響。為此,3年前,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確定由市勘察測繪研究院負責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的具體實施。    1月18日,全市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測量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驗收。
  • MH370搜尋新線索:頂尖海底測繪專家製作搜尋區域海底地形圖
    兩位世界頂尖的海底測繪專家最新繪製了一幅馬航MH370客機可能墜機地點的詳細海底地貌地圖。這份地圖為選擇海底搜尋的水下設備,以及殘骸可能的下落提供了新的線索。這張海底地形圖描繪了自今年3月8日MH370失聯以來,印度洋上大範圍搜尋區域內海底的鋸齒狀高原、山脊和其他水下地貌特徵。
  • 科學家繪製印度洋海底地形圖 或有助於找到MH370
    用於馬航MH370失聯飛機海底搜尋的「藍鰭金槍魚」水下航行器 [資料圖片]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8日報導,美國兩名科學家繪製了印度洋海底地形圖,或將有助於找到失聯的馬航客機MH370。地形圖是由來自馬裡蘭大學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衛星測高實驗室的科學家沃爾特•史密斯(Walter Smith)和凱倫•馬科斯(Karen Marks)共同繪製,28日發表在《地球與太空》雜誌的周報Eos上, 這是迄今為止關於印度洋海底最詳細的地形圖。據史密斯介紹,該地形圖能幫助失聯客機的搜尋隊伍在不同的區域選擇不同的水下儀器,且有助於構建模型以預計殘骸可能出現的地點。
  • 海底寶貝有望重見天日!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正式啟動
    沉沒海底的秘密即將浮出水面。8月11日上午,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鐵一、副局長辛龍以及青島海事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開工活動,並為水下考古隊授旗。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辛龍主持。
  • 科學網—美國繪製地球最深海溝詳細海底地形圖
    美國海軍調查船近期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了調查並繪製出迄今最詳盡的海底地形圖。這裡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南北長超過2500公裡,最深處超過10994米。調查船使用先進的「多波束測深系統」對這片海區進行考察,獲取了迄今最精確的測深數據。
  • ...美國海軍對這裡進行了測量,並公布了迄今最為詳盡的海底地形圖。
    美國海軍調查船近期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了調查並繪製出迄今最詳盡的海底地形圖。這裡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南北長超過2500公裡,最深處超過10994米。調查船使用先進的「多波束測深系統」對這片海區進行考察,獲取了迄今最精確的測深數據
  • 故宮首次摸清家底 經7年查清藏品180餘萬件(圖)
    圖為遊客在故宮(微博)珍寶館內參觀金制天球儀。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故宮一共有多少寶貝,家底摸清了嗎?兩個長期未解之謎,終於解開。  故宮博物院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歷經七年藏品清理工作,故宮首次徹底摸清了家底現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標本7577件。  這是故宮自1925年10月10日建院以來,第一次在藏品數量上公布全面而準確的數字。
  • 疑似信號源海底地形圖曝光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4.04.07 星期一 疑似信號源海底地形圖曝光 英教授稱脈衝信號源肯定是黑匣子 尚未證實來自馬航失聯航班
  • 「深海勇士」號海試成功 4500米下潛點海底地形圖首度公布
    其中,航行控制系統實現潛水器高精度自動航行功能,為其近海底穩定航行、懸停作業提供技術保障;國產化高精度組合導航定位系統使潛水器具備重複精確定點作業功能;擁有全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主從機械手表現優異。  在驗收交付工作當中,除了關注潛水器本身是否完好外,還要關注在海試中潛水器好不好用。
  • 誕生於100年前的塔普,如何手繪出世界上第一張海底地形圖?
    在她對這些枯燥數據的分析背後,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催生了一項重要工作:第一張海底綜合地形圖,這為證明當時備受爭議的大陸漂移理論奠定了基礎。多虧了塔普對海底的手繪圖,你可以想像從紐約到裡斯本的大西洋海底漫步。這次旅行將帶你沿著大陸架出發,然後向下朝著索姆深海平原,你需要繞過被稱為海山的水下山脈,然後你開始慢慢爬上中大西洋山脊——一個被淹沒的南北向山脈。
  • 海底地形圖可推測MH370位置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MH370航班已經失蹤了數月,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下落,國際搜索小組甚至將南印度洋的海底地形掃描了一遍還是沒有發現航班的線索,但研究人員根據最新繪製出印度洋海底圖像推出MH370航班的可能位置。
  • 誕生於100年前的塔普,如何手繪出世界上第一張海底地形圖?
    在她對這些枯燥數據的分析背後,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催生了一項重要工作:第一張海底綜合地形圖,這為證明當時備受爭議的大陸漂移理論奠定了基礎。多虧了塔普對海底的手繪圖,你可以想像從紐約到裡斯本的大西洋海底漫步。這次旅行將帶你沿著大陸架出發,然後向下朝著索姆深海平原,你需要繞過被稱為海山的水下山脈,然後你開始慢慢爬上中大西洋山脊——一個被淹沒的南北向山脈。
  • 安吉探索新清查技術——摸清森林「家底」
    在探索摸清森林「家底」過程中,安吉在省內率先形成了可執行的森林資源資產清查技術方法,通過技術團隊的攻關,不斷改進評估模型,目前已完成全縣森林生態服務價值核算,為後續編制全省清查技術規程提供了「安吉經驗」。
  • 摸清生物資源家底 中國將建紅樹林基因庫
    原標題:摸清生物資源家底 我國將建紅樹林基因庫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承擔的「紅樹林生物資源調查與重要種類DNA條形碼庫構建」項目近日在廣州啟動。
  • 美衛星繪印度洋海底地形圖找MH370位置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實驗衛星最新繪製出印度洋海底圖像,搜索人員認為可以由此開展下一階段的搜索工作,並推測客機的可能位置。,但研究人員根據最新繪製出印度洋海底圖像推出MH370航班的可能位置。兩位全球頂尖的海底測繪專家組成的搜索團隊目前將搜索區域海底起伏的地貌呈現出來,並透露我們可以根據這張地形圖來尋找MH370航班。圖中顯示的為MH370航班搜索區域海底地形圖,虛線位置是飛行數據記錄器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最後發出信號的地方,黑色的圓圈為中國船隻探測到的可能墜機點,此外海底山脈、懸崖、海底盆地等清晰可見。那麼我們可以從圖中得出哪些線索呢?
  • 海底地形圖是怎樣編制的?
    網友風去海溪提問: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底地形圖是怎麼編制出來的?不可能是人下去測量,那用的什麼儀器呢?海底地形測量是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將海水覆蓋下的海底地形及其變化記錄在載體上的測繪工作。這是陸地地形測量在海洋區域的延伸,內容包括:水深測量、海上定位測量、海洋底質探測和海底地形圖繪製等。
  • 國土資源部:關中盆地地熱資源家底摸清
    國土資源部:關中盆地地熱資源家底摸清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4 11:37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 浙江科學家繪出東海海底地形 釣魚島是中國延伸
    依據1982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家可把從領海基線量起200海裡(約370公裡)之內的海域劃為自己的專屬經濟區,而不少沿海國的大陸架遠不止200海裡,比如中國東海大陸架最長就延伸到了500公裡之外。對於這些寬廣的大陸架,《公約》規定,其外部界限最遠不能超過領海基線之外350海裡(約658公裡),或是2500米等深線之外100海裡(約185公裡)。
  • 兩會聲音丨全國政協委員李子穎:摸清「家底」,建立自己的天然鈾...
    因此,儘快摸清國內鈾資源「家底」,推進天然鈾產能建設,對我國核能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近期和中期看,我國天然鈾供應總體安全風險基本可控,但長期看,天然鈾進口依賴愈加嚴重。同時,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加強科技創新和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鈾礦勘查工作,摸清鈾資源「家底」,落實可供後續勘查開發的基地。(朱學蕊/整理)End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責編 | 閆志強
  • 國際南大洋海底地形圖(IBCSO)測制完成
    由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領銜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最近完成了國際南大洋海底地形圖(IBCSO)的測制,第一次詳盡地測繪了南緯60度以南整個海域的海底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