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體的合成與改性;納米高分子基複合材料製備;生物高分子材料製備

2021-01-07 生物谷

導師姓名:黃玉東         導師類別:博士生導師  

姓名: 黃玉東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所在院系: 應用化學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應用化學 研究領域: 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的增強纖維及其編織物的表面處理;界面表徵與優化;複合工藝過程中的質量監控; 樹脂基體的合成與改性;納米高分子基複合材料製備;生物高分子材料製備

聯繫方式

E-Mail: huangyd@hit.edu.cn       電話: 0451*******       郵編: 0 地址:

個人簡介

  1984-1988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8-1993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複合材料學科獲博士學位
  1993-199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師
  1995-199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系副教授
  1997-199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
  1999-目前: 哈爾濱工業大學應用化學系博士生導師
  中國複合材料界面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 理事
  全國高聚物基複合材料分會 常務理事
  黑龍江省複合材料學會 常務理事
  《高校化學工程學報》、《複合材料學報》、《高科技纖維與應用》、《粘接》、《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雜誌編委會編委

著作及論文

  [1]Y.D.Huang et al. On-line Monitoring of Resin Content for Film Impregnation Proces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No.58
  [2]Y.D.Huang, H.L.Cao, Z.Q.Zhang. Effects of anodic oxidation treatment for three dimensional carbon fibre braided on properties of its composite.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17: 1459
  [3]L.Liu, Y.D.Huang, Z.Q.Zhang, B.Jiang, J.Nie. Ultrasonic modification of aramid fiber-epoxy interfac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1, 81(11): 2764
  [4]Y.D.Huang, L.Liu, Y.F.Sun, J.H.Qiu, N.Nakayama and T.Kumazawa.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resin content in prepreg unidirectional tapes by beta-ray method. Advanced Composites Letters, 2002, 11(1): 27
  [5]Y.D.Huang, L.Liu, J.H.Qiu, Z.Q.Zhang. Influence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oxy resin and the interfacial property of its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62: 2153
  [6]Y.D.Huang, J.H.Qiu, L.X.Liu, Z.Q.Zhang. The uniform treatment of carbon fiber surface in three-directional orthogonal fabric by oxygen-plasm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3, 38: 759

相關焦點

  •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石墨烯是一種具有單原子厚度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學、光學、熱學和力學性能,有比其它碳基材料(如碳納米管、碳纖維、石墨)更大的比表面積,是製備各種高強度結構材料、催化劑、傳感器和能源器件的理想材料。
  • ...大學——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與改性、生物醫用納米材料合成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7-01 所在院校: 天津大學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材料物理與化學
  • 第五屆中國大學生高分子材料創新創業大賽網絡報名最終名單公告
    北京科技大學 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研究與開發 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的研究與開發 功能材料 馮照喧華南理工大學 511-Five People One Direction One Goal 具有自熄滅功能的高透明柔性生物基納米複合薄膜的研究 功能材料
  • 生物質高分子材料應用和發展趨勢
    為改善其加工成型性能,研發的重點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物理增塑或化學改性(酯化、醚化、交聯、共聚)的方法改善生物質材料的熱塑性,提高成型加工性能;二是通過共混的方法提高生物質作為基體材料的諸多性質(增強、增溶、增韌);三是通過微纖技術製備生物質微納尺寸的材料,改善生物質複合材料界面結合能力,提高力學性能和熱性能。
  • 生物基複合材料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方式,生物基複合材料可分為天然高分子生物基複合材料和合成高分子生物基複合材料。 天然高分子生物基複合材料 直接利用可再生資源的高分子材料,即生物基材料與生物基材料、生物基材料與廢舊高分子材料等製造的複合材料,以及生物基材料與矽酸鹽材料和玻璃纖維等無機物質製造的複合材料,如木塑複合材料和木基陶瓷複合材料等。
  • 高分子材料可優化設計製備
    122次閱讀 作者:于洋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1年02月14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山東大學合作,在「高分子及複合材料製備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經過矽烷化改性後的納米纖維素形貌發生了改變,分子內部發生了溶脹現象。Eyley等的研究說明了矽烷基化合物可用於在纖維表面製備功能基,並且在納米纖維素晶體上引入矽烷基團製備出的複合材料性能得到了提高。納米纖維素的應用 納米纖維素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高結晶度、高機械強度、高透明性等優良性能,可與其他天然高分子或人工合成材料複合,用作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填料,以改善材料的機械和阻隔性能。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全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系統,「綠色生物材料」這一概念正是基於聚合物基質和填料都是生物可降解材料而提出的。
  • 高分子材料行業趨勢及主要壁壘分析(附報告目錄)
    其中高分子樹脂是結構複合材料的最主要的基體材料,許多高性能的增強材料也是由高分子材料所構成。目前,玻璃纖維增強樹脂複合材料,也即我們平常所說的「玻璃鋼」,當前已投入大規模的生產和應用,佔高聚物基複合材料的絕大部分,主要用於交通運輸、建築、船舶、家電等領域,而今後仍會有所發展。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利用水熱法可對材料的晶化度、粒度和形貌進行控制合成,以製備超細、無團聚或少團聚的材料,以及生長單晶球形核殼材料等鈣鈦礦材料,但不適用於對水敏感的初始材料的製備高能球磨法高能球磨法(HEM法)是利用球磨機的轉動或振動使介質對粉體進行強烈的撞擊、研磨和攪拌, 把粉體粉碎成納米級粒子,利用其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能量使固體物質粒子間發生化學反應。
  • 蛭石基功能吸附材料特點及製備技術
    2、蛭石基功能吸附材料製備蛭石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可交換的層間離子,經結構修飾後,其吸附或離子交換性能更強,改性蛭石被廣泛用於去除工業廢水中陽離子染料和農藥中除草劑等,同時也被用作生活用水的淨水劑和處理劑。
  • 鄒黎明——東華大學——功能高分子材料、纖維材料改性、生物活性...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東華大學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 功能高分子材料
  • 一文了解氫氧化鎂阻燃材料表面改性技術
    氫氧化鎂作為高分子聚合物的阻燃劑,最重要的是要與高分子聚合物良好兼容,實現均勻分散,最終達到阻燃的目的。通過使用特定化合物對氫氧化鎂進行表面改性,可解決其表面自由能高、極性強、易於團聚的缺點,使其表面具有疏水性,改善氫氧化鎂與聚合物的相容性。
  • 863課題「生物質基高分子新材料技術及產品」取得階段性成果
    生物質高分子新材料是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本課題意在突破木質纖維素分離與改性、功能化、納米化、複合與加工等關鍵技術,創製具有特定生物、機械性能的新材料,形成農林生物質資源高效增值綜合利用的材料化技術路線,為實現化石資源的有效替代提供技術支撐。
  • 納米二氧化矽如何進行表面改性?
    納米二氧化矽的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納米材料的表面界面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等優點,應用廣泛。但是,納米二氧化矽表面有大量活性羥基,親水性強,使其極易形成附聚體或二次聚集,不利於其在材料中的分散,進而影響材料的結構與性能。因此,需要對納米二氧化矽進行表面改性,以保證其能穩定存放和提高其在聚合物基質中的分散性等。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技:高分子和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雖然很大,但組成並不複雜,它們的分子往往都是由特定的結構單元通過共價鍵多次重複連接而成。2.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也稱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為基體,再配有其他添加劑(助劑)所構成的材料。下面我們來看看高分材料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高分子材料按來源分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 環境工程|納米零價鐵:製備技術、應用前景
    該法合成的nZVI顆粒粒徑均勻,抗氧化性優於液相法製備的nZVI,而且可通過控制電流大小、鐵鹽種類和濃度以及電解液pH來調控nZVI的結構。電化學沉積法是一種有潛力的nZVI製備方法,但由於製備成本較高,製得的納米鐵仍易團聚,暫不適於大規模工業生產。 3.4 綠色還原法 綠色還原合成多以植物提取物作為還原劑合成納米零價鐵。
  • 田禾院士團隊《AM》:仿珍珠層納米複合材料調控室溫磷光材料中的氧...
    背景介紹  室溫磷光(RTP)在餘輝材料、防偽材料、氧傳感器和生物成像探針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此外,通過跟蹤幹擾預設自擦除時間的截獲誘導氧歷史來實現防截獲材料。將生物啟發的納米複合材料設計與RTP材料相結合,有助於克服有機RTP化合物分子設計的固有局限性,並允許通過受控的介觀結構將可編程的時間特徵添加到RTP材料中。這將有助於為RTP材料作為新型防偽材料的實際應用鋪平道路。
  •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聶志鴻團隊設計納米「人造分子」簡易製備方法
    那麼,能否模仿從原子到分子的鍵合過程,創造出由無機納米粒子定向鍵合而成的「人造分子」,並利用其呈現出的各種獨特物理性質,為傳感、催化、超材料和光電器件等領域開闢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呢?這個想法雖好,然而,傳統的製備方式難以支持大規模生產,納米「人造分子」仍無法走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 2020年高分子複合材料項目分析報告
    高分子材料也稱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為基體,添加其他助劑所構成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來源分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來源於動植物體內的高分子物質,可分為天然纖維、天然樹脂、天然橡膠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合成樹脂(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三大合成材料,此外還包括膠黏劑、塗料以及各種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 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用填料研究進展
    聚合物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導熱領域展現巨大的應用前景,聚合物材料絕緣性好,且易於成型加工,但聚合物材料最大的缺點是導熱性能差,聚合物本身是熱的不良導體[1]。因此為滿足微電子、電機電器、航空航天、軍事裝備等諸多製造業及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需求,製備具有優良綜合性能的高導熱聚合物絕緣材料成為研究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