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原料藥三年提價54.6倍 這3家公司被開出3億罰單

2021-01-08 參考經濟網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藥品了,就是因為原料被壟斷,被多個省市列為短缺藥品。你讓製劑價格高了,數據上好看了,但是,誰來買這個單?是大量的老百姓,特別是生病的老百姓。」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作為被告在法庭上如是說。

1支10ml/1g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從七八毛上漲到12塊8。

同時,生產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原料藥,從2014年的40元/公斤一度在2017年上漲至2184元/公斤,提價54.6倍!

在瘋狂上漲的價格背後,是3家公司濫用自己的市場支配地位,將原料藥的價格層層加價、人為抬高。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反壟斷法》對這3家公司進行處罰,開出了3億元罰單。

其中,一家被處罰的公司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訴至法院,要求撤銷相關處罰,該案於本月15日開庭。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壟斷行為消除以後,廣西、浙江、甘肅、陝西、貴州、湖北和江蘇等7地已下發通知,督促相關生產企業降價。

年銷量2.22億支

醫護人員:這藥從七八毛漲到12塊8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g)是一種常用藥,它被列入到《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公開數據顯示,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在2017年的銷量為2.22億支。

有醫護人員向紅星資本局介紹,這種藥物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抗過敏,當產婦的子宮收縮不好時也可以使用。然而,近年來,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價格屢屢上漲。

上述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這幾年他們醫院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價格,從七八毛/支上漲到12塊8/支,但具體是哪一年漲起來的,該人士稱已經記不清了。

以該人士所說價格進行計算,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上漲了16倍左右。

另外,據米內網的公開數據,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g)2015年的中標單價(中值)為1.49元,2016年為1.9元,2017年為2元,2018年為13元,2019年及2020年分別為18元及14.85元。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尤其是在2018年,廣西、雲南等6個省、自治區先後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納入短缺藥品清單,部分地區為保證供應,不得不將它移出低價藥清單並取消低價藥掛網資格。

那麼,為什麼在短短幾年內,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市場和價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原料藥價格被抬高

從40元/公斤到2184元/公斤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調查,從2015年8月到2017年12月,有3家公司實際控制了國內的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市場。

這3家公司分別是山東康惠醫藥有限公司、濰坊普雲惠醫藥有限公司、濰坊太陽神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惠公司」、「普雲惠公司」和「太陽神公司」)。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調查,雖然3家公司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但康惠公司實際控制了普雲惠公司和太陽神公司,三者具有共同的經營意志和行為。

這3家公司通過包銷、大量購買或要求生產企業不對外銷售等方式,控制了國內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以下簡稱「原料藥」)銷售市場。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調查,在2015年8-12月、2016年、2017年,康惠公司等在國內該原料藥銷售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分別為94%、91%、87%。

在他們未控制國內的市場以前,2014年,該原料藥的市場價格為40元/公斤左右。

等到他們控制了該市場以後,3家公司在內部層層加價,通過內部流轉過票的方式,抬高銷售價格。

比如,某企業在2017年2月採購5300公斤的原料藥。首先是普雲惠公司開票到太陽神公司,單價是100元/公斤,太陽神公司再開票給求購原料藥的這家公司,單價已漲至760元/公斤。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調查,2017年,康惠公司等採購原料藥的價格多為80元/公斤左右,但他們內部通過層層加價,對外銷售價格多為760-2184元/公斤,提價達9.5倍至27.3倍。

和2014年的市場價格相比,原料藥的市場價格上漲了19倍到54.6倍。

要求下遊企業聽指令銷售

調查中謊稱資料被水淹、出車禍丟失

在掌握了上遊的原料藥後,下遊的製劑生產企業也成為被康惠公司等擺弄的「木偶」。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表示,這3家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僅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還有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的行為。

比如說,他們向製劑生產企業提供原料藥後,要求相關企業將生產出的產品銷售給他們,或者作為他們的代工廠,按照他們的指令來銷售,否則不供應原料藥。

由於他們是當時市場上唯一能夠穩定供應原料藥的,如果不接受他們提出的要求,製劑生產企業無法採購到原料藥,會停產斷貨,無法正常供應則可能會被招採平臺納入「黑名單」,只能接受其要求。

據介紹,在接到舉報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行立案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康惠公司和普雲惠公司等的相關人員均未配合調查,不僅阻撓執法人員調取資料,還謊稱相關資料被水淹,或是因發生交通事故丟失。

2019年5月23日,在執法人員進入康惠公司的資料室進行調查時,其法定代表人(武洲)立即組織、指揮30餘人暴力搶奪證據材料,最終造成部分執法人員受傷,嚴重阻礙了調查工作。

今年4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這3家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共沒收3家公司的違法所得1.21億元,並處以罰款2.05億元。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被起訴

答辯:誰為壟斷買單?老百姓

在處罰決定書公開後不久,普雲惠公司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起訴至法院,請求撤銷處罰。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請求駁回其訴訟請求。

該案於今年12月15日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紅星資本局根據庭審視頻資料進行整理,發現雙方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普雲惠公司是否受康惠公司實際控制、該案的適用市場(口服和注射液市場是否區分)、是否濫用支配地位以及處罰是否過重等。

其中,原告(普雲惠公司)稱,公司新成立不久,主要的管理人員都曾在康惠公司工作,而且租用了其倉庫,所以雙方聯繫比較多,但並不代表普雲惠公司就受康惠公司控制。

而被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交了多項證據,包括普雲惠的工作人員在康惠公司領取福利記錄,落款顯示普雲惠是康惠「第二營業部」的文件,普雲惠的領導在康惠設有辦公室、並參加其年會等。

其中,一項關鍵的證據是:在普雲惠的法定代表人盧國華的辦公室,發現了一個便籤本,上面有文字記錄稱,「上周發改委的檢查敲響了警鐘」,「資金不要與康惠公司關聯」。

被告在庭上解釋稱,早前,國家的其他反壟斷執法機構曾檢查過原告等,他們主觀上有刻意逃避反壟斷調查的嫌疑。

當在庭審中討論到處罰是否過重的問題時,被告認為,主要是從時間、性質和程度三個方面考慮的,其持續了2年多,銷售價格上漲19倍到54.6倍,而且主觀上有逃避反壟斷調查的嫌疑。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藥品了,就是因為原料被壟斷,被多個省市列為短缺藥品,大家去看看新聞。」被告在庭上稱。

「剛才他(指原告)其實說得非常清楚,他是為了商業目的把價格做高,但他沒有說一點,你讓製劑價格高了,數據上好看了,但是,誰來買這個單?是大量的老百姓,特別是生病的老百姓。」被告說。

目前,該案處於休庭中,尚未公布結果。

壟斷行為消除

多省督促降價,有藥企降幅達52%

在開出超3億元的罰單以後,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廣西、浙江、甘肅、陝西、貴州、湖北和江蘇等7個省、自治區的藥品招採部門已經下發通知,督促在其平臺掛網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生產企業進行降價。

其中,在11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藥械集中採購網發布《關於督促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相關製劑企業儘快提交調價申請的通知》。

上述《通知》稱,根據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指導中心下發的通知,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壟斷行為消除後,相關製劑企業招標掛網價格採取聯動應對措施。

根據該《通知》,自願糾正偏高價格的生產商須在五個工作日內遞交調價申請。逾期不交的,將提請醫保部門正式約談相關企業,並計入信用評價範圍,按規定採取相關的約束措施。

11月11日,浙江省藥械採購中心對相關生產企業進行了集體面談,共涉及13家,要求相關企業進行強化掛牌企業管理、合理定價等措施。

11月18日,甘肅省率先公布了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中標掛網價格聯動結果的通知。該通知顯示,在甘肅省中標掛網的8家企業9個產品(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都提交了降價承諾函。

在聯動後,除了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只降價了0.15元,為12.15元/瓶(10ml:1g),其他的同規格產品的價格都降至10元以下,在7.6元到9.9元/支(瓶)之間。

其中,降價幅度最大的是常州蘭陵製藥有限公司,其在甘肅省的執行價格為19.8元/瓶(10ml:1g),在聯動後,其價格降至9.5元/瓶(10ml:1g),降幅高達52%。

11月24日、27日,陝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雲先後發布相關通知,組織進行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價格申報工作。

12月8日,湖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同一天發布相關通知,對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藥品的供應價格進行調整。

在江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的價格調整表中,降價幅度最大的是來自安徽聯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0g/支),價格從48.4元/支降價到29.4元/支,降幅高達39.26%。

相關焦點

  • 原料藥壟斷幾時休?繼3億罰單後,還有17家企業被要求降價
    生產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原料藥,在2014~2017年期間,從40元/公斤上漲至2184元/公斤,三年內提價近55倍!       在該原料藥瘋狂漲價的背後,是3家公司的壟斷行為在作祟。
  • 壟斷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3家經銷企業被罰3.255億
    壟斷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3家經銷企業被罰3.255億 中國質量報微信公眾號 2020-04-14 21:39
  • 3家企業合謀操控致低價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暴漲 被罰3.255億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3家企業伸「黑手」被罰沒3.255億元 因合謀操控致低價葡萄糖酸鈣原料藥暴漲華夏時報記者 于娜 北京報導最低一塊多一支的常用低價藥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竟然也上了原料藥被壟斷暴漲的名單,漲幅達十倍之多。
  • 廉價藥短缺、藥價上漲,背後原因是原料藥壟斷?製藥企業、原料藥企...
    同時,合肥醫工、恩瑞特等還用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原告認為涉案原料藥的價格在逐年下降,被告卻提價3.24倍,合肥醫工、恩瑞特把原料藥的價格從1.56萬元/公斤,提高到4.8萬元/公斤,在2018年底,又提到6萬元/公斤,原料藥行業的毛利率平均水平在30%以內,被告持續的無理由提價,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 巨額罰單 三家葡萄糖酸鈣藥企因壟斷行為被罰超3億元
    近日,北京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查處一起重大典型的原料藥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對山東康惠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惠公司)、濰坊普雲惠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雲惠公司)和濰坊太陽神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陽神公司)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實施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罰沒款共計3.255
  • 43.4億歐元 Google被開史上最高反壟斷罰單 盤點被處罰的巨頭們
    (圖片來源:網絡)Google再次「貢獻」歐盟巨額罰款據BBC於當地時間7月18日發布新聞歷時三年的反壟斷調查告一段落。Google公司因涉嫌濫用市場地位,被歐盟罰款43.4億歐元,超過去年因為線上購物工具搜索出具的24億歐元的罰單。
  • 這種「救命藥」價格暴漲近10倍還斷貨?醫生告訴你如何應對
    原料成本上漲、外遷等多種因素原規格藥「易裝」「瘦身」提價經查詢我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2017年,湖北地區銷售的100片裝硝酸甘油主要來自3家企業,河北醫科大學製藥廠、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山東信誼製藥有限公司。
  • 涉嫌壟斷葡萄糖酸鈣原材料,三家藥企被重罰3.255億元
    昨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一起原料藥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3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因實施壟斷行為被重罰。2019年初,市場監管總局接到舉報,反映有醫藥經銷企業壟斷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造成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供應短缺,價格大幅上漲。市場監管總局立即開展核查。
  • 電子菸賽道12家公司詳解,三年十倍能否再次上演?
    ,市佔率僅為1.7%,到2019年市場規模增至367億美元,市佔率增長至4.2%,近6年複合增長率達24.2%。進入2018年,在資本追捧下電子菸迎來一波爆發,根據企查查數據,2019年電子菸相關企業新增3萬家,這個數字將近2015年的3倍。
  • 藥明生物三年大漲5倍 如今因股東減持跌出「紅底股」
    來源:時代財經TF「藥明生物因為控股股東再度配股減持,拖累公司股價今日逆市下挫,跌出了『紅底股』(港股市場上股價超過100港元的股票)。」香港輝立證券的一位經紀人10日向時代財經表示,「像藥明生物這樣的公司,大股東高位配售肯定會引起市場的關注,多多少少會給港股投資氣氛帶來一定的影響。」截至10日港股收盤,藥明生物報97.6港元。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葡萄糖酸鈣原料藥壟斷案行政處罰決定書
    本案壟斷行為實施期間,浙江瑞邦、江西新贛江和成都倍特與當事人聯繫緊密,其他經銷企業難以從現有生產企業獲得原料藥供應,只能尋找新的原料藥供應商。生產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需同時具備原料藥批文、GMP證書等資質,並滿足監管要求,國外生產企業向國內銷售必須具備原料藥進口批文。
  • 原料藥檢出雜質,新三板皇隆製藥召回部分降壓藥,系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原料藥檢出微量雜質今年6月15日,華海藥業在對公司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評估過程中,發現並檢定其中一未知雜質為亞硝基二甲胺(NDMA)。公司介紹稱,該雜質是纈沙坦原料藥在正常生產過程中,使用現行註冊工藝產生的微量雜質。根據相關科學文獻中基於動物實驗的數據顯示,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但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
  • 深圳開出全國首張電子菸罰單 悅刻因未張貼相關控煙標識被罰款2000元
    7月21日下午,因旗下的南山區悅刻電子菸實體店未依法張貼相關控煙標識,深圳悅來悅愛科技有限公司領到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山分局粵海所開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2000元。據悉,這是全國電子菸市場首張「罰單」,此罰單標誌著控煙工作從傳統菸草產品覆蓋到電子菸等新型菸草製品,控煙力度不斷加強,對青少年保護程度不斷加大。天眼查數據顯示,深圳悅來悅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3月,註冊資本1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聞一龍,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信息技術、虛擬實境技術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電子產品、電子元器件、通訊產品、計算機軟硬體的研發、批發、零售等。
  • 【城管執法】路邊珊瑚樹遭「腰斬」 開出5倍罰單嚴懲
    【城管執法】路邊珊瑚樹遭「腰斬」 開出5倍罰單嚴懲 2020-05-25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證監會新年「1號罰單」給了兩位散戶 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能做
    使用約200個個人及機構帳戶,以4倍槓桿調動數億元巨資,高峰時控制上市公司總股本30%以上的籌碼……近日,證監會公布了2021年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和1號市場禁入決定書,熊某昌與吳某榮控制196個證券帳戶,操縱華平股份虧損3.24億元,分別被證監會處罰205萬元、185萬元,合計罰款390萬元。另外,吳某榮被採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燃氣公司懷疑居民偷氣 強拆氣表開出巨額罰單
    燃氣公司懷疑居民偷氣 強拆氣表開出巨額罰單 張先生說,他在鄭州市文化路上有套房子,今年1月中旬時,他人在廣州開會,卻忽然接到鄭州華潤燃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潤燃氣)的電話,稱他家燃氣表上面的鉛封有問題,懷疑張先生偷氣,所以燃氣表就被燃氣公司給摘除了。  張先生趕緊讓他在鄭州的父母前往華潤燃氣詢問情況。「當時,燃氣公司說我們家的燃氣表有問題,說要罰4萬元。」張先生說,但他就不經常在房子裡住,又沒租,所以,根本沒理由偷氣。
  • 【中國銀保監會近3年開逾72億元罰單 超以往十餘年總和 】從銀保監...
    文 / 冷靜2020-09-14 18:12:27來源:FX168 【中國銀保監會近3年開逾72億元罰單 超以往十餘年總和 】從銀保監會14日舉行的通氣會上獲悉,該機構近年來開展監管檢查,加大違法成本。
  • 創新藥10大概念股價值解析
    考慮剝離公司資產帶來的3.17億元的投資收益、經營利潤增厚以及收購少數股權帶來的淨利潤增厚,預計2015-2017年淨利潤4.53億/4.06億/5.84億,EPS0.62/0.55/0.80元,對應PE23/26/18倍。事實上我們預測17年的淨利潤仍未達到公司17年股權激勵業績條件的8億元淨利潤要求,我們認為公司在未來具有較強的併購預期。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2017年-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928萬元、7682萬元、1.04億,短短三年增加了1倍。 而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其研發費用率連續下滑,2019年已經跌破3%。 然而記者注意到,儘管在宣傳力度上,明月鏡片處於一線,但技術實力上,公司相比於國外如依視路、蔡司等一線品牌仍處於劣勢。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具體什麼情況?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
    2017年-2019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4928萬元、7682萬元、1.04億,短短三年增加了1倍。而與此同時,報告期內,其研發費用率連續下滑,2019年已經跌破3%。然而記者注意到,儘管在宣傳力度上,明月鏡片處於一線,但技術實力上,公司相比於國外如依視路、蔡司等一線品牌仍處於劣勢。隨著公司產品提價過程持續,明月鏡片已出現產能利用率明顯下滑、經銷商數量負增長等問題。