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複合材料實現自驅動膜分離過程

2021-03-01 材料科學前沿

最近喬治亞理工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謝興老師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帶有分子過濾功能的水凝膠與高分子材料納濾膜複合材料,同時實現了高吸水性和選擇性。在生物醫藥,環境檢測等領域的樣品濃縮,運輸,和檢測, 以及水體營養物回收方面提供巨大應用前景。

方便,快速的自驅動水過濾

在傳統水過濾系統中,一般需要一個濾膜單位和一個外在的驅動力來完成過濾過程。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當樣品容量很少,並且易損,或者在採樣現場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過濾體系變得低效或者不可行。於是一個方便,靈活,易用的適合小容量體系的過濾系統就十分必要。為了實現這樣的功能,謝興研究組開創了一種核殼高分子複合材料。以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醯胺製得的水凝膠為核提供吸水的驅動力, 同時在表面覆蓋一層聚醯胺纖維納濾膜來提供選擇透過性。

這樣的核殼結構結合了水凝膠很強的自發吸水性和納濾膜的選擇透過性。自驅動的水過濾過程得以實現。該複合吸水小球通過收縮膨脹來實現放吸水以達到分離溶液中其他物質(例如各種離子)的目的。那麼這個殼就需要足夠的透過性和一定的強度。在該研究中,他們利用界面聚合來實現納濾膜在水凝膠表面的合成。圖2為核殼結構吸水小球的製作過程和各階段小球的形貌。E為最終產品在實驗中該複合小球能快速的吸水膨脹,同時保持殼的完整性達到過濾的作用。為了證明自發水過濾的效果,該複合小球被放入不同的鹽溶液中進行實驗。等小球吸水飽和後,通過檢測剩餘溶液中鹽濃度的變化來計算小球的排鹽率。在45分鐘內,小球吸收了大約40倍於自己乾重量的水同時達到了較高的排鹽率,相當於一般的納濾膜。並且適用於多種鹽離子。至此,該複合吸水小球的高吸水性和分子選擇性得到證明。這代表了一種自發的高效的分離水溶液中水和其他組分的方法,在多種應用中能充分發揮價值。該研究的最大意義在於,通過創新的核殼結構將兩種高分子材料結合起來配合完成高效簡單易操作的自發水過濾過程,並且這樣的結構靈活可調,通過分別調節核和殼的化學組分,可控,可逆的吸水和不同級別的過濾能力(納濾,超濾 ,微濾)都可能在該複合材料中得以實現來滿足不同 應用的需求。

文章連結: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20/ta/d0ta03617j

名稱:材料科學前沿

ID:MaterialFrontiers

立志打造材料領域有特色的新媒體

投稿、薦稿、爆料:editor@polysci.cn

相關焦點

  • 我國絕緣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楊小牛研究員課題組在半導體/絕緣體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以
  • 大螞蟻高分子複合材料外覆蓋件高能解析
    奇瑞新能源高分子複合材料應用 實現真正輕量化高分子複合材料外覆蓋件是奇瑞新能源實現輕量化的重要技術,同時,也是奇瑞新能源@LIFE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平臺中,綠色的重要核心之一。二是發明了大尺寸高分子覆蓋件與型材卡扣式連接方法及結構,攻克了大荷載工況下卡扣性能不穩定、疲勞性差等難題,大尺寸覆蓋件的連接在110℃溫變載荷、3g加速度載荷、整車綜合3萬公裡疲勞載荷下可靠運行;三是構建了整車超約束裝配系統的尺寸鏈模型,提出了公差吸收補償方法,實現了多材料複合車身對溫度變化主動控制;四是開發了複合材料粘接自動裝備和熱塑性復材快速模壓成型裝備,實現了多材料關鍵部件高精、高效、穩定成形
  • 【原創】合復科技:專業高分子複合材料供應商
    【原創】合復科技:專業高分子複合材料供應商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 2015-01-31 06:23:42
  •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2021-01-0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瑞新能源高分子複合材料車身覆蓋件了解下
    其自主研發的高分子複合材料車身外覆蓋件,實現了車輛「減重」和「增強」的並駕齊驅。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高分子複合材料打造的車身外覆蓋件究竟有何優勢?高分子複合材料是指在微觀層面將高分子材料與另外不同組成、不同形狀、不同性質的物質進行複合粘結而形成的材料。奇瑞新能源所採用的的複合材料整體微觀結構更穩固,其材料擁有高強度、耐衝擊、耐熱性好等優勢。
  • 大螞蟻高分子複合材料外覆蓋件應用 打造行業領先技術
    高分子複合材料代替金屬材料設計製造汽車零部件,也成為汽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具有減輕質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降低成本和改善汽車性能等優勢。 奇瑞新能源高分子複合材料應用 實現真正輕量化高分子複合材料外覆蓋件是奇瑞新能源實現輕量化的重要技術,同時,也是奇瑞新能源@LIFE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平臺中,綠色的重要核心之一。
  • ...基體的合成與改性;納米高分子基複合材料製備;生物高分子材料製備
    : 所在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所在院系: 應用化學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應用化學 研究領域: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增強纖維及其編織物的表面處理
  • 專家學者共話「高分子及複合材料」 搭建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第三屆西南地區高分子及複合材料學術研討會」在重慶舉行。記者 伊永軍 攝  華龍網6月10日17時20分訊(記者 伊永軍)科技日新月異,製備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與新技術也不斷湧現。6月9日-10日,「第三屆西南地區高分子及複合材料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舉行。專家學者共同剖析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發展戰略及趨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本次研討會由重慶市科協等主辦,重慶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等承辦。
  • 2020年高分子複合材料項目分析報告
    高分子材料也稱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為基體,添加其他助劑所構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來源分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來源於動植物體內的高分子物質,可分為天然纖維、天然樹脂、天然橡膠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合成樹脂(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三大合成材料,此外還包括膠黏劑、塗料以及各種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 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開幕 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長沙11月8日電 11月7日下午,由株洲高新技術開發區主辦,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在長沙舉行,高分子複合材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精英們齊聚一堂,分享觀點、交流經驗、共享資源,共同探討行業最新動態,把握行業未來發展。
  • 更輕量、更堅固安全 大螞蟻高分子複合材料外覆蓋件高能解析
    高分子複合材料代替金屬材料設計製造汽車零部件,也成為汽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具有減輕質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降低成本和改善汽車性能等優勢。   奇瑞新能源高分子複合材料應用實現真正輕量化   高分子複合材料外覆蓋件是奇瑞新能源實現輕量化的重要技術,同時,也是奇瑞新能源@LIFE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平臺中,綠色的重要核心之一。
  • 【行業動態】高分子複合材料VS鋼板誰更耐撞?
    【行業動態】高分子複合材料VS鋼板誰更耐撞?12-2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高分子複合材料
  • 【學會動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介電高分子複合材料與應用專業委員...
    【學會動態】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介電高分子複合材料與應用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第四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2020-11-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響應空氣-水的複合材料,具有優異的隔熱、自修復和自生長能力
    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生物產生的粘附、修復、生長等動態響應行為,都是為了適應周圍環境。目前,大多數的仿生研究僅限於軟合成材料,對具有自主響應能力的剛性和對齊材料的研究一直被忽視,而現實是迫切需要這種材料。雖然利用多種動態交聯方法可產生各向同性和柔軟的材料,且具有自適應響應性,但是利用這些動態共價鍵製備自增韌性和自生長的材料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 高分子複合材料修復拉絲機軸的技術案例全講解
    軸承室直徑φ100mm,磨損量單邊0.06mm左右,轉速3000多轉每分鐘,兩盤軸承型號分別為深溝球6211DU及圓柱滾子軸承2211EC,該設備運轉過程中跳動較大,導致生產拉絲過程中經常造成銅絲斷裂,大大影響生產進度及生產質量,針對這種問題企業如果採用傳統修複方法花費時間較長,嚴重影響生產進度。
  • 工學院於海峰課題組在高分子複合材料用於柔性可控太陽能熱燃料...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於海峰課題組基於高分子複合材料,開發了一種柔性可控的太陽能熱燃料電池,以一種商業化織物為模板,與一種可在室溫下發生光致固液相態轉變的偶氮苯衍生物分子複合,該複合材料可以實現可逆、可控的太陽能存儲以及熱能釋放。
  • 我校舉辦「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學術沙龍
    11月17日,河南大學建校10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學術沙龍」在河南大學中州國際酒店一樓報告廳舉行。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納米複合材料分會主辦,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承辦。
  • 高分子複合材料技術一招搞定變壓器法蘭滲漏
    (3)複合材料技術應用使用2211F高分子複合材料配合901加強帶進行修復。(4)複合材料技術與傳統修復工藝對比採用複合材料技術治理該類型法蘭滲漏問題,可避免對設備的大拆大卸,極大程度的減少問題治理時間,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效果的同時極大的縮短的設備停機時間,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 ...西北工業大學顧軍渭教授課題組關於電磁屏蔽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
    1.研究背景質輕、力學性能優異且電磁屏蔽效能(EMI SE)高,尤其能實現複雜結構件成型以及規模化生產的電磁屏蔽複合材料對航空航天武器裝備的研製發展及更新換代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指導價值。相比傳統金屬基屏蔽材料(如銅、鋁和鎳等),聚合物基導電複合材料憑藉比強度高、性能可調、化學穩定性優異以及電導率(σ)較高等優勢,在電磁屏蔽領域受到青睞。
  • 863課題「生物質基高分子新材料技術及產品」取得階段性成果
    生物質高分子新材料是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本課題意在突破木質纖維素分離與改性、功能化、納米化、複合與加工等關鍵技術,創製具有特定生物、機械性能的新材料,形成農林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綜合利用的材料化技術路線,為實現化石資源的有效替代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